太原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定稿)---副本_第1页
太原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定稿)---副本_第2页
太原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定稿)---副本_第3页
太原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定稿)---副本_第4页
太原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定稿)---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太原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母婴安全是妇女儿童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 累 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 出生人口数量增加 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 发生 孕产期合并症 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管理救治任务 进一步加重 为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 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根 据山西省卫生计生委 山西省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晋卫妇 幼发 2017 11 号 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 广泛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 各县 市 区 要以科学备孕 孕产期保健 安全分娩为重点 结 合母亲节 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 充分利用电视 广播 报刊 微信 微博等媒体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大力普 及健康知识 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 理项目 提高人群主动参与率 重点为高龄孕产妇制定专项健康教育工 作计划 开发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 充分发挥卫生计生基层网络优势 坚持 主动服务 服务到家 落实到人 的服务特色 组织群众做好婚 前医学检查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 精确掌握 育龄妇女 特别是高龄妇女孕情底数 动员怀孕妇女孕 13 周前及时建立 孕产妇保健手册 和 母子健康手册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住院分娩 及产后健康检查 要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卫生计生服务对象 保障流动 人口孕产妇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 1 二 全面开展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 一 建立首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筛查责任 1 首诊医疗机构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 妊娠 风险筛查表见附件 1 筛查阳性结果记录在本院的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 表中 2 首诊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 应当将妊娠风险筛查为阳 性的孕产妇主动转诊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妇幼保健院 妇产医院及中 医医院 以下统称医疗机构 接受妊娠风险评估 并进行追踪管理 二 强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评估责任 1 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 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2 按 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 绿 低风险 黄 一般风险 橙 较高风险 红 高风险 紫 传染病 5 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 并标注在 孕产 妇保健手册 和 母子健康手册 橙色及以上记录在 山西省孕产妇妊 娠风险评估登记表 见附件 3 加强分类管理 2 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 黄色 橙色 红色 和 紫色 孕产 妇 应当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 3 如孕妇需要转诊 转诊医师应填写 山西省妊娠风险评估孕产妇 转诊单 见附件 4 并追踪管理 记录在 山西省孕产妇妊娠风险评 估登记表 中 接诊单位填写 山西省妊娠风险评估孕产妇转诊反馈单 见附件 4 每月上报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通过妇幼例会 2 进行反馈 三 开展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一 明确医疗机构对高危人群管理职责 1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 黄色 的孕产妇 应当建议其在二级及以上 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 如有异常 应当尽快转诊到三级 医疗机构 2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 橙色 的孕产妇 应当建议其在县级及以上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有条件的原则上应当在三级 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3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 红色 的孕产妇 应当建议其尽快到三级医 疗机构接受评估以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 如适宜继续妊娠 应当建议 其在市级及以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原则上应当 在三级综合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4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 紫色 的孕产妇 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 要求进行管理 落实预防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5 相关医疗机构在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 孕产 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及 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中对于初诊 复诊的 要求开展孕期保健服务 规范 中要求的妊娠早中晚期基本检查项目为 必做项目 建议检查根据孕妇实际情况及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适当增加 同时对所有就诊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高危专案管理 3 职责 合理调配资源 保障高危孕产妇就诊需求 要注意信息安全和孕 产妇隐私保护 二 医疗机构落实高危专案管理 1 医疗机构要将妊娠风险分级为 橙色 红色 和 紫色 的孕 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保证专人专案 全程管理 动态监管 集中救治 确保做到 发现一例 登记一例 报告一例 管 理一例 救治一例 2 对妊娠风险分级为 橙色 和 红色 的孕产妇 应及时向辖区 妇幼保健机构报送相关信息 见附件 5 于每月 10 日前上报上个月报 表 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 应当由副主任 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 告知本人继续妊娠风险 提出科 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四 加强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 一 抓好危急重症救治网络建设 市卫生计生委要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保障母婴安全协调工作 机制 明确职责任务 建立助产机构 急救中心和血站联动机制 强化 转运 救治 用血等重点环节保障 要组建由妇产科 儿科 内科 外 科 急诊科 麻醉科 重症医学科 输血科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危重 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专家组 附件 6 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 指导参与 全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工作 各县 市 区 要相应建立协调工 作机制 成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专家组 负责本辖区危重孕产妇 4 和新生儿抢救工作 二 狠抓危急重症救治分片责任落实 太原市卫生计生委依托产科 儿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山西 省人民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大 医院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太原市中心医院 太钢总医院 太原市 人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264 医院成立 9 个太原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 心 依托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太原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017 年底 前 各县 市 区 至少建立 1 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 1 个危重新生 儿救治中心 为使危重新生儿及时得到救治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 中心应尽量设在同一医院 各级危重救治中心应按照职责 接受辖区危 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 转诊和救治 省级 市级危重救治中心应与 对口市 县 市 区 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 转诊 技术指导 等双向协作关系 确保转诊救治网络覆盖全部助产机构 各级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开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名单与联系方 式 三 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 1 各医疗保健机构对于病情需要转运 且具备转运条件的孕产妇 新生儿 立即安排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携带急救用品 相关病历资料和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转诊单 见附件 7 随车护送转诊至上级危重孕产 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转诊前要对孕产妇 新生儿进行评估 符合转诊 指征的 确定转诊时 医患双方应当签定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并与危重 5 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提前联系 2 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要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 绿色通道 有专人负责接诊工作 并向护送的医护人员询问病情和前期 抢救情况 查看病历和抢救记录 确保有效衔接和绿色通道畅通 各级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必须无条件接受辖区 责任片区 危重孕 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 转诊和救治 3 转诊医院要主动向上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了解病人转 归情况 上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要及时将救治结果反馈给转 诊医院 4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严格要求当地 120 急救中心 本着就近 就急救能力 自主选择的原则 按照本方案要求及山西省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中心及负责区域 见附件 8 和太原市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 救治中心及负责区域 见附件 9 进行孕产妇 新生儿转运 2018 年年底前 要建成分级负责 上下联动 应对有序 运转高效 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 会诊 转诊网络 四 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临床救治能力 1 医疗机构要针对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等孕产妇及新生儿前 10 位死因 制订应急预案 逐一建立完善抢救程序与规范 每季度开展不 少于 1 次专项技能培训和快速反应团队急救演练 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 能力 紧急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 DDI 应当努力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并逐步缩短 保障产科医师 助产士 新生儿科医师每年至少 6 参加 1 次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 院内要成立产科管理办公室 落实职责 任务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协调建立高危救治 转诊等机制 建立多学 科急救小组 完善产科 儿科协作机制 鼓励产科与儿科共同确定分娩 时机 儿科医师按照院内会诊时限要求准时到达 确保每个分娩现场有 1 名经过新生儿复苏培训的专业人员在场 2 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要保障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 床位 要根据日常实际转诊情况 预留一定的产科 新生儿科床位 各 中心要加强产科 儿科急救设备配备和储备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 二级 以上综合医院产科 儿科床位要分别达到医院总床位的 5 以上 二级以 上妇幼保健院原则上要设立重症监护室 各市要将产科 儿科及相关支 撑科室作为 十三五 时期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优先领域 重点支 持县级医院 妇幼保健院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五 建立督查机制 强化母婴安全责任落实 一 明确工作职责 1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 负责制订辖区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 2 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状况 明确重点人群 关键环节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 负责对辖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 价 7 4 负责对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情况纳入对公立医院院长考核和医疗机构综 合评价内容 2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 1 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妊娠状况 定期分析 提出干预措施和建议 2 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 依托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 定期 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 质量控制评价 3 负责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和统计指标的 收集 整理 统计 分析 上报及反馈 4 组织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业务培训 3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1 遵照本方案和相关诊疗规范 技术指南等 开展与职责和能力 相适应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2 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登记 汇总工作 并按照要求及时报送至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首次建册的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 对 建册孕妇进行随访管理 对产后 42 天内的产妇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 4 开展助产服务的二级 三级医疗机构应对就诊的孕妇进行妊娠 风险筛查和评估分类 根据评估分类结果 落实妊娠风险管理 8 二 建立个案报告机制 1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快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每月 调度制度 建立工作台账 动态掌握本市 县产妇分娩 高危孕产妇 孕产妇死亡以及服务资源利用情况 对辖区内妊娠风险分级为 橙色 和 红色 的孕产妇建立专门台账 全面掌握底数 指导做好高危孕产 妇专案管理和集中救治 见附件 10 2 建立孕产妇死亡个案月报制度 孕产妇死亡实行零上报 县级妇 幼保健机构人员每月对辖区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后 上报 市妇幼保健院 母婴安全相关数据统计表 医疗机构发生孕产妇死亡 应当在 24 小时之内电话通知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并在 2 天内填写 孕产 妇死亡个案报告表 上报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见附件 11 县级妇幼机 构组织人员核查情况后 于每月 10 日前通过全国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 上报个案 医疗机构及时组织孕产妇死亡病例讨论 市县两级每半年要 组织 1 次孕产妇死亡病例集中评审 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通报 提出指 导意见 落实改进措施 积极探索开展危重孕产妇评审工作 三 建立约谈通报机制 市卫生计生委要全面掌握辖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 对成效突出 的县 市 区 要及时进行通报表扬 总结推广有效经验 对孕产妇死 亡率呈现升高态势的县 市 区 及时派出专家组给予针对性指导 对 任务措施不落实 工作严重滑坡的县 市 区 进行约谈和通报 对连 续发生孕产妇死亡 发生产科 儿科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存在严重 9 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 通报并严肃处理 同时报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要紧盯重点县 市 区 和重点医疗机构 重点指导 重点督查 重点考核 督促建立问题清单 制订整改方案 逐条整改落实 确保整改到位 本方案自引发之日起实施 太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切实 做好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通知 并卫发 2016 76 号 同时废止 附件 1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2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 3 山西省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登记表 4 山西省妊娠风险评估孕产妇转诊 反馈单 5 医疗机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管理月统计表 6 太原市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专家组 7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救治转诊单 8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中心及负责区域 9 太原市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中心及负责区域 10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转诊 救治统计表 11 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表 太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0 2017 年 10 月 31 日 附件 1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项目项目筛查阳性内容筛查阳性内容 1 基本 情况 1 1 周岁 35 或 18 岁 1 2 身高 145cm 或对生育可能有影响的躯体残疾 1 3 体重指数 BMI 25 或 18 5 1 4 RH 血型阴性 2 异常 妊娠及分 娩史 2 1 生育间隔5 年 2 2 剖宫产史 2 3 不孕史 2 4 不良孕产史 各类流产 3 次 早产史 围产儿死亡史 出生缺陷 异位妊 娠史 滋养细胞疾病史 既往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史 2 5 本次妊娠异常情况 如多胎妊娠 辅助生殖妊娠等 3 妇产 科疾病及 手术史 3 1 生殖道畸形 3 2 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 5cm 3 3 阴道及宫颈锥切手术史 3 4 宫 腹腔镜手术史 3 5 瘢痕子宫 如子宫肌瘤挖除术后 子宫肌腺瘤挖除术后 子宫整形术后 宫 角妊娠后 子宫穿孔史等 3 6 附件恶性肿瘤手术史 4 家族 史 4 1 高血压家族史且孕妇目前血压 140 90mmHg 4 2 糖尿病 直系亲属 4 3 凝血因子缺乏 4 4 严重的遗传性疾病 如遗传性高脂血症 血友病 地中 海贫血等 5 既往 疾病及手 术史 5 1 各种重要脏器疾病史 5 2 恶性肿瘤病史 5 3 其他特殊 重大手术史 药物过敏史 11 6 辅助 检查 6 1 血红蛋白 110g L 6 2 血小板计数 100 109 L 6 3 梅毒筛查阳性 6 4 HIV 筛查阳性 6 5 清洁中段尿常规异常 如蛋白 管型 红细胞 白细胞 持续两次以上 6 6 尿糖阳性且空腹血糖异常 妊娠 24 周前 7 Ommol L 妊娠 24 周起 5 1mmol L 6 7 血清铁蛋白25 或 1 5 cm2 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 50mmHg 无合并症的轻度肺动脉狭窄 二尖瓣脱 垂 二叶式主动脉瓣疾 病 Marfan 综合征无主动脉扩张 2 1 4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直径 45m 主动脉缩窄矫 治术后 2 1 5 经治疗后稳定的心肌病 2 1 6 各种原因的轻度肺动脉高压 50mmHg 2 1 7 其他 2 2 呼吸系统疾病 2 2 1 哮喘 2 2 2 脊柱侧弯 2 2 3 胸廓畸形等伴轻度肺功能不全 2 3 消化系统疾病 2 3 1 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 2 3 2 仅需要药物治疗的肝硬化 肠梗阻 消化道出血 等 2 4 泌尿系统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 2 5 内分泌系统疾病 2 5 1 需药物治疗的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 垂体泌乳素 瘤 2 5 2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 4000ml 日 等 2 6 血液系统疾病 2 6 1 血小板减少 PLT30 50 109 L 2 6 2 重度贫血 Hb40 60g L 2 6 3 凝血功能障碍无出血倾向 2 6 4 易栓症 如抗凝血酶缺陷症 蛋白 C 缺陷症 蛋 白 S 缺陷症 抗磷脂综 合征 肾病综合征等 2 7 免疫系统疾病 应用小剂量激素 如强的松 5 10mg 天 6 月以上 无临床 活动表现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症 IgA 肾病 类风 湿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 15 征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 2 8 恶性肿瘤治疗后无转移无复发 2 9 智力障碍 2 10 精神病缓解期 2 11 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失神发作 重症肌无力 病变 波及四肢骨骼肌和延 脑部肌肉 等 2 12 其他 3 3 孕产期并发症孕产期并发症 3 1 三胎及以上妊娠 3 2 Rh 血型不合 3 3 疤痕子宫 距末次子宫手术间隔 18 月 3 4 疤痕子宫伴中央性前置胎盘或伴有可疑胎盘植入 3 5 各类子宫手术史 如剖宫产 宫角妊娠 子宫肌瘤挖 除术等 2 次 3 6 双胎 羊水过多伴发心肺功能减退 3 7 重度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 3 8 原因不明的发热 3 9 产后抑郁症 产褥期中暑 产褥感染等 红色 高风 险 1 1 孕产期合并症孕产期合并症 1 1 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1 1 1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50mmHg 如房缺 室缺 动脉导管未闭 等 1 1 2 复杂先心 法洛氏四联症 艾森曼格综合征等 和未手术的紫绀型心脏 病 Sp02 90 Fontan 循环术后 1 1 3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后 中重度二尖瓣狭窄 瓣口 1 5cm2 主 动脉瓣狭窄 跨瓣压差 50mmHg 马凡氏综合征 16 等 1 1 4 各类心肌病 1 1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1 1 6 急性心肌炎 1 1 7 风心病风湿活动期 1 1 8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 1 1 9 其他 1 2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反复发作 肺纤维化 胸廓或脊 柱严重畸形等影响肺功 能者 1 3 消化系统疾病 重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 严重消化 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等影响孕产妇生命的疾病 1 4 泌尿系统疾病 急 慢性肾脏疾病伴高血压 肾功能 不全 肌酐超过正常值 上限的 1 5 倍 1 5 内分泌系统疾病 1 5 1 糖尿病并发肾病 级 严重心血管病 增生性视 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 周围神经病变等 1 5 2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心脏病 感染 肝功能异常 17 精神异常等疾病 1 5 3 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相应系统功能障碍 基础代 谢率小于 50 1 5 4 垂体泌乳素瘤出现视力减退 视野缺损 偏盲等 压迫症状 1 5 5 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伴有明显的多饮 烦渴 多尿症状 或合并有其 他垂体功能异常 1 5 6 嗜铬细胞瘤等 1 6 血液系统疾病 1 6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1 6 2 血小板减少 2 2 6 10 14 5 此表由产科门诊负责填表 于每月 10 日前上报辖区妇幼保健医院 25 附件 6 太原市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专家组 单单位位姓名姓名科室科室职务职务 李合欣产科主任 张彦玲产科副主任 杨晓丽儿科主任 高爱梅儿科副主任 李彩霞急诊科主任 山西省人民医院 刘文操急诊科副主任 杨海澜妇产科主任 张延丽妇产科副主任 王玉贤妇产科副主任 阴怀清儿科主任 刘虹重症科主任 王美霞重症科副主任 杨晓敏急诊科主任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 院 冀兵急诊科副主任 王永红妇产科副主任 王志莲妇产科副主任 魏芳妇产科副主任 郝青英儿科主任 卢彩兰急诊科主任 李燕急诊科副主任 张文凯重症科主任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 院 高晓玲重症科副主任 吴素慧妇产科主任 王艳芬儿科主任 南晓琴儿科副主任 山西大医院 闫新明急诊科主任 山西大医院逯林欣急诊科副主任 26 武卫东重症科主任 杨晓静重症科副主任 李希庆产科主任 李慧芳产科副主任 杨冬仙新生儿科主任 李志强急诊科主任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 院 梁静重症科主任 杜秀萍产科主任 乔翠峰产科副主任 刘克战新生儿科主任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冀涌新生儿重症科主任 张灵枝妇产科主任 古立平妇产科副主任 刘邚花儿科主任 任晓军急诊科主任 太原市中心医院 周波重症科主任 宋伟产科主任 杨金慧儿科主任 段秀卿急诊科主任 太钢总医院 刘桢干重症科主任 张眉花产科主任 薛萍儿内科主任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孙丽霞新生儿科主任 许彬妇产科副院长 刘银凤妇产科主任 王伟急诊科主任 太原市人民医院 李耀军重症科主任 王云妇产科主任 周玉宝急诊科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 264 医院 李飒重症科主任 附件 7 27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救治转诊单 医疗保健机构填写 一式二份 转出和转入机构各自留存备查 孕妇姓名 年龄 周岁 末次月经 年 月 日 预产期 年 月 日 孕 产次 孕周 户籍 本省 外地 常住 流动 户口地址 省 市 区 县 镇 街道 村 路 小区 号 室 现居住地址 区 县 镇 街道 村 路 小区 号 室 联系人电话 手机 家庭电话 目前诊断 病史摘要 入院经过及抢救经过 重要的辅助检查 与诊断 鉴别诊断密切相关的实验室 影像学检查等 28 转诊时用药情况 药名 剂量 用法 转运方式 自行 自备救护车 120 救护车 信息已上报区县妇幼保健院 1 是 2 否 转诊原因 转出机构 转出机构医务科或总值班签名 转出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建议转入机构 转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转入机构 接诊医生签名 29 附件 8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中心及负责区域 1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负责区域负责区域联系人联系人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电话负责人电话 山西大医院晋中市 临汾市和太原市南内环街以 南 0351 8379999 总值班山西省人民医院运城市 阳泉市和朔州市 0351 4960374 李合欣山大一院吕梁市和太原市南内环街以北 0351 4639063 刘春 0351 4639063 山大二院忻州市 0351 3365346 郝敏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大同市0351 7673333 转 8031 工作 0351 7111120 非 工作 杜秀萍长治和平医院长治市和晋城市 0355 3128429 贺素娟2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负责区域负责区域联系人联系人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电话负责人电话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全省 0351 3360120 冀湧30 说明 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应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或与山西省儿童医院建立医联体形式的危重新生儿转诊 绿色通道 附件 9 太原市危重孕产妇 新生儿救治中心及负责区域 一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负责区域负责区域地址地址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山西省人民医院迎泽区 清徐县迎泽区双塔寺街 29 号 0351 4960374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 院 迎泽区 万柏林区 古 交市 迎泽区解放南路 85 号0351 4639463 0351 4639629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 院 杏花岭区 古交市 阳 曲县 杏花岭区五一路 382 号0351 3365434 0351 3365206 山西大医院小店区 晋源区小店区龙城大街 99 14797169620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杏花岭区杏花岭区府东街 13 号 0351 31 院2150803 2150809 2150807 太原市中心医院 杏花岭区 晋源区 娄 烦县 杏花岭区解放路东三道巷 5 号 0351 5656100太钢总医院尖草坪区尖草坪区迎新路 7 号0351 2132027太原市人民医院小店区 清徐县迎泽区杏花岭巷 6 号0351 2023191 0351 4647229 中国人解放军 264 医 院 迎泽区迎泽区桥东街 30 号0351 4988122二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负责区域负责区域地址地址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全市迎泽区南内环街 149 号 0351 5620827 说明 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应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或与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医联体形式的危重新生儿转 诊绿色通道 附件 10 山西省危重孕产妇转诊 救治统计表 32 填报单位 盖章 年第 季度 抢救病 例 转诊情 况 其中 转送单 位 抢救病例情况 产科并发症妊娠合并症 妊娠合并性 传播疾病 围产儿情 况 其 中 月 份 合 计 急 诊 接 诊 转 入 院 外 抢 救 村 级 乡 级 区 县 级 市 级 转 出 急 救 出 车产程 异 常 妊 娠 高 血 压 疾 病 子 痫 前 置 胎 盘 胎 盘 早 剥 胎 儿 宫 内 窘 迫 产 后 出 血 子 宫 破 裂 羊 水 栓 塞 严 重 感 染 其 他 妊 娠 合 并 心 脏 病 妊 娠 合 并 肝 脏 病 妊 娠 合 并 肾 脏 病 妊 娠 期 糖 尿 病 妊 娠 合 并 血 液 病 妊娠 合并 内分 泌疾 病 妊娠 合并 外科 疾病 其 他 妊娠 合并 HIV 感 染 妊娠 合并 其他 性传 播疾 病 异 位 妊 娠 其 他 孕 产 妇 死 亡 抢 救 成 功 率 活 产 死 胎 死 产 早 期 新 生 儿 死 亡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3 141516 17 18192021 2 2 232425 26272829 3 0 3132 3 3 3 4 3 5 36 3 7 3 8 3 9 40 合 计 审核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33 填报说明 1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填报本报表 每季度第一个月 10 日前 市级救治中心将上季度数据报市妇幼保健院 县 市 区 救治中心将上季度数据报辖区妇幼保健院 7 日后市妇幼保健院将本级连同辖区内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数 据报省妇幼保健院 2 1 3 月为第一季度 4 6 月为第二季度 7 9 月为第三季度 10 12 月为第四季度 3 所有数据来源于参与全市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运系统所抢救的高危孕产妇数 不统计其他情况病例数 4 第 11 项为次数 第 36 项为百分率 其余 2 40 项为例数 5 2 3 4 5 急诊接诊指高危孕产妇直接到医院就诊 转入指通过乡级 县级 市级及省级医疗 机构 村医将高危孕产妇转送至医院以及本医院接回病例 院外抢救指医院在院外抢救病例 最后高危孕产妇未 被接回医院者 6 第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