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导学案导学案 2018 3 教师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课型 讲读课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1 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号半山老人 北宋大政治家 当过宰相 在神宗皇帝 支持下实行改革 历史上叫做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 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他十分注重修辞 据说 他的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 绿 字 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 登飞来峰 为王安石 30 岁所作 这首诗是 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 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 寄托壮志 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 实行新法的前奏 2 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译文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 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 在塔上就可以看 到红日初升 赏析 第一句 诗人用 千寻 夸张 从正面充分表现飞来峰和峰上古塔之高 暗示自 己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 用 闻说 从侧面衬托飞来峰和塔的高耸 巧妙虚写在高塔上看 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为下文登高揽胜后的议论 抒情作铺垫 表现诗人朝气蓬勃 胸 怀改革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 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 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赏析 不畏 显示出作者的自信 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浮云 比喻 双关 既指眼前所看到的云层 又指困难 障碍以及阻挠变法的保守势 力 诗中的 最高层 字面指千寻塔的最高层 实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后两句写景 议论 抒情 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 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自主学习 1 王安石 朝代 杰出的 家 家 家 散文成就很高 为 之一 北宋 政治 思想 文学 唐宋八大家 2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千寻塔 指应天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这里是 听到 的意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 怕 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 3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一句采用 手法 点明飞来峰 千寻塔的 高峻陡峭 夸张 4 登飞来峰 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 不畏 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 可多写一句 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或 出淤泥而 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 登飞来峰 前两句 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前 写景 后 抒情 6 登飞来峰 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 在最高层 合作探究 1 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 又是如何写的 解析 写塔极高用夸张手法说塔高 千寻 又用 闻说 衬托塔的高耸 天刚破晓 在 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 2 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 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 解析 议论 抒情 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 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 实际包 含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从而使人认识到 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 应该放 眼大局和长远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表达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 说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解析 只有站得高 看得远 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5 诗中与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解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 这首诗中 浮云 一词寓意是什么 解析 当时的保守势力和眼前的困难 障碍 挫折等 7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从这首诗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 政治抱负呢 解析 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 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 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8 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解析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 挫折 9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蕴涵的哲理 解析 只有站得高 看得远 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0 最后一句中的 自 字 有的写作 只 字 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 为什么 解析 自 在诗中是自然之义 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 只 在 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 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11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从这首诗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 的政治抱负呢 解析 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 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 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 悲 秋 杜 甫 凉风动万里 群盗尚纵横 家远待书日 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 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 何由见两京 注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 762 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 杜甫滞留梓州 今四川三台 两京 长安和洛阳 诗中代指朝廷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秋景 点明时令 富有夸张意味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群盗尚纵横 叙写社会现实 尚 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 C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 家书迟迟不能到达 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 D 第五句以 高飞的鸟 喻 愁 形象生动 显示出作者愁绪极深 E 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 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 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2 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DE 2 凉风万里 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悲伤之情 叛乱未平 表达 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 远待家书 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秋来为 客 高鸟飞过 隐含着自己漂泊的感伤之情 老逐众人 表达出作者年老体衰的喟叹之 情 难见两京 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 查题 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 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诗歌第五句写作者心中满怀愁情 从 纷乱的愁绪缝隙中看到飞鸟高翔而过 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 所以 D 项分析错误 诗歌 尾联写诗人本来打算离蜀投奔三峡 可遇到叛乱 滞留在梓州 以反诘语气感叹如何才能 回到京城呢 E 项中 作者愁绪无法排解 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理解错误 点睛 诗歌鉴赏的双选题 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 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 考 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 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 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 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2 试题分析 对于诗歌情感题 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 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 二是 考查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 尽量两者都涉及 对于情感的把握 可以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 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 思想感情的地方 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 可以从题目入手 题目往 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 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可以从用典入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化学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化工原理面试专题氟化工艺应用篇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期刊编辑岗位竞聘面试预测题及应对策略
- 2025年篮球裁判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审计师考试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权威发布
- 2025年行走安全知识测试题集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律顾问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集
- 2025年初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实操指导与预测题集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过程中的电机和驱动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粮食机收减损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中考生物真题含答案
- 单位保洁服务方案(3篇)
- 血透患者高钾血症护理查房讲课件
- 2025年山东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解读(精校打印)
- 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感悟
- 健康教育中医养生课件
- 小学生编织手工课件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CJ/T 449-2014切断型膜式燃气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