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又好又快_科学发展》预习学案_第1页
第二框《又好又快_科学发展》预习学案_第2页
第二框《又好又快_科学发展》预习学案_第3页
第二框《又好又快_科学发展》预习学案_第4页
第二框《又好又快_科学发展》预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二框第二框 又好又快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一 预习目标 1 理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2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3 识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 4 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的理解能力 5 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二 预习内容二 预习内容 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 1 传统的发展观 1 表现 单纯追求 的增长速度 的增长 甚至把 GDP 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 指标 2 影响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甚至出现 没有 的增长 导致 短缺 污染 破坏 2 科学发展观 1 含义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 的科学发展观 2 内容 A 坚持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B 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 为中心 全面推进 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 协调发展 就是要和谐发展 统筹 和 D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 与 的 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 相协调发展 坚持走 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 原因 1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 2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需要长期保持 的经济发展速度 并实现 的统一 2 要求 1 进一步优化 结构 全面提 的水平和效益 2 走 工业化道路 统筹 发展 3 措施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 化带动 化 以 化促 进 化 走出一条 高 好 低 少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形成以 产业为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 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 统筹城乡发展 A 要实行 反哺 支持 的方针 B 推进农业和农村 的战略性调整 C 引导农村 合理有序流动 D 逐步提高 化水平 E 坚持党在农村的 F 减轻 负担 保护 利益 促进 发展 3 统筹区域发展 推进 大开发 振兴 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 地区崛起 鼓励 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 互 动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课内探究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一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统筹城乡 区域发展 2 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结合典型事例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 学习过程二 学习过程 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87 材料 思考所提问题 2 请同学们看教材 88 页 张家港发展材料 想一想所提的两个问题 3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89 页 相关链接 想一想可持续发展有什么重要性 4 请同学们想一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 5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6 阅读教材 89 页内容 联系上节课学习内容 想一想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 如何统 筹城乡发展 7 请同学们思考 为什么要统筹区域发展 如何统筹区域发展 三 反思总结三 反思总结 四四 当当堂堂检检测测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对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 理解正确的是 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A B C D 2 2008 年 5 月 7 日 经济日报 载文指出 实施名牌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 树立科学 发展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A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 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C 以市场化促进工业化 D 以工业化拉动市场化 3 非典 疫情过后 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 的投入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表明国家正在致力于 A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4 连续多年保持 GDP 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深圳今后将不再单以 GDP 的增长来考核政绩 而钭更多地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 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为此 研究和制定新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工作已被列为市委 市政府今 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不单以 GDP 的增长来考核政绩 这意味着 A GDP 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 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 C 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D 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 最基本的内容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党中央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总结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 和教训 提出了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发展思路 回答 5 6 题 5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A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B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C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6 辨析题 工业信息化程度越高 经济效益就越好 课后练习与提高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 单项选择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对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 理解正确的是 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A B C D 2 2006 年 5 月 7 日 经济日报 载文指出 实施名牌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 树立科学 发展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A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 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C 以市场化促进工业化 D 以工业化拉动市场化 3 非典 疫情过后 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 的投入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表明国家正在致力于 A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4 连续多年保持 GDP 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深圳今后将不再单以 GDP 的增长来考核政绩 而钭更多地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 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为此 研究和制定新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工作已被列为市委 市政府今 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不单以 GDP 的增长来考核政绩 这意味着 A GDP 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 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 C 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D 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 最基本的内容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党中央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总结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 和教训 提出了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发展思路 回答 5 6 题 5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A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B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C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6 2003 年时 我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为 31 69 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12 个百分点 这表明 1 我国城乡结构不合理 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2 我国必须加大农转非力度 增加非农人口数量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非常迫切和必要 4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A 1 B 1 2 3 4 C 1 4 D 1 2 3 7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温总理以清代郑板桥的诗句 比喻自己担任 总理后的心境 他坦承 作为中国的总理 每念及我们还有 万的农民同胞还没有 解决温饱 我忧心如焚 我寝食难安 总理心怀天下 让人敬佩 这主要体现了科 学发展观中的 坚持全面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这一重大任务的是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整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A B C D 9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形成 产业格局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农业基础牢固 服务业全面发展 A B C D 10 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 但以 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 低质量 低 效益 低产出 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仍占领着中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是 悬在中国制造业头上的两把利剑 据世界银行估计 环境污染给中国带来相当于 3 5 8 的 GDP 损失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 必须坚持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B 要把 GDP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C 要逐步降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 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满分 15 分 要求紧扣题意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材料一 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及预计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 相当于世界平 均水平 60 10 5 2005 年短缺8000 万吨 1 4 亿吨 进口 2500 万千瓦时80 100 亿立方米 注 据估计到 2020 年 在 45 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 我国有 9 种严重短缺 有 10 种短 缺 所谓短缺 是指资源的外贸依存度 即依赖进口 在 40 70 之间 超过 70 以上为严 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综合 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 实现的 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 能耗 机动车油耗工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 比发达国 家低 10 为世界平均 水平的 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 20 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 25 比日本高 20 比国外先进水 平低 15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