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5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 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34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分 读 四个大洲轮廓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乙和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2 图中哪两个大洲轮廓基本吻合 成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之一 A 甲 乙 B 甲 丁 C 乙 丙 D 乙 丁 2 4 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A 死海 B 白令海峡 C 土耳其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3 1 分 习近平主席于 2019 年 3 月 21 日到达意大利 开始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读图完成下 第 2 页 共 25 页 面小题 1 此时地球公转到下图中的 A B C D 2 此时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赤道 B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 济南昼长夜短 D 济南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4 1 分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5 2 分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3 页 共 25 页 1 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解释正确的是 A 由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B 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 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 由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2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 火山 地震多发的地区最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1 分 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读 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完成小题 第 4 页 共 25 页 1 四地中 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四地中 位于寒带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 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7 1 分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859 米 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 900 米处气温约低于 A 30 B 18 C 20 D 25 第 5 页 共 25 页 8 1 分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24 小时 B 半个月 C 半年 D 一年 9 1 分 读下图 甲 乙 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列 正确的是 A 乙 丙 甲 B 甲 丙 乙 C 甲 乙 丙 D 丙 乙 甲 10 1 分 2019 年 2 月 5 日 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 在中国内地上映 讲述太阳即将毁灭 人类 将开启 流浪地球计划 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结合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第 6 页 共 25 页 1 流浪地球 上映时 地球公转在图中的 A 甲 乙之间 B 乙 丙之间 C 丙 丁之间 D 丁 甲之间 2 影片中 流浪地球计划 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在驶离太阳的过程中停止自转 假若地球真 的 停止自转将 A 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B 太阳依旧东升西落 C 地球也将停止公转 D 无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3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拯救地球 不让地球 流浪 下列行为与之不相符的是 A 少开私家车 绿色出行 B 植树种草 纸张双面使用 C 工业废气废水任意排放 D 随手关水 关电 关气 11 1 分 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南和最北界线是 A 赤道 第 7 页 共 25 页 B 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C 南北极圈 D 南北回归线 12 1 分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13 1 分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完成小题 1 关于北半球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圈以内均低于 10 B 气温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C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D 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 甲地区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海陆分布 第 8 页 共 25 页 D 地形因素 14 1 分 读图 选出世界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所在的大洲 A B C D 15 1 分 在山地和丘陵 海拔大致每升高 100 米 气温约下降 A 6 C B 0 6 C 0 76 D 0 67 16 1 分 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 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年降水量高 达 11640 毫米 因为拥有极其丰富的降水量被称为 地球雨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 地球雨极 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位于 A 赤道附近 第 9 页 共 25 页 B 迎风坡 C 内陆地区 D 背风坡 2 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断陷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断陷 17 1 分 2018 年 7 月 某考察团从上图中 M 地出发 按图示路线不跨越任何大洋到达 N 地 下图是他们沿途考察的四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考察团所经地区 A 全部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 B 通过亚欧洲界地中海 C 跨越三大洲 连接两大洋 D 横穿西亚的石油海湾 第 10 页 共 25 页 2 考察团所经四地与其气候统计图对应正确的是 A 比尔马一 B 上海一 C 拉萨一 D 亚历山大一 3 考察团沿此线考察过程中 A 到比尔马附近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 B 到亚历山大附近看到载歌载舞的黑人兄弟 C 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 D 到上海附近看到大面积落叶阔叶林 18 1 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 降水多 B 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 C 风向指风的来向 D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降水多 19 2 分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 B 亚马孙河 C 尼罗河 D 密西西比河 20 1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第 11 页 共 25 页 1 影响 两区域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 C 季风 D 地形 2 各地区和对联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区域 碧草毡房 春风马背牛羊壮 B 区域 雪域春秋 扎西德勒 C 区域 漓江水碧 飘来三姐新歌 D 区域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3 四大地理区域中 人口稠密的是 A B C 第 12 页 共 25 页 D 4 下图能反映 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A A B B C C D D 21 1 分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征是 A 稳定 B 表现为风雨过程 C 表现为冷热 D 多变 22 1 分 每年 9 月 3 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结合太阳直射移 动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纪念日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第 13 页 共 25 页 A 之间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 2 纪念日这天 徐闻县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D 不能确定 23 1 分 下图 反映了哪个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24 1 分 沧海桑田 这个成语说明了 A 地形是静止不动的 B 海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第 14 页 共 25 页 C 农田不能变成大海 D 高山是永恒不变的 25 1 分 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时 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A 形成裂谷或海洋 B 形成高大的山脉 C 形成盆地或丘陵 D 形成大的高原 26 1 分 某地往北是北半球 往南是南半球 往西是西半球 往东是东半球 该地区位于 A 东经 160 纬度 0 B 西经 20 纬度 0 C 西经 160 纬度 90 D 东经 20 纬度 90 27 2 分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 一直向南飞 最终能够 A 回到北京 B 到达南极 C 到达赤道 D 到达北极 28 1 分 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四季的变化 五带 昼夜更替 昼夜长短变化 时间差异 A 第 15 页 共 25 页 B C D 29 2 分 下图所示 两大洲轮廓和生物的相似性 可以作为哪一学说的证据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飘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宇宙爆炸学说 30 1 分 2019 年 3 月 10 日 雪龙 号被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南被科考队员返回上海 完 成第 35 次南极科考任务 读南极地区围 完成下面小题 1 雪龙 号极地科考船先后给罗斯海新站 长城站和中山站运送补给 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B 大西洋 北冰洋 太平洋 第 16 页 共 25 页 C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D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2 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拍摄的动物照片 最有可能是 A B C D 31 1 分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北纬 30 3 度 东经 103 0 度 发 生 7 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3 千米 成都震感强烈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芦山县位于成都的哪个方向 第 17 页 共 25 页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2 下列有关地震的地理信息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 此次四川雅安芦山 4 20 地震最终原因是板块运动造成的 B 有人曾预言 日本将会沉没 导致这一可能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地震 C 印度尼西亚与日本也是多地震的国家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 带 D 如晚上发生地震 而你正在床上 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 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32 1 分 2017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 46 秒 在四川九寨沟发生 7 0 级地震 该地区多发地震的 原因是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边处 C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33 1 分 亚洲地势的特点 A 西部为山地 中部为平原 东部为高原 B 以平原为主 C 地面起伏大 中部地势高 四周地势较低 D 以高原为主 第 18 页 共 25 页 34 1 分 由于人类活动 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下列做法符合生态旅游的是 A 撵着企鹅拍照 B 给动物投喂食物 C 品尝当地野味 D 把生活垃圾带走 35 1 分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两极地区降水多 赤道地区降水少 B 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 沿海降水少 C 南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 东岸降水少 D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36 1 分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而成 D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而成 37 1 分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A A 第 19 页 共 25 页 B B C C D D 38 1 分 下图为某陆地等温线示意图 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 7 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 B C D 39 1 分 世界七大洲中 面积最大 纬度最高的大洲分别是 A 大洋洲 欧洲 B 亚洲 南极洲 C 非洲 欧洲 D 南美洲 北美洲 40 1 分 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 下列表示直布罗陀海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第 20 页 共 25 页 D 丁 41 1 分 2018 年 02 月 04 日 21 时 56 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 北纬 24 25 度 东经 121 67 度 发 生 6 4 级左右地震 震源深度 10 千米 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内部 B 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内部 C 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2 1 分 题文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小山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A 0 160 W B 0 160 E C 10 S 160 W D 10 S 160 E 2 图示时刻小山所在地处于 第 21 页 共 25 页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3 下图是小山绘制的当天四个时刻的竹竿影子变化 影响这一天影子变化的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天气变化 D 观察者位置变化 43 1 分 面积最小的大洲与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A 南极洲 印度洋 B 欧洲 北冰洋 C 欧洲 印度洋 D 大洋洲 北冰洋 第 22 页 共 2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34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1 2 2 1 3 1 3 2 4 1 5 1 5 2 6 1 6 2 6 3 7 1 8 1 9 1 10 1 第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