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就是断句》PPT课件.ppt_第1页
《句读就是断句》PPT课件.ppt_第2页
《句读就是断句》PPT课件.ppt_第3页
《句读就是断句》PPT课件.ppt_第4页
《句读就是断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句读 句读就是断句 主要是古书的断句 也简略介绍古书的标点符号问题 礼记 学记 一年 视离经辨志 郑玄注 离经 断句绝也 辨志 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疏云 离经 谓离析经理 使章句断绝也 汉代与句读有关的字 与 O 说文 有所绝止 而识之也 段玉裁注说 此于六书为指事 凡物有分别 事有可不 意所存主 心识其处者皆是 非专谓读书辄乙其也 即主的古字 其含义包括 读书止辄乙其处 即 有所绝止 而识之 说文 Z 钩识也 段玉裁注说 钩识者用钩 表识其处也 褚先生补 滑稽传 东方朔上书 凡用三千奏牍 人主从上方读之 止辄乙其处 二月乃尽 此非甲乙字 乃正字也 说文 点 小黑也 隋书 经籍志 有贾逵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刻 汉代有很多标点 如 武威汉简 所见 标于简端 相当于今本 记 字 大圆点 作用同 中圆点 三角号 章句号 小圆点 题目号 重文号 上下括号 删略号 钩识号 一是相当于句读 二是识记某一章句 三是平列重文名词的间隔 顿号 作用同 唐宋以后有句读 宋代则标 句 读 二字 如 礼记 中庸 自诚明读谓之性句自明诚读谓之教句诚读则明矣句明读则诚矣句刻书加句读始于宋代 岳珂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监属诸本皆无句读 惟建本始妨馆阁校书式 从旁加圈点 开卷了然 于学者为便 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 惟蜀中字本 兴国本幷点注文 益为周尽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新式标点符号 渐趋完善 二 为什么要重视句读 l 不能句读就读不懂古书 句读是读懂古书的第一步 孙德谦说 学者喜读古书 惟当细心点读 读一书而得一书之用 则矣 古书读法略例 卷四 又说 不达用点之法 且有失解之患 而 句读既明 而义理亦不难得矣 盖用点为分 于上下文不致误为牵连 则书之义理 必能了然也 例如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法言 问神 宋 袁文 饔牖闲评 断句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 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云 子云叹其子童蒙而早亡 故曰 乌乎 即 鸣乎 杨树达否定袁说 引宋姚宽 西溪丛话 仆观郑固碑曰 大男有杨乌之才 年七岁而夭 苏轼赋 童乌何寿之不将 于是知 童乌 为子云小名 树达按 御览 三百八十五引刘向 别录 云 杨信 字子乌 雄第二子 乌为雄子之字 袁读非也 古书句读释例 不当读而误读 2 误读会误解 韩非子 哀公问于孔子曰 吾闻 夔一足 信乎 曰 夔 人也 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 尧曰 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说文 说夔 如龙一足 国语 韦昭注 夔一足 越人谓之山燥 人面猴身 能言 汉书 高祖本记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旧标点本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中华书局标点本 后汉书 列女传 班昭传 云 时 汉书 始出 多末能通者 同郡马融伏于阁下 从昭受读 古谚说 学识何如观点书 见 资暇集 卷上引稷下谚 3 误读会误校 误读至误改例 王念孙 读书杂志 误读而改误校例 汉书 高五王传 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 王念孙曰 已后闻 三字文义不顺 后当为复 二字篆隶皆相似 故复讹作后 杨树达曰 其说非也 此当以 解围已 为句 谓解围事终了也 断句为 解围已 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 将欲移兵伐齐 误读致误删例 史记 孟尝君列传 冯骥乃西说秦王曰 天下之游士凭轼结革引西入秦者 无不欲强秦而弱齐 凭轼结革引东入齐者 无不欲强齐而弱秦 此雌雄之国也 势不两立为雄 雄者得天下矣 王念孙 读书杂志 云 为雄 下衍一 雄 字 为雄 二字属下读 杨树达曰 吴汝纶以 为雄 属上读 是也 不必衍 雄 字 下文云 夫秦齐 雌雄之国 秦强则齐弱矣 此势不两雄 此文之 势不两立为雄 即彼文 势不两雄 也 顾说非是 误读致误补例 汉书 爰盎传 且陛下从代来 郎官者上书疏 未尝不止辇受其言不可用 置之 可采 未尝不称善 王念孙 受其言 下当更有一 言 字 言不可用 正与 不可采 对文 今本脱一 言 字 杨树达曰 此文当于 受 字断句 受者 受书疏 非谓受言也 风俗通 卷二引刘向语云 文帝礼言事者 不伤其意 群臣无小大 至即便从容言 上止辇听之 其言可者 称善 不可者 喜笑而己 此 其言 二字当下属之证 王氏因误读而欲增字 非也 误读致误乙例 汉书 杜周传 杜钦 字子夏 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 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 子夏以相别 王念孙云 俱以材能称 绝句 故 字当在 京师 上 而以 故京师衣冠 五字连读 京师衣冠谓京师士大夫也 杨树达曰 称京师 谓见称于京师也 班文简 省去 于 字耳 原文可通 不当如王读倒字 5 标点可加深对古书内容的理解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三 句读失误的原因 1 因知识局限致误 不辨古字通假而误读 汉书 贾谊传 诸侯之地 其削颇入汉者 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 颜师古于 也 字为句 沈彤云 也当作他 谓诸侯或以罪黜 其地被削 多入于汉者 若因其所存地为国 则国小而其子孙亦不得封 故为之徙其侯国 幷封其子孙于他所 如其被削之数偿之也 颜注误 不识古韵而误读见教材P689页 因校勘问题而误读 荀子 非相 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 杨倞 故言 下云 所以好言说 由此三者也 王念孙 杨说非也 故君子必辩 为一句 故下本无 言 字 此言君子志好之 行安之 乐言之 是以必辩也 上文云 故君子之于言也 志好之 行安之 乐言之 故君子必辩 是其证 今作 故言君子必辩 言 字乃涉上文而衍 杨断 故言 为一句以结上文 则 君子必辩 四字竟成赘语矣 因词汇训诂问题而误读 书 盘庚 无弱孤有幼 郑玄注 不徙 则孤幼受害 是弱易之 王引之曰 盘庚 无弱孤有幼 解者以 孤有幼 连接 不知 弱孤 犹言弱寡 皆轻忽之义也 此句郑注为 无弱 孤有幼 王读为 无弱孤 有幼 王说是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商务印书馆国学丛书本 要之死日 然后是非乃定 2 因古文化知识局限而误读 汉书 地理志 县十四 东平陵邹平台梁邹 顾炎武 日知录 汉书 济南郡之县十四 一曰东平陵 二曰邹平 三曰台 四曰梁邹 后人读 汉书 误从 邹 字绝句 因以 邹 为一县 平台 为一县 齐乘 遂谓汉济南郡有邹县 后汉改为 邹平 又以 台 平台 为二县 此不得其句读而妄为之说也 秦始皇本纪 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史记会注考证 断句 慧星复见西方 十六日 夏太后死 此不审中国古代纪日制度 因而断错 历代职官表 引 山堂考索 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 谓之权直 丛书集成 断句 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 谓之直院学士 俱阙他官暂行文书 谓之权直 按 宋无 直院学士 之名 直院 是指没有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的官员到翰林院 在翰林学士缺员时 他们可暂行文书之职 叫做 权直 丛书集成 不知宋代翰林院的官制 因而致误 四 怎样给古书断句 史记 项羽本记 项籍少时 学书不成 去 学剑 又不成 豹往到邺 韩非子 观行 西门豹之性急 常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之性缓 故佩弦以自急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云是当为河伯妇 共粉饰之 如嫁女床席 令女居其上 浮之河上 怎样正确断句 1 准确判断词与词的语法 逻辑关系 上管下 孔子游于匡 宋人围之数匝 而弦歌不辍 子路入见 曰 何此乃天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庄子 秋水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 宪问 2 注意句子中词语的语法位置 文心雕龙 谈到虚字的功用 夫惟盖故者 发端之首唱 之而于以者 乃札句之旧体 乎哉矣也者 亦送末之常科 据事似闲 在用实切 A句首词 盖 夫 且夫 语气词 是时 昔夫 曩者 日者 现己 既而 向者 俄而 方今 乃今 时间副词 岂唯 然且 然则 故夫 大抵 得无 何为 何以 何乃 未尝 无乃 复音虚词 请 窃 忝 谦敬副词 B句尾词 也 邪 欤 与 乎 哉 焉 耳 矣 兮 也夫 己焉哉 矣哉 云尔 己乎 语气词 此外还有语意句绝处 如宾 谓 补语句尾 例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己死而蔺相如病 笃 赵使廉颇将攻秦 其中 长平 宾语句尾 死 谓语句尾 笃 补语句尾 C句中习惯用语 一是对话用 曰 字 要注意一人之辞而用 曰 字 例如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 梁惠王下 庄暴见 孟子曰 暴见于王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 曰 好乐何如 庄暴见孟子 曰 暴见于王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 曰 好乐何如 二是引文处断句 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仇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3 注意从修辞章法上断句 如 劝学 五蠹 等多用对比 排偶句 杨树达有 数读皆可通 例 论语 为政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李文公集 引 子曰吾与回言 不连及下文 论语集注考证 云 吾与回言终日 杨树达曰 终日 为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