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调频接收机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短波调频接收机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短波调频接收机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短波调频接收机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短波调频接收机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胡宝军 学 号: 0346109 专 业: 通信技术 设计(论文) 题目: 短波调频接收机 指导教师: 于圣学 2006 年 2 月 21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 “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本科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 篇(专科生不少于 10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2 年 4 月 26 日”或“2002-04-26”。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 字左右(本科生 2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目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文 献 综 述无线电技术最早应用于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充分反映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一般有信源,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和信道等组成。信源是信息的来源,它有不同的形式,如语言、音乐、文字、图像等。输入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信源输入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不同的信源需要不同的输入、输出变换器,如话筒、摄像机、电话等。发送设备用来将基带信号进行某种处理并已足够的功率送入信道,以实现信号有效的传输,其中最主要的处理是调制,发送设备的输出信号为已调信号。接收设备及输出变换器和发送设备及输入变换器的作用相反,有信道传送过来的已调信号由接收设备取出并进行处理,得到与发送端相对应的基带信号(这一过程称解调) 。该基带信号经输出变换器可复原成原来形式的信息。而这一过程主要是混频、中放和解调,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从高频已调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信号的电路,也称为检波;混频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成另一载频的电路;而本设计这一部分电路主要用窄带 FM 解调芯片 MC33361B 来完成。在 70 年代卫星通信迅速发展的时候,短波通信一度被认为是该被淘汰的技术。但80 年代初,因卫星通信的一些弱点及 DSP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短波通信及短波数据通信又重新认识和研究,采取一些新技术和算法,如实时信道估值计算,分集接收技术,现代调制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及各种自适应技术,使短波数据传输性能大大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达 2400 波特)。 2000 年以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和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和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短波通信在军事和海事通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它仍然是军事通信和海事通信中的重要通信手段。而以前的短波通信往往是以模拟信号和模拟器件为主, 越来越无法满足短波通信的性能要求。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 综合各种数字技术和数据字处理技术的智能器件在短波通信设备和系统中得到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广泛应用。短波调频接收机一般包括:天线、前端输入回路、混频、本振、中放、解调、放大和输出等部分。如果要实现静噪、自动调谐、程控搜索、电台存储、载频显示,还要加上适当的控制和键盘显示电路。其中混频、中放、解调和静噪电路既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采用专用的芯片。采用集成芯片也可以使整个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功耗低。一般的调频接收机芯片就能满足要求。对整机性能和功能影响较大的是输入调谐放大器和本振,这两部分电路直接影响接收机的选择性、镜像抑制比。调谐方式的选择,则决定了整机能否实现程控搜索等功能。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设计电路也如此,在设计时,首先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然后把它模块化,仔细分析每一个单元电路,有必要列出它的功能管脚功能。只有对每一个单元电路分析透彻了,才能很好的搭接整体电路,实现整体功能,完成整体设计的要求。如果一直整体考虑的话,容易顾此失彼,即使电路出来了,也不能实现整体的功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说,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问题。参考文献1、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24-30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56-653、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140-1454、谭博学、苗汇静,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年,120-1265、王正齐、陈华奇、邓如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品选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50-616、朱庆欢,收音机原理与实验,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7、何立民,MSC-51 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年8、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9、谭清雄,电子实习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78-9010、Fredrick W.Hughs, op Amp Handbook, Rentice-Hall.Inc, 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1983year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包括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及进度安排等): 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 一、电台存储和调出为了存储电台序号和载频,使用串行 E2PROM 24C16,其特点是占用极少的单片机口资源(两根口线),数据一旦写入可常年保存,容量为 2k 字节。如果按照电台序号将每个电台的载频(4 位十进制数)存入相应地址的两个字节,理论上总共可以存储1023 个字(另外两个字节存储电台数目) 。二、 二、功率放大部分由于采用集成电路难以实现技术指标,所以采用分离元件。三、本振频率控制MC145155 为串行输入频率合成器。89C52 通过串行口输出分频比,从而实现本振频率的 PLL 控制。采用的技术方案:以 PLL 频率合成方式产生稳定的本振,同是一电压合成方式控制输入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从而实现电调谐。混频、中放、解调和功放选用专门的 FM 解调芯片和功放芯片,加以适当的外围电路。为了对 PLL、D/A 进行控制,同时实现程控搜索、电台存储等功能,采用 MSC51 系列单片机,并配以键盘和显示电路。课题进度安排:(一)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制定课题进程计划,学生熟悉课题。 (一周)(二)实习调研: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调查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实践知识。 (一周)(三)进行设计:含理论设计分析,实践操作。 (三周)(四)绘制图纸、整理、撰写毕业论文。 (三周)(五)教师评阅论文,学生进行总结,准备答辩。 (一周)(六)毕业答辩。 (一周)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该文献综述,分析的相当透彻,知识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