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_第1页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_第2页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_第3页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_第4页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主讲 高林芳 目录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 1概念 公元前1世纪 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 一个站立的男人 双手侧向平伸的长度恰好就是其身高 双足趾和双手指尖恰好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圆周上 2人体测量学的由来和发展 图2 1人体比例图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达 芬奇 绘制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 19世纪 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 创立了模数制 图2 2柯布西耶创立的模数制 目前 世界各先进国家 本国的人体尺寸国家标准 或数据资料 我国也于1988年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 T10000 1988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人体静态尺寸主要指人体的构造尺寸 即人体结构尺寸 它包括头 躯干 四肢等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尺寸 1人体静态尺寸 图2 3我国成年人体平均尺寸 据统计 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 67m 女子为1 56m 各地区人体高度有差异 人体动态尺寸是指人体的功能尺寸 这是人体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 2人体动态尺寸 图2 4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由于行为目的不同 人体活动状态也不同 故测得的各功能尺寸也不同 图2 5人体动作尺度 比例法绘制 1 在阶梯教室 影院 剧场的阶梯座位设计中的应用 图2 6阶梯座位 2 对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设备布置的影响和制约 卧室的尺寸设计 首要考虑床的大小及灵卫生间面积小 而需满足的功能较多 活布置 故卧室开间不宜小于3600mm 设计中应保证人活动时所需的基本尺寸 3 对门和走道等交通联系空间最小宽度确定的影响 图2 11门的最小宽度 图2 12走道的最小宽度 图2 13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 4 建筑中诸如栏杆 扶手 踏步等一些要素 为适应功能要求 基本上保持恒定不变的大小和高度 这些常数的确定往往也受人体测量学的直接影响 数据应用注意事项 设计中采用的身高应视具体情况在一定幅度内取值 并注意尺寸修正量 图2 14 图2 14尺寸修正量的构成 在使用原有资料数据时应与现状调查结合起来 针对特殊使用对象 运动员 残疾人等 人体尺度的选择也应作调整 环境因素的适宜性 不能忍受的不舒适的舒适的最舒适的 1室内环境要素参数 图2 15环境因素舒适性分级的参考界限 1 视角 视距与视野 视区 视角是人眼能够区别开来的两个最近的刺激物与人眼形成的夹角 具体设计可参考6 视角进行设计 视距是眼睛到被视对象之间的距离 实际上 两眼相距约60mm 可看清物体时 最佳距离在34 4m以内 这是歌剧院的最大视距 2视觉机能与环境 视野 脑袋和眼睛固定时 人眼所能察觉的空间范围 双眼视野在水平方向重合120 其中60 较为清晰 中心点1 5 左右最为清晰 视区 眼睛能觉察出的空间范围 通常按对物体的辨认效果 即辨认的清晰程度和辨认速度 分为以下四个视区 中心视区 最佳视区 有效视区和最大视区 图2 16正常人的视野范围 图2 17正常人的色视野 2 目光巡视特性 视觉运动特性 目光巡视的习惯方向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旋转巡视时习惯顺时针方向 视线水平方向的运动快于铅垂方向 且不易感到疲劳 对水平方向上尺寸与比例的估测比对铅垂方向上的准确 目光巡视运动是点点跳跃 两眼总是协调地同时注视一处 3 明暗适应 眼睛向亮处的适应叫明适应 光适应 向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 4 眩光 眼睛遇到过强的光 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 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 这种现象称为眩光 图2 18发光体角度与眩光的关系 1 听觉适应 人对环境噪声的适应能力 3听觉机能与环境 2 听觉方向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 听觉与时差 从听觉实验得出 如果两个声音的间隔时间 即时差 小于50ms 那就无法区别它们 而是重叠在一起了 4 单耳听闻与双耳听闻效应 人的双耳可以同时收听声音信号并判断声源的距离和方向 单耳听闻是指用一只耳朵收听的情况 这时 方位感消失 滤波效应 降低 噪声干扰增大 5 掩蔽效应 声的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影响了人们对另一个声音的听闻 声掩蔽的特点是 同频率的声音相互掩蔽性最强 低频声容易掩蔽高频声 高频声则很难完全掩蔽低频声 掩蔽声越强 对频率较高的声音的掩蔽作用就越大 1 提高环境舒适度 合理地选择建筑设备 确定房屋的构造做法 2 提高光环境的舒适性 减少大面积开窗 采用特殊的玻璃 或玻璃镀膜 或采用多层窗帘 减弱或消除眩光的危害 避免东晒或西晒 特别是夕阳直射室内的情况 限制光源亮度 合理分布光源 以取得合适的亮度和照度 3 控制噪声 建筑设计时要求闹 静分区 需要安静环境的功能用房还要求远离室外噪声源 要避免有用信号声音的相互掩蔽 在大型商场里 用音响系统的声音来掩蔽场内顾客的喧闹嘈杂声 或将临街建筑转售给服务行业使用 通过合理规划 绿化 选择恰当的建筑造型和沿街墙体材料等 4 声学设计 将舞台上的扩声器放在台口上方 对于电影 扩声器放在屏幕的上方1 3处 以便使观众的视听方位感一致 1 心理环境色彩学 色彩对比 在视野中对一块颜色的感觉由于受到与它临近的其他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色彩对比 1视觉心理学 色彩的知觉效应 温度感 距离感 重量感 疲劳感 注目感 空间感 面积感 混合感 明暗感和性格感等 2 心理建筑形态学 图形的视觉特征 错视形 错视形是视觉图形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是客观图形在特殊视觉环境中引起的视错觉反映 a 数量错视形 由于其他线形的影响 使原来等长 等高 等距的图形显得有大小 高低 远近的错误知觉现象 b 方向错视形 方向错视形的共同点都有斜线 干扰 平行线 形成锐角 使原有平行线看上去不平行 数量错视形方向错视形 质感与空间形象 质地是由于物体的三维结构产生的一种特殊品质 空间是建筑的目的和内容 而结构 材料 照明 色彩和装饰等则是建筑的手段 建筑以空间容纳人 满足人的行为需要 以空间的特性来影响环境气氛 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A质地的视觉特性 重量感 温度感 空间感 尺度感 方向感和力度感等视觉特性 B空间的视觉特性 a 空间的大小b 空间的形状C空间形象思维 建筑空间是通过其形象给人以感受的 也就是说 人对建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实现的 1 心理乐音学 能让听觉产生舒适感 能使人感到愉悦的声音称为乐音 乐音有自然界的 也有人工制作的 2听觉心理学 2 心理噪声学 从物理学的角度说 声波频谱与强弱对比杂乱无章 强度过强或较强且持续时间过长的声音 称为噪声 从人的主观感受而言 凡是干扰人们工作 学习 休息的声音 即不需要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1 人类的领域性 人的领域性是指与领域有关的行为习惯 它是指个人或人群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合理合法的需要 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中所有物的要求与实施 3交际空间心理学 霍尔在 隐匿的尺度 一书中提出了四种个人交际空间距离模式 2 个人对空间的需求 公共性 私密性和领域性 理想与现实的人际空间距离 心理交际空间学不同的环境行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不同的行为规律 也表现出各自的空间流程和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1 行为 心理与建筑 环境 4行为环境心理学 行为与环境 行为必然发生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之中 并且在许多方面与外在的环境 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 环境与心理 环境的不定性是指环境被人感知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确定的特征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为人所感知的环境具有不明确性 模糊性或复杂性 环境各要素之间在意义上的多样性或联想的丰富性 欲望与建筑 欲望是指取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有些潜意识的欲望是建筑师所未能体会到或认识到的 可有些建筑本身却起到了建筑师所始料未及的功能 2 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 1 视觉心理学 印度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 脚踏碧故宫太和殿 坐落于三层汉白玉石雕基水绿树 在阳光映衬下 更出落得玲座 屋顶覆盖金黄色琉璃瓦 墙柱红色 细珑剔透 光彩夺目 在夕照下 白色部用和玺彩画装饰 运用了绿 蓝 金 白等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 金黄 逐渐变色彩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风格的成粉红 暗红 淡青色 装饰艺术 帕特农神庙特别讲究 视觉矫正 建筑四边台基中央比两端略高 避免了纯粹直线所带来的生硬和呆板 柱子只有中央两根真正垂直于地面 其余都向中央略微倾斜 边柱与邻近的柱子之间的距离比中央两柱子之间的距离要小 柱身也更加粗壮 底径为1 944米 而不是其他柱子的1 905米 2 听觉心理学 厅堂音质设计 1 数量方面 响度 丰满度 清晰度 声场均匀度 适当的混响时间 2 质量方面 活跃感 亲切感 温暖感 平衡感 融合感等 3 空间方面 足够大 足够多的扩散体 或者非对称的体型 4 避免声缺陷 回声 颤声 声聚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