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河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河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河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河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一 概念的界定一 概念的界定 1 素质和素养 素质 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 点 在教育上是指人的先天生理特点和在其基础上后天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 本品质 1 素养 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对于后天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我们称之为素养 2 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解释为平日的修养 素质与素养的差异在于素养更强调的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知识 能力 意识 品德 3 2 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 一词最早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在 Cockroft W H 报告中 在该报告 中 数学素养包含两个内涵 一个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 能 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 另一个是能正确理解含有数学术语的信息 如 阅读图表和表格等 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应该能正确理解一些数学的沟通方式 这里强 调了数学素养的数学应用与数学理解特性 二十世纪以前 我国的数学教育中很少提及 数学素养 这个词语 我们用的比较 多的是 数学能力 数学素质 数学双击 数学学习水平等 我国首次出现 数 学素养 的正式国家文件是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实验修订版 2000 此后学者对数学素养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 2002 年 王子兴从 素养 与 素质 的关系出发 给出了数学素养的概念 以提 高人在数学科学方面的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素养指的是数学科学方面的素质 他认为素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先天的素质是与 生俱来的心理特征 而后天的素质是后天通过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等一切途径培养 教 化和提高的 进而升华和内化为身心发展中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 我们称为 素养 4 2005 年 郑强通过课程目标对数学素养的描述 认为它具有开放式的特点 是普适 性和个性化的综合 既有适合每个时代的内容和要求 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认为 数学素养是学习者通过对数学课程的学习 掌握 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并进一步将数 学知识升华为数学文化并内化到学习者 在学习者身上体现一种具有时代价值的特征 数学学习最终使学生能很好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 5 于凤艳和张胜利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认为 学校教学中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学生的一 种能力 是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并有很好的进行数学判断和能够有 效的运用数学 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 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 从事当前及未来 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数学能力 6 1 顾沛教授认为 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7 二 相关研究综述二 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 中国的教育正试图从 应试教育 向 素质教育 转轨 21 世纪的中国公民 应具有怎样的 数学素养 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 早在 90 年代 国内 已有学者先后对数学素质作了深入的探讨 虽然当时尚无 数学素养 的提法 但这些 理论后来成为实践中研究数学素养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后 越来 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数学素养 开展了许多数学素养方面的研究 同时也为提升学生 的数学素养提出了很多建议 一 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 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我国学者对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很大的分歧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孔企平提出 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 它包括逻辑思维 常 规方法 符号系统 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 8 王子兴认为 数学素养涵盖创新意识 数学思维 数学意识 用数学的意识 理 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五个要素 9 朱德全认为 数学素养是在数学价值 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 数学精神的交替作 用下生成的 数学素养的生成是通过不断反省而改善的 是一个长期反复 螺旋上升的 过程 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 超越性 长效性和反省性四个特征 他认为数学素养的的 构成要素是数学 思维块 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精神 数学思维包括五个 子系统 目标系统 材料系统 操作系统 产品系统和临控系统 以数学学科作为界限 将数学方法分为哲学的方法 一般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方法 数学思想主要有变换化归思 想 对应与集合思想 结构模式思想 抽象概括思想以及辅助元与参与思想 人文精神 主要是指数学的人文价值对整个社会精神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数学自身的影响 10 张亚静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数学 理解数学 认为数学素养应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 基本的数学技能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美学价值的欣赏五个方面 这几 个方面彼此联系 互相渗透 11 王荣 罗铁山则认为 数学素养指的就是数学科学方面的素质 包括创新意识 数 学思维 用数学 的意识 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的价值四个基本要素 12 于凤艳 张胜利认为 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了学生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数学基 本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基 相互促进 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 是 一个静态与动态协调发展的有层次的综合体 13 从以上可以看出 国内学者对数学素养以及数学素养的提高做了很多探索 研究 对今后数学教育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数学教育界对于数学素养的 具体内涵仍没有一个严格的 统一的界定 二 数学素质相关研究 二 数学素质相关研究 2 1 大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 刘晨艳认为 幼儿师范学校的数学教育使得很多幼儿师范学生对数学感到恐惧 厌 烦 甚至认为数学没用 这极不利于幼师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为此 她提出了改变知识 传授方法 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注数学的文 化价值 感受数学的美妙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能力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幼师学 生的数学素养 14 丁伟认为 师范专科院校学生由于文科出身的背景先天数学素养基础薄弱 再加上 学校对在校生的数学素养后天培养存在不足 导致了师范专科院校学生数学素养普遍较 低 对此 他提出从加强学校对在校生的数学理论教学 教学理念教育 加强教育类课 程的比重 落实教育实习的内涵 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几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 养 15 余惠霖等人从数学史基本知识 数学美鉴赏水平 数学语言及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 观和数学学习自我评价五个方面 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共 509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 调查 并就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提出了一些策略 从科学素质教育和数学文化的 角度 更新高职数学教育理念 开设高职数学文化课程 改革高职数学课程体系 构建 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内容 深化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16 吴晓红等人着重从数学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语言 数学基本知识以及对数学 的认识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徐州师范大学文科类专业部分 08 09 10 级新入学大 学生进行了长达 2 5 年共 5 个学期的研究 考查了文科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后从如何 教的角度 探讨了提高文科大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包括 树立人文与数学交融的教学 理念 重视问题教学 结合文科专业特点实施过程教学 强调数学语言教学 17 凌生智 胡松林对湖南女子学院 09 10 11 级新入学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时 间跨度长达 3 年 6 个学期的问卷调查 重点考察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对数学思想方 法的掌握 对数学语言的把握以及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最后 经研究提出了要从树立人 文与数学交融的教学理念 注重过程教学 加强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三方面来提高女子学 院女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18 刘喆等人对北京 上海 南京 广东 4 个地区 6 所高师院校的 1200 位数学师范生就 数学知识 数学能力 数学情意三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 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提高数学师 范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于高观点下驾驭初等数学 于非传统数学知识领域内理解数学本 质 于知能转换间发展高层次数学能力 于差异中追本溯源 19 2 大学生数学素质的相关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的曹才翰 章建跃认为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 与通常所说的 数学头 脑 差不多 归根到底是指他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数感 好 有数量概念和 规律概念 能够辨证地看问题 等等 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则是在长期的数学具体知识学 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的 20 总之 他们认为要从思维过程角度去把握数学素质 与 3 此相反 张奠宙反对数学素质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观点 反对将逻辑思维能力看作数学 素质的核心 反对数学以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为理由充当形式训练的工具 他认为数 学素质应包括数学意识 问题解决 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部分 何灿芝认为 所谓数学素质 是指人认识和处理数形规律 逻辑关系及抽象事物的 悟性和潜能 是一种作为数学科学背景的功底 21 理工科大学生应具备数学的抽象思维 逻辑推理能力 以及数学建模 计算机数值模拟能力和求异创新的自学能力等数学素质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提高数学教师的自身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数学兴趣 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 李慕华认为 数学素质是大学数学教育的灵魂 在大学数学教育中 不仅要强调 为专业服务 即数学 工具性 的一面 而且要重视数学作为一个理性思辨系统内在 的统一性 注重数学知识的新发展 注重数学的人文精神 22 所以大学的数学教学需要 在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 以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段红梅等人认为 由于受传统数学教育的影响 大学的数学教育使学生学了数学却 不懂用数学 更不知道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该从教 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 23 肖岸纯等人认为 当前大学的数学教学课时少 训练时间不够 学生对数学课程的 兴趣也不够高 致使大学生的数学素质薄弱 24 因此 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 自学等方面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 费锡仙认为 数学素质应该包含抽象能力 推理能力 发现能力 计算能力 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等五方面的内容 25 大学生的数学素质主要受教师和自身两方面因素的影 响 并从这两个影响因素着手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的策略 综上所述 已有研究中 学者们通过阐述数学素养的内涵 就如何培养大学生数学 素养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但是已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 对数学素养 的概念 构成要素和评价方式等没有给出统一的 较为详细的阐述 对学生进行全面数 学素养培养只是基于经验提出一定建议 缺乏深入探讨 从教育实践出发探讨具体的实 施方案和办法的研究缺乏理论性 系统性 并且师范教育特别是幼儿师范教育在应对这 一变化的过程中明显滞后 相关的研究很少 因此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 养进行一个较为全面 系统的研究 为其未来培养幼儿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2 素质教育资料汇编 M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1996 5 6 3 王岳姝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素养培养若干问题研究 D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2003 6 7 4 9 王子兴 论数学素养 J 数学通报 2002 1 6 9 5 郑强 论数学素养及其在数学课程中的价值体现 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126 128 6 13 于凤艳 张胜利 数学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素养的再认识 J 现代教育科学 2010 6 46 48 7 顾沛 数学文化 课与素质教育 Z 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修班 2007 04 13 8 孔企平 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1 10 朱德全 数学素养构成要素探析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2 5 49 51 11 张亚静 数学素养 学生的一种重要素质 基于数学文化价值的思考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6 3 65 67 12 王荣 罗铁山 略论数学素养的培养 J 教育与职业 2008 9 65 66 14 刘晨艳 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7 61 15 丁伟 师范专科院校学生数学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J 知识经济 2012 10 172 172 16 余惠霖 刘镇章 蓝夏青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现状及对策 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187 188 17 吴晓红 周明儒 苗正科 地方师范院校文科大学生数学素养的现状及提高 J 数学教育学报 2011 2 49 52 18 凌生智 胡松林 关于数学文化与提高女大学生数学素养的思考 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4 9 11 19 刘喆 高凌飚 黄淦 数学师范生数学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J 数学教育学报 2012 5 23 28 20 曹才翰 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 M 北京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