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 3 3 月份考试试卷月份考试试卷 I I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湄公河上游在我国称为 A 雅鲁藏布江 B 湄公河 C 澜沧江 D 金沙江 2 2 分 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日本群岛 温带 热带季风气候 C 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 D 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 3 2 分 读图 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甲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丙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乙为巴拿马运河 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第 2 页 共 18 页 D 甲 丁各自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相距最远的 4 2 分 下列地理事物与亚洲面积大 跨纬度广无关的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河源远流长 C 人文差异显著 D 环境破坏严重 5 2 分 世界最高的山峰与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A 分别位于亚洲和欧洲 B 分别位于欧洲和亚洲 C 都位于亚洲 D 分别位于欧洲和非洲 6 2 分 下列关于 亚洲之最 说法错误的是 A 亚洲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 B 亚洲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 C 亚洲最大的湖泊 黑海 D 亚洲最长的河流 长江 7 2 分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 非洲 B 南美洲 C 亚洲 D 大洋洲 第 3 页 共 18 页 8 2 分 读图各大洲图 完成下题 下列对大洲主要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起伏大 中部低四周高 B 大洲既有广阔的热带雨林 又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C 大洲面积居第四位 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D 大洲有发达的经济 联合国总部 多元文化和移民国家 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 9 2 分 暑假期间 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 回到学校后 他们分别 描述了各自的体会和所见所闻 其中有一位同学在撒谎 请指出来 A 甲说 我不会游泳可在死海中 即使不带游泳圈我也能随心所欲的畅游大海 B 乙说 在我去乌兰巴托的路上见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目睹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画面 C 丙说 我玩遍了世界最大半岛的每一个角落 那里到处绿树成荫 鲜花飘香 各种各样的水果 我都尝了 真好吃 D 丁说 在日本 随处可见穿和服的妇女 吃饭时 几乎每餐都有鱼 10 2 分 下列关于亚洲之最说法错误的是 A 东西最长 B 跨纬度最广 C 面积最大 D 跨经度最广 11 2 分 2018 年寒假 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 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 第 4 页 共 18 页 的所见所闻 判断他们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 甲 我在阿拉伯半岛踏上沙漠 B 乙 我赴日本看到了富士山 C 丙 我在马来群岛看到了橡胶树和棕榈树 D 丁 我见到了印度最大的河流印度河 12 2 分 亚洲东部和南部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 B 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地形的影响 13 2 分 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中部高 四周低 C 南高北低 D 中部低 四周高 14 4 分 赵菲在运用图像学习 亚洲气候 时 有一组关系搞错了 请你帮她挑出来 读图完成 下列题目 第 5 页 共 18 页 1 下列组合错误是 A 乌兰巴托 亚欧大陆内部一一 一一年较差大 B 罗马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 C 新加坡 赤道附近 全年高温多雨 D 卡扎奇耶 北冰洋沿岸 四季分明 2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这是因为 纬度范围广 经度跨度大 四面均濒临海洋 地形复杂多样 地势起伏大 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 第 6 页 共 18 页 B C D 15 2 分 读亚洲地形图 其中错误的是 A 山脉甲乌拉尔山脉 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B 山脉乙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C 丙地马来群岛 此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D 丁国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岛上多火山地震 16 2 分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 有密切的关系 A 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B 夏季风的强弱 C 冬季风的来源及强弱程度 D 亚洲所处的纬度位置 17 2 分 下列国家全部属于南亚的一组是 A 缅甸 泰国 老挝 孟加拉国 B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文莱 新加坡 第 7 页 共 18 页 C 阿富汗 伊朗 巴基斯坦 印度 D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18 2 分 莽原缠玉带 亚洲河流众多 下列对亚洲主要河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亚洲第一长河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向东注入太平洋 B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都是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C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都向北注入北冰洋 D 黄河 黑龙江最后都注入太平洋 19 2 分 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亚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B 亚洲地面起伏平缓 以高原为主 C 亚洲地势是中部高 四周低 D 亚洲地势是西部高 东部低 20 2 分 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 A 亚洲降水多 B 亚洲面积大 C 亚洲河流多 D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21 2 分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A 长江 B 湄公河 C 伏尔加河 第 8 页 共 18 页 D 尼罗河 22 2 分 地势特征符合 中部高 四周低 的大洲是 A 北美洲 B 亚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23 6 分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们亚洲常常是 寒暑并存 干湿同在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B 亚洲处在东半球 C 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 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2 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判断 南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 9 页 共 18 页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3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A 亚洲的北部 B 亚洲的中部 C 亚洲的西部 D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24 2 分 造成全球变暖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为因素 25 6 分 下图是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 读图 完成小题 1 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与下面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对应正确的是 第 10 页 共 18 页 A a B b C c D d 2 导致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3 关于 地所在大洲地形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势低平 以平原为主 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B 地形以平原 高原为主 山脉分布较广 C 海岸线较为平直 海峡 海湾 半岛 岛屿较少 D 地形基本不受冰川作用影响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949 分分 26 10 分 读 亚洲部分地区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11 页 共 18 页 1 将图中 东经 100 附近 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填在下列空格中 地形区 平原 高原 河流 江 河 2 图中 河流注入 洋 河流注入 洋 3 河流特征还深受地形的影响 亚洲地形以 为主 地势特点为 受地形的影响 河流具有 的特点 27 12 分 读 亚洲地区图 回答问题 第 12 页 共 18 页 1 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 洲 A 是两洲的分界线 山脉 2 下列河流 注入太平洋的是 E 注入北冰洋的是 F 注入印度洋的是 D 3 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图后得出的结论 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补充一些证据 甲同学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你的证据 从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情况写两条 证据 1 证据 2 乙同学 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你的证据 从上图序号中找 主要高原 如中西伯利亚高原 主要山脉 如阿尔泰山脉 H C 4 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和 水域广阔 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 28 8 分 读亚洲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3 页 共 18 页 1 A 是 高原 B 是 山脉 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 2 C 是世界最大的 半岛 3 D 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4 E 是世界最大的 群岛 5 F 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6 G 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29 19 分 读亚欧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亚欧大陆濒临的海洋 A B C D E 2 亚洲和欧洲主要的山脉 第 14 页 共 18 页 G H 3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F 是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M 是 4 请根据 河流的流向 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5 结合上图 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 第 15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4 2 第 16 页 共 18 页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