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 3 3 月份考试试卷月份考试试卷 II II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读亚洲气候图 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南北跨纬度大 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B 河湖众多 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 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 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 植被类型多 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2 2 分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A 巴西高原 B 西伯利亚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3 2 分 以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 土耳其海峡为界线划分的两大洲 是 A 亚洲与欧洲 B 南美洲与北美洲 C 亚洲与非洲 第 2 页 共 17 页 D 亚洲与北美洲 4 2 分 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形复杂多样 平原面积广大 B 跨经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 气候复杂多样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5 2 分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西部高 东部低 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 西部是高大的山脉 东部是低缓的高原 C 地势低缓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 中部高 四周低 6 2 分 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A 苏必利尔湖 B 贝加尔湖 C 里海 D 死海 7 2 分 陆半球上不能看见的大洲是 第 3 页 共 17 页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8 2 分 在世界大洲中 跨经度最广的是 A 大洋洲 B 欧洲 C 南极洲 D 亚洲 9 2 分 下列首都中被誉为 花园城市 的是 A 曼谷 B 河内 C 新加坡 D 东京 10 2 分 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 把亚洲分成六大地理单元 中国属于 A 西亚 B 南亚 C 中亚 D 东亚 11 2 分 下列地区极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东亚 西亚 南亚 中亚 第 4 页 共 17 页 A B C D 12 2 分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跨经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 湖泊众多 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 东部 东南部 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D 中部受地形的影响 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侯 13 2 分 下列关于亚洲地形 地势 河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B 地势中部低 四周高 河流多为内流河 C 地形以平原 丘陵为主 河流短急 D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平坦 河流较少 14 2 分 下列国家中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 韩国 B 印度 C 中国 D 马来西亚 15 2 分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 有关下列地区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第 5 页 共 17 页 B 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 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C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 产量 输出量最丰富的地区 D 欧洲西部著名的三大旅游国是法国 西班牙和意大利 16 2 分 亚洲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沙漠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季风气候 D 大陆性气候 17 2 分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 A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B 南亚 西亚 东南亚 C 南亚 中亚 东南亚 D 中亚 东北亚 东南亚 18 2 分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 长江 B 多瑙河 C 印度河 D 湄公河 19 2 分 季风气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区是 A 非洲 B 亚洲东部 第 6 页 共 17 页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20 2 分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海洋性气候显著 B 炎热干燥 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C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 D 热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特有的 21 2 分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气候特征中 最显著的是 A 海洋性 B 洋流 C 大陆性 D 季风 22 2 分 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 都位于热带地区 B 都位于湿润地区 C 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 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第 7 页 共 17 页 23 2 分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B 具有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C 具有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 D 具有从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向西部温带季风性气候过渡的特点 24 12 分 小实验 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 CO2 和空气 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 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 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 如图所示 结论 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 装 C02 的温度较邻瓶高 最大可达 4 据此完成下题 1 该实验模拟的是 A 全球变暖 B 酸雨污染 C 大气污染 D 臭氧层破坏 2 该实验模拟的是 A 全球变暖 B 酸雨污染 C 大气污染 D 臭氧层破坏 第 8 页 共 17 页 3 大气中 C02 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火山喷发 过度发展核电 过度砍伐森林 A B C D 4 大气中 C02 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火山喷发 过度发展核电 过度砍伐森林 A B C D 5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下列 小事 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A 提倡步行 骑自行车 B 随手关灯 节约用电 C 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D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6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下列 小事 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A 提倡步行 骑自行车 B 随手关灯 节约用电 C 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第 9 页 共 17 页 D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5 2 分 与亚洲相比 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海洋性特征显著 C 地中海气候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26 14 分 阅读 亚洲的范围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经纬度位置来看 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 东西半球 和 半球 南北半球 2 从海陆位置来看 亚洲东邻 F 洋 北临 H 洋 西南毗邻 G 洋 3 亚洲西北方向以 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海和 海峡 与 B 洲为界 4 亚洲西南以 运河与 C 洲接壤 南面与 E 洲隔海相望 5 亚洲在东北方向以 海峡与 D 洲为界 27 10 分 读图 1 图 2 图 3 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是南亚大国 人口规模仅此于中国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经济高 第 10 页 共 17 页 度发达 但对外依赖十分严重 两国的地理条件差异明显 又因发展相互联系 第 11 页 共 17 页 1 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国邻国 日本隔 与中国相望 印度与中国山水相连 都背靠 山脉 流经两国 A 日本海 B 南海 C 渤海 D 东海 E 唐古拉山脉 F 昆仑山脉 G 喜马拉雅山脉 H 横断山脉 I 雅鲁藏布江 J 澜沧江 K 红河 L 怒江 2 寿司和咖喱饭分别是日本和印度的传统美食 原料中都与 粮食作物 有关 两国农 业生产条件中的相同点为 A 小麦 B 水稻 C 玉米 D 高粱 E 水热条件好 F 自然灾害少 G 机械化程度高 H 劳动力丰富 3 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如果有一艘海轮从印度东部沿海满载货物驶向日本 上面装载的最 有可能是 运输线路为 A 木材 B 铁矿石 C 石油 D 大豆 E 阿拉伯海印度洋土耳其海峡太平洋日本 F 孟加拉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日本 G 孟加拉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H 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日本 4 读图可知 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的市场分布特点 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 地 被称为 印度硅谷 中国正在走向 中国智造 和 中国服务 转型 印度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有 第 12 页 共 17 页 A 主要来自亚洲国家 B 均来自发展中国家 C 主要来自非英语国家 D 以发达国家为主 E 班加罗尔 F 孟买 G 新德里 H 加尔各答 I 大量开采矿产 J 加大工业投入 K 发展高科技产业 L 人口快速增长 28 8 分 读 亚洲地区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B 2 是 河流 亚洲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试从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 归纳 出亚洲的地势特点 3 亚洲地跨热 温 寒三带 其气候的特点是 气候显著 29 10 分 读 亚洲部分地区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13 页 共 17 页 1 将图中 东经 100 附近 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填在下列空格中 地形区 平原 高原 河流 江 河 2 图中 河流注入 洋 河流注入 洋 3 河流特征还深受地形的影响 亚洲地形以 为主 地势特点为 受地形的影响 河流具有 的特点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6 1 17 1 1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艺美术品设计师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轧制原料准备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管阀检修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风电行业技术创新与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分析报告
- 危险废物处理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乡镇农药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林产化学原料选择研究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能源产业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计算机基础知识月度测试题库
- 行李值班员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12湖北公务员职位表
- 万千教育学前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 智慧公共服务平台
- 跨境电商客服(双语) 课件 项目三 售中 1 General Introduction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SPC八大控制图自动生成器
- 杨儒贵版高等电磁理论课后习题解答
- 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清单
- 《风景谈》课件完整
- 朱自清-周作人课件
- (通用)驾照C1证考试科目一必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