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5篇)_第1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5篇)_第2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5篇)_第3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5篇)_第4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读后感读后感300300字 字 5 5篇 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 发布 三国演义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 历史演义小说 全名为 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 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 以描写战争为主 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 蜀 吴 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 的转化 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 国英雄人物 全书分为黄巾之乱 董卓之乱 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 三国归晋五 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 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 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 既有情节 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 读后感300字 君才十倍于曹丕 必能安国 终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 则辅之 如 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王 大概诸葛亮心中 让刘禅即位 才 是他兴汉的最佳方案 当时诸葛亮听了汗流遍体 手足失措 泣拜于 地曰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乎 讲完了 还叩头流血 也许要他 自立成都之王 是不忠不义之事 严重 违背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忠君事主的理念 所以他日后做事更加小心 谨慎 事必躬亲 虽然他酿造了悲惨的结局 但这正是古代君子 之儒与义士英雄的高风亮节 松柏之操的凝汇 为了统一中原 他出师伐魏时写了一篇惊天地 泣鬼神的 出师表 时刻都记挂着先帝 第一句说 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 情深意切 对刘备逝去的惋惜与怀念溢于言表 三国演义 读后感300字 提起三国 便会提起诸葛亮 他可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了 譬犹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耳 此人每尝自比管仲 乐毅 以吾 观之 管 乐殆不及此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盖天下一人也 这是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 徐庶已经够厉害了 一个被他称赞的如 此伟大的人 自然不可忽视 纶巾羽扇 身衣鹤氅 素履皂绦 面如冠玉 唇若抹朱 眉清目 朗 身长八尺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就是诸葛亮的外貌描写 且不说他借东风 袭华容 仅在他未出山之前 北伐曹操占天时 南让孙权占地利 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 后即取西川建 基业 已成鼎足之势 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一席话 乃孔明未出 茅庐 已知三分天下 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诸葛亮极具思想的 他内心一直忠于大汉 忠贞 一直是诸葛亮 这个人物的思想核心 忠 与 义 从来就是中国古人儒家伦理观念的重要范畴 作为 一个中国儒士 诸葛亮将这一点做的很到位 以致杜甫有诗云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 满襟 他出事之前就为刘备定好了未来进展的鸿图 出山后 一直竭忠尽 智 使刘备如鱼得水 蒸蒸日上 刘备舍天下 徇义 坚持伐吴 将要倾覆刚成之大业时 孔明乃是 再三苦谏 即是刘备将他的 谏表掷于地 仍不成丹心 三国演义 读后感300字 这些我就不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是我想谈谈自己对 三国演义 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 三国演义 中 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 因为曹操乃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枭雄 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 他被写成奸诈之人 但是 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 占领了大片的 土地 连少数民族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 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 的 魏也是三个国家中最强大最繁荣的大国 是曹操为魏国奠定了坚 固的基础 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的 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英 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 多的人才 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 提出 了 唯才是举 的用人方针 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 求贤令 后来 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 求贤令 对于有才干的 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 还在于他有着 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在赤壁的惨败之后 曹操并未一筹莫展 而是笑着说了一句 今北方仍由我所据 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 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 喜欢作 文赋诗 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 篇 三国演义 读后感300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 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 曹操的聪智 刘备的谦逊 孔明的谨慎 周瑜的心胸狭窄 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 的性格 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 细细品味 让我仿佛进入了另种境界 三国演义 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 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 历了五大时期 便是黄巾之乱 董卓之乱 群雄割据 官渡之战 赤壁之 战 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 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 比如 在西城 孔明用空城计吓 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 智不划谋 勇不当敌 文不拿笔 武不动枪 的 像汉室刘禅 整日饮酒作乐 不理朝政 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 出 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 乐不思蜀 谁会想到一 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 大敌当前 只能拼死征战 吕布 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 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 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 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 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 羽所砍呢 古人云 大勇无谋 祸福占其 祸居上 福临下 入阵必 中计 死无不目 三国演义 读后感300字 自从去年看完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后 使我更加的喜欢 三国演 义 了 在这本书中 我喜欢两个人物 一个是曹操 另一个则是诸葛亮 先说说曹操吧 曹操在 三国演义 中的形象不太好 但是我喜欢 他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曹操在公元200年的那一场三国中三大战 役之一的官渡之战 这一场战役是决定着当时中国的命运 双方一 边是袁绍 一边是曹操 曹操当时政治上很有优势 但兵力却远远 不及袁绍 曹操却能以寡敌众 以弱胜强 在这场战役中 曹操为什么能以寡敌众 以弱胜强呢 我认为这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曹操他自己会重用人才 对人才十分尊重 不过这其 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手袁绍自己没有重用自己的部下 使得许多 人才不是投奔曹操 就是自己谋反 那第二个说的就是诸葛亮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 诸葛亮永远是足智 多谋 聪明的 人们不也常说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死诸 葛吓走活仲达 这些都是用来形容诸葛亮的 诸葛亮从小就熟读兵 法 一边种地一边生活 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而且 他读的书也 不少 正因为书读多了 有了一定的文化 才在出茅庐后有很显著 的功绩 诸葛亮的事迹不就告诉了我们 一个人 书读多了 文化就自然而 然的就进入了你的大脑里去了 而且我们平时应该多多积累一些经 验 这样也会对自己有好处 帮别人办事儿 不一定要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但是 也要有这种精神 我国著名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那你说应不应该呢 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读完这本 三国 演义 真是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