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五四学制)(II )卷_第1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五四学制)(II )卷_第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五四学制)(II )卷_第3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五四学制)(II )卷_第4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五四学制)(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五四学制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五四学制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就半球位置或海陆位置而言 我国位于 A 北半球 西半球 B 亚洲西部 太平洋东岸 C 南半球 东半球 D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2 2 分 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是 A 960 平方千米 B 960 万平方千米 C 300 万平方千米 D 1260 万平方千米 3 4 分 2012 年 9 月 7 日 11 时 19 分 在我国滇 黔两省交界处 北纬 27 5 度 东经 104 0 度 发生 5 7 级地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处发生地震 主要是因为 A 地壳比较稳定 B 与外国接壤 C 植被遭到破坏 D 地壳运动剧烈 2 滇 黔两省主要位于哪一高原区 第 2 页 共 15 页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3 滇 黔两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A 成都 贵阳 B 昆明 贵阳 C 昆明 南宁 D 成都 南宁 4 傣族主要分布于滇省区 下列选项中 体现傣族人文特色的是 A 集体舞 B 泼水节 C 长鼓舞 D 摔跤 4 2 分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黑龙江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四川省 D 内蒙古自治区 5 2 分 下列省 区 与简称 行政中心的连线 正确的是 A 广西一粵一桂林 第 3 页 共 15 页 B 福建一闽一厦门 C 青海一青一兰州 D 江苏一苏一南京 6 2 分 李明同学想利用 十 一 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领略我国民族风情 请你替他选择地点吧 A 云南省 B 贵州省 C 吉林省 D 四川省 7 2 分 材料 1 我国总人口数 2000 年比 1990 年增加了 1 64 亿 2010 年比 2000 年增加 7390 万 材料 2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 面积占全国比重比较表 省 区 粤苏藏新 人口占全国比重 7 795 870 221 63 面积占全国比重 1 881 0712 7917 29 1 材料 1 可以说明我国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人口增长很快 净增人口数量减少 C 本世纪初 10 年人口增长减缓 D 不再需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2 材料 2 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 人口分布均匀 第 4 页 共 15 页 B 东部稠密 西部稀少 C 西部人口密度大 D 沿海人口密度小 8 6 分 此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据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类型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百分比 33 26191210 A 类型复杂多样 B 山地面积最大 C 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 平原 丘陵多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 9 2 分 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A 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 气候类型单一与大陆性显著 D 气候类型单一与季风气候显著 10 2 分 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共同生活着 56 个民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汉族 B 壮族 C 满族 第 5 页 共 15 页 D 回族 11 2 分 方寸邮票也能体现一个国家 地区或民族的经济 历史 文化 风土人情 自然风貌等 特色 下面是我国发行过的几张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邮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B 图 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 图 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D 图 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海拔高 光照强 地热资源丰富 12 2 分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B 中部低 四周高 C 东高西低 呈阶梯状分布 D 中部高 四周低 13 2 分 读图 我国沿 32 N 纬线地形剖面图 回答以下小题 1 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第 6 页 共 15 页 B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2 上图能直观地表示中国的地势特征为 A 东高西低 B 南高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西高东低 14 2 分 读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图 判断下列各种说法 错误的是 A 温度带是青藏高原区 B 温度带是中温带 C 区域的降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下 D 区域的植被以草地为主 15 2 分 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 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读图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第 7 页 共 15 页 a 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一致 b 线大致与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致 乙地区的传统民居墙体厚 屋顶坡度小 甲地区煤炭 石油资源丰富 丙地区水草茂盛 耗牛 藏山羊是本区著名的畜种 A B C D 16 2 分 王浩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 包子和稀饭等 午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 他们可能住在 A 山东 B 台湾 C 广东 D 湖北 二 二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第 8 页 共 15 页 17 3 分 读 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 分析回答问题 1 图中 字母 A 是 国家 B 是 国家 C 是 国家 2 图中 数字 是 海 是 海 3 图中 甲是 山脉 甲山脉的西侧是 地形区 乙 是 山脉 4 长江 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 是 其行中政心是 5 图中 北回归线共穿过了 个省区 其中位置最东的是 简称 位置 最西的 是 名称 18 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钱江晚报 消息 2005 年 1 月 6 日 是我国 13 亿人口日 有了 13 亿这个庞大的 分母 再大的 蛋糕 也会被切成很小的份额 原本紧张的水 耕地 森林等资源愈加短缺 同时生态环境的负荷也愈 加严重 局部改善 整体恶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要满足我国每年约 1500 万新增人口就业 教育 住房 医疗等需求 要求 GDP 增长 6 个百分点 1 我国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2 针对人口问题 请你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 19 4 分 阅读有关地图和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第 9 页 共 15 页 1 由图 1 可知 我国东部油菜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因素 2 图 2 中 油菜主要分布在 该区域也是我国粮食作物 的主要产区 3 结合图 2 和图 3 分析 图 2 所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优势是 20 4 分 读 中国地形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填写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 2 填写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形区名称 盆地 盆地 高原 高原 A 平原 B 平原 3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地形区名称 南北两侧的盆地分别是 和 东侧是 平原 西侧是 高原 东侧是 平原 西侧是 高原 第 10 页 共 15 页 21 2 分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我国一月平均气温的 0 摄氏度等温线大致经过 线 该线还是我国干湿地区中的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还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 2 在吉林 河北 湖南和海南四省中 种植春小麦为主的是 容易出现春旱的是 位于亚热带的是 可以实现一年三熟的是 3 乌鲁木齐 北京 武汉所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气候 气候和 气候 22 5 分 众多的 驴友 游遍大漠南北 感变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众风情 他们在网上发微博 分享沿途见闻 下面是一位网名叫 护行天下 的 驴友 提供的旅行路线图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11 页 共 15 页 1 路线 1 中 经过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 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2 路线 2 中 出发的地点位于我国西部最高的高原 这里人口 稠密 稀疏 到达目 的地以后发现 这里以平原为主 人口 稠密 稀疏 试分析产生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有 哪些 至少各两点 3 路线 3 中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描述的是 少数民族 生活地区的景 观 4 路线 4 中 驴友来到了我国领土的最北端 其位于 省的漠河 5 驴友们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各民族的知识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国有 56 个民族 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的特点 B 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 蒙古族人喜欢摔跤 藏族人的传统服装是藏袍 C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 开斋节是这个民族的传统节 D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和东北地区 6 驴友们计划要游遍中国四大高原 读四大高原的 顺口溜 判断哪个高原是这次四条路线都 没有经过的 A 巍巍苍苍 冰封千丈 百里悬河 山川相间 B 秃山荒丘 川梁相间 沟壑纵横 地表破残 C 洼地罗列 坝子耕作 岩溶地表 结构奇巧 D 地表坦荡 平坦无际 风吹草低 牛羊成群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3 2 3 3 3 4 4 1 5 1 6 1 7 1 7 2 8 1 9 1 10 1 11 1 第 13 页 共 15 页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