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 2014 12 24 复习目标 掌握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等这一时期著名战役的时间及历史作用 了解 三国鼎立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等简单概念及 江南地区开发的 状况 掌握 曹操 孝文帝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王羲之 顾恺之 等人物的主要贡献 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分析 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道论 结论 从史 历史事实 出的原则 教学重点 历史知识点的归纳 教学难点 历史知识的系统化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复习课 直接导入复习 本节课复习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8 22 课 出示单元题目 二 用白板出示复习目标 三 出示复习目录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目录 布置学生复习任务和规定时间 四 学生小组共同完成 自学导练 然后由一个小组代表回答统一订正 五 指导学生复习 第 18 课 三国鼎立 的内容 1 完成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表格 原因 时间 双方 结果 意义 提供答案让学 生对号入座 2 三国鼎立的形成表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有提示答案 3 三国经济的发展 由学生根据教材 106 页完成 六 指导学生复习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 学生小组完成提出的 1 3 个问题 讨论后 代表回答 2 利用拉幕应到学生复习 淝水之战 3 学生小组讨论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表现 影响 讨论回答 七 指导学生复习 第 20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生小组讨论 1 3 题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改革的措施和 意义 小组代表回答 八 指导学生回答表格导练 魏晋南北朝文化 的内容 小组代表回答 出示答案 九 学生小组交流 一个材料解析题 一个填图题 小组代表回答 十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小组中共同检查 自学导练 的完成情况 并共同订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6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教案设计 屈原中心学校 谭复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 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九章算 术 和地动仪 华佗和张仲景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 了解造纸的工序 引导依据地动仪坡面图 分 析其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 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 认识到 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激发学生的爱国 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地动仪 教学难点 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教学方法 引导 问题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秦汉时期 国家的统一 封建经济的繁荣 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为这一 时期文化的昌盛奠定了基础 引出课题 二 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 出示问题 造纸术发明以前 人们用什么东西记载古代文字的 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回答 教师分朝代时期出示有关书写材料 龟甲兽骨 金属器皿 竹木简丝帛等等 再利用白板功能出示不便之处 数量有限 笨重 价钱昂贵等 师 世界上最早的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又是谁改进了造纸术 三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学生代表全班交流所找出的历史信息和知识点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 1 西汉早期的纸是用什么作原料造的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哪些优点 2 你知道汉代的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吗 学生看书工序图片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提示 3 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4 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 学生自由发言 四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目 九章算术 和地动仪 要求 找知识点 做笔记 学生代表交流 提出问题学生探讨 1 九章算术 成书于什么时候 当时它的历史地位怎样 2 依照 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振动示意图 说说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教师先播放地动仪原理振动视频 学生结合教材叙说 3 张衡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 华佗和张仲景 完成阅读任务 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探讨 1 归纳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成就 2 结合 p90 张仲景的语录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想一想他是怎样写成 伤寒杂病论 的 3 p90 动脑筋 想一想 华佗说过这话没有 为什么 2 课堂小结 出示 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表 小结 巩固检测 1 出示一组选择题检测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2 用思维冲浪激发学生学习知识 热爱祖国的热情 若有剩余时间 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或预习第 17 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7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教案设计 屈原镇中心学校 谭复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的简要史实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 史记 的简要内容 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能力目标 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秦 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长生的秦汉文化成就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通 过对司马迁和 史记 的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形成严谨求学的学风 教学重点 佛教和道教在我国的传播 以 史记 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教学难点 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秦汉时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今天我们来学习秦汉 时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 出示课题 第 17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二 显示图片 白马寺 这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为什 么能得到迅速传播 那时我国还有些什么宗教 学生看一段视频 佛教的传入 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47 第一目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阅读时将捕捉到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知识点做上书面笔记 全班交流 四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1 佛教起源于哪里 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 道教起源于哪里 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 教主是谁 3 为什么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古代都能得到传播和发展 4 p93 动脑筋 想一想 到底是谁错了 为什么 5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五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目 王充和 论衡 出示探讨问题 供学生思考 1 王充的代表作是什么 阐明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 动脑筋 论衡 中说 人死血脉竭 竭而旌旗灭 灭而形体朽 朽而成灰土 何 用为鬼 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六 出示人物图片 司马迁 他是谁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 山 或轻于鸿毛 七 引导阅读第三目 司马迁和 史记 出示思考题 3 1 找出史记的体裁 2 内容 3 文字特色 4 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小组交流 为什么司马迁能写成伟大的 史记 提示 从社会背景 史学家传 个人因 素等方面 八 引入第四目 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学生观看视频 兵马俑 直观感受其艺术成就 和磅礴气势 九 引导阅读教材 出示问题探究 1 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2 p95 动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缓刑 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国家安全观题库及答案解析
- 员工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辅导工具
- 基础护理学题库基护及答案解析
- 兰州导游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通信行业物联网技术在通信行业的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产品质效提升自我约束承诺书5篇
- 2025年服装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保护环境承诺书专项版7篇范文
- 财务报销审批流程与票据管理工具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C卷)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编外人员招聘6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贵州省考公安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黄岛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劳动教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虚拟化应急预案
- 抖音美食运营方案
- 氨水泄漏知识培训课件
- 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
- 印刷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数据安全管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