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B卷_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B卷_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B卷_第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B卷_第4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 七七 B B 卷卷 一 一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4 分 2018 九上 桐乡期中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作解释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6 分 解释下列词中画线的字 止有剩骨 缀行甚远 弛担持刀 一狼仍从 洞其中 顾野有麦场 3 4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孤不度德量力 4 4 分 解释多义字词 寻 寻向所志 寻病中 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5 8 分 2016 七下 越城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世隶耕 泯然众人矣 稍稍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也 第 2 页 共 11 页 日扳 贤于才人远矣 对镜帖花黄 双兔傍地走 6 4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诸门人环听奔走 译文 2 一道士坐蒲团上 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译文 3 凌晨 道士呼王去 授以斧 使随众采樵 译文 4 俄顷 月明辉室 光鉴毫芒 译文 二 二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8484 分分 7 11 分 2018 嘉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太行毛大福 疡医 也 一日 行术归 道遇一狼 吐裹物 蹲道左 毛拾视 则布裹金数事 方怪异间 狼前欢跃 略曳袍服 即去 毛行 又曳之 察其意不恶 因从之去 未几 至穴 见一狼病卧 视顶上有巨疮 溃腐生蛆 毛悟其意 拨剔净尽 敷药如法 乃行 日既晚 狼遥送之 行三四里 又遇数狼 咆哮相侵 惧甚 前狼急入其群 若相告语 众狼悉散去 毛乃归 第 3 页 共 11 页 先是 邑有银商宁泰 被盗杀于途 莫可追诘 会毛货金饰 为宁所认 执赴公庭 毛诉所从来 官不信 械之 毛冤极不能自伸 惟求宽释 请问诸狼 官遣两役押入山 直抵狼穴 值狼未归 及暮不至 三人遂反 至半途 遇二狼 其一疮痕犹在 毛视之 向揖而祝曰 前蒙馈赠 今遂以此被屈 君不为我昭雪 回搒 掠 死矣 狼见毛被絷 怒奔隶 隶拔刀相向 狼以喙拄地大嗥 嗥两三声 山中百狼群集 围旋隶 隶大窘 狼竞前啮絷索 隶悟其意 解毛缚 狼乃俱去 归述其状 官异之 未遽释毛 后数日 官出行 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官过之 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 官命收履 狼乃去 官归 阴遣人访 履主 或传某村有丛薪者 被二狼迫逐 衔其履而去 拘来认之 果其履也 遂疑杀宁者必薪 鞫之果然 盖薪 杀宁 取其巨金 衣底藏饰 未遑搜括 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 出归 遇一狼阻道 牵衣若欲召之 乃从去 见雌狼方娩不下 妪为用力按捺 产下放归 明日 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 聊斋志异 注 疡医 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 数事 数件 搒 笞击考问 絷 捆绑 稳婆 接生婆 1 下列句子中 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不信 械之 械 用枷锁拘禁 B 会毛货金饰 货 出卖 C 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 舍弃 D 未遑搜括 被狼衔去也 遑 急迫 2 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 每句都能体现狼讲 义气 的一组是 咆哮相侵 惧甚 日既晚 狼遥送之 狼见毛被絷 怒奔隶 君不为我昭雪 回搒掠死矣 明日 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 第 4 页 共 11 页 B C D 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 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 后在狼的护送 下平安到家 B 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 有口难辩 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 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 后 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 县官出行 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 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 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 丛薪 D 过去 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 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 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 可见 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4 将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是 邑有银商宁泰 被盗杀于途 莫可追诘 狼以喙拄地大嗥 嗥两三声 山中百狼群集 围旋隶 归述其状 官异之 未遽释毛 8 13 分 2018 七下 玄武期中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 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 八九 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因曰 我 亦无他 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 归田录 第 5 页 共 11 页 乙 孟源有自是 好名之病 先生屡责之 一日 警责方已 一友自陈日来工夫 请正 源从旁曰 此方是 寻着 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 尔病又发 源色变 欲有所辨 先生曰 尔病又发 此是汝一生大病根 选自王阳明 传习录 有删改 注释 自是 自以为是 日来工夫 近日来自己修身的情况 正 指正 寻着 达到 家当 指修行的水平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B 汝亦知射乎 女亦无所思 C 但手熟尔 尔病又发 D 睨之 久而不去 先生屡责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源色变 欲有所辨 4 陈尧咨和孟源两人性格有什么相同之处 9 16 分 2017 八下 南京期中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 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 怀得失 以此自终 第 6 页 共 11 页 五柳先生传 节选 乙 崔子忠 字青蚓 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子忠为诸生 甚贫 为文崛奥 数试而困 慨然弃去 荜门 土壁 洒扫洁清 冬一褐 夏一葛 妻疏裳布衣 黾勉操作 三女亦解颂读 虽无终日之计 晏如也 工图绘 为绝技 时经营以寄傲 更善貌人 无不克肖 当时贵人 多愿与之交 皆逃避不顾 不喜饮酒 二三故人 以文字过从 谈竟日不能去 士自四方来 慕其人 多谢不见 选自 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周亮工 书影 注释 诸生 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 州 县学者 称诸生 黾 m n 勉 勉励 尽力 寄 傲 寄托傲世之志 克肖 酷似 1 用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 常著文章自娱 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2 解释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造饮辄尽 数试而困 更善貌人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不喜饮酒 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 谈竟日不能去 4 结合甲乙两文 说说五柳先生与崔子忠有哪些相似之处 10 17 分 2018 八下 东台月考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 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 力不足 才 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第 7 页 共 11 页 其真不知马也 乙 七年 入见 帝 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飞曰 臣有二马 日啖刍豆数斗 饮泉一斛 然非 精洁则不受 介 而驰 初不甚疾 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 犹可二百里 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 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 日不过数升 而秣 不择粟 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 踊踊疾驱 甫百里 力竭汗喘 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 好逞易穷 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 曰 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 宋史 岳飞传 注释 帝 宋高宗赵构 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 介 备上鞍甲 褫 ch 脱去 卸下 秣 喂食 1 下列各项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 此其寡取易盈 好逞易穷 驽钝之材也 C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D 马之千里者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比行百里始奋迅 3 用斜线 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4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 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结合具体实例 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11 14 分 阅读甲 乙两段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第 8 页 共 11 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 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 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 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 叟携酒至乙翁第 二人对酌 不亦 乐乎 乙翁曰 向吾远游翼 雍 然未尝登泰山 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是山余亦未登 然老矣 恐力 不胜 乙翁曰 差矣 汝之言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曰 甚善 翌 日 二叟偕往 越钱塘 绝长江 而至泰阴 夜宿 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 甲翁曰 吾力尚可 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 已至半山矣 注释 第 房屋 宅子 家 冀 雍 古代两个州名 在今约山西 陕西 甘肃一带 曩 以往 过去 从前 1 解释划线的实词 略无阙处 属引凄异 二人对酌 越钱塘 绝长江 2 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 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 必以情 D 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第 9 页 共 11 页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自日出至薄暮 已至半山矣 5 三峡 先写山 后写水 写山 突出 的特点 写水 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 景象 二翁登泰山 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12 13 分 2017 七上 宜兴月考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执竿入城 鲁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 竖执之 不可入 横执之 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 有老父 至曰 吾非 圣人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 而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 笑林 三国魏 注释 鲁 春秋时国名 初 开始时 俄 不久 老父 老人 古时指老年男子 圣人 最完 美 最有学识的人 中截 从中间截断 1 下列句子中的 之 与例句中的 之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初竖执之 A 遂依而截之 B 未穷秦青之技 C 下车引之 D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