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政府失灵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 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 二 市场失灵二 市场失灵二 市场失灵二 市场失灵 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一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 一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一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一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一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二 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二 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二 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二 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三 商品和服务都是内在化的 三 商品和服务都是内在化的 三 商品和服务都是内在化的 三 商品和服务都是内在化的 四 不存在公共产品 四 不存在公共产品 四 不存在公共产品 四 不存在公共产品 五 充分的信息 五 充分的信息 五 充分的信息 五 充分的信息 六 完全的流动性 六 完全的流动性 六 完全的流动性 六 完全的流动性 二 市场失灵二 市场失灵二 市场失灵二 市场失灵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的概念 所谓市场失灵 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所谓市场失灵 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 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它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在某种场合 市场机制不它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在某种场合 市场机制不 能最为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二是市场对于目的不在于能最为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二是市场对于目的不在于 效率或效益而在于谋求社会目标的事件无能为力 效率或效益而在于谋求社会目标的事件无能为力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 1 1 1 外部效应的存在 外部效应的存在 外部效应的存在 外部效应的存在 在现实经济中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在现实经济中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在现实经济中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在现实经济中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 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 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 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 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 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 酬 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 后者一般酬 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 后者一般酬 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 后者一般酬 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 后者一般 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1 1 1 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 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 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 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 导致产量过多导致产量过多导致产量过多导致产量过多 2 2 2 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 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 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 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 导致产量不足导致产量不足导致产量不足导致产量不足 2 2 2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1 1 1 公共产品的特点 公共产品的特点 公共产品的特点 公共产品的特点 一是非竞争性 二是非排斥性 一是非竞争性 二是非排斥性 一是非竞争性 二是非排斥性 一是非竞争性 二是非排斥性 2 2 2 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的分类 按公共品的性质 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按公共品的性质 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按公共品的性质 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按公共品的性质 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按公共产品的共用地域 分为全球性共用品 全国性共用品 区域性共用品和地按公共产品的共用地域 分为全球性共用品 全国性共用品 区域性共用品和地按公共产品的共用地域 分为全球性共用品 全国性共用品 区域性共用品和地按公共产品的共用地域 分为全球性共用品 全国性共用品 区域性共用品和地 方性共用品 方性共用品 方性共用品 方性共用品 3 3 3 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产品 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产品 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产品 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产品 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3 3 3 垄断 垄断 垄断 垄断 4 4 4 信息失灵 信息失灵 信息失灵 信息失灵 5 5 5 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1 1 1 多种消费偏好 多种消费偏好 多种消费偏好 多种消费偏好 2 2 2 保护个人免受他人的侵害 保护个人免受他人的侵害 保护个人免受他人的侵害 保护个人免受他人的侵害 3 3 3 防止个人自 防止个人自 防止个人自 防止个人自 我损毁我损毁我损毁我损毁 4 4 4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5 5 5 同情与怜悯 同情与怜悯 同情与怜悯 同情与怜悯 6 6 6 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1 1 1 价格刚性的制约 价格刚性的制约 价格刚性的制约 价格刚性的制约 2 2 2 主观心理规律的作用 主观心理规律的作用 主观心理规律的作用 主观心理规律的作用 3 3 3 由投资乘 由投资乘 由投资乘 由投资乘 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用 使经济运行出现频繁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用 使经济运行出现频繁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用 使经济运行出现频繁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用 使经济运行出现频繁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4 4 4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职能 一 什么是财政职能一 什么是财政职能 二 财政职能的内容二 财政职能的内容 三 我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三 我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 什么是财政职能 所谓财政职能 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 财政本身固有 的功能 它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而非财政概念决定的 经济条件不同 财政职能也不同 二 财政职能的内容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二 收入分配职能 二 收入分配职能 三 经济稳定职能 三 经济稳定职能 一 资源配置职能 1 什么是资源配置职能 什么是资源配置职能 2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3 资源配置最优的标准 资源配置最优的标准 1 什么是资源配置职能 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 调整与实施 实现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 调整与实施 实现 对社会现有人力 物力 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对社会现有人力 物力 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 选择 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 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选择 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 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 资源 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 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 资源 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 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 2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 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2 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间配置 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间配置 3 调节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 调节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 4 调节资源在政府内部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政府内部的配置 3 资源配置最优的标准 二 收入分配职能 1 什么是收入分配职能 什么是收入分配职能 2 公平的标准 公平的标准 3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4 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1 什么是收入分配职能 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 入分配进行调整 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入分配进行调整 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 配的结果 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配的结果 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9全球财富报告称 全球财富报告称 2008年中国百万年中国百万 美元金融资产美元金融资产 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值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值 家庭的数量为家庭的数量为41 7万户 这一数值已超越万户 这一数值已超越 德国和英国 全球排名第三 尽管目前无论是家庭数量 还是这些富裕家庭掌德国和英国 全球排名第三 尽管目前无论是家庭数量 还是这些富裕家庭掌 握的财富总额 中国都还远远落在美国之后 美国的富裕家庭数量是中国的握的财富总额 中国都还远远落在美国之后 美国的富裕家庭数量是中国的9倍倍 多 但中国富裕家庭掌握的财富在迅速膨胀 预计多 但中国富裕家庭掌握的财富在迅速膨胀 预计2009 2013年的五年内 中年的五年内 中 国财富市场将以年均国财富市场将以年均17 2 的速度增长 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预计将从的速度增长 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预计将从2008 年的年的41 7万户增加到万户增加到78 8万户 万户 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富豪集中在广东 上海 浙江 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富豪集中在广东 上海 浙江 北京 江苏 山东六个省份 其中 北京 广东 上海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北京 江苏 山东六个省份 其中 北京 广东 上海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据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调查发布的据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调查发布的 2009中国私人财中国私人财 富报告富报告 显示 显示 2008年 中国可投资资产年 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 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 值值 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30万人 共持有可投资资产万人 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 8万亿元 而当年全国城万亿元 而当年全国城 乡居民储蓄余额是乡居民储蓄余额是21 8万元 千万富豪的财富占比为万元 千万富豪的财富占比为40 37 2009年预计高净年预计高净 值人群将达值人群将达32万人 可投资产超过万人 可投资产超过9万亿元 万亿元 2 公平的标准 1 规则公平 规则公平 2 起点公平 起点公平 3 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 一般说来 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公平与一般说来 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公平与 否的测量尺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 对公平的理解受人们价值判断的否的测量尺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 对公平的理解受人们价值判断的 左右 而价值判断在不同社会 不同时期 不同地点 甚至在所有左右 而价值判断在不同社会 不同时期 不同地点 甚至在所有 这些情况下的不同的人 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这些情况下的不同的人 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3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1 贫困线 贫困线 贫困线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指标 国际上比较常贫困线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指标 国际上比较常 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 二是根据满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 二是根据满 足人们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 即根据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摄足人们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 即根据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摄 取多少热量 蛋白质 需要的衣物 住房面积 赡养系数 卫生教育等来确定 取多少热量 蛋白质 需要的衣物 住房面积 赡养系数 卫生教育等来确定 贫困线具有多样性 动态性贫困线具有多样性 动态性 3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程度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程度 2 贫困缺口 贫困缺口 Poverty gap 率率 贫困缺囗率 又称相对贫困指数 它由贫困缺口除以所有贫困人口达到贫贫困缺囗率 又称相对贫困指数 它由贫困缺口除以所有贫困人口达到贫 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总和得出 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总和得出 贫困缺口率主要用来衡量所有贫困人囗的平均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 贫困缺口率主要用来衡量所有贫困人囗的平均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 并通过贫困缺口率的高低来衡量贫困状况的变化程度 并通过贫困缺口率的高低来衡量贫困状况的变化程度 3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程度 如何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程度 3 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群占 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群占GDP的份额或货币收人的份额的份额或货币收人的份额 4 4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5 5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如果基尼系数在如果基尼系数在0 20 2以下 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如果在以下 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如果在0 20 2 0 30 3之间 收入分之间 收入分 配相对平均 如果在配相对平均 如果在0 30 3 0 40 4 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如果在 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如果在0 40 4以上 收入分配以上 收入分配 差距偏大 差距偏大 4 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从理论上讲 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有以下五种因素 一是受教育从理论上讲 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有以下五种因素 一是受教育 训练机会的不同 二是天赋能力的差异 三是人们拥有财产的不同 训练机会的不同 二是天赋能力的差异 三是人们拥有财产的不同 四是人们操纵市场的能力不同 五是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 如疾病 四是人们操纵市场的能力不同 五是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 如疾病 事故和其他不幸等 上述因素所造成的不公平一般都属于机会不公事故和其他不幸等 上述因素所造成的不公平一般都属于机会不公 平 平 一般而言 财政支出政策适合于解决机会公平问题 而一般而言 财政支出政策适合于解决机会公平问题 而 税收政策更有利于促进结果公平 税收政策更有利于促进结果公平 三 经济稳定职能 1 什么是经济稳定职能 什么是经济稳定职能 2 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3 如何执行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如何执行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1 什么是经济稳定职能 所谓经济稳定职能 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 实施和调所谓经济稳定职能 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 实施和调 整 以使整个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 以致于达到充分就整 以使整个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 以致于达到充分就 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我们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我们 将财政所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之为经济稳定职能 将财政所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之为经济稳定职能 2 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关键 一是调节社会总需求 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关键 一是调节社会总需求 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二是调节社会供求结构 实现社会供求结构合理 二是调节社会供求结构 实现社会供求结构合理 3 如何执行经济稳定职能 如果存在非自愿性失业 政府就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 如果存在非自愿性失业 政府就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 策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策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就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防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就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防 止经济过热 止经济过热 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政府就采 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政府就采 取中性财政政策 保持原有的政策格局 取中性财政政策 保持原有的政策格局 三 我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 计划经济时期 一 计划经济时期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第三节第三节 政府失灵政府失灵 一 概念一 概念 政府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结果或不能以公平的方政府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结果或不能以公平的方 式再分配收入的一种现象 式再分配收入的一种现象 二 政府失灵的表现二 政府失灵的表现 一 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 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 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 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 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 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 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 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 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 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二 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 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二 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 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二 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 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三 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三 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三 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三 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四 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 四 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 四 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 四 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 五 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五 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五 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五 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三 政府失灵的原因三 政府失灵的原因 一 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认识不足 期望值过高 一 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认识不足 期望值过高 一 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认识不足 期望值过高 一 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认识不足 期望值过高 二 制度性原因 二 制度性原因 二 制度性原因 二 制度性原因 三 三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汽修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 化学专业巡检试题及答案
- 海南省省直五指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内江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2026届河北省保定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卷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初考试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垃圾房建筑施工方案
- 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中国象棋基础教学课件
- 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2025年
- 股癣护理课件
- 土方开挖培训课件
- 变电运维培训课件
- 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实验室诊断
- 房地产双节活动方案
- 动脉穿刺术后护理
-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