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30页 17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1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中文摘要doc
任务书doc
动模固定板dwg
动模座dwg
定模dwg
推板上dwg
推板固定板dwg
模架-动模板dwg
模架-定模固定板dwg
目录doc
继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继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
继电器外壳零件图dwg
芯dwg
英文摘要doc
装配图dwg
零件-斜销dwg
零件-浇口衬套dwg
零件-滑块dwg
顶部镶件dwg
目录
1 引言
11 模具生产的重要性1
12 我国塑料模具技术现状1
13 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2
2 电磁继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21 制品工艺性能分析7
22 PS的加工工艺及成型性能9
23 分型面的选择10
24 型腔数目的确定11
25 浇注系统的设计11
251 浇注系统的组成11
252 浇注系统的布置12
253 主流道的设计12
254 分流道的设计13
255 浇口的设计13
26 注塑机的选择14
261 最大的注塑量14
262 注塑压力14
263 锁模力15
264 模板尺寸的确定16
265 模具安装板的校核17
266 开模行程的校核17
27 侧抽芯与侧分型面机构的设计17
28 排气问题18
29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19
291 导向机构的作用19
292 模架的选择20
293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20
210 顶出机构的设计21
2101 顶出机构的驱动方式22
2102 顶出机构的设计原则22
2103 顶出行程23
2104 顶出位置的设置23
2105 脱模力的计算24
2106 导向装置24
2107 顶杆的形式24
211 复位机构的设置24
212 温度调节系统对塑料件质量的影响25
213 模具的作用原理27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die and mould industry,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concern。"The mold type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equipment foundation" has achieved consensus In electronics, automobile, motor, electric appliances, instruments and meters, home appliance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60% ~ 80% of its molding part should rely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omagnetic relay is the shell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process, the mould of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die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of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design, design, exhaust system demoulding mechanism design, core-pulling mechanism design, mould desig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mechanism etc In addition also introduces the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and injection of some parameters of the check
This design is used more compact structure design, moul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manufactur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design process using AutoCAD, UG software rendering such computer aided the major parts graph, products and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greatly shorten the cycle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PS Relay shell
摘要: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式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本论文介绍的是电磁继电器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整个模具的设计过程,对各机构和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排气系统设计、抽芯机构设计,合模机构设计,导向机构设计等。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注塑材料成型工艺和性能,以及注塑机的选用和对部分参数的校核。
此设计多采用标准件,结构设计紧凑,目的为了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设计过程中使用了AutoCAD, UG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绘制了各主要零件图、制品图、以及大量结构设计图,大大缩短了设计的周期。
关键词:注塑模具 PS 继电器外壳
1引言
11 模具生产的重要性
模具生产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式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率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10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2009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12 我国塑料模具技术现状
1) 塑料模
今年来,我国塑料模有很大的进步。在大型塑料模方面,已能生产34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模具,6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及汽车保险杆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和600腔塑封模具,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的1模2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得以采用,少数单位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完全消除了制件的浇口痕迹。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已成功得到应用。在精度方面,塑料模具制造精度可达002~005mm(国外可达0005~001mm),分型面接触间隙为002mm,模板的弹性变形为005mm,型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02~025μg,塑料模具寿命已达100万次(国外可达300万次),模具制造周期仍比国外长2~4倍。这些标志着模具总体水平的参数指标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 模具CAD/CAE/CAM
模具CAD/CAE/CAM技术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它使技术人员能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仅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实现了CAD/CAM集成,并采用了CAE技术对成型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等,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自开发的有上海交大的冲裁模CAD/CAM系统;北京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的CAXA系列软件;吉林金网络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的冲压CAD/CAE/CAM系统等,为进一步普及模具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软件开发,尚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 模具标准件
模具标准件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能起很大作用。因此,模具标准件越来越广泛地应得到采用。模具标准件主要有冷冲模架、塑料模架、推杆和弹簧等。新型弹性元件如氮气弹簧亦已在推广应用中。
4)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模具材料的质量、性能、品种和供货是否及时,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近年来,国内一些模具钢生产企业已相继建成和引进了一些先进工艺设备,使国内模具钢品种规格不合理状况有所改善,模具钢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国产模具钢钢种不全,不成系列,多品种、精料化、制品化等方面尚待解决。另外,还需要研究适应玻璃、陶瓷、耐火砖和地砖等成型模具用材料系列。
模具热处理使关系能否充分保证模具钢性能的关键环节。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模具淬火时仍采用盐熔炉或电炉加热,由于模具热处理工艺执行不严,处理质量不高,而且不稳定,直接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和质量。近年来,真空热处理炉开始广泛用于模具制造。
13 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1) 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1) 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
模具软件功能的集成化要求软件的功能模块比较齐全,同时个功能模块采用同一数据模型,以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从而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达到实现最佳效益的目的。如英国Deleam公司的系列化软件就包括了曲面/实体几何造型,复杂形体工程制图,工业设计高级渲染,塑料模设计专家系统,逆向工程系统及复杂形体在线测量系统等。集成化程度高的软件还包括:Pro/E,UG和CAT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