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1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2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3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4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II II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2 分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 一个成人的步行速度约是 15km h B 手机电池的电压约 1 5V C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是 50N D 家用电热水壶的功率约是 800W 2 2 分 小红同学放学坐公交车回家 与之并排的小轿车正在超车 小红感觉自己在后退 则她选择的参 照物是 A 路旁的树 B 公交车 C 地面 D 小轿车 3 2 分 2016 年 5 月 21 日 长沙 橘洲音乐节 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 情歌王子 张信哲的倾情演唱 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 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 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 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4 2 分 关于物态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夏天冰棒周围冒 白气 是汽化现象 B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 是升华现象 第 2 页 共 14 页 C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 是凝固现象 D 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 是液化现象 5 2 分 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 2 分 下列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5 2cm B 337 5s 第 3 页 共 14 页 C 2 4N D 67 0g 7 2 分 甲 乙两汽车同时从 A 地出发去 B 地 已知在整个过程中 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下列 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时刻 甲车一定在乙车前面 B 在任何时刻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在后退 C 在整个过程中 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 D 在前半路程 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 8 2 分 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 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 光的直线传播 B 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 平面镜成像 C 潭清疑水浅 光的反射 D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光的色散 9 2 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先用焦距为 1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 的实像 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 20cm 的透镜乙继续实验 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像变大 B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像变小 C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像变大 D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像变小 10 2 分 如图所示 甲 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 在 117 时 酒精处于液态 C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11 2 分 关于光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影的形成 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 晃 着人的眼睛 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 小芳面站在镜前 当她远离平面镜时 则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 海市蜃楼 的形成 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12 2 分 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 高墙倒塌压在众人 演员 身上 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 摄中 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 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 泥土砖块 B 金属块 第 5 页 共 14 页 C 泡沫塑料块 D 水泥砖块 13 2 分 据报道 世界 吼王 杰米 温德拉曾 吼 出超过 100 分贝的声音 如图是他 吼 出声音将 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下列有关他 吼 出的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声音传递了能量 B 声音可以玻璃杯中传播 C 声音不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 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14 2 分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 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 成一倒立缩小 清晰的像 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10cm 移动蜡烛的位置 并再次调节光屏 当光屏距离透镜 16cm 时 成一倒 立放大的像 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6cm B 8cm C 10cm D 12cm 15 2 分 中央气象台播报 有一较大台风以 10m s 的速度向某城区移动 现台风距该地区中心 180km 则 该地区从接到预报到做好预防准备的时间为 A 5h B 18h C 54h 第 6 页 共 14 页 D 1800h 16 2 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力敲击鼓面时 能听到鼓声 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 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用相同的力敲打 是为了研究响度与震动幅度的关系 C 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17 2 分 下列光学知识中 说法错误的是 A 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潭清疑水浅 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 照相时 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18 2 分 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 如图所示 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 V0 只浸没入重物时 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 V1 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 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 V2 已知蜡块的质量为 m 则蜡块的密度为 A B C D 第 7 页 共 14 页 二 二 填空与作图题填空与作图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19 7 分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4 5m cm mm km 2 3h min s 3 20m s km h 4 54km h m s 20 2 分 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 在汽 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 提醒人们车辆被盗 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21 2 分 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 入射角的大小为 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是属于光的 选填 反射 或 折射 现象 22 3 分 一个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3m 处 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 若他向平面镜靠近 1m 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 选填 变 大 变小 或 不变 23 2 分 体积 5m3 的松木质量为 2000kg 则松木的密度是 将松木用去 则剩下的松木的 密度是 三 三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4 15 分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如图所示 入射光线 AO 与水面成 40 角斜射向水面 请作出反射光线 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 2 画出发光点 S 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第 8 页 共 14 页 3 如图所示 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333 分分 25 16 分 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 请指出图甲中操作错误 2 请指出图甲中操作错误 3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4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5 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 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6 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 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7 小芳再次实验时采取两项措施节省了加热时间 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那两项措施的图线 8 小芳再次实验时采取两项措施节省了加热时间 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那两项措施的图线 26 7 分 在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中 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 高为 3 厘米的发 光体 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 将测得的物距 u 像距 v 以及所成像的高 L 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得到凸 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 为了进一步研究 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 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 号 物距 u 厘 米 像距 v 厘 米 像高 L 像 厘 米 像距与物距之比 v u 物距与像距之和 u v 厘米 160 012 00 600 2072 0 第 9 页 共 14 页 250 012 50 750 2562 5 330 015 01 500 5045 0 418 022 53 751 2540 5 516 026 75 001 6742 7 614 035 07 502 5049 0 1 实验时 应调节发光体 凸透镜 光屏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若某小组的凸透镜有点破损 则成的像是 选填 完整 或 不完整 2 分析实验 1 2 3 的数据 发现当物距 u 大于 2 倍焦距时 像距 v 位置在 和 范围 此 时 凸透镜成 选填 放大 缩小 或 等大 的实像 分析实验 4 5 6 的数据发现 当物距 u 大 于 1 倍焦距小于 2 倍焦距时 物距 u 越大 物距与像距之和 v u 越 选填 大 或 小 3 分析实验序号 1 6 的数据 比较像高 L 像与 v u 的变化情况 可得出它们的初步关系是 凸透镜成像 时 27 4 分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将天平 量筒放在 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 改变右盘中砝码 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 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此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 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 如图乙所示 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再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106g 第 10 页 共 14 页 3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 m3 28 6 分 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 如图 1 此图象为 填 A 或 B A 路程 时间图象 B 速度 时间图象 2 甲物体做的是 运动 乙做的是 运动 填匀速 加速或减速 甲物体在 3s 内通过的 路程为 m 3 聪明的小燕发现 一段时间内 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 如 图阴影部分 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 根据这一规律 请你计算乙在 4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 s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二 二 填空与作图题填空与作图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