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 1414 课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朝服衣冠 朝 早晨 B 徐公来 孰视之 孰 谁 C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 没有谁 D 王之蔽甚矣 蔽 受蒙蔽 2 2 分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 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 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D 皆朝于齐 朝而往 暮而归 3 2 分 选出下列各项中 之 的用法与 或异二者之为 中的 之 不同的一项是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居庙堂之高 C 先天下之忧而忧 D 处江湖之远 4 2 分 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 何以战 B 虽不能察 必以情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可以一战 D 微斯人 吾谁与归 5 2 分 之 的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A 至之市 B 而置之其坐 C 反归取之 D 何不试之以足 6 2 分 选出诵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必能使 行阵和睦 优劣得 所 B 金樽 青酒 斗十千 C 今 天下 三分 益州 疲弊 D 了却 君王天下事 赢得 生前身后名 7 2 分 下面各项加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常蹲其身 使其冲烟飞鸣 B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C 项为之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 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土墙凹凸处 8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 之 与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中的 之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徐公来 孰视之 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吾妻之美我者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暮寝而思之 9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C 至于负者歌于途 D 所欲有甚于生者 10 2 分 下列句中的 其 字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A 又誉其矛曰 B 其人弗能应也 C 先自度其足 D 而置之其坐 11 2 分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介词都没有单独使用 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表示对象 方向 地点 时间 比较等 以下划线的词都是介词 向我 点头 从昨天 开始 最 重要 往那边 走 B 木兰诗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 以铺陈排比描述行 为情态 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C 最后一课 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生死场 短篇小说集 星期一故事集 等 D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 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排比的各项之间 都是并列关系 没有先后 大小 轻重等区别 逻辑上没有先后 可以颠倒顺序 12 2 分 下列句子中 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暮寝而思之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B 皆以美于徐公 以牒为械 公输 第 4 页 共 12 页 C 能谤讥于市朝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D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余闻之也久 伤仲永 13 2 分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划线 之 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呼尔而与之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暮寝而思之 羲之之书晚乃善 书 晋王右军墨池 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夫人之有一能 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况仁人志士之遗风余思 A B C D 14 2 分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A 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B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D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 何富贵也 15 2 分 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 不胜受恩感激 B 然 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 C 以塞 忠谏之路也 D 此臣 所以报 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第 5 页 共 12 页 16 6 分 完成填空 阿长与 山海经 选自散文集 作者 原名 字豫才 伟大的现代 家 17 8 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昳丽朝服窥镜期年 孰美间进谤讥朝于齐 18 10 分 语文常识 范进中举 节选自 是我国 代一部长篇 小说 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 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 安徽全椒人 清代 家 清代科举制度分为四级 19 2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 由西汉末的 编订而成 20 10 分 刘向 前 77 前 6 原名更生 字予政 经学家 目录学家 文学家 沛县 今属江 苏 人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整理编辑了 战国策 所撰 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 图书目录工作的先例 还著有 新序 说苑 列女传 等 战国策 是一部 体史书 又称 分为东周 西周 秦 齐 楚 赵 魏 韩 燕 宋 卫 中山十二册 共 篇 记事起于 战国初年 止于秦灭六国 约有 240 年的历史 主要记载了 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 的言论和谋略 长于议论和叙事 善于描写 文笔流畅 生动活泼 常用 阐述道理 极富说服 力 对后世 和 的影响极为深远 三 三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3434 分分 21 10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 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 第 6 页 共 12 页 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 二章 乙 陈禾 字秀实 明州鄞县人 元符三年进士 时天下久平 武备宽弛 东南尤甚 论奏未终 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 请毕其说 衣裾落 上曰 碎朕衣矣 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 臣岂惜 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 上变色曰 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 内 侍请上易衣 上却之曰 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 宋史 有删改 注 曹 辈 等 旌 表彰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 内侍请上易衣 2 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 3 乙 文中的 原文 与 甲 文中的 主旨句异曲同工 乙 文中的 上 是一个 的人 22 5 分 课文 人琴俱亡 开头写子猷 了不悲 都不哭 可后来为什么又 因恸绝良久 23 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 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 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第 7 页 共 12 页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 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乙 晋明帝数岁 坐元帝 膝上 有人从长安 来 元帝问洛下 消息 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 具以东 渡 意告之 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 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 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 集群臣宴会 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 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 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 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 选自 世说新语 注 元帝 司马睿 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长安 西晋的封国 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洛下 洛阳 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潸然流涕 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潸 sh n 流泪的样子 涕 眼泪 东渡 晋 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 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 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 镇守建康 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 基地 这就是所谓的 东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意谓 认为 居然可 知 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邪 y 同 耶 1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神弗福也 彼竭我盈 明帝问何以致泣 元帝异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具以东渡意告之 3 有人认为 甲 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 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 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 不 鄙 的理由 第 8 页 共 12 页 4 甲 乙 两文都主要以哪种描写来表现人物 乙 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