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1页
2015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2页
2015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3页
2015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4页
2015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5 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届中考历史基础测试 十三十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2013 雅安中考 列宁指出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 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 因此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 克党的任务是 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俄国 使政权转到无 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的斗争是 A 二月革命B 十月革命 C 三年国内战争D 八一九事件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分析能力 俄国二月革命后 出现了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政 策 所以列宁说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了十月革命 2 2014 南通模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它对中国 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 A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 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3 2014 泰安学业考 列宁说 在战争 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 革命叛乱 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 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里说的俄国能 拄着拐杖走动 得益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土地法令 的颁布 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 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在列宁的领 导下 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题意与此 相符 故答案选择 A 4 2013 河南学业考 斯大林说过 工业化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 就是发展 重工业 燃料 金属等 归根到底 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发展本国的机器 制造业 由此可以看出 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优先发展农业D 优先发展商业 解析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工业化 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 就是发展重工业 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 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知识拓展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从历史上看 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相适应的 是符合 当时苏联国内外政治形势需要的 从现实上看 这一模式在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以及在卫国战争中 都显示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其结果不仅 3 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 在短时期内发展成为位居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强国 和公认的军事强国 而且保证了在卫国战争中 战胜工业强大 军事一流 组织高 效的法西斯德国 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表现在政治上缺乏应有的民主和法制 缺乏群众 监督 个人崇拜严重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上 虽然在短时间内 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从长远看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阻碍了经济健康 持久的发展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 长期僵化地坚持这一模式 抵消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 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停滞埋下了隐患 成为苏东剧变的深刻 历史根源 也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5 右图是反映世界现代史某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幅漫 画 漫画中 大合唱 的主题应该是 A 解决中国山东问题 B 成立巴黎公社 C 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D 限制各国海军军备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 分析能力 由题干及漫画提供的关键信息 世 界现代史 巴黎 可知 巴黎大合唱 是指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主要签订了对德和 约 即 凡尔赛和约 对德国的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殖民地等问题做出具体规 定 故答案选 C A 与 主题 不符 B 发生于世界近代史上 D 与华盛顿会议有关 6 2013 广东学业考 1922 年 缔约各国协定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 或各国 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 缔约各国 除中国外 协定不得谋取 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般优越权利 该协定出自 4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理解能力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 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遵守各国在中国的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的原则 此与题意 相符 故正确答案选择 B 7 2013 济宁中考 1919 年的巴黎和会和 1921 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 形成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对这一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A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 西亚 非洲和东亚 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 太平洋地区和欧洲 西亚 非洲的统治秩序 C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 西亚 太平洋地区和东亚 非洲的统治秩序 D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 西亚 非洲和欧洲 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巴黎和会签署了 凡尔赛和约 等一系列 和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 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 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 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所以 A 符合题意 8 2013 无锡中考 某校九年级 1 班小张同学 对所学 1929 1933 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形成了以下看法 你认为正确的 是 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 范围广 破坏性强等特点 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5 A B C D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旨为考查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 为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 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属于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政 治上的动荡 一些国家为了缓解本国的经济危机 从而走上法西斯道路 故选 D 拓展归纳 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局部看 经济危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而广大人民由于失 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 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 示威 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阶级矛盾 空前尖锐 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 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从整体看 经济 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 一方面设 置关税壁垒以限制进口 而另一方面又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使帝国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 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的掠夺 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 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世界 局势危机四伏 9 2013 沈阳中考 罗斯福上台后 雷厉风行地开始了 新政 在上任后短短 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 国会与他高度配合 一口气制定了 15 项重大法案 先后出 台了 紧急银行法 农业调整法 国家工业复兴法 等 上述措施体现了 新政 突出的特点是 A 整顿银行B 国家干预经济 C 发展对外贸易D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分析能力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是在资本主义 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以消除经济危机 6 10 某校九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以后 展开探索性学习 活动 同学们围绕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进行 讨论 提出了下列因素 你认为最主要的是 A 英法操纵国联 武装干涉苏联 B 德 意 日法西斯结盟 四处侵略 C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涉及全世界 D 中东地区冲突频繁 威胁石油安全 解析 选 B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链接所学可知在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德 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四处侵略 20 世纪 30 年代后半期 德 意 日结成了轴心国集团 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 最终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据以上分析判断 B 正确 11 2014 惠州模拟 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 惠勒 贝内特说 这个协定 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 德国的征服政策 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 他们将 在一点交叉 该协定的签订 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这一协定的签订地点是 A 柏林B 凡尔赛C 慕尼黑D 华盛顿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理解能力 希特勒上台以后 德国大肆扩军备 战 还吞并了奥地利 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1938 年 德 意 英 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定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天之内把苏台德等 地割让给德国 即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12 下图是 1941 年苏联流传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描绘了战败的德军高级将领 抬 着上面写有 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的棺材 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撤退 7 这应该是发生在哪场战役后 A 凡尔登战役B 莫斯科保卫战 C 德国闪击波兰D 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 分析能力 1941 年 6 月 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 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 粉碎了德军占领首都莫斯科的企图 从而打破了德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13 2013 徐州学业考 右图 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 美国国旗 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 REMEMBER DEC 7th 意思是 记住 12 月 7 日 这张图片提醒 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 德国突袭波兰 C 苏德战争爆发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 选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1941 年 12 月 7 日 日本偷袭珍 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所以选 D 14 2014 烟台学业考 设计知识简图也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下图反映的是 世界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 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 8 是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2 年 1 月 1 日 美 英 苏 中等 26 个 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 斯联盟的正式成立 15 热爱和平 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 大的灾难和创伤 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 错误的是 A 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 出现空前繁荣 C 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D 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解析 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都是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A 叙述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欧洲 的衰弱分裂和美国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B 叙述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 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法西斯国家形成了 柏林 罗马 东京轴心 而对立的反 法西斯联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的 C 叙述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非正义的 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为帝国主义 战争 后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D 叙述正确 9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6 体面地劳动 有尊严地生活 是所有劳动者的愿景 也是各国政府应有的执 政理念 阅读材料 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 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1921 年 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 通过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对具有苏俄特色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列宁创建了一个以国 家为核心的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该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1 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材料二 2 材料二中图 1 反映 1929 1933 年美国出现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为解决这一问题 罗斯福在 新政 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措 施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材料二中图 2 场景最有可能涉及的话题 10 4 有学者认为 政府执政理念一般分为 执政为民 和 执政为国 两类 从 美苏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主要举措看 你认为两国的执政理念分别属于哪一类 请 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以 执政理念 为主题 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 美两次重要改革为切 入点 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是辨析正误题 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 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注意两点 一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 俄 经济政策的变化 二 是领导人的更替 第 2 题 考查识图和分析问题能力 图 1 注意限制时间段 1929 1933 年 排除其他时间干扰 看准曲线图走向 联系课本明确其原因和中 心措施 第 3 题由图 2 明确这是考查罗斯福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然后结合课本所 学谈论话题 第 4 题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苏 美两国改革的目的 措施 作用概 括两国 执政理念 的不同 答案 1 错误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改正 新经济政策 错误二 列宁 后一个 改正 斯大林 2 现象 失业率急剧上升 原因 1929 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举措 根据 国 家工业复兴法 对工业进行调整 3 话题 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 兴建水利工程 大力植树等 4 美国 属 执政为民 理由 政府关注民生 人民拥护政府 苏联 属 执政为国 理由 在特殊时期 只有国家强大 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17 2013 威海学业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 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 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 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也曾经 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以惊人的破坏力 伤害了世界 也伤害了自己 11 材料二 11 月 7 日 晚 9 点 45 分 伴随着一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 世界历史上 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 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二十年间 在这个政府的领 导下 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 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 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 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 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 大国崛起 解说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