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 (2)_第1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 (2)_第2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 (2)_第3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3 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 水利的兴修 农具的改进 农作物的种植 2 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3 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 城市的兴盛 交通的发展 商业场所的出现 专门 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 者的 重农抑商 政策 能力目标 1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 手工业的成就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 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 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 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 整理相关信息 编讲历史故事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通过阅读地图 图片 史料 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 概括 归纳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通过对两汉的经济发展的学习 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 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2 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 促使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的稳定 民族间的密切交往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 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 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5 两汉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这是值得骄傲的 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 1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 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重点突破 利用书中的地图 文字资料 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 通过讲故事 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两 汉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进步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 农业的发展 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农业和手工业 的发展 又促进了商业的兴胜 教学难点 1 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 重农抑商政策与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两汉时期的经济成就 找出经济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从而归纳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1 联系讲解法 对于黄河在两汉时常决口的原因要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讲解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追 本溯源的精神 2 图示讲解法 这一课涉及到一些农具名称 手工业生产工具名称 因时间久远 学生平时接触又不多 只能用投影 或电脑注示 教师边演示边讲 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3 归纳法 对于两汉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可让学生用看书归纳的方法 这样可使知识更系统 条理一些 有利 于增强记忆效果 4 讨论法 对于西汉盐铁官营和在城市里的一些规定 可采用讨论法 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效果 导入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导入框中的内容 举臿为云 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 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 长我黍禾 衣裳食京师 亿万之 口 这首歌谣是当年民间赞颂汉武帝接受白公建议开凿白渠 给百姓带来的好处 白渠在长安附近 长 200 里 引泾 水注入渭水 灌溉田地 45 万亩 从这里不难看出 汉武帝重视兴修水利 两汉时除了白渠以外还有哪些水利工程 对 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那时的手工业 商业也很繁荣 城市兴旺 这节课将带你回到汉代 看看那时的繁荣景象 一 农业的进步 1 水利的兴修 教师引导 同学们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 她一方面用她宽广的胸膛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创造了 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一方面她又桀骜不驯 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口 改道 给两岸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仅在汉朝 就多次决口 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 治理黄河 使黄河变害为利 就成了两汉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前两段的大字内容 看看两汉是怎样治理黄河的 看完之后 要求同学们要把主要 内容复述一次 教师过渡 由此看来 两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有两次 一次是汉武帝时 一次是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板书 汉武帝时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教师引导 除了治理黄河外 还有没有其他的水利工程建设 教师补充 除了白渠外 还有其他的一些水利工程 如 漕渠 成国渠 六辅渠 龙首渠等 教师可指图讲解 板书 修建白渠等水利工程 教师讲解 黄河原称 河水 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 先秦时期 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 适合农业生产 中 游气候温和 森林覆盖率在 50 以上 下游气候湿润 湖泊较多 秦汉时期 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 商鞅变 法时因大规模垦殖而遭受破坏的西安附近塬区森林和秦岭北坡边缘森林 到了秦始皇时期 因大兴宫室 砍伐殆尽 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水泥沙含量增多 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 黄河开始泛滥 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 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 汉武帝与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 正是认识到了 农业是天下之本 水利是农业之本 的表 现 他们采取的措施 使汉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 农耕区域扩大 不过 同学们应该明白一点的是汉武帝也不是一开 始就想治理黄河的 他对黄河水患的认识有一个可以说是相当漫长的过程 听任黄河水泛滥了二十年 直至影响到了 国家财政收入 他才下决心治河的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第一个子目下面的第一段小字内容 说一说 田 蚡为什么不让武帝治河 汉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 教师过渡 两汉农业的发展 除了水利兴修之外 它的另一个表现为农具的改进 板书 2 农具的改进 教师指导 请同学们看第一子目里第二段小字内容 把农业在汉代发展的表现全找出来 教师引导 我们先来看一下农具的改进 板书 耕作工具 犁壁出现 二牛抬杠法 播种工具 耧车 教师讲解 用模型演示或图片显示 不具备条件的让学生看课本上插图 西汉时犁 镢 铲 锹 镐 锄 镰 耙 刀等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铁犁有大中小之分 以适应不同的土质和耕作条件 在考古发掘中 不少地方出现了铁犁壁 犁壁能翻土成垄 也能碎土和深耕 是犁的重大更新 这一农具的出现比欧洲要早 1000 多年 牛耕是当时普遍的耕 田形式 武帝时赵过推广耦犁 二牛三人协作 即以二牛挽犁 一人牵牛 一人扶犁 一个控制犁的深度 到西汉末 年 牛耕技术又有改进 用二牛抬杠的形式 扶犁者同时用牛鼻穿环来控制牛的方向 用犁箭控制犁的深度 由一人 操作即可 又叫二牛一人犁耕法 这是牛耕技术的重大进步 耧车也是赵过发明 耧车是播种机械 有三个铁制耧足 同时播三行 所以又称三脚耧 一人一牛 一天可播种一顷地 效率很高 使用这种耧下种 深浅一致 行距均匀 利于作物生长 教师过渡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农作物的种植 并用板书表示出来 板书 3 农作物的种植 教师引导 课本上提到了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 户户房前屋后种植桑树 还出现了 千亩桑麻 的大规模经营 请同 学们想一下 种桑 种麻是为了什么 教师引导 养蚕可以收蚕丝 丝可以制成丝织品 麻可以织布 而丝织 麻织都属于手工业的范畴 那么广泛地种 桑种麻就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是什么 桑 麻的广泛种植确实可以反映出汉代丝织业 麻织业的发达 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手工业的发达 那么 汉代的手工业除了纺织业以外 还有哪些部门 发展水平如何 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问题 丝织和冶炼技术 的提 高 板书 二 手工业的发展 1 丝织业的发展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第二子目第一段的内容 根据课本列举出丝织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板书 工具先进 提花机 织技高超 花纹精美 染技非凡 色彩多样 教师讲解 丝绸是中国驰名世界的传统产品 古代西方称中国为 丝国 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商路叫丝绸之路 种桑 养蚕最早的是中国 而且长期是世界上惟一种桑养蚕的国家 1972 1973 年发掘了长沙马王堆墓 给我们提供了实物证据 仅在一号墓中 就出土了丝织品成衣五十多年 不包 括穿在死者身上的 衣料四十多卷 此外 还有绣枕 香巾 鞋袜和香囊等 丝织品种类有纱 罗 绮 锦 绒等 汉代已有者大多有之 简直就是一个汉代丝绸博物馆 其中一件素纱单衣 衣长 128 厘米 袖长 190 厘米 薄如蝉翼 轻软透明 总重量才 49 克 令人赞叹不已 教师过渡 下面 我们来看一下汉代的冶铁技术 还是请同学们看书 在中间找出汉代冶铁业进步的表现 板书 2 冶铁技术的进步 板书 水排 水力鼓风冶铁 铁农具数量增多 钢材制作兵器 教师讲解 水排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 其用途是水力鼓风 水排鼓风与过去的皮囊鼓风 畜力鼓风比较起来 具有节约人力 畜力 供风稳定 能量大 炉温高 提高冶铁质量 的优点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水排的工作原理 以加深印象 冶铁效率和铸造技术的提高 进一步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 东汉时期的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 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过渡 关于汉代手工业方面的成就 我们先讲这么多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图示 投影显示 同学们 从这个图示中 我们可以看到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前面我们学过了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商业的进 步 板书 三 商业的兴盛 1 统一货币和盐铁官营 教师引导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 不是讲商业兴盛吗 怎么课本上的标题是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板书怎么又写出 统一货币和盐铁官营 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与商业的兴盛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不要着急 请先把课本上第三个 子目的内容看了 你就会明白一些 如果再联系前面我们学过的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背景 你就会明白一大半了 如 果老师再讲解一下 你就全明白了 教师提问 统一货币和盐铁官营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 前面我们讲汉武帝大一统时期到他实行大一统有一个客观背景 即大一统实行的必要性 是商人势力膨 胀 诸侯坐大 由于经商致富快 尽管汉代商人地位很低 但还是有人弃农经商 到汉代中期出现了一些大商人 家 财万贯 权势很大 不利于中央的集权统一 因此 汉武帝时开始采取抑制商人的措施 其中统一铸币权和盐铁官营 就是实现经济上大一统的重要措施 教师过渡 同学们请看一下汉代商业兴盛的第二个表现是什么 板书 2 城市的繁荣 长安和洛阳 教师引导 同学们从城市规模 布局 商业活动等方面找出两汉城市繁荣的表现 教师讲解 我们以课本上提供的 西汉长安平面图 为例 来看一下汉代城市的盛况 长安是西汉的首都 位于今陕西 西安市西北 10 公里渭河南岸 城墙周长 25 7 公里 比当时西方著名的罗马城大 3 倍 全城有 12 座宽阔的城门和八 街 纵街 十陌 横街 中央大街南北长达 5 5 公里 非常宽广 城内有宫殿 官署 武库 有商业和手工业区 有 居民区 布局整齐 商业分城东 3 市 城西 6 市 合共 9 市 市中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列肆 商业繁盛 下面我们具体 看图 长安城地势南高北低 由于当时先建宫殿 先建长乐宫 又建未央宫 后建城墙以及地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 到 城的平面成不规则形状 未央宫位于城的西南角 长乐宫位于东南角 西市南叫桂宫 东市南叫北宫 长乐宫的 北面叫明光宫 长安城墙用黄土筑成 高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