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_第1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_第2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_第3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_第4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 1 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班级 姓名 成绩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前 9 题每小题 7 分 第 10 题 12 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共 75 分 1 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A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 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 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 在其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 木箱在地面上滑动 C 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D 研究钟表时针的转动情况 2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快 加速度却很小 B 速度方向为正 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 加速度方向为负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加速度越来越小 3 对于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与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B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C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D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4 关于加速度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因此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 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因此每秒钟速度的增量在数值上等 于加速度的大小 C 加速度为正值 物体做加速运动 加速度为负值 物体做减速运动 D 加速度增大 速度不可能减少 加速度减小 速度不可能增大 5 原创题 2007 年 10 月中国首枚绕月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 卫星升空后经过三次绕地球变 轨 然后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再三次绕月球变轨 最后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是 嫦 娥一号 运行路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描述卫星绕地球运动情景的四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B 图中描述卫星绕月球运动情景的三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2 C 图中描述卫星在月地转移轨道的运动情景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D 图中描述卫星运动情景的所有轨道均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6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4 m s2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速度每秒钟变化 4 m s B 质点运动速率每秒钟变化 4 m s C 质点运动速度每秒钟增加 4 m s D 质点在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一定增大 4 m s 7 原创题 在 2009 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 牙买加田径运动员博尔特 在男子 100 m 决赛和 男子 200 m 决赛中分别以 9 58 s 和 19 19 s 的成绩打破此前由他在北京奥运会上保持两项 世界纪录 并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 100 m 决赛的两倍 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 42 m s 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 44 m s 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 20 88 m s 8 2008 北京模拟 有一个方法可以快速确定闪电处至观察 者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所示 数出自观察到闪光起至听到 雷声起的秒数 n 所得结果就是以千米为单位的闪电处至 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 x 则 x 约为 A n B n 2 C n 3 D n 4 9 甲 乙 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 甲看到楼房在向下运动 乙看到甲在向下运动 丙看到 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 那么 从地面上看 甲 乙 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甲向上 乙向下 丙静止 B 甲向上 乙向上 丙静止 C 甲向上 乙向下 丙向下 D 甲向上 乙向下 丙向上 10 一质点在 x 轴上运动 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 t s012345 x m05 4 1 71 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求 1 前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 1 s B 2 s C 3 s D 4 s 2 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 第 1 s B 第 2 s C 第 4 s D 第 5 s 3 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A 2 s B 3 s C 4 s D 5 s 二 计算题 本题共 2 小题 共 25 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要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注明单位 11 10 分 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 v 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接着以 5 m s 的速度跑完 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 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 m s 则速度 v 是多少 12 15 分 2009 南京模拟 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六次大提速 速度达到 v1 180 km h 为确保安全 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 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 达公路道口时 道口应亮起红灯 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 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 赶快通过 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 v2 36 km h 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 s0 5 m 道口宽 度 s 26 m 汽车长 l 15 m 如图所示 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问 列车 离道口的距离 L 为多少时亮红灯 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一章第 2 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班级 姓名 成绩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7 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共 70 分 1 一列火车有 n 节相同的车厢 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 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 1 2 3 n 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 21 32 1nn C 在相等时间里 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 1 2 3 n 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 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 均速度为 v n 2 某一时刻 a b 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 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 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则在运动过程中 A a b 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 a b 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 a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保持不变 D a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3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 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 位置 如图所示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 A 在 t2时刻以及 t5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 t1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 t3时刻和 t4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 t4 时刻和 t5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4 以 v 36 km 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 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a 4 m s2的加速度 刹车后 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 12 m B 12 5 m C 90 m D 126 m 5 创新题 航空母舰上一般有帮助舰载机起飞的弹射系统 已知舰载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加 速度为 4 5 m s2 若该飞机滑行 100 m 时速度达到 50 m s 而起飞 则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 初速度为 A 30 m s B 40 m s C 20 m s D 10 m s 6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 在 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 它在中间位置 12s 处的速度为 v1 在中 间时刻 12t 时的速度为 v2 则 v1和 v2的关系不可能是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7 2010 安徽屯溪一中高三期中 在风景旖旎的公园往往都有喷泉以增加观赏性 现有一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 h 已知水的密度为 喷泉出口的面积为 S 则空中水的质量为 A hS B 2 hS C 3 hS D 4 hS 8 改编题 某物体以 30 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 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 m s2 5 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 65 m B 位移大小为 25 m 方向向下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 m 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 13 m s 方向向上 9 改编题 如图所示 以 10 m 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 绿灯还有 2 s 将熄灭 此 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25 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 m s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 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15 m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 5 m 处减速 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10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 如图所示 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 均匀滴水的水龙头 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 可观察到一 个个下落的水滴 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 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 水滴似乎不再下落 而是像固定在 图中 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 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 照明光源应该满足 g 10 m s2 A 普通光源即可 B 间歇发光 间歇时间 0 02 s C 间歇发光 间歇时间 0 1 s D 间歇发光 间歇时间 0 15 s 二 计算题 本题共 2 小题 共 30 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要注 明单位 11 12 分 气球以 10 m 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 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 经 17 s 到达地面 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g 10 m s2 用心 爱心 专心 6 12 原创题 18 分 如图所示 甲 乙两辆同型号的轿车 它们的 外形尺寸如下表所示 正在通过十字路口的甲车正常匀速行驶 车速 v 甲 10 m s 车头距中心 O 的距离为 20 m 就在此时 乙车闯红灯匀速行驶 车头距中心 O 的距离为 30 m 1 求乙车的速度在什么范围之内 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2 若乙的速度 v 乙 15 m s 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0 5 s 为了 防止撞车事故发生 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会发生 撞车事故吗 轿车外形尺寸及安全技术参数 长 l mm宽 b mm高 h mm最大速度 km h 急刹车 加速度 m s2 389616501465144 4 6 某同学解答如下 1 甲车整车经过中心位置 乙车刚好到达中心位置 发生撞车事故的最小速度 v 乙 min 抓 住时间 位移关系有 20 m l v甲 30 m v乙 min v乙 min 30 20 3 896 10 m s 12 554 m s 故当v乙 12 554 m s 时 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2 当 v乙 15 m s 为了不发生撞车事故 乙车的停车距离必须小于 30 m 即 v乙t反 v2乙 2a 30 m 故 a 5 m s2 上述解答过程是否正确或完整 若正确 请说出理由 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第一章第 3 节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7 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共 70 分 1 2009 广东理基 如图是甲 乙两物体做直线 运动的 v t 图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 1 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2 改编题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 如图中的实 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v t 图象 某同学为了 简化计算 用虚线作近似处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 t1时刻 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 B 在 0 t1时间内 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 在 t1 t2时间内 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 t3 t4时间内 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3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x t 图象如图 所示 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发时刻为计时起 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以下错误的是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 乙在甲前面 x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 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 在 t 0 时 甲乙两汽车从相距 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 它们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 下列对 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 1 h 末 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 2 h 末 甲乙两车相距 40 k m C 在前 4 h 内 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 4 h 末 甲乙两车相遇 5 2009 苏北模拟 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 可以自动 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 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 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 0 8 m s C 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 8 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 6 改编题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 其 v t 图象 如图所示 图中 OPQ 和 OQT 的面积分别为 s1和 s2 s2 s1 初始时 甲车在乙车前方 s0 处 则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 若 s0 s1 s2 两车不会相遇 用心 爱心 专心 8 B 若 s0 s1 两车相遇两次 C 若 s0 s1 两车相遇一次 D 若 s0 s 两车相遇一次 7 2010 苏州检测 两辆游戏赛车 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在 t 0 时两车都在 同一计时处 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 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A B C D 8 如图所示为表示甲 乙物体运动的 x t 图象 则其 中错误的是 A 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 在 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相遇时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9 甲 乙二人同时从 A 地赶往 B 地 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 而乙则是先跑步 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 最后两人同时到达 B 地 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 并且二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 若某人离开 A 地的距离 x 与所用时间 t 的函数关系用函 数图象表示 则如图所示的四个函数图象中 甲 乙二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A 甲是 乙是 B 甲是 乙是 C 甲是 乙是 D 甲是 乙是 10 汽车 A 在红绿灯前停住 绿灯亮时启动 以 0 4 m 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 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在绿灯亮的同时 汽车 B 以 8 m s 的速度从 A 车旁边 驶过 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方向与 A 车相同 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 B 车相遇 B A B 相遇时速度相同 C 相遇时 A 车做匀速运动 D 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 用心 爱心 专心 9 二 计算题 本题共 2 小题 共 30 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要 注明单位 11 14 分 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 经过 50 m 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25 m s 并能维持一段 较长的时间 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 经过 60 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30 m s 以后只能 维持这个速度 4 0 s 设猎豹距离羚羊 x 时开始攻击 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 1 0 s 才开始 奔跑 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 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 求 1 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 x 值应在什么范围 2 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 x 值应在什么范围 12 16 分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 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 1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 货车严重超载时 决定前去追赶 经过 5 5 s 后警车发动起来 并以 2 5 m s2的加速度做匀 加速运动 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 90 km h 以内 问 1 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 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 1 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 解析解析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 可忽略不计时该物体就可 看做质点 A 中箱子的转动 C 中花样滑冰运动员 都存在不可忽略的旋转等动作 其各部分 运动情况不同 所以不能看做质点 同理 钟表转动的时针也不能看做质点 B 项箱子平动可 视为质点 故 B 项正确 答案答案 B 2 解析解析 速度变化快 加速度便大 A 错误 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可以一致 也可以相反还可以 成任意角度 B 正确 速度变化方向即为加速度方向 C 错误 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D 错误 答案答案 B 3 解析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故 A 正确 B 错误 瞬时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故 C 正确 瞬时速度等于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故 D 正确 答案答案 B 4 解析解析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 v v0 t 可知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每秒内速度的增量 故 A 错误 B 正确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同向时 速度增大 反向时速度减小 故 C D 均错误 答案答案 B 5 解析解析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而月球又围绕地球运动 但从图中可看出 嫦娥一号 绕地球 运行的四个椭圆轨道 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绕月球运行的三个轨道 月球的位置也没 有发生变化 因此此图中涉及到三个参考系 正确答案是 A 答案答案 A 6 解析解析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一秒钟速度 非速率 变化的数值 故 B 错误 物体的速度可以 增加也可以减小 但每秒钟都变化 4 m s 故 A 正确 C 错误 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 时速度 所以连续的两个一秒钟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差 4 m s 但不一定增加 故 D 错误 答案答案 A 7 解析解析 200 m 是指路程 其轨迹中含有弯道 故 AB 错误 根据公式 v x t 计算出 100 m 的 平均速度为 10 44 m s 故 C 正确 其最大速度无法确定 故 D 错误 答案答案 C 8 解析解析 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音传播的速度 从雷电发生到人眼看到闪电 光传播的这段时 间极短可以忽略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从观察到闪电到听到雷声即为声音传播的时间 声速约 为 v 340 m s 1 3 km s 故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 x vt vn n 3 答案答案 C 9 解析解析 甲 乙 丙三个乘客均是以自己为参考系 甲看到楼房在向下运动 说明甲是向上 运动 乙看到甲向下运动 说明乙也向上运动 且比甲运动得快 丙看到甲 乙都向上运动 则丙可能向上运动 比甲 乙运动得慢 向下运动或静止 答案 答案 B 10 解析解析 表格中第一行中相当于时间轴上的点 即时刻 第二行中是 x 轴上的点 描述的是 质点在 x 轴上某时刻的位置 对于位置栏中的正负号 只表示在 x 轴的正半轴上还是负半轴 上 也就是说只表示方向 不表示大小 第 1 问中前几秒指的是从运动开始计时的时间 计算位移则从 0 时刻为起点 故 D 项正确 第 2 问中第几秒指的是第几个 1 秒 从表格中 不难看出第 2 秒内的位移最大 故 B 正确 第 3 问中的路程 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时间越长路程越长 故 D 正确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答案答案 1 D 2 B 3 D 11 解析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x v t 可求得 v 设总位移为 x 前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 t1 后 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 t2 则 t1 2 3 x v t2 1 3 5 x t t1 t2 2 315 xx v 又 x v t 即3 2 315 x xx v 解得 v 2 5 m s 12 解析 解析 为确保行车安全 要求列车驶过距离 L 的时间内 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 须能通过道口 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 汽车的位移为 x l s0 s 15 5 26 m 46 m 汽车速度 v2 36 km h 10 m s 通过这段位移需要时间 t x v2 4610 s 4 6 s 高速列车的速度 v1 180 km h 50 m s 所以安全距离 L v1t 50 4 6 m 230 m 实际情况下 还应考虑到关闭栏木需要的时间以及预留的安全时间等 所以在列车离道口更 远时 道口就应该亮起红灯发出警告 第一章第 2 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 解析 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推论可知 B 正确 C 错误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速度之比为 1 2 3 n 故 A 错误 末端时的速度为 v 那么平均速度为 v 2 可知 D 错误 答案 答案 B 2 解析 解析 因 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因此 a 相对 b 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项 A 正确 B C D 均错误 答案答案 A 3 解析 解析 首先由图可以看出 上边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可以判定该物 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边物体明显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于 t2及 t5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 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 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 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 t3 t4之间 因此答案为 C 答案答案 C 4 解析 解析 汽车初速度 v 36 km h 10 m s 汽车停止时所用时间为 t va 10 4 s 2 5 sv2 当 v0 vt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必有 v1 v2 故 A B C 正确 选 D 答案 答案 D 7 解析 解析 M SL 其中 L 为水在水管中走过的路程 L v 2t 其中 2t 为水在空中的时间 水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均为 t 由竖直上抛规律有 h 1 2gt2 v gt 联立解得 M 4 Sh 答案 答案 D 8 解析 解析 物体的上升阶段 v0 gt上 所以 t上 3 s 所以物体 5 s 内的运动情况是 上升 3 s 下降 2 s 上升高度为 h1 1 2gt2上 45 m 下落 2 s 高度为 h2 1 2gt2下 20 m 所以物体 5 s 内的路程为 h1 h2 65 m A 正确 位移为 h1 h2 45 m 20 m 25 m 方向向上 B 错误 下落 2 s 末的速度 v gt下 20 m s 所以 5 s 内速度的改变量 v vt v0 20 m s 30 m s 50 m s 方向向下 C 错误 以向上为正方向 5 s 内平均速度 x v t 255 m s 5 m s 方向向上 D 错 误 答案 答案 A 9 解析 解析 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 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 2 s 内的位移 x1 v0t1 1 2a1t21 24 m 25 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v1 v0 a1t1 14 m s12 554 m s 是正确的 但不完整 因为当乙车的速度很大时 乙车有可能先经过中心位置 若乙车整车先通过中心位置 即撞车的最大临界速度 v 乙 max 20 m b v 甲 30 m l b v乙 max v乙 max 30 5 546 20 1 65 10 m s 19 371 m s 故当 12 554 m s v乙 19 371 m s 时 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第 2 问的解答是错误的 如果乙车的加速度 a 5 m s2 当乙车停在中心位置时 甲车整车 早就通过了中心位置 只要甲车整车通过中心位置时 乙车刚好临近中心位置时所求的加速 度才是最小加速度 甲车整车通过所需时间 t 20 m lv 甲 2 39 s 在这段时间里乙车刚好 临近中心位置 v乙t反 v乙t刹 1 2amint2刹 30 m 故 amin 3 28 m s2 不会发生撞车事故 第一章 第 3 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1 解析解析 甲乙两物体在速度 时间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是匀变速运动 乙是匀 加速 甲是匀减速 加速度方向不同 A 对 C 错 根据在速度 时间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可知在 0 1 s 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 B 错 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 大于乙的加速度 D 错 答案 答案 A 2 解析解析 A 选项 t1时刻的斜率应该比虚线的斜率大 即加速度大 A 正确 B 选项 0 t1时间虚 线围成的面积比实际围成的面积大 可知位移大 平均速度大 B 正确 C 选项 t1 t2时间内 虚线围成的面积比实际围成的面积小 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 C 错误 D 选项 t3 t4 时间内 虚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D 正确 答案 答案 C 3 解析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纵轴上截距表示初位置 斜率表示速度 故 A C D 正确 选 B 答案 答案 B 4 解析解析 第 1 h 末 乙车的速度为负值最大 仍沿原方向运动 A 错误 由图象可知 前 2 h 内甲 乙两车各前进 30 km 故此时两车相距 10 km B 错误 图象给出的时间内 甲 乙两 车的加速度大小均未变 a甲 60 4 km h2 15 km h2 a乙 604 2 km h2 30 km h2 所以 a甲 a 乙 C 正确 前 4 h 内 甲车的位移 x甲 12a甲t2 120 km 乙车的位移 x乙 12 60 2 30 2 km 30 km 因 x甲 x乙 70 故 4 h 末两车未相遇 D 错误 答案 答案 C 5 解析 解析 由 v t 图象可以看出 小车的速度先增加 后减小 最大速度约为 0 8 m s 故 A B 均正确 小车的位移为 v t 图象与 t 轴所围的 面积 x 85 0 1 1 m 8 5 m 8 m C 正确 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 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 故 D 正确 答案 答案 D 6 解析解析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 速度相等时乙的位移为 s1 s2 甲的位移为 s2 若 s1 s2 s0 s2 则相遇两次 s1 s2 s0 s2则不相遇 若 s0 s1 两车相遇一次 故 A B C 正确 选 D 答案 答案 D 7 解析解析 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等于这段时间位移的大小 两图中无 法得到相等时间面积相等的几何图形 但在 两图中都可以实现 图所描述的是 a 在 前 b 在后 最后 b 追上并超过 a 图所描述的是 a 在前做减速运动 b 在后做加速运动 最后 b 追上并超过 a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