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单项选择题 1 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含氮量为 0 16g 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克 C A 0 50 B 0 75 C 1 00 D 2 00 2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碱性氨基酸 C A 丙氨酸 B 亮氨酸 C 赖氨酸 D 色氨酸 3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 B A 异亮氨酸 B 谷氨酸 C 甲硫氨酸 D 组 氨酸 4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B A L 氨基酸 B L 氨基酸 C D 氨基酸 D D 氨基 酸 5 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D A 二硫键 B 盐键 C 氢键 D 肽键 6 关于肽键特点的描述 错误的是 D A 肽键的长度比相邻的 N C 单键短 B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C 与肽键中 C N 相连的四个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 D 肽键可以自由旋 转 7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C A 疏水键 B 盐键 C 氢键 D 肽键 8 蛋白质分子中 螺旋结构属于蛋白质 B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9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球状蛋白质均具有这种结构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由次级键维持 D 具有三级结 构的蛋白质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10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的特征是 C A 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 每条多肽链都具有完整的生物学活性 C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次级键缔合而成 D 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肽键维持 11 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D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肽键 C 分子中盐键 D 分子中氨基酸的组成及排列顺序 12 蛋白质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易沉淀 D A 溶液 pH pI B 在水溶液中 C 溶液 pH 7 0 D 溶 液 pH pI 13 血清蛋白在 pH8 3 的电解质缓冲液中电泳时 其泳动方向是 A A 向正极移动 B 向负极移动 C 停留在原点 D 有的向正极移动 有的向负极移动 14 pI 4 7 的血清白蛋白在下列哪种电解质缓冲液中带正电荷 D A pH 4 7 B pH 6 0 C pH 7 0 D pH 4 0 15 蛋白质的 pI 是指 D A 蛋白质溶液的 pH 7 时 蛋白质分子正负电荷相等的 pH 值 B 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 pH 值 C 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 状态时溶液的 pH 值 D 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 pH 值 16 维持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D A 蛋白质溶液是大分子溶液 B 蛋白质溶液具有扩散现象 C 蛋 白质分子带有电荷 D 蛋白质分子的表面电荷及水化膜 17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D A 氨基酸的组成改变 B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改变 C 肽键的断裂 D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18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 D A 蛋白质分子中各种化学键 B 蛋白质分子的形态和大小 C 蛋 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 D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 顺序 19 下列哪种因素不易使蛋白质变性 D A 加热震荡 B 有机溶剂 C 重金属盐 D 盐析 20 蛋白质变性不涉及 B A 氢键断裂 B 肽键断裂 C 疏水键断裂 D 二硫键断 裂 21 不属于结合蛋白质的是 D A 核蛋白 B 糖蛋白 C 脂蛋白 D 白蛋白 22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D A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 pH B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C 与 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盐 D 中和表面电荷 破坏水化膜 23 组成人体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不含 C A 甘氨酸 B 蛋氨酸 C 瓜氨酸 D 精氨酸 24 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空间排布属于蛋白质的 D A 二级结构 B 模序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25 锌指结构属于蛋白质的 B A 一级结构 B 模序结构 C 结构域 D 四级结构 26 有关分子伴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可以促进肽链的正确折叠 B 可以维持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C 在二 硫键的正确配对中不起作用 D 在亚基聚合时发挥重要作用 1 单项选择题 1 在核酸含量测定中 可用于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D A 碳 B 氢 C 氧 D 磷 2 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 RNA 而不存在于 DNA C A 腺嘌呤 B 鸟嘌呤 C 尿嘧啶 D 胞嘧啶 3 DNA 与 RNA 完全水解后 其产物的特点是 D A 核糖相同 碱基部分相同 B 核糖不同 碱基相同 C 核糖相 同 碱基不同 D 核糖不同 部分碱基不同 4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D A 2 3 磷酸二酯键 B 糖苷键 C 2 5 磷酸二酯键 D 3 5 磷 酸二酯键 5 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B A 多核苷酸 B 单核苷酸 C 含氮碱基 D 磷酸和核糖 6 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C A mtDNA B rRNA C tRNA D mRNA 7 核酸对下列哪一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峰 C A 200nm B 220nm C 260nm D 280nm 8 核酸分子中储存 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 A 碱基序列 B 核苷 C 磷酸二酯键 D 磷酸戊糖 9 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主要由哪一 结构产生 D A 氢键 B 糖苷键 C 磷酸二酯键 D 嘌呤环和嘧啶 环上的共轭双键 10 DNA 的中文名称是 C A 脱氧核糖核苷酸 B 核糖核苷酸 C 脱氧核糖核酸 D 核糖核 酸 11 下列关于 RNA 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 组成核糖体的 RNA 主要是 rRNA B mRNA 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C RNA 可分为 mRNA tRNA rRNA 等 D 胞浆中只有 mRNA 12 DNA 的二级结构为 A A 双螺旋结构 B 超螺旋结构 C 螺旋 D 片层 13 下列关于 DNA 二级结构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D A 双螺旋中碱基组成遵循 chargaff 规则 B 双螺旋内侧碱基之间借 氢键相连 C 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双螺旋的骨架 D 双螺旋结构中 两条链方向相同 14 DNA 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螺旋轴上升 B A 0 34nm B 3 4nm C 5 4nm D 6 8nm 15 下列关于 tRNA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 tRNA 分子中有一个可变环 B 含有密码子环 C tRNA3 端有 连接氨基酸的臂 D tRNA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 16 DNA 二级结构中 互补碱基的配 对规律是 B A A G T C B G C T A C A C G T D A T G U 17 DNA 的 Tm 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B A G A B C G C A C D T A 18 关于 DNA 分子中碱基组成规律错误的是 B A A C G T B A T G C C A G C T D A T G C 19 DNA 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是 15 则胞嘧啶的含量为 D A 7 5 B 15 C 30 D 35 20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核酸链的书写方向为 5 3 方向 其 5 端总是写在左边 B 多核 苷酸链的 3 端为磷酸基团 C 多核苷酸链的 5 端为磷酸基团 D 核酸分子具有极性 21 DNA 变性是指 C A 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 DNA 分子中碱基丢失 C 互补碱基之间 氢键断裂 D DNA 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 DNA 双螺旋 22 大部分真核细胞 mRNA 的 3 末端都具有 B A 多聚 G B 多聚 A C 多聚 C D 多聚 T 23 组成核小体的成分是 D A RNA 和组蛋白 B rRNA 和组蛋白 C DNA 和酸性蛋白 D DNA 和组蛋白 24 下列关于 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5 末端为 C C A B tRNA 分子中含较多稀有碱基 C tRNA 的二 级结构通常是三叶草形 D 在 RNA 中它是最小的单链分子 1 单项选择题 1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D A Km 增大 Vm 减小 B Km 不变 Vm 增大 C Km 减小 Vm 减小 D Km 增大 Vm 不变 2 泛酸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A A CoA SH B TPP C FAD D FMN 3 Km 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 A A Km 值越小 亲和力越大 B Km 值越大 亲和力越大 C Km 值 的大小与亲和力无关 D Km 值越小 亲和力越小 4 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C A 四氢叶酸 B 二氢叶酸 C 对氨基苯甲酸 D 叶酸 5 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 B A 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 降低反应底物的 能量水平 D 提高反应底物的能量水平 6 NADPH 分子中含有哪种维生素 D A 磷酸吡哆醛 B 核黄素 C 叶酸 D 尼克酰胺 7 维生素 B2 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 成分 D A FH4 B NADP C TPP D FAD 8 当酶促反应 S 0 5Km 则 V 值是 B A 0 25Vm B 0 33Vm C 0 50Vm D 0 65Vm 9 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是 D A 可逆性抑制作用 B 竞争性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0 关于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哪项不 对 C A 影响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 B 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 破坏酶 蛋白的一级结构 D 影响酶与底物结合 11 维生素 D3 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C A 25 OH D3 B 1 OH D3 C 1 25 OH 2 D3 D 1 24 OH 2 D3 12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 于 C A 变构调节 B 底物抑制 C 竞争性抑制 D 非竞争性 抑制 13 乳酸脱氢酶有几种同工酶 D A 2 B 3 C 4 D 5 14 有关同工酶的概念正确的是 A A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酶蛋白的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不同 电泳 行为不同 B 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C 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酶 蛋白的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相同 电泳行为相同 D 催化相似的化 学反应 15 关于 Km 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与酶和底物的浓度有关 B 是达到 Vm 时的底物浓度 C 与酶 和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D 是 V 达到 1 2Vm 时的底物浓度 16 酶在催化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 部分是 D A 辅酶 B 辅基 C 金属离子 D 酶蛋白 17 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 响是 B A Km 减小 Vm 增大 B Km 不变 Vm 减小 C Km 增大 Vm 减小 D Km 增大 Vm 不变 18 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符合 下列哪项特征 A A Km 减小 Vm 减小 B Km 不变 Vm 增大 C Km 增大 Vm 减小 D Km 增大 Vm 不变 19 某一酶促反应速度为 0 8Vm 时 Km 等于 C A S B 0 5 S C 0 25 S D 0 8 S 20 关于维生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A 维生素是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之一 B 其化学本质为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 C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唯一原因是摄入量不足 D 维 生素可氧化供能 21 下列有关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D A 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都是酶 B 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C 酶的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D 酶是活细胞内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蛋白质 22 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丧失 这是因为 C A 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 B 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破坏 C 酶蛋 白的空间结构受破坏 D 酶蛋白不再溶于水 23 酶的辅酶是 D A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 B 分子结构中不含维生素的小分 子有机化合物 C 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D 在反应 中起传递质子 电子或其他基团的作用 24 含有维生素 B1 的辅酶是 C A NAD B FAD C TPP D CoA 25 下图是几种抑制作用的双倒数作 图 其中直线 X 代表无抑制剂时 的作图 那么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的作图是 A A A B B C C D D 26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 D A 酶分子的空间构象 B 酶的电泳行为 C 酶的活性中心 D 影响 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27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D A 底物浓度 B 酶的浓度 C 反应环境的 pH 和 T D 酶原的浓度 28 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 错误的是 D A 结构与底物相似 B 与酶非共价结合 C 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 D 抑 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 29 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 正确的是 D A 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 B 改变表观 Km 值 C 酶与底物 抑制剂可同时结合 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 D 抑制剂与酶结合后 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30 有关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 正确的是 D A 酶的活性中心专指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的必需基团 B 酶的活性中 心 是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基团组成的 C 酶的活性中心在与底 物结合时不应发生构象改变 D 没有或不能形成活性中心的蛋白质 不是酶 3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D A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 B 低温可使大多 数酶发生变性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 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 关 D 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 延长反应时间 其最适温度降 低 32 关于 pH 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中 错误的是 B A pH 影响酶 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度 从而响酶促反应速度 B 最适 pH 是酶的特性常数 C 最适 pH 不是酶的特性常数 D pH 过 高或过低可使酶发生变性 33 关于酶原与酶原激活 正确的是 D A 体内所有的酶在初合成时均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B 酶原的激活没有 什么意义 C 酶原的激活过程也就是酶被完全水解的过程 D 酶原 激活过程的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34 有关别构酶的论述哪一种不正确 C A 别构酶是受别构调节的酶 B 正协同效应例如 底物与酶的一个亚 基结合后使此亚基发生构象改变 从而引起相邻亚基发生同样的改 变 增加此亚基对后续底物的亲和力 C 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 线是矩形双曲线 D 构象改变使后续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减弱 称为 负协同效应 35 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类的依据是 D A 酶的物理性质 B 酶的结构 C 酶的来源 D 酶促反应的性质 1 1mol 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净生成多少 mol ATP B A 40 或 42 B 36 或 38 C 12 或 14 D 2 或 4 1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多少 mmol L C A 3 3 5 5 B 3 3 6 11 C 3 89 6 11 D 5 5 6 7 2 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B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糖异生作用 D 食物糖类的消 化吸收 4 糖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中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D A 6 磷酸葡萄糖 B 6 磷酸果糖 C 3 磷酸甘油醛 D 1 3 二磷酸甘 油酸 5 下列哪个化合物可直接将高能键转移给 ADP 生成 ATP D A 3 磷酸甘油醛 B 2 磷酸甘油酸 C 3 磷酸甘油酸 D 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 6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 与许多维生素有关 但除外 C A B B B C B 2 D PP 7 肝糖原可以直接补充血糖 因为肝脏有 C A 果糖二磷酸酶 B 葡萄糖激酶 C 葡萄糖 6 磷酸酶 D 磷酸葡 萄糖变位酶 8 糖原合成中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残基需要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数目是 A A 2 B 3 C 4 D 5 9 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D A 肾上腺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生长素 D 胰岛素 10 下列哪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B A 果糖二磷酸酶 B 丙酮酸激酶 C 丙酮酸羧化酶 D 醛缩酶 11 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C A 肌肉组织不是储存葡萄糖的器官 B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 6 磷酸酶 D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12 葡萄糖与甘油代谢之间联系的中间物是 C A 丙酮酸 B 3 磷酸甘油酸 C 磷酸二羟丙酮 D 乳酸 13 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D A 醛缩酶 B 乳酸脱氢酶 C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 己糖激酶 14 1 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的 ATP 分子数是 B A 1 B 2 C 3 D 4 15 不参与糖酵解的酶是 D A 己糖激酶 B 丙酮酸激酶 C 磷酸果糖激酶 D 磷酸烯醇式丙 酮酸羧激酶 16 是三羧酸循环限速酶的是 D A 顺乌头酸酶 B 苹果酸脱氢酶 C 延胡索酸酶 D 异柠檬酸脱 氢酶 17 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D A 1 磷酸葡萄糖 B 6 磷酸葡萄糖 C GDP 葡萄糖 D UDP 葡萄糖 18 糖原的 1mol 葡萄糖残基酵解时净生成几 mol ATP B A 2 B 3 C 4 D 5 19 6 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1 6 二磷酸果糖时 需要 A A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 B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磷酸 化酶 C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醛缩酶 D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及磷酸 化酶 20 TAC 中不产生氢的步骤是 A A 柠檬酸 异柠檬酸 B 柠檬酸 酮戊二酸 C 酮戊二酸 琥珀酸 D 琥珀酸 苹果酸 21 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糖原合成过程中有焦磷酸生成 B 分支酶催化 1 6 糖苷键生 成 C 从 1 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不消耗高能磷酸键 D 葡萄糖供 体是 UDP 葡萄糖 22 2mol 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 D A 2 个 3 个 C 4 个 D 6 个 23 一般情况下 体内含糖原总量最高的器官是 C A 肝 B 肾 C 肌肉 D 脑 24 糖酵解 糖异生 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 途径交汇点的化合物是 B A 1 磷酸葡萄糖 B 6 磷酸葡萄糖 C 1 6 二磷酸果糖 D 6 磷酸果 糖 25 相同摩尔数的下列化合物彻底氧 化时 哪个产生的 ATP 最多 B A 1 6 二磷酸果糖 B 乳糖 C 乙酰 CoA D 草酰乙酸 26 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蚕豆病 D A 磷酸戊糖差向酶 B 磷酸戊糖异构酶 C 转酮基酶 D 6 磷酸葡萄 糖脱氢酶 27 下列哪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 D A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 酮戊二酸脱氢酶 C 琥珀酸脱氢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28 糖酵解时丙酮酸不会堆积的原因是 D A 乳酸脱氢酶活性很强 B 丙酮酸可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 C NADH NAD 比例太低 D 丙酮酸作为 3 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中生成 的 NADH 的受氢体 29 下列哪种酶在糖异生和糖酵解中都有催化作用 D A 丙酮酸激酶 B 丙酮酸羧化酶 C 果糖双磷酸酶 1 D 3 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30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D A 循环一周可生成 4 分子是 NADH H B 乙酰 CoA 可经草酰乙酸进 行糖异生 C 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转变成苹果酸 D 琥珀酰 CoA 是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 31 1mol 的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 CO2 及 H2O 时 可生成多少 molATP C A 2 B 12 C 15 D 18 32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B A 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的共同途径 B 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后 只能被氧化 C 生糖氨基酸可通过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转变成葡萄糖 D 乙酰 CoA 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时可提供 4 分子还原当量 33 肝糖原分解所得到的终产物是 D A 1 磷酸葡萄糖 B 6 磷酸葡萄糖 C 5 磷酸核糖 D 葡萄糖 34 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 C A 醛缩酶 B 果糖双磷酸酶 1 C 丙酮酸激酶 D 磷酸己糖异 构酶 35 1mol 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D A 2 B 4 C 5 D 6 36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 B A 是体内产生 CO2 的主要途径 B 可生成 NADPH H 和 5 磷酸核糖 C 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D 可生成 NADPH H 后者经电子传 递链可生成 ATP 单项选择题 1 能抑制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的激素是 A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ACTH D TSH 2 血脂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化合物 D A 胆固醇 B 脂肪酸 C 磷脂 D 甘油 3 脂肪酸大量动员时 肝内生成的乙酰 CoA 主要转变为 C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酮体 D 胆固醇 4 1mol 12C 脂肪酸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 molATP C A 131 B 129 C 95 D 97 5 脂肪动员时脂肪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 C A 与 HDL 结合 B 与球蛋白结合 C 与清蛋白结合 D 与 CM 结合 6 合成脂肪酸所需的氢由下列哪种递氢体提供 A A NADPH H B NADH H C FMNH2 D FADH2 7 脂肪酸 氧化的终产物是 C A 脂肪酰 CoA B 乙酰乙酰 CoA C 乙酰 CoA D CO2 H2O ATP 8 脑组织能利用酮体氧化供能是因为含有 D A 乙酰乙酸脱羧酶 B 乙酰乙酸硫酯酶 C 羟丁酸脱氢酶 D 乙酰乙酰硫激酶 9 催化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水解的脂肪酶是 B A 胰脂酶 B 激素敏感脂肪酶 C 肠脂酶 D 脂蛋白脂肪酶 10 酮体主要在下列哪个器官生成 B A 心 B 肝 C 肾 D 肺 11 合成酮体所需的乙酰 CoA 主要来自 C A 糖代谢 B 某些氨基酸氧化分解 C 脂肪酸 氧化 D 胆固醇 分解 12 下列哪种脂肪酸是合成前列腺素 的前体 A A 花生四烯酸 B 鱼油五烯酸 C 亚油酸 D 亚麻酸 13 下列哪种物质可转变为脂肪 A A 葡萄糖 B 胆固醇 C 血红素 D 维生素 A 14 脂肪酸 氧化不产生下列哪种物质 A A 丙酮酸 B 乙酰 CoA C FADH2 D NADH H 15 脂肪酸 氧化不包括下列哪个过程 B A 脱氢 B 脱水 C 再脱氢 D 硫解 16 胰高血糖素通过增加哪种酶活性促进脂肪动员 B A 脂蛋白脂肪酶 B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 C 二脂酰甘油脂肪酶 D 一脂酰甘油脂肪酶 17 控制长链脂肪酰基进入线粒体氧化的关键 因素是 D A 脂酰 CoA 合成酶活性 B ATP 含量 C 脂酰 CoA 脱氢酶活性 D 肉碱脂酰转移酶活性 18 下列关于脂肪酸氧化的叙述 错误的 是 A A 主要在胞液中进行 B 在肝中氧化可产生酮体 C 起始物为脂 酰 CoA D 可产生 FADH2 19 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D A 脂肪酸合成 B 胆固醇合成 C 磷脂合成 D 脂肪酸的 氧 化 20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受抑制时影响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其机理为 D A 乙酰 CoA 生成减少 B 柠檬酸减少 C ATP 形成减少 D NADPH 生成减少 21 酮体在肝外氧化时 首先转变为 C A 丙酮酸 B 乙酰 CoA C 乙酰乙酰 CoA D HMG CoA 22 肝细胞可利用乙酰 CoA 为原料生成酮体供肝外组织利用 在此过 程中每生成 1mol 乙酰乙酸 需多少 mol 乙酰 CoA 参与反应 C A 1 B 2 C 3 D 4 23 合成脂肪酸及胆固醇时乙酰 CoA 通过什么机制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胞液 C A 丙氨酸 葡萄糖循环 B Cori s 循环 25 下述酶中哪个是多酶复合体 B A 脂酰 CoA 合成酶 B 脂肪酸合成酶系 C 乙酰 CoA 羧化酶 D HMGCoA 合成酶 26 脂酰 CoA 进行 氧化反应的顺序为 C A 脱氢 再脱氢 加水 硫解 B 硫解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C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硫解 D 脱氢 脱水 再脱氢 硫解 27 由乙酰 CoA 生成酮体或胆固醇的共同中间物是 D A 甲羟戊酸 B 鲨烯 C 羟丁酰 CoA D 羟 甲基戊二酸 单酰 CoA 28 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 B A HMGCoA 合成酶 B HMGCoA 还原酶 C HMGCoA 裂解酶 D 甲 羟戊酸激酶 29 下列哪项不是神经鞘磷脂的构成成分 D A 鞘胺醇 B 脂肪酸 C 磷酸胆碱 D 磷脂酰肌醇 30 下列磷脂中哪一个含有胆碱 B A 脑磷脂 B 卵磷脂 C 磷脂酸 D 脑苷脂 31 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靠哪一种脂蛋白运输 B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32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在体内可直接作为胆固醇合成的碳源 D A 丙酮酸 B 草酸 C 苹果酸 D 乙酰 CoA 33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卵磷脂的组成成分 D A 甘油 B 脂肪酸 C 胆碱 D 胆胺 34 乳糜微粒的作用是 A A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B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C 运输内源性 胆固醇 D 逆向转运胆固醇 35 脑磷脂是指 B A 磷脂酰胆碱 B 磷脂酰乙醇胺 C 磷脂酰甘油 D 二磷脂酰甘油 36 胆固醇可转化为下列哪种化合物 B A CoA B VitD C VitE D 泛醌檬酸 丙酮酸循环 D 三羧酸循环 37 合成卵磷脂时所需的活性胆碱是 D A ADP 胆碱 B GDP 胆碱 C TDP 胆碱 D CDP 胆碱 38 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是 C A LDL B VLDL C HDL D CM 39 血浆中的胆固醇酯主要是 C A 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 B 由血浆脂蛋白释出 C 在血浆中经 酶催化酯化而成 D 由肠粘膜细胞合成释放入血 40 含甘油三酯最多的血浆脂蛋白是 A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4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胆固醇合成的中间物 D A MVA B HMGCoA C 鲨烯 D 丙二酰 CoA 42 下述何种物质不是胆固醇的转化产物 C A 维生素 D B 类固醇激素 C 胆红素 D 胆汁酸 43 下列哪种不是必需脂肪酸 D A 花生四烯酸 B 亚麻酸 C 亚油酸 D 软脂酸 44 胆固醇合成的细胞定位在 D A 线粒体 B 内质网 C 胞液 D 胞液与内质网 45 LCAT 的激活剂是 A A apoAI B apoAII C apoB100 D apoCII 46 细胞内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是 B A LCAT B ACAT C PLA2 D PLC 47 人体内 LDL 的生成部位是 C A 肝 B 肠粘膜 C 血浆 D 红细胞 48 进食高胆固醇饮食 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可使 B A 小肠粘膜细胞 HMGCoA 还原酶合成减少 B 肝细胞 HMGCoA 还原 酶合成减少 C 肝细胞 HMGCoA 合成酶合成减少 D 小肠粘膜细胞 HMGCoA 合成酶活性降低 49 不属于甘油磷脂的是 D A 卵磷脂 B 脑磷脂 C 磷脂酰丝氨酸 D 神经鞘磷脂 单项选择题 1 CoQ 的特点是 C A 它是复合体 I 和 II 的组成成分 B 它仅仅是电子递体 C 它能在 线粒体内膜中迅速扩散 D 它是水溶性很强的物质 D 2 在体外进行实验 某底物氧化时 P O 比值为 2 7 脱下的 2H 从何 处进入呼吸链 A FAD B Cyt aa3 C CoQ D NAD 3 体内 CO2 来自 C A 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 B 呼吸链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C 有机酸 的脱羧 D 糖原分解 4 与体外燃烧相比 生物体内氧化的特点 不包括 A A 一次性放能 B 有酶催化 C 产物为 CO2 和 H2OD 常温常 压下进行 5 P O 比值是指 C A 每消耗 1 分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 B 每消耗 1 摩尔氧 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克数 C 每消耗 1 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 摩尔数 D 每消耗 1 分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摩尔数 6 体内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参与各种供能反应最多的是 B A 磷酸肌酸 B 三磷酸腺苷 C UTP D PEP 7 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D A aa3 b c1 c 1 2O2 B b aa3 c1 c 1 2O2 C c1 c b aa3 1 2O2 D b c1 c aa3 1 2O2 8 细胞色素 b c1 c 含辅基 D A Fe2 B 血红素 C 血红素 A D 铁卟啉 9 仅在胞浆中进行与能量生成有关的代谢过程是 C A 三羧酸循环 B 脂肪酸氧化 C 糖酵解 D 氧化磷酸化 10 氰化物是剧毒物 使人中毒致死原因是 D A 使血红蛋白不能贮存 O2 B 破坏 cytb 和 c 之间的电子传递 C 破坏 cytc1 和 c 之间的电子传递 D 抑制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11 符合需氧脱氢酶的叙述是 B A 其受氢体是辅酶 B 产物中一定有 H2O2 C 辅酶只能是 NAD 不能是 FAD D 还原型 辅酶经呼吸链传递后 氢与氧结合生 成水 12 下列是关于氧化呼吸链的正确叙述 但例外的是 D A 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 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 可偶联 磷酸化 C CO 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 D 递电子体必然是递氢 体 13 细胞液中的 NADH H 的氢进入线粒体有几种方式 A A 2 B 4 C 5 D 3 14 运动时因 ATP 的消耗而大量减少时 A A ADP 相应增加 ATP ADP 下降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加快 B ADP 相 应减少 以维持 ATP ADP 恢复正常 C ADP 大量减少 ATP ADP 增高 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加快 D ADP 减少以维持 ATP ADP 不变 15 关于铁硫蛋白下述错误的是 D A 由 Fe S 构成活性中心 B 铁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 C 传递电子的 功能 D 与辅酶 Q 形成复合体存在 16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 C A ATP ADP B 甲状腺素 C CO2 D CN 17 胞液中 NADH H 经苹果酸 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可以产 生的 ATP 数为 B A 2 B 3 C 4 D 1 单项选择题 1 体内直接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B A 叶酸 B FH4 C VitB12 D SAM 2 营养充足的婴儿 孕妇和恢复期病人常保持 B A 氮总平衡 B 氮正平衡 C 氮负平衡 D 以上均可能 3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人体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A A 脯氨酸 B 色氨酸 C 苯丙氨酸 D 苏氨酸 4 导致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B A 摄入蛋白质过多 B 肝功能障碍 C 肾功能障碍 D 以上都 不是 5 哺乳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B A 转氨基作用 B 鸟氨酸循环 C 嘌呤核苷酸循环 D 谷氨酸氧 化脱氨基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污水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及绿化配套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公司招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供热企业能源审计与管理方案
- 2025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中心支公司招聘1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城市景观提升与美化方案
- 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施工方案
- 丹江市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自封式吸油过滤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餐厅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学堂在线 海上作战与三十六计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招聘城管协管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房屋中介居间合同协议
- 车棚合同范本编写规范2025版
- 驾驶证理论考试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电工考证专栏2025年低压电工复审考试题库精细讲解(1)附答案
- 医院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报告模板
- 物流搬运劳务合同范本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2015海湾消防JB-QB-GST200 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