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四十七·开放探究型问题_第1页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四十七·开放探究型问题_第2页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四十七·开放探究型问题_第3页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四十七·开放探究型问题_第4页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四十七·开放探究型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45 页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1 2010 江苏盐城 江苏盐城 写出图象经过点 1 1 的一个函数关系式 答案 y x 或 y 或 y x2 2x 答案不唯一 1 x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1 1 2010 安徽蚌埠二中 安徽蚌埠二中 已知 过点 3 4 点与点关于轴对称 过作ODHDxH 的切线交轴于点 OxA 求的值 HAO sin 如图 设 与轴正半轴交点为 点 是线段上的动点 与点不OxPEFOPP 重合 连接并延长 交 于点 直线交轴于点 若是DEDFOBCBCxGDEF 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试探索的大小怎样变化 请说明理由 EFCGO sin 答案 2 试探索的大小怎样变化 请说明理由 CGO sin 解 当 两点在上运动时 与点不重合 的值不变EFOPPCGO sin 过点作于 并延长交于 连接 DEFDM MDMO NON 交于 BCT 因为为等腰三角形 DEF EFDM 所以平分DNBDC 所以弧 BN 弧 CN 所以 BCOT 所以 MNOCGO 所以 CGO sin 5 3 sin ON OM MNO 即当 两点在上运动时 与点不重合 的值不变 EFOPPCGO sin y H A D O O C P F y G D Ex B 5 3 sin AO HO HAO 第 2 页 共 45 页 图 4 2 2 2010 安徽蚌埠 安徽蚌埠 如图 1 2 是两个相似比为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将两个三角形12 如图 3 放置 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大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重合 在图 3 中 绕点旋转小直角三角形 使两直角边分别与交于点 DBCAC FE 如图 4 求证 222 EFBFAE 若在图 3 中 绕点旋转小直角三角形 使它的斜边和延长线分别与交于CCDAB 点 如图 5 此时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若成立 请给出证明 若FE 222 EFBFAE 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如图 在正方形中 分别是边上的点 满足的周长ABCDFE CDBC CEF 等于正方形的周长的一半 分别与对角线交于 试问线段ABCDAFAE BDNM 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 若能 指出三角形的形状 并给出证明 若BMMNDN D 图 1 BA C 图 2 DA C B 图 3 F E D BA C A D BF E 图 5 C 第 3 页 共 45 页 不能 请说明理由 答案 在图 4 中 由于 将绕点旋转 得 BDAD AED D 180DE B 连接 EBAE DEED F E 90CABABCEABABCEFB 在中有 FEBRt 222 FEBFBE 又垂直平分 FDE E EFEF 代换得 222 EFBFAE 在图 5 中 由 将绕点旋转 得BCAC AEC C 90 CE B 连接 ECCEEBAE F E 90CABABCECBABCEFB 在中有 FEBRt 222 FEBFBE 又可证 得VCEF FE C EFEF 代换得 222 EFBFAE 3 将绕点瞬时针旋转 得 且 ADF A 90ABG AGAFGBFD 因为的周长等于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所以CEF ABCD BECEFDCFCBCDCFEFCE 化简得从而可得 EGEF AEG AEF 推出 45EAGEAF 此时该问题就转化为图 5 中的问题了 由前面的结论知 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 222 DNBMMN 线段 可构成直角三角形 BMMNDN 3 3 2010 安徽省中中考安徽省中中考 如图 已知 ABC 相似比为 且 ABC 111 CBAk1 k 的三边长分别为 的三边长分别为 abccba 111 CBA 1 a 1 b 1 c N F M EB D A C N F M EB D A C G 第 4 页 共 45 页 若 求证 1 ac kca 若 试给出符合条件的一对 ABC 和 使得 和 进 1 ac 111 CBAabc 1 a 1 b 1 c 都是正整数 并加以说明 若 是否存在 ABC 和 使得 请说明理由 1 ab 1 bc 111 CBA2 k 答案答案 4 4 2010 江苏盐城 江苏盐城 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 函数 y ax2 x 1 的图象与 x 轴只有一个公共 点 1 求这个函数关系式 2 如图所示 设二次函数 y ax2 x 1 图象的顶点为 B 与 y 轴的交点为 A P 为图象 上的一点 若以线段 PB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AB 相切于点 B 求 P 点的坐标 3 在 2 中 若圆与 x 轴另一交点关于直线 PB 的对称点为 M 试探索点 M 是否在抛 物线 y ax2 x 1 上 若在抛物线上 求出 M 点的坐标 若不在 请说明理由 A x y O B 第 5 页 共 45 页 答案 解 1 当a 0时 y x 1 图象 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1分 当a 0时 1 4a 0 a 此时 图象 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1 4 函数的解析式为 y x 1 或 y x2 x 1 3 分 1 4 2 设P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点 过点 P作PC x 轴于点C 是二次函数 由 1 知该函数关系式为 y ax2 x 1 y x2 x 1 则顶点为 B 2 0 图象与 y 轴的交点 1 4 坐标为 A 0 1 4 分 以 PB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AB 相切于点 B PB AB 则 PBC BAO Rt PCB Rt BOA 故 PC 2BC 5 分 AO BC OB PC 设 P 点的坐标为 x y ABO 是锐角 PBA 是直角 PBO 是钝角 x 2 BC 2 x PC 4 2x 即 y 4 2x P 点的坐标为 x 4 2x 点 P 在二次函数 y x2 x 1 的图象上 4 2x x2 x 1 6 分 1 4 1 4 解之得 x1 2 x2 10 x0 则 222 6 3 2 x 解得 1 6 2 x 2 6 2 x 舍去 点 B 的横坐标是 6 2 2 当 5 4 a 1 2 b 3 5 5 c 时 得 2 513 5 425 yxx 3 2 5513 5 4520 yx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 1 设点 C 在第一象限 如图甲 则点 C 的横坐标为 5 5 3 tan3031 3 OCOB O y x C B A 甲 1 1 1 1 由此 可求得点 C 的坐标为 5 5 2 5 5 点 A 的坐标为 2 15 5 15 5 第 22 页 共 45 页 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点 B 的坐标为 2 15 5 15 5 将点 A 的横坐标代入 式右边 计算得 15 5 即等于点 A 的纵坐标 将点 B 的横坐标代入 式右边 计算得 15 5 即等于点 B 的纵坐标 在这种情况下 A B 两点都在抛物线上 情况 2 设点 C 在第四象限 如图乙 则点 C 的坐标为 5 5 2 5 5 O y x C B A 乙 1 1 1 1 点 A 的坐标为 2 15 5 15 5 点 B 的坐标为 2 15 5 15 5 经计算 A B 两点都不在这条抛物线上 情况 2 另解 经判断 如果 A B 两点都在这条抛物线上 那么抛物线将开口向下 而已知的抛物线开口向上 所以 A B 两点不可能都在这条抛物线上 存在 m 的值是 1 或 1 22 ya xmamc 因为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点 C 所以 1 m 1 当 m 1 时 点 C 在 x 轴上 此时 A B 两点都在 y 轴上 因此当 m 1 时 A B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这 条抛物线上 1616 2010 江苏泰州 如图 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D 与 x 轴cxy 2 2 1 2 9 3 交于 A B 两点 求的值 c 如图 设点 C 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 x 轴上方的一点 直线 AC 将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二等分 试证明线段 BD 被直线 AC 平分 并求此时直线 AC 的函数解析式 设点 P Q 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 x 轴上方的两个动点 试猜想 是否存在这样的 点 P Q 使 AQP ABP 如果存在 请举例验证你的猜想 如果不存在 请说 明理由 图 供选用 第 23 页 共 45 页 答案 抛物线经过点 D 2 9 3 2 9 3 2 1 2 c c 6 过点 D B 点分别作 AC 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E F 设 AC 与 BD 交点为 M AC 将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二等分 即 S ABC S ADC DE BF 又 DME BMF DEM BFE DEM BFM DM BM 即 AC 平分 BD c 6 抛物线为6 2 1 2 xy A B 0 32 0 32 M 是 BD 的中点 M 4 9 2 3 设 A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经过 A M 点 解得 4 9 2 3 032 bk bk 5 9 10 33 b k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5 9 10 33 xy 存在 设抛物线顶点为 N 0 6 在 Rt AQN 中 易得 AN 于是以 A 点为圆心 4 3 第 24 页 共 45 页 AB 为半径作圆与抛物线在 x 上方一定有交点 Q 连接 AQ 再作 QAB 平分线 AP 交4 3 抛物线于 P 连接 BP PQ 此时由 边角边 易得 AQP ABP 1717 2010 福建福州 如图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B 在直线 y 2x 上 过点 B 作 x 轴 的垂线 垂足为 A OA 5 若抛物线 y x2 bx c 过 O A 两点 1 6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 A 点关于直线 y 2x 的对称点为 C 判断点 C 是否在该抛物线上 并说明理 由 3 如图 2 在 2 的条件下 O1是以 BC 为直径的圆 过原点 O 作 O1的切线 OP P 为切点 点 P 与点 C 不重合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Q 使得以 PQ 为直径的圆与 O1相切 若存在 求出点 Q 的横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 1 把 O 0 0 A 5 0 分别代入 y x2 bx c 1 6 得解得 0 25 50 6 c bc 5 6 0 b c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x 1 6 5 6 2 点 C 在该抛物线上 理由 过点 C 作 CD x 轴于点 D 连结 OC 设 AC 交 OB 于点 E 点 B 在直线 y 2x 上 B 5 10 点 A C 关于直线 y 2x 对称 OB AC CE AE BC OC OC OA 5 BC BA 10 又 AB x 轴 由勾股定理得 OB 5 5 SRt OAB AE OB OA AB 1 2 1 2 AE 2 AC 4 55 OBA 十 CAB 90 CAD CAB 90 CAD OBA 又 CDA OAB 90 CDA OAB CD 4 AD 8 C 3 4 CD OA AD AB AC OB 当 x 3 时 y 9 3 4 1 6 5 6 第 22 题图 1 第 22 题图 2 第 25 页 共 45 页 点 C 在抛物线 y x2 x 上 1 6 5 6 3 抛物线上存在点 Q 使得以 PQ 为直径的圆与 O1相切 过点 P 作 PF x 轴于点 F 连结 O1P 过点 O1作 O1H x 轴于点 H CD O1H BA C 3 4 B 5 10 O1是 BC 的中点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 AH DH AD 4 1 2 OH OA AH 1 同理可得 O1H 7 点 O1的坐标为 1 7 BC OC OC 为 O1的切线 又 OP 为 O1的切线 OC OP O1C O1P 5 四边形 OPO1C 为正方形 COP 900 POF OCD 又 PFD ODC 90 POF OCD OF CD PF OD P 4 3 设直线 O1P 的解析式为 y kx B k 0 把 O1 1 7 P 4 3 分别代人 y kx B 得 解得 7 43 kb kb 4 3 25 3 k b 直线 O1P 的解析式为 y x 4 3 25 3 若以 PQ 为直径的圆与 O1相切 则点 Q 为直线 O1P 与抛物 线的交点 可设点 Q 的坐标为 m n 则有 n m n m2 M 4 3 25 3 1 6 5 6 m m2 M 整理得 m2 3m 50 0 4 3 25 3 1 6 5 6 解得 m 点 Q 的横坐标为或 1818 2010 江苏无锡 1 如图 1 在正方形ABCD中 M是BC边 不含端点B C 上任意一点 P是BC延 长线上一点 N是 DCP的平分线上一点 若 AMN 90 求证 AM MN 下面给出一种证明的思路 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证明 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证 明 证明 在边AB上截取AE MC 连 ME 正方形ABCD中 B BCD 90 AB BC NMC 180 AMN AMB 180 B AMB MAB MAE 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证明过程 第 22 题图 第 26 页 共 45 页 M N P D C E B A 图 1 M N PCB A 图 2 2 若将 1 中的 正方形ABCD 改为 正三角形ABC 如图 2 N 是 ACP 的平 分线上一点 则当 AMN 60 时 结论 AM MN 是否还成立 请说明理由 3 若将 1 中的 正方形ABCD 改为 正边形ABCD X 请你作出猜想 当n AMN 时 结论AM MN仍然成立 直接写出答案 不需要证明 答案 解 1 AE MC BE BM BEM EMB 45 AEM 135 CN平分 DCP PCN 45 AEM MCN 135 在 AEM和 MCN中 AEM MCN AM MN CMN AEMMCN AEMC EAM 2 仍然成立 在边AB上截取AE MC 连接ME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 BC B ACB 60 ACP 120 AE MC BE BM BEM EMB 60 AEM 120 CN平分 ACP PCN 60 AEM MCN 120 CMN 180 AMN AMB 180 B AMB BAM AEM MCN AM MN 3 2 180n n 1919 2010 黄冈 黄冈 6 分 如图 一个含 45 的三角板 HBE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 ABCD 的两邻边重合 过 E 点作 EF AE 交 DCE 的角平分线于 F 点 试探究线段 AE 与 EF 的 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第 18 题图 第 27 页 共 45 页 答案答案 提示 由 H FCE AH CE HAE FCE 可证 HAE CEF 从而得 到 AE EF 2020 2010 山东临沂 如图 1 已知矩形 点是边的中点 且 ABCDCDE2ABAD 1 判断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ABC 2 保持图 1 中的固定不变 绕点旋转所在的直线到图 2 中的位置 当ABC CDEMN 垂线段 在直线的同侧 试探究线段 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ADBEMNADBEDE 并给予证明 3 保持图 2 中的固定不变 继续绕点旋转所在的直线到图 3 中的位ABC CDEMN 置 当垂线段 在直线的异侧 试探究线段 长度之间有什ADBEMNADBEDE 么关系 并给予证明 答案 解 1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 1 在矩形 ABED 中 因为点 C 是边 DE 的中点 且 AB 2AD 所以 AD DC CE EB D E 90 Rt ADC Rt BEC AC BC 1 2 45 ACB 90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DE AD BE 如图 2 在 Rt ADC 和 Rt BEC 中 1 CAD 90 1 2 90 CAD 2 又 AC BC ADC CEB 90 Rt ADC Rt CEB DC BE CE AD DC CE BE AD 即 DE AD BE 3 DE BE AD 如图 3 在 Rt ADC 和 Rt CEB 中 1 CAD 90 1 2 90 CAD 2 又 ADC CBE 90 AC CB Rt ADC Rt CBE DC BE CE AD DC CE BE AD 即 DE BE AD E D C B A 图1 EDC B A 图2 M N N M 图3 A B C D E 第 25 题图 第 28 页 共 45 页 第25题图1 AB CDE 12 N M 第25题图2 A B C D E 1 2 N M 第25题图3 A B C D E 1 2 2121 2010 福建宁德 福建宁德 如图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E 是等边三角形 M 为对角线 BD 不含 B 点 上任意一点 将 BM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 BN 连接 EN AM CM 求证 AMB ENB 当 M 点在何处时 AM CM 的值最小 当 M 点在何处时 AM BM CM 的值最小 并说明理由 当 AM BM CM 的最小值为时 求正方形的边长 13 E A D B C N M 答案 解 ABE 是等边三角形 BA BE ABE 60 MBN 60 MBN ABN ABE ABN 即 BMA NBE 又 MB NB AMB ENB SAS 5 分 当 M 点落在 BD 的中点时 AM CM 的值最小 如图 连接 CE 当 M 点位于 BD 与 CE 的交点处时 AM BM CM 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 连接 MN 由 知 AMB ENB AM EN F E A D B C N M 第 29 页 共 45 页 MBN 60 MB NB BMN 是等边三角形 BM MN AM BM CM EN MN CM 根据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得 EN MN CM EC 最短 当 M 点位于 BD 与 CE 的交点处时 AM BM CM 的值最小 即等于 EC 的长 过 E 点作 EF BC 交 CB 的延长线于 F EBF 90 60 30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x 则 BF x EF 2 3 2 x 在 Rt EFC 中 EF2 FC2 EC2 2 x x 2 2 x 2 3 2 13 解得 x 舍去负值 2 正方形的边长为 2 2222 2010 湖北随州 湖北随州 已知抛物线顶点为 C 1 1 且过原点 O 过 2 0 yaxbxc a 抛物线上一点 P x y 向直线作垂线 垂足为 M 连 FM 如图 5 4 y 1 求字母 a b c 的值 2 在直线 x 1 上有一点 求以 PM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PFM 的 P 点的坐标 3 1 4 F 并证明此时 PFM 为正三角形 3 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P 是否总存在一点 N 1 t 使 PM PN 恒成立 若存在请 求出 t 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a 1 b 2 c 0 2 过 P 作直线 x 1 的垂线 可求 P 的纵坐标为 横坐标为 此时 1 4 1 13 2 MP MF PF 1 故 MPF 为正三角形 第 30 页 共 45 页 3 不存在 因为当 t x 1 时 PM 与 PN 不可能相等 同理 当 t x 1 时 5 4 5 4 PM 与 PN 不可能相等 2323 2010 内蒙古包头 内蒙古包头 已知二次函数 2 yaxbxc 0a 的图象经过点 10 A 2 0 B 02 C 直线xm 2m 与x轴交于点D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在直线xm 2m 上有一点E 点E在第四象限 使得EDB 为顶点 的三角形与以AO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求E点坐标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 在 2 成立的条件下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 边形 若存在 请求出m的值及四边形ABEF的面积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答案答案 解 1 根据题意 得 0 420 2 abc abc c 解得132abc 2 32yxx 2 分 2 当EDBAOC 时 得 AOCO EDBD 或 AOCO BDED 122AOCOBDm 当 AOCO EDBD 时 得 12 2EDm 2 2 m ED 点E在第四象限 1 2 2 m Em 4 分 当 AOCO BDED 时 得 12 2mED 24EDm 点E在第四象限 2 42 E mm 6 分 3 假设抛物线上存在一点F 使得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 则 y xO y xO BA D C x m F2 F1 E1 E2 第 31 页 共 45 页 1EFAB 点F的横坐标为1m 当点 1 E的坐标为 2 2 m m 时 点 1 F的坐标为 2 1 2 m m 点 1 F在抛物线的图象上 2 2 1 3 1 2 2 m mm 全品中考网 2 211140mm 27 2 0mm 7 2 2 mm 舍去 1 53 24 F 33 1 44 ABEF S A 9 分 当点 2 E的坐标为 42 mm 时 点 2 F的坐标为 142 mm 点 2 F在抛物线的图象上 2 42 1 3 1 2mmm 2 7100mm 2 5 0mm 2m 舍去 5m 2 4 6 F 1 66 ABEF S A 12 分 2424 2010 湖南湘潭 湖南湘潭 如图 直线与 x 轴交于点 A 与 y 轴交于点 B 以线段6yx AB 为直径作 C 抛物线过 A C O 三点 cbxaxy 2 1 求点 C 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过点 B 作直线与 x 轴交于点 D 且 OB2 OA OD 求证 DB 是 C 的切线 3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 P 使以 P O C A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如果 存在 求出点 P 的坐标 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第 32 页 共 45 页 x y 答案答案 解 1 A 6 0 B 0 6 1 分 连结 OC 由于 AOB 90o C 为 AB 的中点 则 ABOC 2 1 所以点 O 在 C 上 没有说明不扣分 过 C 点作 CE OA 垂足为 E 则 E 为 OA 中点 故点 C 的横坐标为 3 又点 C 在直线 y x 6 上 故 C 3 3 2 分 抛物线过点 O 所以 c 0 又抛物线过点 A C 所以 解得 3 93 0 366 ab ab 1 2 3 ab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 3 分xxy2 3 1 2 2 OA OB 6 代入 OB2 OA OD 得 OD 6 4 分 所以 OD OB OA DBA 90o 5 分 又点 B 在圆上 故 DB 为 C 的切线 6 分 通过证相似三角形得出亦可 3 假设存在点 P 满足题意 因 C 为 AB 中点 O 在圆上 故 OCA 90o 要使以 P O C A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则 CAP 90o或 COP 90o 7 分 若 CAP 90o 则 OC AP 因 OC 的方程为 y x 设 AP 方程为 y x b 又 AP 过点 A 6 0 则 b 6 8 分 方程 y x 6 与联立解得 xxy2 3 1 2 1 1 6 0 x y 2 2 3 9 x y 故点 P1坐标为 3 9 9 分 若 COP 90o 则 OP AC 同理可求得点 P2 9 9 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亦可 26 题图 第 33 页 共 45 页 故存在点 P1坐标为 3 9 和 P2 9 9 满足题意 10 分 2525 20102010 甘甘肃肃 12 分 如图 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 1 0 B 3 0 两点 与 y 轴交于点 C 0 3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D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 D 的坐标 2 以 B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为什么 3 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 P A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BCD 相似 若 存在 请指出符合条件的点 P 的位置 并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 明理由 答案答案 解 1 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cbxaxy 2 由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C 0 3 可知 3 c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 分3 2 bxaxy 把 A 1 0 B 3 0 代入 得 30 9330 ab ab 解得 2 1 b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2x 3 3 分 顶点 D 的坐标为 4 分 4 1 说明 只要学生求对 不写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2x 3 不扣分 2 1 ba 2 以 B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 分 理由如下 过点 D 分别作轴 轴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E F xy 第 34 页 共 45 页 在 Rt BOC 中 OB 3 OC 3 6 分18 2 BC 在 Rt CDF 中 DF 1 CF OF OC 4 3 1 7 分2 2 CD 在 Rt BDE 中 DE 4 BE OB OE 3 1 2 820 2 BD 分 故 BCD 为直角三角形 9 分 222 BDCDBC 3 连接 AC 可知 Rt COA Rt BCD 得符合条件的点为 O 0 0 10 分 过 A 作 AP1 AC 交 y 轴正半轴于 P1 可知 Rt CAP1 Rt COA Rt 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 11 分 3 1 0 1 P 过 C 作 CP2 AC 交 x 轴正半轴于 P2 可知 Rt P2CA Rt COA Rt 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 P2 9 0 12 分 符合条件的点有三个 O 0 0 P2 9 0 3 1 0 1 P 2626 2010 福建南平福建南平 如图 1 在 ABC 中 AB BC P 为 AB 边上一点 连接 CP 以 PA PC 为邻边作 APCD AC 与 PD 相交于点 E 已知 ABC AEP 0 90 1 求证 EAP EPA 2 APCD 是否为矩形 请说明理由 3 如图 2 F 为 BC 中点 连接 FP 将 AEP 绕点 E 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 得到 MEN 点 M N 分别是 MEN 的两边与 BA FP 延长线的交点 猜想线段 EM 与 EN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 35 页 共 45 页 图 1 A B D C E P 图 2 A B D C E P M N F 答案 1 证明 在 ABC 和 AEP 中 ABC AEP BAC EAP ACB APE 在 ABC 中 AB BC ACB BAC EPA EAP 2 答 APCD 是矩形 四边形 APCD 是平行四边形 AC 2EA PD 2EP 由 1 知 EPA EAP EA EP 则 AC PD APCD 是矩形 3 答 EM EN EA EP EPA 90 1 2 EAM 180 EPA 180 90 90 1 2 1 2 由 2 知 CPB 90 F 是 BC 的中点 FP FB FPB ABC EPN EPA APN EPA FPB 90 90 1 2 1 2 EAM EPN AEP 绕点 E 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 得到 MEN AEP MEN AEP AEN MEN AEN 即 MEA NEP EAM EPN EM EN 2727 20102010 甘甘肃肃 12 分 如图 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 1 0 B 3 0 两点 与 y 轴交于点 C 0 3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D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 D 的坐标 2 以 B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为什么 3 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 P A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BCD 相似 若 存在 请指出符合条件的点 P 的位置 并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 明理由 第 36 页 共 45 页 答案答案 解 1 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cbxaxy 2 由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C 0 3 可知 3 c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 分3 2 bxaxy 把 A 1 0 B 3 0 代入 得 30 9330 ab ab 解得 2 1 b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2x 3 3 分 顶点 D 的坐标为 4 分 4 1 说明 只要学生求对 不写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2x 3 不扣分 2 1 ba 2 以 B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 分 理由如下 过点 D 分别作轴 轴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E F xy 在 Rt BOC 中 OB 3 OC 3 6 分18 2 BC 在 Rt CDF 中 DF 1 CF OF OC 4 3 1 7 分2 2 CD 在 Rt BDE 中 DE 4 BE OB OE 3 1 2 820 2 BD 第 37 页 共 45 页 分 故 BCD 为直角三角形 9 分 222 BDCDBC 3 连接 AC 可知 Rt COA Rt BCD 得符合条件的点为 O 0 0 10 分 过 A 作 AP1 AC 交 y 轴正半轴于 P1 可知 Rt CAP1 Rt COA Rt 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 11 分 3 1 0 1 P 过 C 作 CP2 AC 交 x 轴正半轴于 P2 可知 Rt P2CA Rt COA Rt 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 P2 9 0 12 分 符合条件的点有三个 O 0 0 P2 9 0 3 1 0 1 P 2828 2010 福建莆田 福建莆田 如图 1 在中 ACB AC 6 BC 8 点 D 在边 ABRt ABC 0 90 上运动 DE 平分 CDB 交边 BC 于点 E 垂足为 M 垂足为 N EMBD ENCD 1 当 AD CD 时 求证 DE AC 2 探究 AD 为何值时 BME 与 CNE 相似 3 探究 AD 为何值时 四边形 MEND 与 BDE 的面积相等 答案答案 第 38 页 共 45 页 第 39 页 共 45 页 第 40 页 共 45 页 2929 2010 天门 潜江 仙桃 天门 潜江 仙桃 如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A B C 在 x 轴上 点 D E 在 y 轴上 OA OD 2 OC OE 4 DB DC 直线 AD 与经过 B E C 三点的抛 物线交于 F G 两点 与其对称轴交于 M 点 P 为线段 FG 上一个动点 与 F G 不重合 PQ y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 Q 1 求经过 B E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 P Q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OD 相似 若存在 求出满足 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若抛物线的顶点为 N 连接 QN 探究四边形 PMNQ 的形状 能否成为菱形 能 否成为等腰梯形 若能 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设函数解析式为 y a x 2 x 4 则 a 2 4 4 解得 a 2 1 所以经过 B E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 x 4 x2 x 4 2 1 2 1 2 y x2 x 4 x 1 2 2 1 2 1 2 9 易知直线 AD 解析式为 y x 2 所以 M 1 3 过点 M 作 MR PQ 于点 R 因为 AOD 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合题意可知 M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 MN m 则 PQ 2m 所以 P 1 第 41 页 共 45 页 m 3 m Q 1 m 3 m 所以 1 m 1 2 3 m 解得 m1 1 m2 3 不合题意 舍去 2 1 2 9 此时 P 0 2 3030 20102010 年福建省泉州 年福建省泉州 我们容易发现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你 可以利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 如图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可以看作是 将轴所在的直线绕着x 原点逆时针旋转 度角后的图形 若它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 O x y 3 三象限的点 已知点 BD 0 mA 0 mC 1 直接判断并填写 不论 取何值 四边形的形状一定是 ABCD 2 当点为时 四边形是矩形 试求 和有值 B 1 pABCDpm 观察猜想 对 中的值 能使四边形为矩形的点共有几个 不mABCDB 必说理 3 试探究 四边形能不能是菱形 若能 直接写出 B 点的坐标 若不能 ABCD 说明理由 第 42 页 共 45 页 答案 解 1 平行四边形 3 分 2 点在的图象上 1 pB x y 3 p 3 1 4 分 3 p 过作 则BExBE轴于 13 BEOE 在中 BOERt 3 3 3 1 tan OE BE 30 5 分 2 OB 又 点 B D 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 点 B D 关于原点 O 成中心对称 6 分 OB OD 2 四边形为矩形 且ABCD 0 mA 0 mC 7 分 2 ODOCOBOA 8 分 2 m 能使四边形为矩形的点 B 共有 2 个 9 分 ABCD 3 四边形不能是菱形 10 分 ABCD 法一 点 的坐标分别为 AC 0 m 0 m 四边形的对角线在轴上 ABCDACx 又 点 分别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 三象限的交点 BD 对角线与不可能垂直 ACBD 四边形不能是菱形ABCD 法二 若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则对角线 AC BD 且 AC 与 BD 互相平分 因为点 A C 的坐标分别为 m 0 m 0 所以点 A C 关于原点 O 对称 且 AC 在 x 轴上 11 分 第 43 页 共 45 页 所以 BD 应在 y 轴上 这与 点 B D 分别在第一 三象限 矛盾 所以四边形 ABCD 不可能为菱形 12 分 3131 20102010 年福建省泉州 年福建省泉州 如图所示 已知抛物线的图象与轴相交于点kxxy 2 4 1 y 点在该抛物线图象上 且以为直径的 恰好恰好经过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