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音乐教案第二课.doc_第1页
第十册音乐教案第二课.doc_第2页
第十册音乐教案第二课.doc_第3页
第十册音乐教案第二课.doc_第4页
第十册音乐教案第二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一、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进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二、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饿欢乐场景。 三、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重点1、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2、学习切分音的音乐知识。 教材分析1.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一首以佤族民歌音乐为素材的创作歌曲,因此以上特征均在歌中有所反映,特别是“ 2 1 ”的旋律音调贯串于歌曲的始终,赋予歌曲浓烈的民族特色。抒发了佤族同胞展望美好明天,无限欢乐和激动的心情。 2.歌曲巴塘连北京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3.歌曲迷人的火塘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饿欢乐场景。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表演巴塘连北京教学重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学习切分音的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一、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给你们猜个谜语,听听下面一段音乐,考考你们的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饿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揭示并解释课题。 2、设问: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边寨”是什么地方?3、聆听、熟悉各主题音调,要求学生在播放某一主题时就在课本的谱例上指出是第几主题,并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提取,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主题的序号。 5、师生讨论: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示各主题的舞蹈场面吗?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2)聆听全曲,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面。 二、表演巴塘连北京1以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拔几千米,世界屋瘠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公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2、学习歌曲。 (1)听范唱,初步感受音乐风格。 (2)复习6/8拍的指挥图式,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3、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表演迷人的火塘教学目标1、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饿欢乐场景。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演唱迷人的火塘教学重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教学过程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一)、导入: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饿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二)、欣赏乐曲 1、初步欣赏,感受乐曲风格。 2、学唱前6小节,思考: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3、再次复听乐曲,在结束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罗。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以欢乐的情绪表现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二、表演迷人的火塘(一)、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升起篝火围在火烫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是侗族人民的风俗。你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二)、欣赏迷人的火塘 1、听范唱,初步感受旋律。 2、老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切分节奏。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