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岗前培训(法规)_第1页
教师岗前培训(法规)_第2页
教师岗前培训(法规)_第3页
教师岗前培训(法规)_第4页
教师岗前培训(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法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规基本原理 高等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教师 高等学校学生 5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法 律关系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为后面的内容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介绍高等教育制度 包括学业证书制度 学位制度 国家考试制度 职业教育制 度 承认教育制度 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这些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3 5 个部分分别从高等教育 3 个重要法律关系主体 学校 教师和学生来介绍我国在上述领域的教育法律关系 这 3 个主体的法律地位 法 律关系 权利义务和权利救济是本课程关注的重点 第一章 教育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法的概念 一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法律干预 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法律作为国家规范力量介入高等教育是近代历史 的一种创新 1 高等教育的起源 现代大学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柏拉图创办的学校 阿卡德米学院 后人称之为希 腊学园 启发式教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形成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即由学生主导的 学生大学 和由教师主导的 先生大学 2 大学特许状制度 以英国中世纪大学如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等 英国的皇家特许状制度主要包括 1 准予成立 赋予大学特许法人地位 2 确认质量保证能力 授予高等教育机构大学资格 3 建立大学内部法人治理架构 规范大学法人制度安排 3 达特茅斯 VS 伍德沃德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确立私立高等学校的自治地位 也奠定了现代大学的自治 传统 特许状所确立的学院是一个私人团体而非向州议会认定的是一家公共机构 因此学院是私 人团体 作为民意机构的州议会就不能干涉学院所拥有的绝对权力 特别是财产权和管理 权 因为宪法契约条款的目的就是保护私人产权 它不允许各州损害州与学院之间最初契 约的义务 只要法人的行为或特许状是州与私人团体间的契约 就免受立法机关的干涉 无权修改原来的特许状内容 将私立学院改为公立大学 这极大保护了私人团体的独立性 4 近现代西方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法人干预 通过对高等教育起源的描述 认为法律最初是通过规范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资格来规范高 等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 法律对高等教育的干预逐渐加深 当代高等教育的法律干预逐 渐普遍化 规范化 可以说法律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 在法律干预高等学校的 历史中 以特许状制度为代表的制度设计赋予高等学校合法的地位 在大学自治传统的界 限如何认定方面 存在诸多争议 1 政府管理权限 主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的依法教育行政行为 2 大学自主权范围及行使方式 作为公益性质的法人机构 大学行使自主权要受法律的 制约 不同的国家对大学自主权的规范不尽相同 2 3 大学公共责任 国家一般通过立法 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来促进大学承担社会责任 5 我国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干预 1 最早 我国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干预始于 1898 年 1898 年清政府制定 京师大学 堂章程 为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民国时期 1912 年蔡元培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 大学令 3 新中国时期 1980 年 学位条例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 一个有关教育的法律 1995 年 教育法的通过标志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8 年高等教育法 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一步完整的法律 二 教育法的概念和性质 所谓教育法 调整国家在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民在行使受教育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概念分解 1 教育法是国家干预 管理和协调教育的法 2 教育法是规定教育管理过程中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地位及其权利与 义务的法律 3 教育法是国内法 是由各种教育法律 法规 规章构成的整体 我们认为 1 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 2 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 3 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4 在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 教育法规的特点 1 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2 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3 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 二 教育法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 1 关于教育法地位的争论 2 教育法的地位 1 关于教育法地位的争论 A 隶属 B 相对独立 C 完全独立 D 发展说 2 教育法的地位 分 析 A 教育法调节的社会关系属于教育领域 教育关系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社会关系 B 教育法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 也因调节对象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同 时 教育法对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制裁 有其自身的特点 随着教育科学的自身发展及我国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 我们以为 教育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大势所趋 但目前 教育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 部门 3 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 是宪法的重要实施法 2 作用 1 保障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战略地位 2 保障和促进依法治教 3 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 教育法与党的教育政策的关系 1 联系 1 本质一致 均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 2 均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 3 内容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4 任务均是为了保障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的依据 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 条文化和定型化 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 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 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 2 区别 1 制定主体不同 2 表现形式不同 3 实施方式不同 4 调整范围不同 注意不要将党的政策与教育法割裂 教育法和党的教育政策有密切联系 1 党的教育政策对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起指导作用 2 教育法是实现党的教育政策的重要形式 教育政策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 着力增强执行者的政策意识 把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真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 创造性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第三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 第四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督导检查 第五 加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研究 第二节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一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的涵义 1 体现教育法的本质 2 与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 3 反映和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教育法律现象发展 变化的规律 二 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或方向原则 表现在 1 由工人阶级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2 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 宗教与教育相分离 2 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原则 4 主要有 1 教育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相互制约 2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 3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3 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第三节 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一 教育法渊源的含义 法律渊源 指法律的源泉 即法律的依据来之于何处 在中外法学的著作中 法的渊 源有不同的含义 1 法的历史渊源 引起特定的法律原则或规则产生的某一过去的事件或行为 2 法的理论渊源 对一定法律原则或规则的产生和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学说 3 法的形式渊源 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各种法律类别 我们一般认为以制定法为主 因此 教育法的渊源 或称教育法的形式渊源 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 序制定的 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 教育法的主要渊源 三 教育法的体系 1 教育基本法 2 基础教育法 3 职业教育法 4 高等教育 法 5 成人教育法 6 残疾人教育法 7 教师法 8 教育经费法 主要是指立法体系 第四节 教育法律关系 一 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活动中 必然形成各种教育关系 当用法律规范来调整 这些关系时 作为社会关系的教育关系就成为特定的教育法律关系 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 以人们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其 基本特征是 1 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的教育关系 2 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教育法律规范由法定条件 假定 指法律规范运用的条件和情况 行为准则 处理 指示 指法律规范中指明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求 和法律后果 指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 法 律关系的参加者做出或没有做出 行为规则 要求的某种行为 作为 不作为时 应承担的 后果 责任 3 个部分组成 法定条件 教育法 第 37 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 而不采取措施 造成人员伤亡 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每一个教育法律规范只有在所规定的法定条件出现时 才能适用该规范 在一些情况下 法定条件不明确写出 但它可以从规范条文中默示出来 但是 对含有处罚或奖励内容的 规定 法定条件必须明确地见诸于条文中 这才能保证其准确地实施 行为准则要素举例 行为准则就是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当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 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应该 可以 做什么 不应该 禁止 做什么的内容 义务教育法 第 11 条第 1 款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 时入学 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这是规定应该做什么 义务教育法 第 16 条第 2 款 禁止侮辱 欧打教师 禁止体罚学生 这是规定禁止 做什么 法律后果要素举例 法律后果就是对违反该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何种处置 法律后果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 教师法 第 33 条第 3 款 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符号 教育法 第 72 条 结伙斗欧 寻衅滋事 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 破坏校舍 场地及其他财产的 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二 教育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 1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 义务者 2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即教育法律关 系客观表现形式 3 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能和 应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 三 教育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特征 1 当事人一方为教育行政机关 2 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3 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先定性 4 教育行政主体在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重合性 5 主体间争议的解决方式具有特定性 高等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时 行政主体一般是政府 但高等学校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授权或 政府委托 从而享有部分行政权 此时高校就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一般发生在教育 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发生 是一种平等民事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1 学校与教师 两者一般是劳动合同关系 适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 2 学校与学生 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将学校法人与学生的关系定位为教育 管理和保护关系 侵害受教育权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范畴 而常见的学生伤害事故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 3 教育合同 4 学校与管理者或其他工作人员 一起寻衅滋事的法律关系分析 杜某 男 19 岁 1993 年 19 月因结伙打架 被甲中学开除 之后 转入乙校学习 1994 年 10 月 22 日晚 9 时许 此人窜入甲中学男生宿舍 在 9 20 到 10 30 分期间 先后进入 10 个寝室 口称借钱 出言不逊 利用威胁恐吓手段 先后索要 100 多元 对不拿钱者拳 6 打脚踢 多名同学受伤 事发后 学校及时反映给上级各有关部门 区公安分局收审杜某 责令退还财务 赔偿医疗费 并处以 15 天拘留 评析 主体 杜某 受害学生 治安机关 客体 学生的财产 杜某 治安机关 隶属型行政法律关系 杜某 受害学生 平权型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分为 1 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 2 隶属型和平权型的法律关系 3 调整型和保护型的法律关系 四 几种基本的教育法律关系 一 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二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1 财产所有权 2 相邻关系 3 合同关系 1 政府与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 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 接受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是其法定的义务 教育行政机关在实 施对学校的管理时 与学校形成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其中 教育行政主体是行政主体 学 校是行政相对人 分析 在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中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具体表 现在 1 突出政府的行政指导 控制与命令 忽视了义务和责任 2 弱化了学校的权利 3 现行法律规范缺乏对学校作为相对人的具体规定 2 政府与学校的民事法律关系分析 学校与政府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基于学校法人地位的取得为前提 学校与政府以平等身 份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这种关系不具有隶属性质 而是具有明显教育特征的民事关系 主要有 1 学校与政府基于知识产权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2 学校与政府基于债权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案例分析 教育服务公司开张 小学生腰鼓队捧场 安徽省某县教委实行机构改革 将原来的勤工俭学站改为县教育服务公司 并决定举行挂 牌仪式 为了营造热闹气氛 县教委提前半个月通知县城内各小学腰鼓队排练节目 届时 到场助兴 县城 7 所小学的小学生的共计 200 多人次参加典礼 评析 县教委以县教育行政机关的名义下发通知 让所辖的县城小学学生在正常的学习时间 内停课参加商业庆祝活动 这种滥用职权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违犯了 相关法律规定 侵害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生的受教育权 第二章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一 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7 一 职业教育制度 1 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1 也称职业技术教育 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一定的普通教育基础上 对 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受教育者成为社 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 2 特征 A 职业性 B 社会性 C 实践性 2 职业教育体系 1 职业学校教育 2 职业培训 注意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联系和区别 3 职业教育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 1 职业学校设立的条件 2 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 4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应形成在政府的统筹和管理下 主要依靠行会 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 各方面和公民个人举办 政府给予适当资助和扶持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我国职业教育就办 学主体而言 包括各级人民政府 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 企业 各种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 他社会组织 公民 掌握背景资料和观点即可 二 成人教育制度 1 含义 成人教育是对除了学制系统内正规全日制学校中的青少年学生之外的所有成年公民 实施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教育 2 特点 1 实用性 2 职业性 3 社会性 4 多样性 5 终身性 3 成人教育体系 1 成人学历教育 2 成人非学历教育 二 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一 学业证书 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其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参加学习 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书面凭证 学业证书就是受教育者按照规定相应学业而获得的凭证 表明受教育者完成了一定阶段 一定范围以及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 1 学历证书 与国家学制系统相联系 包括毕业证书 结业证书和肄业证书 2 其他学业证书 不与国家学制系统联系 包括专业证书 培训证书即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写实性学业证书 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中的高等教育学历从层次上看 主要分为专科 本科 硕士和博士 4 个层次 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主要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结业 证书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 结业 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结业 证书 二 学位制度 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受教育者个人 表明其所达到的相应的专业水平的一种终 身的学术称号 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受教育者个人 表明其所达到的相应的 8 专业学术水平的一种凭证 我国学位设学士 硕士 博士 3 个等级 另外还设置了名誉博士学位 我国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为 12 个 12 个学科门类 88 个一级学科 300 多个二级学科 学位教育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 三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 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的 测定和评价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 试的机构承办 目前高考 成人高考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教 育考试都纳入国家考试管理范畴 特点 对国家教育考试各项违规处理办法的统一规范 对当前形势所需违规处理的条款的 增加 对有关违规处理条款的可操作性的加强 对违规处理力度的加大 对违规处理程序 的规范 内容 总则 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程序 附则 将违规行为分 为违纪和作弊两类 并且详细规定了两类违规现象的界定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的特点和内容 四 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 一 教育督导制度 主要针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控而设计的制度 指县级以上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 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依照国家的有关 规定 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 检查 评估 指导的制度 我国教育督导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与及其他有关工作 教育督导制度分为综合督导 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 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 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估量 以保 证办学基本质量的一项制度 评估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也是完整的科学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评估主要有 合格评估 办学水平评估 选优评估即学校内部评估等形式 二 教育评估制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校办学思想 办学情况和办学 特色等进行全面考察与评估的一项评价活动 分为自评阶段 专家组进校考察阶段 专家组考察以后的整改阶段 对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认识 第三章 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一 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 一 学校是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1 学校享有国家行政权力 2 学校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3 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二 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 教育法 第 31 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 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地位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9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高等教育法 第 30 条 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高等学校的校长作为高等学校的法人代表 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 即 学校享有法人权利 1 财产权 2 人身权 三 学校是行政相对人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学校具有两种主体资格 他即是法律授权的行政主体 又是行政主体 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 1 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权 2 参与制定教育法规或计划的权利 3 听证权利 二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 一 设立高校的原则 1 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原则 2 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二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 1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 有合格的教师 3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 设备等 4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三 学校的设立程序 申请 审批 四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其内部管理体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的领导分工 机构设置 管理权限以及相互关系的根本组 织制度 包括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 内部行政体制 内部学术机制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是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前提下 建立和 完善多元化内部管理体制 合理配置政治权力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 制和运行机制 公办与民办管理体制的异同 第一 公办内部管理体制分为党委领导 党委享有的决策权 校长享有执行权 校长行政 教授治校 民主监督管理 第二 民办内部管理体制 理事会 董事会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校长 两者的差异主要在决策机构的不同 公办的决策机构只能是中共基层党委 而民办的决策 机构比较灵活 两者的相同点主要在作为民办执行机构的理事会 董事会和公办的校长的职权基本相同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首先 应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 应认识到 他们之间实际上是高校内部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10 其次 要认真解决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严重失衡的问题 强调高校学术委员会等 学术机构在大学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再则 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权及其活动规则 三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一 学校的权利 1 自主管理 2 实施教育教学 3 招收受教育者 4 对受教育者进行管理 5 颁发相关证书 6 聘任相关教育人士及进行管理 7 管理 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 拒绝非法干涉 9 其他 二 学校的义务 1 遵守法律 法规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3 维护受教育者 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 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 遵照有关规定收费 6 依法接受监督 招生广告惹出的祸 湖南省岳阳市宜登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 1997 年经审批印制了招生简章 说 学校历年升 学率都在 90 以上 今年可望进入中国私立学校百强 学校宽进严出 不求生源特别优秀 但求毕业时达到重点中学水准 考风好 成绩无水分 分数可信度高 在措施与承诺部分 说 90 以上的学生能进入重点中学和大学学习 有条件者可直接去国外名校深造 对有特 殊要求者可定向培养 同时 该校校长还印了名片 背后写着 每年升学率和优秀率在 90 以 上 第四章 高校教师 一 教师的职业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 3 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因此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和神圣性 二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 2 创新科技和文化的重要实现者 3 知识 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 三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 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 2 言论出版 集合 结社 游行 示威 3 监督权 控告权和申诉权 4 宗教信仰自由权 5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6 社会经济权利 7 文化教育权利 一 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 遵守法律 3 维护祖国安全 荣誉和利益 4 保卫祖国 依法纳税 二 教师的专业权利与义务 1 教育教学权 2 科学研究权 3 指导与评定权 4 物质保障权 5 民主管理权 6 进修培训权 1 遵守法律 2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3 教育教学和管理 4 尊重学生 5 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 6 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 王晓华诉教育部不予受理行政复议案 华中科技大学讲师王晓华因其在学校举行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中未通过副教授的 资格评审 认为学校在资格评审中存在弄虚作假问题 而教育部对其提出的行政复议作出 了不予受理决定 因而状告教育部行政不作为 四 高校教师的资格制度 一 高教教师资格的条件 1 中国公民 2 思想品德要求 3 教育教学能力 4 学历要求 依照教师法 14 条的规定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不 能取得教师资格 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 丧失教师资格 另外根据教师资格条例 对具有 1 弄虚作假 骗取教师资格的 2 品行不良 侮辱学 生 影响恶劣等情形 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高校撤销其教师资格 二 高校教师聘任 依法订立教师聘任合同 须符合 1 当事人须具备合法资格 2 聘任合同的内容合法 3 聘任合同形式合法 当高校教师获得资格后 才有机会参与职务的聘任 学校本着按岗择优聘任的原则 有聘 任 缓聘 解聘 不聘的权利 教师也有应聘 拒聘 辞聘的权利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明确了高校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参加培训 继续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 高校应为教师参加培训 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限制聘用案 原告原为株州市第二中学在聘的高级语文教师 在他撰写的 入学教育课 论文及 人世 老枪 一书中 曾提出 读书为挣大钱娶美女 的观点和言论 并向学生推销其作品 株 州市教育局发现后 即组织专人对有关情况进行查处 做出了 株州市 含 5 县市区 内 所有学校不聘用原告当教师的 处理意见 五 高校教师职务制度 根据高校教师所承担的教学 科学研究等任务 设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4 个 高校教师职务须具备法定的基本条件方可申请 从职务评审主体看 高校教师职务的评审 主体是行政机关 从权力性质看 教师职称的评审行为是行政权而非内部管理权 从法律 12 效果看 教师职务评审行为具有行政法律意义 第五章 高校学生 一 高校学生的含义 1 教育学 学生是人 是发展中的人 是以学习为主体任务的人 2 法 学 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教育机构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 并在其 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二 高校学生的法律地位 1 公民 2 受教育者 高校学生的法律地位基本上体现于高校学生与就读的高校之间的关系 我国学者关于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的主要观点 1 行政法律关系说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以是否可诉为准 分为 特别权力关系说 不能提出诉讼 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说 应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2 民事法律关系说 高校与学生之间属于平等主体 形成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而且属于充分尊重意志 自由的契约关系 形成教育契约说 3 教育法律关系说 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 表现为特定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以相应的教育法律 法规的存在或出台为前提 是一种独立存在 全新的法律关系 综合上述观点 我国高校与学生间的关系是一种混合关系 最基本的是行政法律关系 其 次在某些领域还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表现 学籍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 颁发学业证书产生的法律关系 档案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 奖惩产生的法律关系 教育教学安全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 2 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表现 校园设施提供与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 后勤服务产生的法律关系 侵权赔偿产生的法律 关系 基本权利 1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2 获取物质保障的权利 3 获得公正评价与相应证书的权利 4 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5 申诉起诉权 6 其他 三 学生的权利 特殊权利 1 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权 2 组织社团权 基本义务 1 遵纪守法 2 养成良好品德义务 3 努力学习的义务 4 遵守其他制度的义务 四 学生的义务 特殊义务 13 缴纳学费 高学生诉矮老师人身赔偿案 某日在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检查中 教师甲某在检查卫生时 其学生乙某开玩笑地拍了教师 甲某的肩膀 因为学生乙某的个子很高 而教师甲某的个子矮 但教师甲某看到学生竟然 拍自己的肩膀 心生恼怒 将学生乙某叫到办公室进行殴打 并要求学生写检查 事后 学生乙某在父母监护下 提出对教师甲某的诉状 五 高校学生的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的管理制度 一般理解为高校学生将其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通过文件 方式加以确定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高校对其学生具体管理措施的制度化 1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制化的必要性 依法治校是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依法治校是适应全球化和 WTO 规则的需要 依法治校是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要求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必由之路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基本途径 树立法制观念 完善立法体系 改革管理制度 严格依 法办事 2 高校校规的内涵 制定依据和遵循规则 高校校规的制定就是制定学校管理规则的活动 校规制定就是高校通过一定程式确立高校 及其学生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活动 是高校办学自主权或大学自治权的一部分 高校 制定校规的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授权 就其效力而言 虽然传统理论将高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