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媒介产品性质之动态机制模型 丁汉青 摘要 本文将媒介产品视为阅听人所消费的 由媒介组织生产的内容与物质载体的 统一体 认为媒介产品的性质会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表现出变动性 并分析影响媒介产品 性质动态变化的三个关键因素为技术 规制与商业模式之选择 最后直观地描绘出这三个 关键因素间的相对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并最终决定媒介产品性质的动态机制 关键词 媒介产品 性质 技术 规制 商业模式 Abstract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attribute of the media output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thing provided by the media organization and consumed by the audience with the information aspect as well as the material aspect What is more it analyzed the three key factors technology regulation and the choice of business model which affect the attribute of the media output At last a dynamic mechanism model of the media output attribute is illustrated Key words media output attribute technology regulation business model 一 前言 1954 年萨缪尔森在 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 一文中首先提出 满足了收益时的非排他 性 non excludability 和消费时的非竞争性 non rivalry 两个特点的物品和服务就是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亦有译作公共产品或公共品 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根据这个经 典定义又把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物品和服务分为三大类 完全条例上述两特征的叫做纯公共 物品 pure public goods 部分符合上述两特征的叫混合物品 Quasi public goods 亦有译 作准公共品 还可细分为俱乐部产品和拥挤性公共品 完全不符合上述两特征的叫做私人 物品 private goods 亦有译作私人产品 对不同性质的物品来说 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并 不相同 一般认为 纯公共物品需由政府提供 混合物品应由政府和私人联合提供 私人 物品则应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的基本关注点 因此媒介经 济学亦多以媒介产品的性质作为一个研究起点 本文拟围绕媒介产品性质展开讨论 解决 以下三个问题 一 媒介产品的内涵 二 媒介产品的性质 三 媒介产品性质变化的动态机制 2 二 媒介产品概念内涵 在确定媒介产品的性质时 西方学者多采用罗列的形式 并不明确界定媒介产品 而 中国学者则往往要先界定媒介产品 有学者将媒介产品分为两类 信息产品本身 如出版 物 电影 专题片等 与广告服务 1但是媒介给广告主所提供的广告服务主要是出售广告 版面或时段 媒介所出售的广告版面与时段既具竞争性 又具排他性 与其卖给受众的产 品有很大不同 若将信息产品与广告服务都笼统地冠之以媒介产品的概念 就会忽而言东 忽而言西 难以给人一个明晰的概念 所以笔者倾向于将媒介所提供的广告空间与时段从 媒介产品的概念中摘出来 明确称之为广告产品 还有研究者将电视产品视为 电视产业的全部产出 应涵盖电视播出机构 电视节 目制作机构与观众之间的全部领域 2这一概念的可取之处是未将电视播出机构与广告主 之间的领域划归电视产品 但还存在涵盖过宽的问题 此不再多加分析 此外 在分析媒介产品性质时 有一种思路是将媒介内容与其物质载体区分开来分别 定性 譬如 Bruce M Oweng 与 Steven S Wildman 认为 大多数产品都有一些 私人性 成 分和一些 公共性 成分 例如电影和图书就表现出双重性质 它们的内容是公共物品 但他们以私人物品的形式传递给消费者 3 邓向阳则认为 媒介商品在技术层次上往往是 私人品 在内容方面则往往是公共品 4从理论上看 这种分析并没有错 并且在公司层 面研究媒介内容的深度开发 如电影的 窗口 理论 时 单独强调媒介内容的公共物品 性质 可以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但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分析媒介产品性质时 这种思路就 少了些实用价值 首先 所有媒介的内容部分都是信息 皆为公共物品 Prist 识别出信息的 12 个不同的经济特征 第一个便是信息都是公共物品 5 由此可见 不管媒介形式如何 纸张 电磁波 光纤 光盘 磁带等 其所携载的内容皆为信息 均 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因此皆为公共物品 这个问题在信息科学中论述甚多 因此在 谈论媒介产品的性质时再来确定媒介内容公共物品的性质 实无多大价值 其次 媒介产品的内容与物质载体缺一则不构成可供受众消费的完整产品 媒介产品的内容与物质载体恰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缺一则不构成可供受众消费的完 整的媒介产品 不负载内容的纸张难以称之为报刊或图书产品 不负载内容的电磁波难以 称之为电视产品 在生产 消费过程中 媒介产品总是负载内容的某种介质 由此观之 从较为宏观的产业层面看没必要将一个概念细化为内容与内容载体两个方面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将所言指的媒介产品视为媒介企业所生产的 受众所接收到的媒 3 介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 即载有内容信息的纸张 电磁波 胶片 磁带 光盘 网络 等最终劳动产品 用模式表示如下 见模式一 媒介企业 受众 模式一 媒介产品的内涵 三 媒介产品的性质 传媒经济研究者曾对媒介产品的性质做出这样的划分 皮卡德将书籍 杂志 报纸 唱片和录像带归为私人产品 而将有线电视节目 cable programming 电影 无线电广播和广播电视视为是公共物品 6 Bruce M Oweng 和 Steven S Wildman 认为 电视产业所销售的产品是公共物品 7 根据上下文 此所言所的电视产 业是广播电视产业 笔者注 Ryan Bill 则认为书籍 杂志 唱片 录音带是私人品 电影 剧院表演 现场演唱会等为准私人品 Quasi public goods 广播电台与电视台播送 的各种节目则属于准公共品 8 吴克宇在电视媒介经济学中指出 电视产品是准公共物品 9 皮卡德 Bruce M Oweng 和 Steven S Wildman Ryan Bill 等确定各种媒介产品的性质 时 多采用罗列的方式 有明确的所指 读者也较易于理解 因此并不多加证论 相对而 言 吴克宇所言指的电视产品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 无线电视产品 数字电视产品 付费 电视品等皆包含在内 虽详加论证 10 但由于各种电视形式间的差别甚大 所以忽而指无 线电视 忽而指数字电视 忽而又指付费电视 欠明确 鄙以为 在确定媒介产品的性质 时 明确区分现有各种媒介产品形式 采用罗列的方式 更具针对性 借鉴研究者们对各类媒介产品性质的确定 笔者观点如下 媒介产品 私人物品 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 书籍 印刷书籍 Yes 电子书籍 YesYes 内容 内容信息 物质载体 媒介产品 4 报纸 印刷报纸 Yes 电子报纸 Yes Yes 杂志 印刷杂志 Yes 电子杂志 Yes Yes 无线电广播 AM FM 广播 Yes 数字无线电广播 DARS Yes 互联网广播 web casting Yes Yes 广播电视 Yes 数字卫星电视 Yes Yes 有线电视 Yes Yes 电影 Yes 唱片 Yes 录像带 Yes 为简化问题 上表仅以竞争性与排他性为维度 将媒介产品划分为三类 既符合竞 争性又符合排他性的为私人物品 既不符合竞争性又不符合排他性的为公共物品 介于二 者之间的为混合物品 上表中所列电子书籍 电子报纸 电子杂志皆与互联网有关 互联网的公共物品性质 与私人物品性质本身就是个复杂的问题 11由于互联网经营者与电子书籍 电子报纸 电 子杂志等的经营方可以相互脱离 为使问题简化 此处不考虑互联网本身 基于同样的道 理 不考虑有线网络 上表中某些媒介产品的性质跨两栏 如电子书籍既可是混合物品 又可是公共物品 这并不意味着电子书籍在同一条件下既是此又是彼 而是说随着某种情况的变化 这种媒 介产品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 媒介产品的性质具有动态性 媒介产品性质变化的 动态机制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四 媒介产品性质动态机制分析 邓向阳认为媒介产品的私人品性质与公共品性质受媒介本身特征 传播技术的制约 5 时效性三个因素的影响 并指出 只要某些条件发生子变化 大多数媒介商品可由公共品 转为私人品 也可以由私人品转为公共品 或者同时具有私人品性质与公共品性质 12 邓正确地指出媒介产品性质具有动态性 但第一 未能充分分析影响媒介产品性质变动的 因素 第二 未能系统地揭示出这些因素影响媒介产品性质的动态机制 一 影响媒介产品性质变动的因素 邓所指出的影响媒介产品私人品性质与公共品性质的三个因素中 第一与第三个因素 侧重于静态地解释某个媒介产品为何具有私人品或公共品性质 而并非着眼于动态变化 并且媒介本身特征与时效性存在很大内在相关性 鄙以为 影响媒介产品性质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 技术 技术往往赋予媒介产品具有排他性 譬如数字电视加密技术使数字电视产品 可以具有排他性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使电子书籍 电子报纸 电子杂志 网络广播等可以 具有排他性 唱片数字版权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技术通过 可信系统 trusted system 锁定 lock up 内容 在 可信系统 中 副本保护被嵌入各个销售 对象 操作系统 唱片和播放器 从而使唱片具有排除性 2 规制 主要是版权保护方面的规制 譬如 美国宪法第 1 款第 8 条和许多国际版 权协定都对图书的版权保护做出了规定 虽然现在图书版权受到复印机 扫描仪等电子设 备的挑战 但版权保护规制的存在仍能保证图书私人物品的性质 2002 年 7 月 8 日版权使 用费仲裁委员会所做出的网络广播电台应为播放音乐支付版权费的裁定让纯互联网广播电 台 全世界运转着几千家纯互联网电台 非商业广播电台和无钱支付这些费用的个人广播 电台 personal radio services 被迫撤消 13 1992 年美国家用录音法 1995 年录音制 品数字化表演权法案 版权期间延长法案 数字千年版权法 等规制使包括网络广播 在内的网上传播产品大多要么选择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 然后以公共物品的性质存在 要 么选择订户型商业模式 以混合物品的性质存在 3 商业模式之选择 媒介产品生产者若选择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 便可能会放弃技术 所提供的排他性 从而使媒介产品成为公共物品 譬如电子报纸与电子杂志生产者选择广 告支撑型商业模式 只希望借助网络形式增加受众数量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而增加广告 收入 并不打算赚取电子报纸与电子杂志的发行收入 那么 电子报纸与电子杂志产品就 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因此可归为公共品 如果电子报纸与杂志选择依靠发行收入的商 业模式 就可以采用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使电子报纸与电子杂志产品具有排他性 因而成 为混合物品 再如卫星电视服务商如果依靠订户收入 便会运用加密技术 使其媒介产品 6 具有排他性 因而使卫星电视产品成为混合物品 若选择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 便会放弃 使用加密技术 从而使媒介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如目前中国各省卫星电视产品多为 公共物品 有线电视产品亦是同样道理 美国的 HBO 等依靠订户收入 便可采用成熟技 术 使其产品具有排他性 从而具有混合物品的特征 而中国付费有线电视刚刚起步 目 前大多数有线电视仍依靠广告收入 其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二 媒介产品性质的动态机制模型 简言之 媒介产品性质变化的动态机制可表述为 技术 规制 主要是版权保护 与 商业模式之选择三因素动态变化 合力将媒介内容的 公共物品 性质约束在一个能使媒 介产品赢利的状态 从而使媒体产品的性质随三种力量的相对关系而变化 用模式表示如 下 见模式二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模式二 媒介产品性质变化动态机制模型 具体而言 此模型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媒介产品 技术 硬保护 弱 强 硬态度 规制 软保护 强 弱 商业模式之选择 订户支撑型 广告支撑型 政府 部门 技术研 发部门 媒介组织 7 第一 作为内容与物质载体统一体的媒介产品的性质受技术 规制及企业商业模式之 选择三个因素的制约 三方因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决定着媒介产品的性质 强大的技术和规制力量及订户支撑的商业模式将媒介产品推向私人物品方向 软弱的技术 和规制力量及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则将媒介产品推向公共物品方向 第二 技术 硬保护 与规制 软保护 分别主要作用于媒介的物质载体与内容 媒 介组织则根据技术与规制所提供的可能性选择商业模式 第三 技术主要由技术研究部门提供 规制则由政府制定 商业模式选择掌握在媒介 组织手中 三 媒介产品性质动态机制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唱片企业选择订户支撑型商业模式的情况下 媒介产品的规制 版权保护 与技 术保护必须相对较强 以约束媒介内容的公共物品属性 当网络 刻录等新技术使原有的 技术保护力量相对较弱时 立法 规制 和数字版权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技术 技术 便被提上日程 14 四 结论 媒介产品性质问题是媒介经济学发展初期就已关注的问题之一 但检视已有著作 不难发现 第一 赋予媒介产品的内涵并不明晰 第二 并未细察媒介产品性质变化的动 态机制 本文将媒介产品界定为同媒介企业生产的 受众所接收的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 体 并揭示出由技术 规制及商业模式之选择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机制 1宋建武著 媒介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 23 29 页 2吴克宇著 电视媒介经济学 华夏出版社 2004 年 第 20 页 3 Bruce M Oweng Steven S Wildman Video 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23 4邓向阳编著 媒介经济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第 19 页 5 Prist W C An information framework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formation highways 1994 转引自 Alison Alexander James Owers Rod Carveth C Ann Hollifield Albert N Greco Media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 Third Edi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es 2004 P86 87 8 6 Robert G Picard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Saga Publications 1989 P19 7 Bruce M Oweng Steven S Wildman 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滨海公务员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
- 十五五规划纲要:生物药生产的蛋白质含量检测技术
- 棚改安置房项目申请报告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种植基地环保安全管理制度
- 数据要素分类分级:“十五五”精准治理新范式
- 2025浙江杭州地铁校园招聘332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河南南阳桐柏县事业单位招考(11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河北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招聘外包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江西萍乡市湘东区国企业面向社会招聘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常考铁路主题题库及答案
- 2026云南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招聘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专业队队员4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 领导力培训课件:情商与领导力
- 2025年国语入门测试试卷及答案
- 合规性保证承诺书范本8篇范文
- 2025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定向招聘47人(含应届和非应届)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秋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词汇句子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 玻璃厂电气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高级工程师项目管理实战案例分析
- 2025福建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