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汇报_第1页
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汇报_第2页
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汇报_第3页
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汇报_第4页
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汇报今天,刘副市长一行不辞辛劳,莅临我镇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中共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及全镇万各族人民对刘副市长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将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基本镇情镇位于东南部,距县城 54 公里,东邻县的镇和镇,西接本县乡,北连、两乡,东西宽公里,南北长 26 公里,国土面积298 平方公里。全镇辖 9 个村 13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52 户 25193 人。海拔在 1010 米至 2175 米之间,年平均气温 19,年均降雨量 1320 毫米,气候立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既有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区,也有温凉山区,适宜多种经营。有耕地面积 31335 亩,其中水田面积 11362亩,旱地面积 19973 亩。是典型的农业镇,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香料烟、甘蔗、茶叶、林业和畜牧业,后续产业有蚕桑、甜龙竹,是鱼米之乡、甜龙竹之乡、优质香料烟和糖料基地。(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 / 92016 年上半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1803 元,同比增长 26%。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370 万元,同比增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 5255 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980万元,同比增长 8%。完成个私经济总收入 2751 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小春粮食总产万公斤。二、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通过提升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各项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全镇各项产业健康发展。粮食: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吨,其中小春粮豆 6500 亩、实现产量吨,大春粮食 23700 亩、预计产量 9650 吨;香料烟:08/09 年度,完成香料烟种植亩,发展再生烟亩、宿根烟亩、夏烟亩,已完成收购产量 30017担,实现农民收入 2100 多万元;甘蔗:新植甘蔗亩,总面积万亩,08/09 榨季完成甘蔗社会产量万元、入榨产量 万吨,实现农民收入 1800 多万元;蚕桑:新植蚕桑 3500 亩,3 / 9总面积达 6187 亩,饲养春蚕张、产茧量吨、张产量公斤、张效益元、综合均价元/公斤,现在正饲养夏蚕 63 张、计划交售鲜茧吨吨;茶叶:茶叶总面积 12361 亩,其中投采面积亩,春夏茶总产 520 吨,实现农民收入万元。畜牧业:完成大牲畜存栏 9115 头、生猪存栏 43450 头、山羊存栏7481 头、禽类存栏 80094 羽,完成肉类总产 2174 吨,实现畜牧产值万元;林业:核桃总面积达 42519 亩,计划投产产量 350 吨、实现产值 170 多万元;竹子总面积 32600 亩,其中甜龙竹 16500 亩,投产 25400 亩,其中甜龙竹 14600 亩,计划产竹笋 900 吨、产竹材 4500 吨,实现产值 170 多万元;果蔬:水果总面积 2253 亩,计划总产量吨,实现产值 50 多万元;蔬菜总面积 2310 亩,总产 1172 吨,实现产值 352 万元。(二)产业布局结构趋于合理。按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坝子村组主要以发展香料烟为主,半山半坝村组以发展山地香料烟、甘蔗、茶叶、蚕桑等为主,山区村组以甘蔗、蚕桑、茶叶、泡核桃为主。(三)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得到改善。2016 年全镇大春优质粮食面积 19000 万亩,占总面积的 80%。新植甘蔗全部为优良品种,良种面积达 18400 亩以上,占甘蔗总面积的 80%。全镇计划生产加工精制茶 350 吨,占计划总4 / 9产的%。蔬菜生产以优质反季蔬菜为突破口,水果生产逐步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四)科技兴农步伐加快。农业技术逐步由单纯的产量技术向产量、质量并重技术转变。水稻旱育稀植、包谷规范化立体栽培、甘蔗规范化栽培都得到普及。茶叶重点突破低产茶园改造和生态茶园建设。蔬菜良种、大棚、地膜技术和水果育苗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覆盖面达 80%以上。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情况2016 年,我镇第三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涉及 4 个自然村,即:村马田头自然村(续建)、马家田村芒黑山自然村(市、县级试点)、新庆村中寨自然村(续建)、刺竹山村马场自然村。实际完成新农村建设总投资万元,其中:省、市补助资金 15 万元,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资金 60 万元,整合部门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2016 年,我镇第四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涉及 9 个自然村,即:马家田村塘尚水自然村(市级点),酒药村酒药寨自然村(县级点)、小河自然村,新庆村芒蚌自然村、芒品自然村、旧芒品自然村,小村小自然村,长山村芒泥山自然村、下马鹿自然村。计划总投资 498 万元,其中市级补助 5 万元、县级补助 10 万元,整合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 60 万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40 万元、5 / 9整合以工代赈示范项目资金 179 万元、整合整村推进项目3 个 45 万元、整合长山村苗族地区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资金30 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129 万元。截止目前,共启动试点建设 6 个,完成投资 150 万元,其中整合整村推进项目 3个 45 万元、群众自筹投入 105 万元。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市委二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县委政府的部署,围绕发展、稳定两大主题和民富、镇强两大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坚持好中求快、稳中求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农村改革发展、非工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项目建设六个重点,把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粮食总播种面积 3 万亩、产量达 1000 万公斤、人均 400 公斤;香料烟总面积 1 万亩以上、产量达 3 万担、实现烟农收6 / 9入 2100 万元;甘蔗总面积稳定在 2 万亩左右、农业产量达万吨、入榨 7 万吨,实现蔗农收入 1800 万元;蚕桑面积6190 亩,养蚕 5110 张、产量 13 万公斤,产值 260 万元;茶叶总面积万亩、产量达 125 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 1250 万元;核桃总面积达 53000 亩,投产产量 800 吨,实现产值450 万元;竹子总面积 36600 亩,其中甜龙竹 20600 亩,投产 30000 亩,其中甜龙竹 16600 亩,年创经济效益 1100 万元;肉类总产 3000 吨、实现产值 2000 多万元。围绕上述目标,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五”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确立了“优化粮油、巩固甘蔗、突破烟茶、发展畜牧业,壮大竹子和蚕桑”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牢固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经济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优势、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立与龙头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八大高产、优质、高效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到创建一个生产基地,培育一项主导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二)巩固粮食基础地位。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7 / 9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水稻基地,办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保持“粮仓”风貌。(三)发展经济支柱产业。一是优化提升香料烟产业。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走质量安全效益型发展路子、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狠抓十大关键技术、保障烟叶安全、抓好水浇地工程建设,香料烟总面积巩固在 1 万亩以上,实现产量 1500 吨。二是巩固发展甘蔗产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布局,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积巩固在 2 万亩,预计产量万吨、入榨 7 万吨,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三是稳步发展茶叶产业。始终坚持一手抓茶园茶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加工营销,积极动员茶农加强茶园中耕管理,抓好低产茶园改造,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质量,以质量引市场,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围绕“兴牧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产业,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8 / 9(四)积极培育后续产业。一是加大扶持蚕桑产业。抓住国家实施“东蚕西移”的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植发展蚕桑产业,桑园总面积巩固在6000 亩左右,养蚕农户不断增加,使蚕桑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二是发展壮大核桃产业。结合土地资源、气候优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实际,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的原则,做好核桃品种改良和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使面积不断增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更加明显。(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动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工作上来,抓住机遇,搞好重点工程建设,带动面上工程建设。一是坚持项目投入这个总抓手不动摇,按照经济和社会事业项目齐抓、大中小项目并举的项目工作思路,切实抓好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农水扶贫、土地复垦等项目资金的投入使用;二是切实增加本级财政投入,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确保使用规范和使用效益;三是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 ,规范农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益性设施建设。五、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9 / 9我镇农业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我镇辖区内工业只有 1 家糖厂、2 家砖场和几家茶场,规模和数量不足,工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精品、名牌农产品少,农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不能适应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少,手段单一。 四是缺乏大的项目支撑,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六、请求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1.全镇现有农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