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摘 要利用单片机所具有的智能测控特点,设计制作了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电流源” 。该电流源具有设定准确、输出电流稳定、可调范围全程线性等特点。本设计由两大模块组成: 大功率压控电流源模块; 单片机应用系统模块。前者是电流源的核心,起着恒流调节、抑制纹波电流的关键作用;后者则起着设定电流源输出、改善电流调节精度、消除小电流输出的非线性等作用。本系统由单片机程控输出数字信号,经过 D/A 转换器(TLC5615 )输出模拟量,再经过运算放大器隔离放大,控制输出功率管的基极,随着功率管基极电压的变化而输出不同的电流。单片机系统还兼顾对恒流源进行实时监控,输出电流经过电流/电压转变后,通过 A/D 转换芯片,实时把模拟量转化为数据量,再经单片机分析处理, 通过数据形式的反馈环节,使电流更加稳定,这样构成稳定的压控电流源。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输出电流稳定,不随负载和环境温度变化,并具有很高的精度,输出电流误差范围5mA,输出电流可在 20mA2000mA 范围内任意设定,因而可实际应用于需要高稳定度小功率恒流源的领域。此外,还实现了变增益测量,提高了电流的测量精度。本电流源采用 LCD 显示界面,使用直观方便。关键词:单片机,数控,转换 ,PID 控制Abstract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By making good use of the intelligent measure and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MCU), the numerical-controlled direct current source is designed and made. This direct current source not only can steadily output, but also can be accurately initialized, and adjusted linearly at a wide range. 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two basic modules: The high-power voltage-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module; The MCU application system module. The former one is the hard core of the current source, while keeping the output current steadily and restraining its ripple. The latter one controls the initialization of the output, improves the precision of the output signal and eliminates the nonlinear effect at the low output terminal made by small signals. In addition,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measurement to make the gain variable. In the system, the digital programmable signal from SCM is converted to analog value by DAC (TCL5615),then the analog value that is isolated and amplified by operational amplifiers, is sent to the base electrode of power transistor, so an adjustable output current can be available with the base electrode voltage of power transistor.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can be monitored by the SCM system real-timely, its work process is that output current is converted voltage, then its analog value is converted to digital value by ADC, finally the digital value as a feedback loop is processed by SCM so that output current is more stable, so a stable voltage-controlled constant current power is designed.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ed that the system can output a stable current, which has no influence with load and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can output a precise current of 5mA error with a width, which can be set liberally in 20mA2000mA, so it can be applied in need areas of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low power. so that we improve the measure precision of the current source. Besides, using LCD makes the direct current source more convenient to use.KEY WORDS: MCU gital-control, transition, PID control arithmetic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目录摘 要 .IAbstract.II目录 .III第一章 绪 论 .11.1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1.2 数控直流电流源的应用 .11.2.1 在计量领域中的应用 .11.2.2 在半导体器件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21.2.3 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31.2.4 现代大型仪器中稳定磁场的产生 .31.2.5 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31.3 数控直流电流源的发展历程 .41.3.1 电真空器件数控直流电流源的诞生 .41.3.2 晶体管数控直流电流源的产生和分类 .41.3.3 集成电路数控直流电流源的出现和种类 .4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4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6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3.1 电源模块 .83.2 单片机主模块 .103.3 V/I 转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 .103.4 输出电流采样电路 .113.5 D/A 转换电路 .123.5.1 TLC5615 功能简介 .133.5.2 TLC5615 工作原理 .143.5.3 TLC5615 与 AT89C51 单片机接口 .153.6 A/D 转换电路 .163.7 数码管显示电路 .183.7.1 ZLG7289 简介 .193.7.2 控制指令 .2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第四章 PID 控制算法和控制目标的产生 .28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305.1 软件主模块 .305.2 按键显示 .305.3 数值处理原理 .315.4 程序流程方框图 .325.4.1 主程序流程图: .325.4.2 PID 算法程序流程图 .335.4.3 中文液晶显示: .335.5 主要程序 .345.5.1 MAIN_DISPLAY.345.5.2 NUM_CHANGE .355.5.3 DA_change.35第六章 性能分析与测试 .376.1 输出电流波形测试 .376.2 输出电流测试 .376.3 纹波电流测试 .38总 结 .40致 谢 .42参考文献 .43附录:第一章 绪 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1.1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许多科学实验都离不开电源,并且在这些实验中经常会对通电时间、电压高低、电流大小以及动态指标有着特殊的要求,然而目前实验所用的直流电源大多输出精度和稳定性不高;在测量上,传统的电源一般采用指针式或数码管来显示电压或电流,搭配电位器来调整所要的电压及电流输出值:使用上若要调整精确的电压或者电流输出,须搭配精确的显示仪表监测,又因电位器的阻值特性非线性,在调整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况且还要当心漂移,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如果直流电源不仅具有良好的输出质量而且还具有多功能以及一定的智能化,以精确的微机控制取代不精确的人为操作,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对一些参数进行预设,这将会给各个领域中的实验研究带来不同程度的便捷与高效 。低纹波、高精度稳定直流电流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种电源,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普通电流源往往是用电位器进行调节,输出电流值无法实现精确步进。有些电流源虽能实现数控但输出电流值往往比较小,且所设定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准确不经测试无法知道等等。为此,结合单片机技术及/变换电路,采用反馈调整控制方案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单片机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流源。它可实现以下功能:(1) 具有多个量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2) 输出电流值可精确预置,最小步进为 1,最大输出电流 2000。(3) 纹波电流极小,小于 0.1。(4) LED 可同时显示预置电流值、实测电流值及当前量程档,便于用户操作及进行误差分析。1.2数控直流电流源的应用1.2.1 在计量领域中的应用 电流表的校验宜用数控电流源。校验时,将待校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串接于数控直流电流源电路中,调节数控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大小至被校表的满度值和零度值,检查各电流表指示是否正确。在广泛应用的 DDZ 系列自动化仪表中,为避免传输线阻抗对电压信号的影响,其现场传输信号均以恒流给定器提供的 010mA(适用于 DDZ-II 系列自动化仪表)或 420mA(适用于 DDZ-III 系列自动化仪表)直流电流作为统一的标准信号,便于对各种信号进行变换和运算,并使电气、数模之间的转换均能统一规定,有利于与气动仪表、数字仪表的配合使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在某些精密测量领域中,数控直流电流源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给电桥供电、用电流电压法测电阻值等。各种辉光放电光源:如光谱仪中的氢灯、氖灯,一旦被点燃,管内稀薄气体讯速电离。由于离化过程的不稳定性并恒有增加的倾向,放电管中的电流将随之上升。因此,在灯管上加以恒定电压时,它是不稳定的,其电流值可能增大到使灯管损坏。为了稳定放电电流,从而稳定灯管的工作状态,最好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各种标准灯(如光强度标准灯等)的冷态电阻接近于零,在使用时为防止电流冲击,一般通过调压器或限流电阻逐步加大电流至额定值,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特别是,使用这些标准灯时,必须控制通过灯丝的额定电流不变,否则灯丝内阻的变化将影响灯的发光稳定性。因此,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更为合理 。在电位差计中如果使用数控直流电流源则可免去校正工作电流这一环节。1.2.2 在半导体器件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半导体器件参数的测量常常用到数控直流电流源。例如,测量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时,若预先将数控直流电流源调至测试条件要求的电流值,则对不同击穿电压的晶体管无须调整就可由电表或图示仪表直接读出击穿电压的数值。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延长了仪表的使用寿命,而且限制了反向电流,不致损坏被测晶体管。 半导体器件参数的测量也必须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例如,用光电导衰退法测量材料的少数载流子寿命,用半导体霍尔效应测量材料的电导率、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等,因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对温度、光照极为敏感,若采用稳压电源,当电阻率改变时,测试电流也会变化,从而影响被测材料的参数值。为了保持测试电流不变,只有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 1.2.3 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目前,在科技和生产部门广泛应用的各类物性型敏感器件,如热敏、力敏、光敏、磁敏、湿敏等传感器,常常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这不仅因为许多敏感器件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还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连接传感器的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等的影响。 1.2.4 现代大型仪器中稳定磁场的产生 在许多医疗诊断仪器中,如 CT 断层扫描仪和超导磁源成像仪中的磁场均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求很稳定。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测量误差。如果采用稳压电源,由于电磁铁线圈工作时发热等原因会使其阻值改变,因而供电电流变化,导致磁场不稳定。如果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就能克服上述缺点。因此,凡是要求磁场十分稳定的装置,就必须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所以,在核物理实验装置中,如粒子加速器、质谱仪、 谱仪以及云雾室,都必须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 众所周知,在电子显微镜中焦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大。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就必须使焦距缩短,而焦距与磁场强度有关。如果磁场不稳定,则磁场强度也不稳定,从而使电子在焦点以外的磁场再次聚焦,甚至多次聚焦,而多次聚焦会使成像质量变坏。因此,必须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 1.2.5 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在用普通的充电机充电时,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充电电流相应减小,为保持正常充电,必须随时提高充电机的输出电压。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充电,就可以不必调整,即使从充电装置中加入或移去部分蓄电池也不影响正常充电,从而使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许多电真空器件,如示波管、显像管、功率发射管等,它们的灯丝冷电阻很小,当用额定电压点燃时,在通电瞬间电流很大,常常超过灯丝额定电流许多倍。这样大的冲击电流容易使灯丝寿命缩短。为了保护灯丝,最好采用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当灯丝从冷到热变化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保持稳定。对于价格昂贵的大功率发射管或要求电真空器件的工作十分稳定时,数控直流电流源供电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线性扫描锯齿波的获得,有线通信远供电源,电泳、电解、电镀等化学加工装置电源,电子束加工机、离子注入机等电子光学设备中的供电电源也都必须应用数控直流电流源。1.3 数控直流电流源的发展历程 1.3.1 电真空器件数控直流电流源的诞生 世界上最早的数控直流电流源,大约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当时采用的电真空器件是镇流管,由于镇流管有稳定电流的功能,所以多用于交流电路,常被用来稳定电子管的灯丝电流。 电子管通常不能单独作为恒流器件,但可用它来构成各种恒流电路。由于电子管是高压小电流器件,因此用简单的晶体管电路难于获得的高压小电流数控直流电流源,用电子管电路却容易实现,并且性能相当好。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1.3.2 晶体管数控直流电流源的产生和分类 进入 60 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设计和制造出了各种类型性能优越的晶体管数控直流电流源,并在实际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晶体管数控直流电流源电路可封装在同一外壳内,成为一个具有恒流功能的独立器件,用它可构成直接调整型数控直流电流源。用晶体管作调整元件的各种开环和闭环的数控直流电流源,在许多电子电路中得到了应用。但晶体管数控直流电流源的电流稳定度一般不会太高,很难达到 0.01%/min,且最大输出电流也不过几安培。它适用于那些对稳定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1.3.3 集成电路数控直流电流源的出现和种类 到了 70 年代,半导体集成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控直流电流源的研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采用分立元件组装的各种数控直流电流源,现在可以集成在一块很小的硅片上而仅需外接少量元件。集成电路数控直流电流源不仅减小了体积和重量,简化了设计和调试步骤,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各种数控直流电流源电路中,集成电路数控直流电流源的性能堪称最佳。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以电力电子学为核心技术的电源产业,从二十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到了 90 年代以来,电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电源产业规模的发展在加快;另一方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或创新意识指导下,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从吸收消化和一般跟踪发展到前沿跟踪和基础创新,电源产业界涌现了一些技术难度较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而且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产品。目前国内还开展了跟踪国际多方面前沿性课题的研究或基础创新研究。但是我国电源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在电源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开发投入、生产规模、工艺水平、先进检测设备、智能化、网络化、持续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为 10-15 年,尤其在实现直流数控直流电流源的智能化、网络化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目前国内在这两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主要是利用单片机和可编程系统器件(PSD)来控制开关直流稳压电源或数字化电压单元达到数控的目的,但和国外的比较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全国的电源及其配件的生产销售企业有 4000 家以上,产值有 300-400 亿元,但国内企业(著名的如北京大华、江苏绿扬等)销售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大多是代理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本和台湾的产品,国内厂家生产的直流稳压电源虽然也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但多限于对输出显示实现数码显示,或实现多组数值预置。总体来说,国内直流数控直流电流源技术在实现智能化等方面相对落后,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个严重的挑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数控直流电流源的要求,由于要求有较大的输出电流范围和较精确的步进要求以及较小的纹波电流,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通过编码开关来控制存储器的地址;根据地址输出对应的数字量送数模(D/A)进行转换;再根据输出的电压量来控制电流的变化;同时;通过四个编码开关的 BCD 码送给 4511 及数码管显示。此方案的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是数据量大且存储器存储容量有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编码开关不稳定,所以不宜采用。其原理图如图 2-1 所示:图 2-1 方案一原理框图方案二:根据数控直流电流源的要求,由于要求有较大的输出电流范围和较精确的步进要求以及较小的纹波电流,所以不适合采用简单的恒流源电路 FET 和恒流二极管,亦不适合采用开关电源的开关恒流源,否则难以达到输出范围和精度以及纹波的要求。根据系统要求采用 D/A 转换后接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功率放大,控制 D/A 的输入从而控制电流值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我选择方案二更为合理。统的原理框图如图 2-2 所示:存储器编码开关显示 D/A转换恒流源负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键盘/显示接口 CH451电源系统电源电压监控及复位电路图 2-2 方案二原理框图AT89C51单片机系统D/A转换电路 TLV5618V/I转换电路及功率放大负载输出电路及采样电路A/D转换电路MAX19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硬件以 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外围包括电源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D/A 转换模块、A/D 转换模块、V/I 转换模块及功率放大模块。3.1 电源模块本设计共用到电源有三种:即18V +5V。电源原理: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如图 3-1 所示:图 3-1 电源方框及波形图(a) 整流和滤波电路:整流作用是将交流电压 U2变换成脉动电压 U3。滤波电路一般由电容组成,其作用是脉动电压 U3中的大部分纹波加以滤除,以得到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U4。(b) 稳压电路:由于得到的输出电压 U4受负载、输入电压和温度的影响不稳定,为了得到更为稳定电压添加了稳压电路,从而得到稳定的电压 U0。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U1 U2 U3 U4 U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图 3-2 18V 电源电路图图 3-2 中电路提供+18V 的电源,-18V 为 AT89C51 是单片机参考电压,主要用于单片机(AT89C51) 、数码显示、键盘。图 3-3 中提供的+5V 的电源用于 LM358 . 由于要求输出的电流最大值为2000mA,而且主要电流从它通过,所以要用大电容,本设计采用两个 2200UF 50V的电容并联(同时为了减小纹波系数本设计在两个电容之间接入有源滤波电路),由于的 LM358 的耐压值最大可达 42V,所以 LM358 可以安全工作 。图 3-3 +5V 电源原理图3.2 单片机主模块AT89C51 单片机是 51 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成员,是 8051 单片机的简化版。内部自带 2K 字节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 COMS 八位微处理器,与Intel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八位 CPU 和闪速存储器结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AT89C51 构成的单片机系统是具有结构最简单、造价最低廉、效率最高的微控制系统,省去了外部的 RAM、ROM 和接口器件,减少了硬件开销,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AT89C51 单片机主系统入图 3-4 所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图 3-4 单片机主系统图3.3 V/I转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压控恒流源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用电压来控制电流的变化,图 3-5 所示电路是数控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和加法器电路。 运算放大器 OP200 和晶体管 Q1、Q2 组成 V/I 转换器,U1A、U1B 和电阻 R1R8 利用 D/A 的输出实现对电压进行数控。OP200 主要功能是实现精密 V/I 转换。TIP42C(10A)是大功率PNP 三极管,主要功能是实现功率放大。图 3-5 V/I 转换和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3.4 输出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电流采样电路是采用取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差,根据 I=V/R 换算得到电流值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3-6 所示。通过对电阻 R9 两端的电压值进行采样,经过运算放大器送入 A/D 转换器 MAX197 进行转换。由于 R9 是 2 欧姆,所以可以测量 04000mA 的电流范围。R9 两端的电压在 04V 的范围内变化,满足 A/D转换的要求和系统设计的精度要求。因为输出电流范围是 02000mA,由于取样电阻为 2 欧姆,则其电压降为 04000mV,即 U1 电压范围为 11V14.6V。单纯依靠 D/A(0-5V )无法满足要求。 加法器主要是利用其抬高 U1 点的电压,将U1 点的电位抬高到 11V,在 D/A 输出为 05V 时,从而使 R9 上得到 02A 的电流。V/I 转换理论分析:U1A 的输出为: , (3-045251 URUDAAout1)由于 R5R 4R 2 10K,故 。 11RDAAout U(3-2)经过 U1B 的反相作用,故 U2A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根据运算放大器虚短的特点,U2A 的同相电压等于 U2A 的反相电压,故负载 RL 上的电流为: (3-90159RURUIDAL 3)R9 采用 2 欧姆精密电阻,在 UDA输出为 0 时调节可变电阻 R1,即调节 U0的值,使U0的值为 11V,即可达到 IRL2A。根据题目要求 20mA2000mA,可以算出系数K,根据公式得出 D/A 转换器的输入值,进而得出准确的输出电流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图 3-6 输出电流采样电路原理图3.5 D/A转换电路TLC5615 是一个串行 10 位 DAC 芯片,性能比早期电流型输出的 DAC 要好。只需要通过 3 根串行总线就可以完成 10 位数据的串行输入,易于和工业标准的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单片机)接口,适用于电池供电的测试仪表、移动电话,也适用于数字失调与增益调整以及工业控制场合。其主要特点如下:单 5V 电源工作;3 线串行接口; 高阻抗基准输入端(见图 3-8) ;DAC 输出的最大电压为 2 倍基准输入电压;上电时内部自动复位;微功耗,最大功耗为 1.75mW ;转换速率快,更新率为 1.21MHz;小型(D)封装 TLC5615CD 和塑料 DIP(P)封装 TLC5615CP 的工作温度范围均为 070;而小型(D)封装 TLC5615ID 和塑料 DIP(P)封装 TL C5615IP的工作温度在- 4085的范围内。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图 3-7 TLC5615 的内部功能框图3.5.1 TLC5615功能简介TLC5615 的内部功能框图如图 3-7 所示,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10 位 DAC 电路;(2) 一个 16 位移位寄存器,接受串行移入的二进制数,并且有一个级联的数据输出 DOUT;(3) 并行输入输出的 10 位 DAC 寄存器,为 10 位 DAC 电路提供待转换的二进制数据;(4) 电压跟随器为参考电压端 REFIN 提供很高的输入阻抗,大约 10M;(5) 2 电路提供最大值为 2 倍于 REFIN 的输出;(6) 上电复位电路和控制电路。引脚功能:8 脚直插式 TLC5615 的引脚分布如图 3-8 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 DIN,串行二进制数输入端; SCLK,串行时钟输入端; ,芯片选择,低有效;CS DOUT,用于级联的串行数据输出; AGND,模拟地; REFIN,基准电压输入端; OUT,DAC 模拟电压输出端; ,正电源电压端。DV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图 3-8 引脚排列推荐工作条件: ,4.5 5.5V ,通常取 5V;DV 高电平输入电压:不得小于 2.4V; 低电平输入电压,不得高于 0.8V; 基准输入电压:2V(VDD-2),通常取 2.048V; 负载电阻:不得小于 2k。3.5.2 TLC5615工作原理TLC5615 工作时序如图 3-9 所示。可以看出,只有当片选 为低电平时,串CS行输入数据才能被移入 16 位移位寄存器。当 为低电平时,在每一个 SCL K 时CS钟的上升沿将 DIN 的一位数据移入 16 位移寄存器。注意,二进制最高有效位被导前移入。接着, 的上升沿将 16 位移位寄存器的 10 位有效数据锁存于 10 位CSDAC 寄存器,供 DAC 电路进行转换;当片选 为高电平时,串行输入数据不能被移入 16 位移位寄存器。注意, 的上升和下降都必须发生在 SCL K 为低电平S期间。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大串行时钟速率为:f(sclk )max =1/ (CH)+ (CS)14MHzWtt两种工作方式:从图 3-8 可以看出,16 位移位寄存器分为高 4 位虚拟位、低 2 位填充位以及10 位有效位。在单片 TLC5615 工作时,只需要向 16 位移位寄存器按先后输入 10位有效位和低 2 位填充位,2 位填充位数据任意,这是第一种方式,即 12 位数据序列。第二种方式为级联方式,即 16 位数据序列,可以将本片的 DOUT 接到下一片的 DIN,需要向 16 位移位寄存器按先后输入高 4 位虚拟位、10 位有效位和低 2 位填充位,由于增加了高 4 位虚拟位,所以需要 16 个时钟脉冲。无论工作在哪一种方式,输出电压为: 102/NVREFIout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其中, 是参考电压,N 为输入的二进制数。REFIV图 3-9 TLC5615 的时序图3.5.3 TLC5615与 AT89C51单片机接口硬件连接:AT89C51 单片机的最大优点是内部具有电擦除的 8kB EPROM,易于通过 ALL 03 等编程与擦除,而且具有低功耗等特点。利用 AT89C51 单片机的通用 I/ O 口( P1 口)与 TLC5615 构成的 DAC 电路如图 2-10 所示。分别用 P1.0、P1.2 模拟时钟SCLK 和片选 ,待转换的二进制数从 P1.1 输出到 TLC5615 的数据输入端 DIN。CSREFIN OUT图 3-10 硬件连接图3.6 A/D转换电路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应能测量显示实际输出电流的范围及精度指标是:范围202000mA,精度 0.11mA。因此可知,A/D 的精度至少要在 12 位以上,但由于只是用于测量显示,因而测量速度要求不高;又因为测量对象为直流信号,故也没有双极性测量的要求。据此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具有变增益功能的 A/D 转换器。因此在这里我们选用 MAX197 芯片。TLC5615SCLKDINCSAT89C51P1.0P1.1P1.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MAX197 芯片及其管管脚如图 3-11 所示:图 3-11 MAX197 芯片及其管管脚A/D 转换芯片 MAX197 的接口电路: MAX197 是 8 路输入、5V 单电源供电、内有参考电压的 12 位快速 A/D 转换器。8 位数据线分时使用,内部带有精准参考电源。由于本设计只有输出电流和纹波电流的采集,8 路输入通道,完全能够满足本系统的设计要求。MAX197 无 需 外 接 元 器 件 就 可 独 立 完 成 A/D 转 换 功 能 。 它 可 分 为 内 部 采 样模 式 和 外 部 采 样 模 式 , 采 样 模 式 由 控 制 寄 存 器 的 D5 位 决 定 。 在 内 部 采 样 控 制模 式 (控 制 位 置 0)中 , 由 写 脉 冲 启 动 采 样 间 隔 , 经 过 瞬 间 的 采 样 间 隔 (芯 片 时钟 为 2MHz 时 , 为 3ms), 即 开 始 A/D 转 换 。 在 外 部 采 样 模 式 (D5=1)中 , 由 两个 写 脉 冲 分 别 控 制 采 样 和 A/D 转 换 。 在 第 一 个 写 脉 冲 出 现 时 , 写 入 ACQMOD为 1, 开 始 采 样 间 隔 。 在 第 二 个 写 脉 冲 出 现 时 , 写 入 控 制 字 ACQMOD 为0, MAX197 停 止 采 样 , 开 始 / 转 换 。 这 两 个 写 脉 冲 之 间 的 时 间 间 隔 为 一 次采 样 时 间 。 当 一 次 转 换 结 束 后 , MAX197 相 应 的 INT 引 脚 置 低 电 平 , 通 知 处 理器 可 以 读 取 转 换 结 果 。 内 部 采 样 模 式 的 数 据 转 换 时 序 对 于 模 拟 到 数 字 量 的 转 换 ,时 序 要 求 非 常 严 格 , 由 于 MAX197 的 数 字 信 号 输 出 引 脚 是 复 用 的 , 要 正 确 读 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套资料扣扣:194535455转 换 结 果 , 时 序 要 求 尤 其 重 要 。 在 一 次 采 样 开 始 前 , 可 以 通 过 单 片 机 的 8 位数 据 线 把 这 些 控 制 字 写 入 MAX197 来 初 始 化 相 应 的 参 数 。 然 后 按 照 一 定 的 时 序进 行 采 样 和 转 换 。选用 AT89C51 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通过 P0.0P0.7 与 MAX197 的 D0D7相连,既用于输入 MAX197 的初始化控制字,也用于读取转换结果数据。用AT89C51 单片机的 P2.7 作片选信号,则 MAX197 的高位地址为 7FH。选择 MAX197为软件设置低功耗工作方式,所以置 SHDN 脚为高电平。本文采用外部基准电压,所以 REFDJ 接高电平,而 REF 则接外部输入参考电压。AT89C51 单片机的 P1.1 脚用做判读高、低位数据的选择线,直接与 HBEN 脚相连。MAX197 的 INT 脚可与AT89C51 的 INT0 相连,以便实现中断,读取转换结果。在电路中,AGND 和 DGND 应相互独立,各种电源与模拟地之间都用 0.1F 电容来消除电源的纹波。MAX197 的硬件电路设计如图 3-12 所示:图 3-12 MAX197 的硬件电路设计3.7 数码管显示电路本题采用 ZLG7289 来控制按键,控制 16 个键和八个数码管,实现202000mA 电流的输入。利用 ZLG7289 本身的特性可以串行接口无需外围元件可直接驱动 LED,各位独立控制译码/不译码及消隐和闪烁属性,循环左移/ 循环右移指令,具有段寻址指令方便控制独立 LED,并且有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电子行业超纯水处理过滤器供应链安全报告
- 2025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云服务平台的维护与升级策略及其实施计划
- 家政服务项目推广方案及组织策略
- 面料辅料采购市场趋势总结报告
- 殡葬礼仪师中级面试实战技巧
-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如门禁会议系统月度巡检报告
- 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全流程管理手册
- 内部培训体系建设计划与课程安排
- 宠物品种基因鉴定技术报告
- DZ/T 0078-19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 采购合同垫资协议书模板
- T/CEMIA 040-202499氧化铝陶瓷用造粒粉
- T/CECS 10133-2021水泥熟料生产用硅铁质混合料
- 兽医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 外科护理新进展
- 旅游业消费者行为分析数据表
- 华为F5G全光网络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2025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