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15 页 专题八 坐标曲线类试题 题型简述 坐标曲线类试题是河南近 3 年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 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的 整合能力 试题难度比较大 河南试题对此类试题的考查具有很大的重复性 2012 年 9 题和 2013 年 10 题主要考查 pH 变化曲线 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的曲线 溶液质量曲线 催化 剂曲线四种类型 2014 年 22 1 题和 2010 年 16 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 pH 变化曲线 在学习 过程中 要经常对坐标曲线类试题进行练习并不断归纳 总结其规律 重难点突破 类型类型 1 pH 1 pH 变化曲线变化曲线 1 酸碱反应的 酸碱反应的 pH 曲线曲线 1 图像 2 分析 碱入酸 在 0 点时 溶液的 pH7 溶液呈碱性 如 2014 年 22 1 题 2012 年 9 题 C 项 2010 年 16 题第三空 如图 酸入碱 在 0 点时 溶液的 pH 7 此时溶液呈碱性 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的 pH 7 随着酸的继续加入 溶液的 pH7 而水的 pH 7 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 pH 不断减小 但不会小于 7 如图 酸性溶液稀释时 由于酸性溶液的 pH 7 而水的 pH 7 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 pH 不断增大 但不会大于 7 如 2013 年 10 题 A 项 如图 第 2 页共 15 页 类型类型 2 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的曲线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的曲线 1 图像 2 分析 向两种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 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 如 2013 年 10 题 B 项 如图 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优先发生中和反应 即烧碱 氢氧化钠 先 和盐酸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 当氢氧化钠被消耗完 而后才是纯碱和盐酸反应 所以一开始没 有气体生成 再如 2012 年 10 题 A 项 如图 向一定量盐酸和 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 Na2CO3溶液 Na2CO3优先和盐酸反应 将盐酸消耗完后 再和 CaCl2反应 所以反应一开始 是没有沉淀生成的 类型类型 3 3 溶液质量曲线溶液质量曲线 1 物质溶解时 溶液质量的变化 物质溶解时 溶液质量的变化 1 图像 2 分析 物质溶解时 当温度一定 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时 溶液质量不断增大 当溶液 达到饱和时 溶液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如图 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时 溶液质量从初始 阶段逐渐增加 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液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如图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 溶质时 溶液质量不发生变化 如图 特别提醒 物质溶解时 溶质质量分数在相同情况下和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图一样 2 物质溶解时 如果加入的物质能够和溶剂 物质溶解时 如果加入的物质能够和溶剂 水水 发生化学反应 如发生化学反应 如 CaO 和和 CuSO4 则物质在 则物质在 溶解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溶解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1 图像 2 分析 温度一定 向水中加入该物质 该物质和水发生反应初始阶段 生成物完全溶解 在溶剂中 溶液的质量从零逐渐增大 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液的质量达到最大 随着物 第 3 页共 15 页 质的继续加入 该物质消耗了溶液中的溶剂 溶质析出 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小 当溶剂完全反 应时 溶液的质量减小为零 如图 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 该物质和水发生反应初始阶段 生成物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溶液的质量从溶液原来的质量逐渐增大 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液的质量达到最大 随着 物质的继续加入 该物质消耗了溶液中的溶剂 溶质析出 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小 当溶剂完全 反应时 溶液的质量减小为零 如图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 反应前 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 溶液的质量达到最大 随着 物质的加入 该物质消耗了溶液中的溶剂 溶质析出 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小 当溶剂完全反应 时 溶液的质量减小为零 如 2013 年 10 题 C 项 2012 年 9 题 D 项 如图 类型类型 4 4 催化剂曲线催化剂曲线 1 图像 2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所以不论是把二氧化锰固体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 中 还是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中 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如图 当生成 物质量相同时 由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 加入催化剂后化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如图 典例精析 例 2013 河南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 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人盐酸 C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方法指导 该题为图像题 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 此题涉及知识面广 与图像结 合理解题意 增加思维空间 题的难度较大 有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 多数考查物质质量 质量分数的变化 在处理图像类问题时 曲线的起点 折点及变化趋势是进行判断的要点 且 要看清楚横 纵坐标代表的量 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 找准考查的知识点 结合对应 的知识迁移解答 第 4 页共 15 页 专题冲刺集训 1 2014 许昌二模 下列图像 正确反映了向盛有少量稀盐酸的烧杯中 逐渐滴加过量氢氧化 钠溶液时 烧杯中混合溶液 pH 变化情况的是 2 2015 原创 给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反应 下列各图像表示的实 验过程与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3 2014 北京 已知 Ca HCO3 2CaCO3 CO2 H2O 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 Ca HCO3 2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该过程中 CaCO3不分解 其中不正确的 是 ABCD 4 2014 江西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 系的是 5 2015 原创 向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列示 意图表示 其中正确的是 第 5 页共 15 页 6 2014 兰州改编 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A 煅烧石灰石B 在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向 HCl 和 CaCl2混合溶 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 D 稀 H2SO4滴入 BaCl2溶液中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 盐酸中加人铁粉 B 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C 等质量的碳酸钙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 分数的足最稀盐酸反 应 D 等质量 等质最 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 解 8 2012 河南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 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 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 Na2CO3溶液 B 向一定量的 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 NaOH 溶液 D 一定温度时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第 6 页共 15 页 9 2014 说明与检测题型示例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 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足量的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 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向一定量 pH 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大量的水 10 2014 烟台改编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一定温度下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11 2015 原创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图 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 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图 是用 H2还原 CuO 来测定 CuO 中铜元素的含量 C 图 是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 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a 随时间 t 变 化的曲线图 D 图 是用适量的 KClO3和 MnO2混合物加热制 O2 12 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有关量的关系如图 其 中错误的是 第 7 页共 15 页 13 2014 德阳 将一定质量的 Ba OH 2溶液与 Na2CO3溶液混合恰 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体的体 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点时 所得溶液的 pH 7 B Q 点时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BaCl2 C O 至 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HCl NaCl H2O D P 至 Q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 OH 2 2HCl BaCl2 2H2O 1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后 废液缸中有大量的盐酸 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他们取一定量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于烧杯中 并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至过量 同时记录了滴入 Na2CO3溶液质量 X 与某一相关量 Y 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纵坐标 Y 可表示溶液的 pH B BC 段所处溶液的 pH 等于 7 C 反应进行到 B 点时 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D Na2CO3 2HCl NaCl H2O CO2 为 AB 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此时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 15 2015 原创 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用滴加方式反应时 溶液 pH 随滴人溶液体积变化 的曲线 1 根据曲线判断 该反应是将 填 盐酸 或 氢氧化钠溶液 滴入另一种溶液中 2 该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那么 a 点对应的溶液中 在单位体积中微粒数 目最多的是 填写化学符号 将 b 点对应的溶液放在蒸发皿中慢慢地 蒸干 所得的固体中除了 NaCl 外 还可能含有 写化学式 第 8 页共 15 页 16 2014 包头 某溶液由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钾 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 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 则 1 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2 a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专题九 常见气体的制备 重难点突破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在实验条件下 如常温 加热 加催化剂等 可用 什么药品 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 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 2 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l 制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4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H2O22H2O O2 MnO2 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2KCl 3O2 MnO2 2 制二氧化碳 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3 制氢气 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Zn H2SO4 ZnSO4 H2 3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1 选择依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取 2 常见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装置类型固一固加热型固一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固体 液体 装置图 举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试管口需 加棉花 氯酸钾制取氧气 双氧水制取氧气 碳酸钙和稀盐 酸制取二氧化碳 锌和稀硫酸制取 氢气 注意事项 试管口应 倾斜 用排 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 应 若使用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导管下 端应 块状固体应大小适 第 9 页共 15 页 先将 取出 然后再 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 氧气时 试管口处应放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 导管 堵塞导管 当 不能太小 防止反应 装置拓展 制取气体最佳装置的选择 装置图 装置特点安装简便便于添加液体可控制反应速率 可随时控制反应 的发生和停止 适用范围用于制取少量气体 用于平稳反应并 制取较多气体 用于剧烈反应并 制取较多气体 用于平稳反应并 持续时间较长的 制气 结论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最佳装置应选择装置 选用分液漏斗而不选 长颈漏斗的原因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反应非常剧烈 需要控制反应速率 实验室制取 CO2 最佳装置应选择装置 因为便于添加稀盐酸 实验室制取氢气 最佳装置应选择装置 因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 气体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依据收集方法收集装置举例优点 不易溶于水或难 溶于水的气体 排水法O2 H CH4等气体纯度较高 密度比空气大的 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O2 CO2等气体较干燥 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H2 CH4等 注意事项 1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导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防止 2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 最佳收集时间 当导管口气泡 放出时 导管应伸到集 气瓶的 即可 3 多功能瓶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 再将气体从短管通入 水从长 管流出 5 气体的检验与验满 第 10 页共 15 页 氧气 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人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 检验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验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木条熄灭 6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 常用的装置 2 气体的净化 气体净化原则 选择的净化剂必须是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不与原来的气体反应 且 不引入新的杂质 常见气体的净化方法 除杂气体除杂试剂或方法 CO2NaOH 溶液或 Ca OH 2溶液 HCl 气体NaOH 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H2先通过灼热的 CuO 将其氧化为水 再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吸收 CO先通过灼热的 CuO 将其氧化为 CO2 再用 NaOH 溶液吸收 O2通过灼热的铜网 3 气体的干燥 用干燥剂除去气体中 昆有的水蒸气的过程称为气体的干燥 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 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确定 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 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 酸性浓硫酸H2 O2 CO2 CO CH4 N2 SO2 HCl NH3等碱性气体 碱性生石灰 碱石灰 固体氢氧化钠 H2 O2 CO CH4 N2 NH3 CO2 SO2 HCl 等酸性气体 中性无水氯化钙除 NH3以外的所有气体NH3 7 多功能瓶的使用 图示操作目的气体进出方向举例与原理 收集密度大于空 气的气体 a 进 b 出 长进短出 收集 CO2 O2 进入的气体 聚集在集气瓶下方 收集密度小于空 气的气体 b 进 a 出 短进长出 收集 H2 进入的气体聚集 在集气瓶上方 第 11 页共 15 页 排水法收集气体b 进 a 出 短进长出 收集 H2 O2 进入的气体聚 集在集气瓶上方 水从下方 导管被压出 冼气或干燥a 进 b 出 长进短出 浓硫酸干燥 O2或 NaOH 溶 液吸收 CO2 典例剖析 例 2014 开封二模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请回答 1 用 A 装置制取气体时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要求 2 写出由 B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简述氧气的检验方法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混唷氯化氢和水蒸气 欲选择以上装置制取 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 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B C 填装置序号 实验拓展 1 写出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 作发生装置 填字母 收集装置选择 填字 母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写出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 3 若某气体可用 C 装置从长管进来收集 写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方法指导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装置判断对反应物的要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装置的 连接顺序等方面的知识 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发生装置包 第 12 页共 15 页 括加热和不加热两种 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 需要加热 而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用到棉花团 实验室制取 CO2在常温下 用碳酸钙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比空气的密度 大 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可通过控制液体反应物的用量来控制反 应速率 长颈漏斗则不能 专题冲刺集训 1 2008 河南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请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收集氧气时不宜用 D 装置 其原因是什么 3 将 B C 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 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并用简 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2 2014 许昌一模 根据下面的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将 A C 组装可制备一种气体 请写出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并说出如何检验该气体 2 通过比较发现制取二氧化碳 氧气 氢气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 B 装置 试从反应物的 状态 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 B 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3 2014 新乡一模 实验室可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有毒的 SO2 请回答 第 13 页共 15 页 1 写出制取 SO2的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2 收集 SO2气体选择 B C 中的哪一个装置 原因是什么 3 A 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2015 原创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用 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 如何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3 装置 和 相比 的优点是什么 4 若用装置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气体从 b 端进入的原因是什么 5 2015 原创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取气体 甲是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通过分液漏斗 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要考虑 2 用装置甲制取氧气 要用到的药品是 和二氧化锰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第 14 页共 15 页 3 制取干燥的氧气时 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导管口的字母 4 装置甲也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通常可用什么试剂检验所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写出检验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2014 安阳模拟 根据如图所示 回答有关问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选用 A 装置 但实验时试管口应放一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城镇燃气特许经营权到期续约风险与应对策略报告
- 南明老年护理学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社区团购渠道拓展与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与技术应用场景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技术工人缺口问题及职业教育解决方案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反垄断合规经营与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中小企业突围路径与细分市场机会评估报告
- 煤矿注册安全师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病理学补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风力站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topic1复习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书
- 公司品牌建设五年规划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GB/T 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GB/T 1689-2014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
- 第二讲国外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
- 中外管理思想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