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教学设计_第1页
《渔家傲》教学设计_第2页
《渔家傲》教学设计_第3页
《渔家傲》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家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 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 体会词的韵味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 下两阕写景和抒情 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 达到情景交融的 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 解读全词 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 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问答法 教读法 教学道具 普通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 对照课文注释 通读全词 2 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 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 唐诗 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 前两节 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 那么 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 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 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 那么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学生 回答 老师补充 1 王之涣 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 门关 2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3 王维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 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 阴山 5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 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 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 边塞 因此 人们把这一类 的诗歌称之为 边塞诗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 渔家傲 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 但是 在范仲淹以前 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 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 活经验 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 初步感知 学生朗读 1 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体会词中的韵味 以及词人的 思想感情 老师领读 学生齐读 2 同学们朗读得很好 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 那么 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 和抱负的词 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 文本赏析 一 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 背景简介 北宋 仁宗即位之后 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 表面上一片升平 实际上危机四伏 宝元元年 西夏元昊称帝 宋廷调兵遣将 扬声声讨 但事出仓促 每战辄败 1038 年 西夏大举进攻宋朝 攻取今陕北数县 延州成为孤城 1040 年 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 今延安 抗击西夏 范仲淹到 任后 改革军制 团结上下 生产戍边 积极抵御 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 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 这就与他 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相符合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 中的作者简介 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 苏州吴县 今江苏吴县 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 二 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 我们知道 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 那么 当词 人身兼重任之时 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 接下来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 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 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 秋天 很好 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来风景异 1 首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 点明环境 秋来 点明时节 此时此刻 词人身 处西北边地 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 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会有何不 同的风景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 2 衡阳雁去无留意 A 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 古代传说 雁南飞 到了衡阳即止 同时 衡山的回雁峰也 因此得名 B 在古文中 去 是离开的意思 那么 这里 衡阳雁去 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 阅读习惯呢 如果不符合 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 雁去衡阳 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 秋天到了 大雁往南飞 这是正常现象 可是 在这里 词人却用了 无留意 为什 么呢 同学们想一想 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常态 而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 这 是运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 同时 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 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 可想而知 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A 首先 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 边声 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 B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 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 边声 指边塞马鸣 风号等声音 同学们想一想 这种战争的混杂声音在安静 祥和的南方是否能够经常听到 不能 它是 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 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C 千嶂 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 孤城 孤寂的边城 同学们想象一下 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 长烟与日落同时升起 这种情景与我们学过的哪 一句诗相类似呢 王维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二者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 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风景 词人又为何用了 孤城闭 这三个格调与之相反的词呢 我 们想一想 战争的双方 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 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 大可主动 出击 由此可见 此时的形势是紧张而又不利的 处于 敌强我弱 的状态 4 词的上片 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 视觉 感觉 将所听 所见 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 描绘出一幅萧瑟 荒凉 紧张的边地风光 2 分析词的下片 在这样荒凉 萧条的环境下 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1 浊酒一杯家万里 A 这里 词人借酒消愁 请同学们注意一下 这杯酒是 浊 的 浊 与 清 相反 混乱浑浊的意思 可见此时词人心情紊乱 连所喝的酒都是浑浊的 B 其次 一杯 与 万里 两个数量词形成鲜明的对比 也就是说 用悬殊的差别来 突显词人对家乡 对亲人的思恋 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 既然思家 为何 不回家呢 因为 燕然未勒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 燕然 山名 公元 89 年 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 曾登北山 刻石勒功而还 但是 词人这时还是 未勒 说明还未功成名就 战争还没有结束 因此 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 可以说是 归期无期 3 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这种有家无法归的情况之下 词人的所见所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A 羌管 即羌笛 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声音哀婉 凄切 B 对于 霜 这个意象 我们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 继 枫桥夜泊 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 雁门太守行 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 霜 出现在深夜 而且是寒霜 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 所以 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 以文解 文 的方法来解读文本 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C 在深秋的深夜 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 看到满地寒霜 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这样凄凉的夜晚 词人睡不着 心愁满绪 连白发都发白了 眼泪都流下来了 B 同学们注意一下 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 征夫流泪了吗 不是 正确的解释应 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 流了泪 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 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 亲人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 报国壮志的情怀 3 归纳总结 整首词 上片以 异 字统领全局 借助 雁 边声 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 等意象 描绘出一幅荒凉 萧瑟的边塞秋景图 同时 揭示了边地环境恶 劣 战事的紧张氛围 由景入情 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 壮志难酬的情感 五 拓展学习 在解析完整首词后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三个字 渔家傲 从词的结构来说 渔家傲 是什么呢 词牌名 对 很好 词牌名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 很显然 仅仅从 渔家傲 我们是很难联想 到这首词的内容 其实 这首词有一个题目 秋思 同学们 我们之前学过一篇与之相似 的课文 天净沙 秋思 你们还有印象吗 有 好 那我们就一起把它背诵出来吧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很好 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 那么 接下来 我们就来看看这两部作品的 区别之处 1 首先 从文体上看 渔家傲 属于宋词 而 天净沙 秋思 是元曲小令 二者的 产生时间不同 词产生于晚唐 盛于宋 元曲产生于金元时期 盛于元 从风格上来看 词比较妩媚清丽 而小令则比较通俗易懂 2 从内容上来看 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些意象来描写秋景 但是 渔家傲 的意象 边声 号角 长烟 落日 孤城 大部分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 而 天净沙 秋思 中 的意象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景 3 那么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 作者各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渔家傲 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 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 秋思 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 作者都把他们切身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 所以 我们才会被感染 我 觉得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 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才能更好的打动读者 同时 在比较阅读两篇相类似的文本时 同学们应该从 文体 内容 情感 这三方面来 分析其中的异同点 六 课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