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二 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二 直线运动 1 人教版 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二 直线运动 1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 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本章涉及位移 速 度 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 基本公式也较多 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 s t 图象 V t 图 象等知识 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 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 题并不多 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 甚至与力 电场中带电粒子 磁场中的通电导体 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 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 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 求 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 知识的基础上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 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经常用物理 视角观察自然 社会中的各类问题 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 尤其是提高解决 综合问题的能力 本章多与公路 铁路 航海 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二 夯实基础知识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 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时 物体可作为质点 2 速度 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 加速度 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 速率 速度的大小 是标量 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 5 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 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 atVVt 0 2 0 2 1 attVs asVVt2 2 0 2 t VV s t 2 0 1 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 s t a V0 V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 是独立的 可以任意选定 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 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 每个 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 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 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 了 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 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 相等 2 以上五个物理量中 除时间 t 外 s V0 Vt a 均为矢量 一般以 V0的方向为 正方向 以 t 0 时刻的位移为零 这时 s Vt和 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s aT 2 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可以推广到 sm sn m n aT 2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0 2 t t VV V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 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 2 22 0 2 t s VV V 速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可以证明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 都有 22 st VV 3 初速度为零 或末速度为零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如果初速度为零 或者末速度为零 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gtV 2 2 1 ats asV2 2 t V s 2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 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4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前 1s 前 2s 前 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 4 9 第 1s 第 2s 第 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 前 1m 前 2m 前 3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 23 第 1m 第 2m 第 3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 12 23 5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可 分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问题 1 注意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 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箭头的指向代表位移的方向 线段的长短代表位移的 大小 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 是标量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 运动时 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例 1 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 转了 3 圈回到原位置 运动过程中 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A 2R 2R B 2R 6 R C 2 R 2R D 0 6 R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位移的最大值应是 2R 而路程的最大值应是 6 R 即 B 选项正确 问题 2 注意弄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而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 段时间或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它们都是矢量 当时 平均速度的极限 t x 0 t 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 2 甲 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 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 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V2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 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 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 V2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 乙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设甲 乙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 S 则对甲车有 对于乙 21 2 VV S t 甲 车有 所以 由数学知识知 21 21 21 2 22VV SVV V S V S t 乙 2 21 21 4 VV VV t t 乙 甲 故 t甲V2 当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必有 t VV 0t VV 0 V1 V2 所以正确选项应为 A B C 例 6 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 即 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 照片如图 1 所示 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 10 次 根据照片 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AB 2 40cm BC 7 30cm CD 12 20cm DE 17 10cm 由此可知 物块经过 D 点时 的速度大小为 m s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图 1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据题意每秒闪光 10 次 所以每两次间的时间间隔 T 0 1s 根据中间时刻 的速度公式得smsm T CE VD 46 1 10 2 0 1 17 2 12 2 2 根据得 所以2 40m s2 2 aTS 2 2 TaACCE 2 4T ACCE a 问题 5 注意弄清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运动图象包括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 要能通过坐标轴及图象的形状识别各种图象 知 用心 爱心 专心 道它们分别代表何种运动 如图 2 中的 A B 分别为 V t 图象和 s t 图象 t V A O 1 2 4 3 t S B O 1 2 3 4 图 2 其中 是匀速直线运动 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是初速不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同学们要理解图象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注意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S t 图象的斜率为速度 而 V t 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 例 7 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 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 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 3 所示 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 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 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 还是让乌 龟先到达预定位移 S3 D 在 0 T5时间内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从图 3 中看出 0 T1这段时间内 兔子没有运动 而乌龟在做匀速运动 所以 A 选项错 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 兔子先静止后匀速再静止 所以 B 选项错 在 T4 时刻以后 兔子的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大 所以 C 选项错 在 0 T5时间内 乌龟位移比兔 子的位移大 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即 D 选项正确 例8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 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 速度均为V0 若前车突然以恒 定的加速度刹车 在它刚停住时 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 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 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 离至少应为 A s B 2s C 3s D 4s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依题意可作出两车的 V t 图如图 4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在匀速行驶 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2s 即 B 选项正确 用心 爱心 专心 例 9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 其左侧面是斜面 AB 右侧面是曲面 AC 如图 5 所示 已知 AB 和 AC 的长度相同 两个小球 p q 同时从 A 点分别沿 AB 和 AC 由静止开 始下滑 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 p 小球先到 B q 小球先到 C 两小球同时到 D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可以利用 V t 图象 这里的 V 是速率 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路程 s 定性地 进行比较 在同一个 V t 图象中做出 p q 的速率图线 如图 6 所示 显然开始时 q 的加 速度较大 斜率较大 由于机械能守恒 末速率相同 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 为 使路程相同 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 显然 q 用的时间较少 例 10 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 如图 7 所示 现有两只相同小球 a 和同时从管 a 口由静止滑下 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 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V a a V1 V2 l1 l1 l2 l2 图 7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 V1 V2 而两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率 V 相等 又由题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 s 相等 由牛顿第二定律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a gsin 小球 a 第一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设为 a1 小 a 球 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设为 a2 根据图中管的倾 a 用心 爱心 专心 斜程度 显然有 a1 a2 根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 在同一个 V t 图象中两球速度曲线 下所围的面积应该相同 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相同 纵坐标相同 开始时 a 球曲线的斜 率大 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 如果同时到达 经历时间为 t1 则必然有 s1 s2 显然不合理 如图 8 所示 因此有 t1 t2 即 a 球先到 V t1 t2 t o V a a 图 8 问题 6 注意弄清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 11 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 在到达地面前最后 1s 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 9 25 求塔高 g 取 10m s2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设物体下落总时间为 t 塔高为 h 则 2 2 1 gth 2 1 2 1 25 9 1 tgh 由上述方程解得 t 5s 所以 mgth125 2 1 2 例 12 如图 9 所示 悬挂的直杆 AB 长为 L1 在其下 L2处 有一长为 L3的无底圆筒 CD 若将悬线剪断 则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A B C D L1 L2 L3 图 9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是从杆 B 点落到筒 C 端开始 到杆的 A 端落到 D 端结束 设杆 B 落到 C 端所用的时间为 t1 杆 A 端落到 D 端所用的时间为 t2 由位移公式 得 2 2 1 gth g L t 2 1 2 g LLL t 2 321 2 所以 g L g LLL ttt 2321 12 2 2 用心 爱心 专心 问题 7 注意弄清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 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 动 它有如下特点 1 上升和下降 至落回原处 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 具有对称性 有下列结论 1 速度对称 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 时间对称 上升和下降经历的时间相等 2 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量 1 上升最大高度 Sm g V 2 2 0 2 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g V tt 0 下上 例 13 气球以 10m 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 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 经 17s 到达地面 求 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g 10m s2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定向下方向为正 则物体的 初速度为 V0 10m s g 10m s2 则据 h 则有 2 0 2 1 gttV mmh1275 1710 2 1 1710 2 物体刚掉下时离地 1275m 例 14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 10 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 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 此时其 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心 跃起后重心升高 0 45 m 达到最高点 落水时身体竖直 手 先入水 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 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 他可用 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 计算时 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 的一个质点 g 取 10 m s2 结果保留二位数字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设运动员跃起时的初速度为 V0 且设向上为正 则由 V20 2gh 得 smghV 345 0 1022 0 由题意而知 运动员在全过程中可认为是做竖直上抛运动 且位移大小为 10m 方向 向下 故 S 10m 由得 解得 t 1 7s 2 0 2 1 gttVS 2 10 2 1 310tt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 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 任何物体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 任何物体 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2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 v 2t 4 m s 则对这个质点 运动描述 正确的是 A 初速度为 4 m s B 加速度为 2 m s2 C 在 3s 末 瞬时速度为 10 m s D 前 3s 内 位移为 30 m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是反映物体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速度 v 位移 s 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以推断出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是 4 甲 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 若在描述它们运动情况时规定甲的运 动方向为正方向 得出它们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 a甲 0 4 m s2 a乙 0 4 m s2 那么 由此而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 甲 乙两车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 甲做的一定是加速运动 乙车做的一定是减速运动 D 甲车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5 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 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 它们的 v t 图 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做匀速运动 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 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C 在 4s 时乙追上甲 D 在第 4s 内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6 有甲 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水平面运动 它们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中的图 象所示 由图象可以判断乙物体做的是 运动 甲物体的加速度 乙物体的 加速度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在第 3 秒初 甲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 s 7 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验中 小车拖纸带运动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 出一系列点 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 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0 1s 用米尺测量 出的数据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 C 点的速度 VC m s 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 a m s2 用心 爱心 专心 8 在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 如图所示是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情况的纸带的一部分 在纸带上选定标有 A F 的六个记数点 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 图上没有画出 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 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钎焊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奉化芋艿头网络营销方案
- 俱乐部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少儿游泳馆营销活动方案
- 2025版司法局《申请书(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空白模板)
- 光明区会展活动策划方案
- 国家工程质量管理qc
- 地下室出租营销方案范文
- 建筑垃圾破碎掩埋方案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什么
- 医院净化空调系统基本知识
- 内蒙锡林郭勒盟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
- 财政专题分析报告:财政数据背后的宏观线索-国金证券
-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DGTJ08-2090-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1.1 探究共享电单车的运行过程-系统特征 课件 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
- 人教版高一物理同步讲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及应用(讲)》含答案解析
- 急性牙髓炎病例汇报
- 第10课《美丽的颜色》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公安宣传打架课件
- 小米公司绩效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