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考核内容及汇总_第1页
微生物实验考核内容及汇总_第2页
微生物实验考核内容及汇总_第3页
微生物实验考核内容及汇总_第4页
微生物实验考核内容及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实验考核内容及汇总 考核一 1 11 1 大体观大体观 1 1 1 葡萄球菌鉴别 白色 金黄色 柠檬黄 1 1 2 血琼脂平板 1 1 3 SS 琼脂平板 1 1 4 生化管试验 1 糖发酵试验 原理 多糖 单糖 丙酮酸 酸性产物 或产酸产气 pH 指示剂呈酸性变 色 若产气者有气泡出现 培养基 糖发酵管 半固体发酵管 微量发酵管 我们实验一般只用糖发酵管 不区分产 气与否 试剂 酚红 溴甲酚紫等 结果 若糖发酵管颜色呈 紫色 则为阴性 紫色 则为阴性 呈呈 黄色 则为阳性黄色 则为阳性 应用 观察细菌对糖度的 分解情况 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注 钟老师在课上 还提到一种双糖试验 如果现象为培养基为黄色 则为肠道非致病菌 上红下黄色 则为肠道致病菌 其他的记不得 2 硫化氢试验 原理 细菌分解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 生成硫化氢 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或铅盐结 合生成黑色络合物 培养基 含硫酸亚铁或醋酸铅的培养基 结果 培养基 变黑变黑 为阳性 为阳性 不变黑不变黑 为阴为阴 应用 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3 靛基质试验 吲哚试验 原理 细菌产生色氨酸酶 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 生成靛基质 吲哚 靛基质与试 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 生成玫瑰靛基质 培养基 蛋白胨水 试剂 靛基质试剂 含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结果 加入试剂后 培养基交界面出现玫瑰红色 为阳性出现玫瑰红色 为阳性 培养基交界面为黄色或浅红色 为阴性培养基交界面为黄色或浅红色 为阴性 注 如果要鉴别 要自己动手加试剂哦 注 如果要鉴别 要自己动手加试剂哦 应用 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4 尿素酶试验 原理 产生脲酶的细菌 能水解尿素生成氨和 CO2 氨使培养基呈碱性变色 培养基 尿素培养基 试剂 酚红指示剂 结果 培养基变红 阳性培养基变红 阳性 培养基不变色培养基不变色 阴性阴性 应用 肠杆菌科属间鉴定 总结阳性现象 糖发酵总结阳性现象 糖发酵 黄色 硫化氢黄色 硫化氢 黑色 靛基质加试剂变玫瑰红黑色 靛基质加试剂变玫瑰红 尿素酶尿素酶 红色红色 1 1 5 动力实验 动力阳性 穿刺线清晰周围培养基澄清 动力阴性 穿刺线模糊细菌向周围扩散生长 培养基浑浊 1 1 6 真菌菌落 真菌能分泌酶使有机物降解成可溶性营养成分 吸收至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 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 在沙保氏培养基 Sabouraud s smedium 含 4 葡萄糖 1 0 蛋白胨 pH4 0 6 0 22 28 生长良好 大多于 1 2 周出现典型菌落 真菌菌落一般有三种类型 1 酵母型菌落 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 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 以出芽形式 繁殖 如新型隐珠菌 2 类酵母型菌落 外观似酵母菌落 但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假菌丝 它是由伸 长的芽生孢子形成 如白色念珠菌 3 丝状菌落 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 由许多菌丝体组成 菌丝多数有隔分成多 个细胞称有隔菌丝 有的菌丝无隔 称无隔菌丝 部分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吸收 营养和水分 称营养菌丝 另一部分菌丝向空间生长称气中菌丝 能产生孢子 的气中菌丝称生殖菌丝 有些真菌的气中菌丝形状特殊 呈球拍状 螺旋状 鹿角状等是各种皮肤丝状菌鉴别的依据之一 丝状菌落呈棉絮状 绒球状 粉 末状或石膏粉样 在下面和背面可显示各称不同色素 找不到类酵母型的图 若某看客找到 希望与空间主人联系 先行谢过 1 1 7 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含有 0 033 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 白喉棒状杆菌 在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 并还原为金 属碲 使菌落呈黑色 为本属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 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 的生长 故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 1 21 2 镜下观镜下观 鞭毛 荚膜 异染颗粒 不算细菌的特殊结构 但是考试有要求 蓝色 下图为葡萄球菌 红色 考核二 油镜使用 1 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 光圈开到最大 2 转动转换器 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 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垂直滴加一滴香柏油 然后慢慢转动油镜 在转换油镜时 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 使镜头浸入油中 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3 用左眼观察目镜 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 4 观察 分辨视野中的为革兰阳性菌 蓝色 还是阴性菌 红色 并填在卷子上 5 油镜使用完毕 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 然后再用 干擦镜纸擦干净 考核三 3 1 接种细菌 详情可见实验指导 P63 65 以下内容较繁琐 一 平板分区划线分离培养法 材料 1 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液 2 琼脂平板 方法 琼脂平板培养的方法很多 现以分区划线接种法为例 此方法可通过划线 分离 充分利用培养基表面 分离出单个生长的菌落 1 在平板的底部用记号笔写上组别 标本名称或编号 日期等记号 实验考 忽略本步骤 2 右手握持接种环 执笔式 通过火焰灭菌 冷却后 取一接种环上述细菌混合 液 3 再以左手握持平板培养基 使平板略呈垂直方向 并靠近火焰周围 以免空 气中杂菌落入 然后将蘸有菌液的接种环 先在培养基一角涂成薄膜 即 1 区 4 烧灼接种环 以杀死环上剩余的细菌 冷却后 将接种环再通过 区薄膜处 作连续划线 使环面与平板表面成 45 度角 以腕力在平板表面进行划线 注 意勿使培养基划破 划出约占总表面积五分之一的 区 同法 再分别划出 区及 区 区 见图 3 1 注意 区勿与 区接触 考试中可一般划 4 个 区 除非前 4 区忘记灼烧 在第 4 区划好后 进行一次灼烧 划第 5 区 5 将划好的平板倒置 于 37 培养箱 培养 18 24h 后观察菌落的形状 大小 边缘 颜色 湿润度 透明度等 比较两种菌落的差异 二 纯种细菌接种法 细菌经分离培养出单个菌落后 常需再移种至其他培养基中 以进一步鉴 定或保存菌种 根据接种培养基之物理性状 纯种细菌接种法可分为斜面培养 基接种 液体培养基接种和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法三类 1 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斜面培养基接种法一般用于纯培养 从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接种至斜面培 养基上 培养后获得大量纯种细菌 有菌苔生长 可进一步对细菌进行鉴定 或作为菌种保存 材料 1 大肠埃希菌斜面菌种 2 琼脂斜面培养基 方法 1 左手持菌种管与待接种的培养管 将两管并列 略倾斜 琼脂的斜面部均向 上 2 右手持接种环 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待冷 3 以右手掌与小指 小指与无名指分别拨取并挟持两管盖塞 将两管口迅速通 过火焰灭菌 4 用无菌冷却了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 从斜面上刮取菌苔少许 立即移入待接 种的培养基管 自斜面底部向上划一直线 然后再由底部向上蜿蜒划线 见图 3 2 取出接种环 管口通过火焰灭菌 塞回盖塞 作好标记后培养 次日观 察细菌菌苔生长情况 2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主要用于增菌培养或细菌鉴定 若接种于肉汤培养基 经 37 培养 18 24h 后 可观察细菌的不同生长现象 其他的液体培养基 如葡 萄糖蛋白胨水 各种单糖发酵管等 接种后大多供测定细菌生化反应之用 材料 1 大肠埃希菌斜面菌种 2 肉汤培养基 方法 1 取接种环火焰烧灼灭菌 冷却 2 按照上述 双管接种法 一样的操作手法 左手持细菌斜面菌种和肉汤培养基 两支试管 右手持接种环 按无菌操作取少量细菌 按图 3 3 所示在倾斜的管壁与液面交 界处轻轻地研匀 试管直立时粘附管壁上的细菌浸入液体中 管口火焰灭菌 塞瓶塞 接种后放于 37 温箱中培养 18 24h 后取出 3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主要用于保存菌种或检查细菌有无动力 无动力的细菌在 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生长 有动力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中呈扩散生长 甚 至使培养基变得混浊 另外 此法也可用于细菌生化反应的检测 如接种于醋 酸铅培养基 明胶培养基等 材料 半固体培养基 痢疾志贺菌斜面培养物 大肠埃希菌斜面培养物 方法 1 将接种针经火焰烧灼灭菌冷却后 从斜面培养物上沾取细菌 2 用无菌操作穿刺接种 将接种针刺入半固体培养基的正中央 深度达距管底 0 5 厘米处为止 然后顺原路退出 穿刺时要直进直出 图 3 4 接种针经火 焰灭菌后放回原处 3 管口经火焰灭菌后 塞回盖塞 培养于 37 18 24h 后观察结果 注 平板分区划线要记得在划好注 平板分区划线要记得在划好 2 2 区后灼烧一次接种环 除了半固体的动力实验用的是接区后灼烧一次接种环 除了半固体的动力实验用的是接 种针其他时候用的均为接种环 操作要在酒精灯旁 用右手的小指持培养基管的胶塞 不种针其他时候用的均为接种环 操作要在酒精灯旁 用右手的小指持培养基管的胶塞 不 能置于桌面上 且管口要记得过火焰三次左右的灭菌 能置于桌面上 且管口要记得过火焰三次左右的灭菌 3 2 染色 3 2 1 革兰染色步骤 一 制片 1 涂片 左手持菌液试管 右手持接种环 用接种环从试管培养液中取一环菌 于载玻 片中央涂成薄层 事先在背面做好标记圆圈 即可 或先滴一小滴无菌水于载玻片中央 用接种环从斜面上挑出少许 与载玻片上的水滴混合均匀 涂成一薄层 拔或塞试管 塞时 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 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2 干燥 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 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 使之迅速干燥 但勿靠近 火焰 3 固定 常用高温进行固定 即手持载玻片一端 标本面朝上 在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 回移动 3 4 次 共约 3 4 秒 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 60 以玻片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 烫为宜 放置待冷后染色 二 染色 1 初染 加结晶紫液 3 4 滴 其实覆盖满细菌圈即可 染 1min 细水冲洗 甩去积 水 2 媒染 滴加卢戈碘液 染 1min 细水冲洗 甩去积水 3 脱色 滴加 95 酒精 轻晃玻片 再冲洗 反复滴加冲洗 2 次 共 30S 甩去积水 4 复染 滴加稀释稀释石炭酸复红溶液 染色 30s 细水冲洗 甩去积水 滤纸吸干 三 油镜观察 3 2 2 抗酸染色步骤 一 制片 同上 二 染色 1 初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