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_第1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_第2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_第3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摘 要 以往地理教学脱离了生活大课堂 使得我们所学知识枯燥 乏味 缺乏实用性 随着 时代的进步的发展 很多国家不再单纯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课程的内容体系 而是关注现实 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和时代的要求 是我国 地理新课标 的要求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可 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字 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 生活化 生活实践 思想缘起 我在这里首先要讲两个故事 其一是 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小女孩 到印度洋沿岸来玩的时候 发现海水涨落的异常现象 立刻想到这和她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讲过海啸的现象一样 她就把 可能有海啸的事告诉了妈妈 结果小孩这么一个很普通的知识救了 100 多人 其二是 2005 年末受江西地震影响 我国湖北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正在上课时 恰遇地震来袭 集体恐慌拥挤出逃 前面有人跌倒了 后来者仍继续前行 多米诺骨牌 一样连锁倒地的 踩踏现象就这样发生了 造成百余名学生受伤 我们为前者的能够联系生活的成功的地理 教育大声叫好 为后者因基本生存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伤害感到悲哀 什么是地理 什么才叫学地理 为什么我们的所学地理知识和生活那么遥远 为什么学生对 于所学地理知识总容易忘却 参加社会后所用更是少之又少 难道我们地理学科真是一门无 用的学科 我们的地理教学到底怎样才更有效 江苏省 年保送生能力测试及高考文 科综合测试的卷面显示 考生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贫乏 大多数人无法在图上正确判断开封 杭州 南京 北京四座古都的位置 约一半人写不出与之相关的京沪 沪杭和陇海铁路 外 国地理知识更是极差 据对我国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调查 大部分学生不能 说出 国民生产总值 和 国内生产总值 两者的差异 据课程标准组调研结果显示 我国 学生与国外学生笔试地理知识成绩不相上下 而如果把学生带到校外或野外转一圈 回来写 调查报告 根据自己的观察 提出一个地理问题 分析并提出建议 我国学生明显逊于国外 学生 为何会适成这种状况 回顾我们以往的地理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诸如学生 学习地理习惯差 对学习地理缺乏兴趣 整体地理水平偏低 地理人文素养不高 究其根本 原因 问题在于我们的地理教育只盯在课本上 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 致使地理教学成了无 源之水 无本之木 凝固了地理课堂的教学结构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因此失去 了新鲜的活力 丧失了人性的魅力 国内外生活教育的理论论据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对这种教学思想都有有闸述 两千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 子就说过 不观于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 不临于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 不观于海上 何以 知风波之患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 教育必须是生活的 一切教学必须通 过生活才有效 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 与生活隔绝的 其力量极小 拿全部生活去做教 育对象 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大教学论 中指出 无论 什么东西不可单因它在学校里有价值去学习 要因它在生活上有用才可学 这样一个学生学 的知识 才不至于一出学校就立刻消失掉了 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 生活决定教学 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 教学 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生活处处有地理 学习地理的目的 就是要发展 完善生 活 因此 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 学会从生活实践 中解决问题 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 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 不足 国内外和生活紧密结合的地理教育 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地理教学的生活性 有用性 当今 世界各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共同 特点是 不单纯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 而是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 学生生活实际问题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注重地理技能 能力和地 理思想的培养 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为地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创造条件 1994 年 10 月 美国地理国家标准 正式出版 并加上 生活化的地理学 eography for life 的副标题加以发表 目标就是 培养地理上见多识广的人 geographically informed person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正如该标准第一章第一句所表达的 从一种说法 终生的 lifelong 维持生存的 life sustaining 改善生活的 life enhancing 各种意义来看 地理是面向生活的 后来该标准又详细阐述了这种理念 地 理在实际情景中变得强大起来 地理通过帮助人类理解各自的经历日益丰富起来 换一句 话说就是地理与人类的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 在一个日渐缩小的世界上 学生 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 以便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项目上进行有效 的合作 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 有作用和兴趣的科目 地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生存能力 可以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将来的未知情景 为个人发展 选择提供信息支持 改善自我修养 提升精神境界 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 界 英国教材和经济 政治 文化 环境 生活结合非常紧密 现举 Geography Matters 教材 在英国 人们如何应对洪水 Activity 活动 一课为例 设想你的家乡发生水灾 深度60厘米 用尺量出它的深度 列出对你和你家人及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所有损失和产生问题 所有可能的应对措施 列出所有能给予你们帮助的个人和团体的名单并分组讨论每一服务组 阅读洪水故事 写出洪水期和过后的感受 设想你是当地市长 写一份关于洪水防治的计划书 此节活动的设计 使学生在洪水真的来袭的情况下 也能应付自如 不但培养他们维持自身生存与安全的能力 还能够站在自身的 他人的 全局的角度 用一种地理的眼光 来了望 关注这个世界 并准备以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世界 我们再来看看俄罗斯人类生态学一年级 绪论 教学内容 主导思想是 哪里有生活 哪 里就有爱 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 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日本 其发展的主题或焦点 已由经济问题为主转向社会 生活与环境 问题 表现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对现实世界中人类的生活 文化 全球化问题的关注 我国香港 生活地理 中一年级 目 录 第一章 我们在何方 第四章 城市问题 第二章 康乐活动 第五章 工业迁移 第三章 土地争夺 第六章 人口流动 教材就是从学生志华及其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架构教材 以志华第一天上中学 如 何参照学校平面图寻找教室引出 平面图是什么 地图是什么 怎样找出我们所处的区 位 等基本内容 以志华因长时间温习功课 缺少康乐活动而引起身体不适带出 康乐活 动的重要性 香港人的旅游旺季 香港人到外地旅游的原因 等教材内容 志华的母 亲对自己经营的花店是否搬往中环广场的思考 志华的父亲作为制衣厂的老板 与人事部经 理 营业部经理 会计部经理 生产部经理和工人代表等对工厂要不要迁往深圳的讨论 生活地理 教材内容十分注意与生活密切相关 各章内容都是从实际生活中经过 调查或新闻报道选择取材的 主要教导学生如何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城市化的关系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材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教会学生探究人与周围所处生活环境的关系 等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有下述重要的意义 1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是课程改革和时代的要求 是我国 地理新课标 的要求 现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日新月异 国际形势纷繁复杂 全球性问题日 渐突出 新思想 新知识 新问题应接不暇 我们确信 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未来世界就 不能离开地理学 20 世纪 9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 教育 财富蕴藏 其中 的报告中指出 四种基本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世界的发展给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 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 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教育 受到地理教育改革的极大关注 地理新课标 指出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 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使所学内 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用 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要根据学生的 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 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2 地理教学生活化 将有利于拉近书本和学生的距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体现自身价值 它会使增加地理教学的亲切感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是学生熟悉的 喜闻乐见的 因而 对地理教学会感到亲切 它会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感 为什么太阳总是东边起 西边落 为什么巴以冲突总是不断 为什么西亚地区总能成为世界的焦点 为什么滚滚长江东流水 为什么全球气温在转暖 为 什么 长江女神 白鳍豚会走向灭绝 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 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它会赋予地理教学时代感 联系国内 外时事 吸收了最新的信息 使教学与时代 同步 因而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时代感 它增强了地理知识的实践性 地理教学应拓展时空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 课堂知识 学会从生活实践中利用课堂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 地理教学生活化 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会地理思维 可以使学生接受更 多的国情教育 培养学生的资源观 人口观 环境观 空间观 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而这将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体发展 用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 学生在生活和社 会实践中应用了地理知识 培养了能力 形成了正确的地理观 国情教育又培养了他们的爱 国意识和民族精神 4 地理教学生活化 有利于重塑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形象 有利于社会各界对现代地理学 科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重新认识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老师作为作为传道授业的解惑者 要为学生指点迷津 提供广阔的 生活空间 走进生活 使地理教学返朴归真 实现本位的回归 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 土壤 这是生活所需 教育所需 时代所需 国家所需 世界所需 未来所需 参考文献 1 夏志芳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 王民 地理新课程教学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刁传芳 高如珊 中学地理教学法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