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2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3-3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2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3-3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2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3-3_第3页
高中物理 第2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3-3_第4页
高中物理 第2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3-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气体的性质单元测试气体的性质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A 先等压膨胀 再等容降温 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 B 先等温膨胀 再等压压缩 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 先等容升温 再等压压缩 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D 先等容升温 再等压压缩 其温 度必低于起始温度 2 如图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的气缸 气缸的质量为M 气缸内 有一质量为m m M 的活塞 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 气缸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恒力 F 向左推活塞 当活塞与气缸的加速度均为 a1 时 封闭气体的压强 为 P1 体积为V1 若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恒力 F 向右推气缸 当活塞 与气缸的加速度均为 a1时 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2 体积为 V2 设 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变 则 A P 1 P 2 B P1 P 2 C V1 V2 D V1 V2 3 如图所示 一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的均匀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 可 视为理想气体 水银与玻璃管间摩擦力不计 开始时玻璃管处于静止状态 当 玻璃管竖直落下时 在最初的较短时间里 水银和玻璃管的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 水银和玻璃管的加速度都不等于重力加速度g 水银的加速度在变大 玻璃管的加速度在变小 4 如图所示 带有活塞的气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不考虑分子势能 将一个热 敏电阻 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置于气缸中 热敏电阻与气缸外 的欧姆表连接 气缸和活塞均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若发现欧姆表读数变大 则气缸内气体压强一定减小 B 若发现欧姆表读数变大 则气缸内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 若拉动活塞使气缸内气体体积增大 则欧姆表读数将变小 D 若拉动活塞使气缸内气体体积增大 则需加一定的力 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引力 5 如图所示 封有空气的圆柱形气缸挂在测力计上 测力计的示数为F 已知气缸的 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活塞的质量为m 大气压为P0 缸壁与活塞间的 摩擦不计 则缸内气体的压强为 A 0 Mg P S B 0 mg P S C 0 FMg P S D 0 Fmg P S 6 如图所示 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 使气缸 R 热敏电阻 欧 姆 表 用心 爱心 专心2 悬空而静止 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 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 缸壁导热性良好 使缸内气 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若外界大气压增大 则弹簧将压缩一些 若外界大气压增大 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若气温升高 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 若气温升高 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7 有一段长 12cm 的汞柱 在均匀玻璃管中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 若开口向上放置在 倾角为 300的光滑斜面上 则在玻璃管自由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 被封气体的压强为 大 气压强P0 76cmHg 76cmHg 82cmHg 88cmHg 70cmHg 8 如图所示 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 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管内水银面低于管外 在温度不变时 将玻璃管少向下插入一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减小 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9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 V图线 其中表示气体在A 状态的内能大于B状态的内能的是 10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 状态变化过程如图甲 P V 中ABC图线所示 其中BC为 一段双曲线 若将这一状态变化过程表示在图乙中的P T图或V T图上 其中正确的是 二 填空 实验题二 填空 实验题 11 如图所示是某种一定量理想气体的P t图 图中A B C三点表示了这些气体的 三个不同的状态 我们用VA VB VC表示在这三种状态下气体的 体积 那么它们的大小顺序应是 12 如图所示 T 型气缸内有一 T 形活塞 将气缸分为A B 两部分 且两部分中都封闭有气体 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 动 其左端活塞面积为右端活塞面积的 3 倍 气缸C孔与大气相 通 当大气压强为 1atm A中气体压强为 0 9atm 时 活塞保持 静止不动 则此时B中气体压强为 13 有一组同学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时伽利略曾 设计过一个温度计 其结构为 一麦杆粗细的玻璃管 一端与一鸡蛋 A P A B B P B C P A B D P A B 图乙 O P AB C T P A B C T O V A B C T O V A B C T V P A B C 图甲 0 273 P t A B C A B C 用心 爱心 专心3 大小的玻璃泡相连 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 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 根据管中水柱 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温度 为了研究 伽利略温度计 同学们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 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 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 B为一吸管 通过软木塞与 A连通 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 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然后进 行实验研究 1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的水柱高度h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1921232527 h cm 30 024 919 714 69 44 2 h hn 1 hn 2 1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相邻两次测量水柱的高度差 并填入表内的空格 由此可得结论 当温度升高时 管内水柱高度h将 填 变大 变小 不变 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变化而 填 均匀 不均匀 变化 试从理论上分析并证明结论 的 正确性 提示 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一个大气压 2 通过实验 同学们发现用 伽利略温度计 来测温度 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中主要的不足 之处有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4 体积为V 100 cm3的空心球带有一根有刻度的均匀长管 管上共有N 101 个刻 度 设长管与球连接处为第一个刻度 以后顺序往上排列 相邻两刻度间管的容积为 0 2 cm3 水银液滴将球内空气与大气隔开 如图所示 当温度t 5 时 水 银液滴在刻度为n 21 的地方 那么在此大气压下 能否用它测量温度 说明理由 若能 求其测量范围 不计热膨胀 15 如图所示 装有水银的细 U 形管与巨大的密封气罐A相连 左封闭有一段空气柱 气温为 23 时 空气柱长为 62cm 右端水银面比左端低 40cm 当气温升到 27 时 U 形 管两边高度差增加了 4cm 则气罐内气体在 23 日寸的压强为 cmHg 101 用心 爱心 专心4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D 2 AD 3 BCD 4 AB 5 BC 6 B 7 A 8 AD 9 BC 10 AC 二 填空 实验题 11 VA VB VC 12 0 7atm 13 1 5 2 5 1 5 2 5 2 变小 均匀 封闭气体近似作等压变化 V T T V k k为常数 V k T k t h V S k t S 即h随温度的变化而均匀变化 S为管的截面积 2 测量温度范围小 温度读数受大气压影响 三 计算题 14 解 因为管口和大气相通 所以球内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 气体是等压 变化 根据盖 吕萨克定律 12 12 VVV TTT 恒量 温度的增加与体积的增加成正比 所以可以用来测量温度 测量温度的范围应该为气体的体积从V1 100 cm3等压变化到V2 100 100 0 2 120 cm3这个范围所对应的气体温度 12 TT 之间 根据题意 当T0 273 5 K 278K 时 气体的体积V0 100 20 0 2 104 cm3 根据盖 吕萨克定律 01 01 VV TT 1 10 0 100 278267 3 104 V TT V K 又 02 02 VV TT 2 20 0 120 278320 8 104 V TT V K 267 3K 5 7 320 8K 47 8 所以能测量温度的范围从 5 7 47 8 15 解 因气罐体积大 与细 U 形管相比 可认为状态发生变化时气体体积是不变的 气罐中的气体在T1 273K 23K 250K 时 压强为Pl 当温度升到 27 即T2 300K 时压强 为P2 根据查理定律 12 12 PP TT 有 21 6 5 PP 以左边的细管中的气柱为研究对象 1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