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论文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 樟子松是营造速生用材林 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 使用大坑 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对于改善林分有显著效果 在改造退化林和低效 林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 介绍樟子松大坑整地 大苗造林的优点以及在造林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对造林后的管理措 施予以阐述 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 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 位于东经108 65 110 02 和北纬37 22 38 74 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 旱草原气候 总国土面积为4 333 km2 总人口至少为33万 境内河流众多 水量充沛 地貌以泸河 无定河为界 分为2部分 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 地势 的分布特点是西南和中部高 东北和南部低 年均降雨量在390 mm左右 大都集中在7 8 9月份 年平均气温8 9 无霜期为146 d左右 平均日照时间为2 815 h 其主要的气候特点为春季干旱秋季涝 风沙霜冻加冰雹 无霜期 短温差大 日照充足降雨少 横山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 3 特 别是近年来 由于采用了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使风沙区的樟子松 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累计人工造林面积多达10 000 hm2 在xx年对樟子松采取人工造林3 300 hm2 其成活率高达85 0 以上 近年来 横山县沙地樟子松造林采 用的主要措施为 在沙地先搭设沙障 然后通过大坑整地 大苗造林 浇水覆膜 套笼 生物防虫等技术措施 不断提高樟子松树坑的肥力 蓄水保墒以及 防鼠兔啃食等效果 从而改善樟子松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在改善林 分 退化林改造 低效林改造等方面成绩显著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造林的成活率 1 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的优点 1 1 樟子松大坑整地的优点 樟子松大坑整地的标准是树坑为方形 其规格是长 宽 深分别为1 50 150 40 cm 可以在坑内适当掺杂一些熟土 由于横山县在造林的过程中会 遇到缺水少肥的情况 此时可以借助于大坑整地的手段 不断改善 土壤的理化性状 创造蓄水条件 利用大坑整地可以改变土壤的疏 松程度 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土壤的容重减小 使土壤的通透 性增加 而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孔隙度增加 在整地之后大部分的 回填表土深度基本在30 cm 在容重减小和孔隙度增加后给土壤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地温升高 和土壤蓄水能力增加 这些变化对于樟子松的生长是极为有利的 大坑整地的功能是清除栽植坑周围的杂草 增强抗寒效果 使枯枝 落叶和杂草堆积在坑内 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造林成活率 1 2 樟子松大苗造林的优点 樟子松大苗的有2种形式 其一是有计划适当的密植 采取的是集约 管理的措施 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格的苗木 其二是在樟子松人工林的 幼林中将大苗挖取 有计划地安排樟子松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大苗造 林 不但可以使成林面积得到提升 还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在栽植大苗的过程中 其栽植坑的规格标准是长 宽 高分别都 为40 cm的方坑 据不完全统计 用培育的大苗或者从造林地挖取苗木进 行造林 其成活率均在80 0 以上 只需专人认真管理一年就可以快 速成林 与小苗造林相比 可提前6 8 a成林 通过大坑整地大苗造林技术对于不断更新退化的防护林和提 高盖度在30 0 以上的灌木林的林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应注意的问题 2 1 造林的立体条件 造林条件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樟子松大坑整地大苗造林的成 活率及保存率 通常情况下 在覆沙地条件下进行造林要比固定沙 地及黄土地造林的效果好 而且植被的盖度小 水分条件充裕 造 林的成活率会大幅度提升 反之 植被的盖度较大 林木之间对水 分的竞争比较激烈 会导致造林樟子松的成活率大大降低 2 2 造林季节选择 当樟子松苗木结束休眠期之后 顶芽开始萌动时开始造林最为适宜 对于横山县来说 传统的移植造林时间是在春季和秋季 在春季 通常是在3月下旬 4月中旬 在清明节前后移植造林 此时的土壤即将解冻 而树苗还 未萌芽 在此期间栽植会增大樟子松大苗的成活率 对于北方地区 来说 在9月上中旬也可以大苗造林 此时的造林成活率也很高 在 这一时期 高温天气刚刚结束 气候开始趋于凉爽 土壤中的含水 量增加 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 蒸发量降低 土壤的保墒性能较好 在生长期停止的过程中 根系仍可旺盛生长 在土壤封冻时 会 使苗木的生根同土壤充分结合 等到解冻之时 苗木的新根系已经 形成 可以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 2 3 苗木规格要求 根据沙地樟子松造林地的要求 采用营养钵苗木 对营养钵的要求 是采用18 cm 21 cm 地径1 cm以上 苗高50 70 cm且冠幅35 cm以上的壮苗最为适宜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