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_第1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_第2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_第3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_第4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 概概 述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处于滇西横断山系南段的尾端 分属无量山和临沧大雪山南段的山原 低中 山地区 它是一块被抬升的高原和高原边缘 受抬升错断和河流侵蚀分割而成的原上山地和原边山地 地貌特征明显 具有地势西 北 东三面高耸 中部及南部稍低下 类型复杂 澜沧江东西两方地貌 差异大等特色 大体上澜沧江为一深切峡谷 江东一侧为上古生界与中生界为主的红色砂页岩 泥岩 石灰岩等组成的原上 原边型山原和中山 低中山山地 多大型深切峡谷和小型河谷盆地 江西一侧 是以燕山期花岗岩和下古生界变质岩为基底的原上宽谷 断陷盆地和中山山地 边缘有峡谷围绕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属我国西南热带及亚热带山原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位于横断山系的怒山和 无量山山脉之南延地带 海拔最高点为 2007m 最低为澜沧江水面 475m 西北高 东南低 由于高 山阻挡冷空气的南袭 并受热带大陆气团和暖湿赤道气团季节性交替的影响 终年暖热多雨 太阳辐 射量大 日照长 光能足 热量丰富 为热带土壤形成发育和热带森林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地势总体上是向南倾斜 江河的开口最低点也在南方 这就使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 的伸入并停滞 冬半年来自西南方向的干暖空气也易由此进入并北上 因此在低洼与较封闭的地区 形成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型季风气候 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 我国少有的热带雨林 季雨林以及与 南亚热带过渡带上的山地雨林 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植被带以及丰富的动物种类 依此条件 西双版纳 自然保护区成为保护热带雨林 季雨林和热带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热带雨林面积最大 生态系统保存完整 生物资源最多的热带原始林区 森林植被森林植被 按 中国植被 分类系统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有 8 个植被型 即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苔蘚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暖性针叶林 竹林 灌丛 草丛 占云南省 12 个植被型的 66 7 占 全国 29 个植被型的 27 6 保护区内有 13 个植被亚型 占全国 62 个植被亚型的 21 0 占云南 34 个植被亚型的 38 2 如 热带雨林植被型中 有热带季节雨林 山地雨林 2 个植被亚型 热带季雨林植被型中 有半常绿季雨 林 落叶季雨林 石灰山季雨林 3 个植被亚型 常绿阔叶林植被型中 有季风常绿阔叶林 苔蘚常绿 阔叶林 2 个植被亚型 落叶阔叶林植被型中 有暖性落叶阔叶林植被亚型 暖性针叶林植被型中 有 暖热性针叶林植被亚型 竹林植被型中 有热性竹林植被亚型 灌丛植被型中 有热性山地丘陵灌丛 河滩灌丛 2 个植被亚型 草丛植被型中 有热性禾草草丛植被亚型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 95 7 其中天然林覆盖率 92 9 植物资源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有 37 个植物群系 占全国 560 个主要群系的 6 6 云南省 172 个主要群系的 21 5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 212 科 1009 属 2772 种 蕨类植物 40 科 90 属 260 种 种子植 物 172 科 919 属 2512 种 裸子植物 6 科 14 种 被子植物 166 科 913 属 2498 种 保护区种子植物种 2 的数量 占云南省的 18 0 占全国的 10 0 占世界的 1 1 而保护区的土地面积 仅占全国土地 面积的 0 03 从中可以看到 保护区种子植物物种的数量极为丰富 在云南省 中国及世界植物区 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经国务院 1999 年 8 月 4 日批准 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联合签署的我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第一批 中 全国保护植物 263 种 其中云南省有天然分布的野生植物 115 种 西双版纳保护区列 入保护的植物有 27 种 占全国的 10 27 占云南全省的 23 48 其中 级保护植物 5 种 级保 护植物种 22 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地区性特有种 117 种 1985 年 10 月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编辑 1987 年 2 月中国科学院出版 社出版的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第一册 中 在西双版纳保护区分布的共有 56 种 按保护 类型划分 濒危植物有 13 种 占全国 121 种的 10 7 占云南省 38 种的 34 2 渐危植物有 29 种 占全国 158 种的 18 4 占云南省 70 种的 41 4 稀有植物有 14 种 占全国 110 种的 12 7 占云南省 47 种的 29 8 动物资源动物资源 保护区已知陆生野生动物 727 种 兽类 鸟类 两栖爬行类 约占云南省已知陆生野生动物 1836 种的 39 6 约占全国已知陆生野生动物总数 3317 种的 21 9 根据 1989 年 12 月 14 日公布的我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 114 种 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98 种的 28 6 占云南省天然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4 种的 58 8 保护区已知的昆虫有 1437 种 有 17 种是中国特有种和珍稀动物 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独有的动物 目前在西双版纳保护区内分布的有亚洲象 绿孔雀 白颊长臂猿 鼷鹿 印支虎等 这些都是极为珍稀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本保护区也是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的一片自然保护区 各子保护区的优先重点保护对象 各子保护区的优先重点保护对象 勐养子保护区 主勐养子保护区 主要保护昆满 昆罕海拔分布较高以肉托果 滇楠 龙果为标志的中国热带山地 雨林中的特殊类型 热带季节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我国自然分布面积最大的热 性大型丛生竹林 珍稀濒危植物千果榄仁 绒毛番龙眼 滇楠 山桂花 龙果 西南紫薇 鸡毛松 野生稻 篦齿苏铁等 珍稀濒危动物亚洲象 印度野牛 豹 蜂猴 灰叶猴 绿孔雀 白鹇 原鸡 犀鸟等 勐仑子保护区 勐仑子保护区 主要保护结构完整的石灰山季雨林 热带季节雨林 江河岸热性大型丛生竹林等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以龙血树 勐仑翅子树 四数木 版纳藤黄 隐翼 油朴 野荔枝 篦齿苏铁 桫椤 云南肉豆蔻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 以印度野牛 蜂猴 原鸡 白鹇等为代表的珍稀濒 危特有动物 勐腊子保护区 勐腊子保护区 主要保护中国西双版纳特有的以望天树 版纳青梅为标志的热带季节雨林 以鸡 毛松 山桂花为标志的山地雨林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季风常绿阔叶林 苔藓常绿阔叶林 热性竹林等 3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以望天树 版纳青梅 山红树 鸡毛松 肉托竹柏 红光树 桫椤 蓖齿苏 铁 云南苏铁 木莲 天料木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 以印支虎 鼷鹿 熊狸 小齿狸 白颊 长臂猿 爪哇野牛 蟒蛇 巨蜥 凹甲陆龟 版纳摄龟 眼镜王蛇 版纳鱼螈 虎纹蛙 孔雀雉 白 喉犀鸟 棕颈犀鸟 阔嘴鸟 银胸丝冠鸟及多种八色鸫为代表的在国内仅见于本区的热带珍稀濒危特 有动物 尚勇子保护区 尚勇子保护区 主要保护以千果榄仁 绒毛番龙眼为标志的季节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 热性竹 林等热带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以风吹楠 毛荔枝 金刀木 天料木 绒毛番龙眼 山红树 锯 叶竹节树 篦齿苏铁 云南苏铁等为代表的珍稀植物 以印支虎 亚洲象 印度野牛 爪哇野牛 豹 云豹 水鹿 白颊长臂猿 孔雀雉 白喉犀鸟 棕颈犀鸟 绿孔雀 绿鸠 凹甲陆龟等为标志的珍稀 濒危动物 曼稿子保护区 曼稿子保护区 主要保护以糖胶树 毛荔枝为标志的热带山地雨林 以樟 茶群落为标志的季风 常绿阔叶林和以思茅松为标志的暖热性针叶林等热带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以合果木 肋果茶 滇楠 假山龙眼 百日青 锯叶竹节树 思茅豆腐柴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 以云豹 短尾猴 灰叶猴 绿孔雀 鹩哥 白鹇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物 一 历史沿革及法律地位一 历史沿革及法律地位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 地跨勐海 勐腊 景洪二县一市 东 经 100 16 101 50 北纬 21 10 22 24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于 1958 年经省革委批 准建立 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 1981 年 省政府把勐仑 勐养 勐腊 尚勇 曼稿五片保护 区统一为一个保护区 统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 24 251 万公顷 其中勐养子保护区 150 万亩 勐仑子保护区 16 86 万亩 勐腊子保护区 139 3 万亩 尚勇子保护区 45 8 亩 曼稿子保护区 10 9 万亩 保护区面积占全州土地面积 12 1986 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7 年经省人民政府 林业部批准成立保护区管理局 1993 年加入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00 年分别被国家科协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1958 年 10 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 会科字第 2 号文 批准筹建西双版纳勐养 勐腊 勐仑 大 勐龙保护区 1981 年云南省政府云政发 1981 第 310 号文 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云南省 人民政府云政发 1985 10 号文 关于认真抓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通知 林 业部林计字 1988 317 号文 关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的批复 以上法律文件明确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法律地位 从而使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 道 1992 年云南省人大常委批准施行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进一步强化了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地位 二 保护区基本情况二 保护区基本情况 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西双版纳州景洪 勐腊 勐海一市二县境内的 20 个乡 镇 中 勐海县境内分布在勐海 勐满 勐阿 勐遮 4 个乡 镇 内 景洪市境内分布在大渡岗 普文 允 景洪 基诺山 勐旺 勐养 勐罕 7 个乡 镇 内 勐腊县境内分布在勐仑 瑶区 勐伴 关累 勐腊 4 磨憨 勐满 勐棒 尚勇等 9 个乡 镇 内 涉及 60 个村委会 7 个国营农场 民族成份民族成份 西双版纳州是以傣族为主体 包括汉 哈尼 拉祜 布朗 彝 基诺 瑶 佤 回 白 景颇 壮等 13 个民族的自治州 这些民族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均有分布 社区人口社区人口 据 2005 年保护区社区调查 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 122 个村寨 周边有 138 个村寨 社区总人口 63160 人 其中区内社区人口有 25092 人 周边社区人口有 38068 人 交通 通信交通 通信 西双版纳州公路网密度较大 交通较为方便 据 2001 年全国公路普查结果 全州公路里程 6990km 其中省道 983km 地方道路 6007km 在地方道路中 县道 948km 专用道 96km 乡村道路 2489km 四级以上道路 2690km 有路面公路里程 3257km 2006 年末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道路里程 3167 km 有固定电话 1836 部 尚有 36 个村寨不通移动 电话 土地权属状况及土地利用特点 土地权属状况及土地利用特点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较为特殊 周界内有部分土地权属属于社区 保护区周界内 总面积 278302hm2 其中保护区管辖面积 242510hm2 占 87 13 集体所有面积 35792hm2 占 12 8 保护区土地以林地占绝对优势 森林环境优越 且国有土地的森林覆盖率比社区高 保护区由地域上不相连接的五片组成 各子保护区在土地利用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各类土地面 积地域分布不均衡 各片的实验区 核心区 国有和社区的各类土地面积比例都有差异 保护区内的社区土地有相当部分是农地 人均超过 hm2 但对社区经济调查的结果显示 固定耕地只有 30 左右 大部分是轮歇期为 3 7 年的轮耕地 保护区周边社区民族众多 各民族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尽相同 生产力状况也有较大差异 保护区总面积为保护区总面积为 242 510 hm2 其中 其中 核心区核心区面积 107 424 hm2 占 44 30 核心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保证自然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性 核心区除进行必要的了望观测 定位监测与科考调查项目 外 不得设置和从事任何影响或干扰生态环境的设施和活动 主要建设项目有封山育林 在各子保护区建了望塔 对各子保护区的优先重点保护对象设置生态 定位监测点 布设核心区边界标牌 设永久监测样地 生态定位监测点 并对望天树等重要树种和亚 洲象 印支虎 野牛等大型珍稀濒危兽类设置监测点 缓冲区缓冲区面积 72 602 hm2 占 29 94 缓冲区的作用是缓解外界压力 防止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影 响 对核心区生态系统及生物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缓冲区可进行有组织的科学研究 实验观察 安排必要的监测项目 野外巡护和保护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项目有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 恢复植被 搬迁居民 布设功能区界标桩标牌 建设永久 监测样地 气象水文监测站 实验区实验区面积 62 484 hm2 占 25 76 实验区为保护经营区域 可以适度建设和安排生物保护 资 5 源恢复 科学实验 教学实习 参观考察 宣传教育 社区共管 生态旅游 多种经营项目 以及必 要的办公 生产 生活等基础设施和道路 通讯 给排水 供电等配套工程项目 主要建设项目有管理站 检查卡 哨卡 珍稀植物保护试验示范基地 修建林道 巡护道 设防 火线 埋设保护区界标桩 界碑 以及安排生产性经营项目如建设经济林基地 花卉基地 生态药物 园等 各子保护区面积差异较大 在保护区总面积中 勐养子保护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0 90 其次为 勐腊子保护区占 39 8 尚勇子保护区占 11 8 勐仑子保护区占 4 2 曼搞子保护区最小 比例为 3 3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据调查 2005 年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农民人均收入 1435 2 元 其中勐养子保护区为 1044 3 元 勐仑子保护区为 1339 2 元 尚勇子保护区为 1354 7 元 勐腊子保护区为 1637 9 元 曼稿子保护区为 1800 0 元 除曼稿子保护区农民纯收入达到全州平均水平外 其它各子保护区境内外社区的农民人均 纯收入均低于全州的平均水平 勐养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0 左右 境内外社区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州水平的基本原因是 99 以上收入靠农业种植和养殖业 种植 业所依赖的土地多为山地 良田较少 工 副业产值还不到 1 生产模式基本上是以对自然资源的 原始利用为主 此外 也与亚洲象及野猪等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有关 目前损失农作物能获得补 偿额远远低于市场价 补偿额度根据当年所筹集资金与当年实际损失统计计算 境内及周边 219 个社区 尚有 31 个社区 占 14 2 不通电 41 个社区不通自来水 占 18 7 153 个社区无卫生室 64 个社区无小商店 2002 年统计 这些情况表明 保护区境内及周边社区 在 99 靠种 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同全州相比文教 卫生医疗状况还都处在较为落后的 状态 保护区在发展的同时如何协助或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仍是一个繁重的任务 另一方面 社区群 众与保护区共同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所创造的对全州 全省 全国有益的环境生态效益价值 应以什么方式得到补偿 是一个没有解决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这也是全国对待生态效益创造者如何补 偿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 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三 保护管理工作现状 1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行政上受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领导 业务上受云南省林业厅指导 管理局设局长和副局长 根据法律 法规和相关政策 对保护区行使林业行政管理职能 对保护区实 行统一管理 2 管理机构及管理队伍 管理机构及管理队伍 管理局机关设办公室 计财科 资源保护科 社区工作科 森林公安分局等职能部门 同时 以 管理局为中心 以专业管理和辖区管理为重点 在管理局下设科研所 生态旅游管理所和勐养 勐腊 尚勇 勐仑 曼稿 5 个管理所 均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构成了较为有效的管理体系 基本能满足 保护 宣传 执法等工作开展的需要 现有职工 244 人 其中管理人员 55 人 包括公务员 21 人 技术人员 53 人 公安干警 43 人 工 6 人 93 人 保护机构 编制及在职人数详见下表 保护区机构编制概况保护区机构编制概况 行政在职 编 制 单位机构 总编制 总在职 公 务员 干 警 事业 在职 备 注 合 计2852442143180 局 机 关3228217 科 研 所353333 生态旅游所101111 勐养管理所57501139 勐仑管理所3322517 勐腊管理所51431033 尚勇管理所3831526 曼稿管理所2926521 总编 制为云南 省政府批 准的编制 注 填制时间 2004 3 23 公安编制于 2007 年 1 月纳入州森林公安局 现有职工中 有硕士研究生 1 人 本科学历 15 人 大专生 77 人 中专生 63 人 高中 32 人 初 中 43 人 小学 13 人 管理及技术人员中 具有中级职称的 18 人 初级职称的 51 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1 以保护我国大陆现存最大范围的热带生物地理景观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热带生物物种与遗 传基因多样性 拯救国内仅限于本区或本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与保护其生存环境是本保护区的首要 任务 2 保护好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 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与保护其生境是本保护区的主要任务 3 努力开展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工作 为实现保护区科学管理 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并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参谋和决策作用 4 在实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利用试验区内的优势资源 从多方面为社会提供服务 在获取最佳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逐步获取最好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不断提高保护区自身的 活力和经济自给程度 同时为合理开发利用更大范围内的热带生物资源提供科学指导和经营管理模式 5 大力和广泛地开展宣传工作 包括对国家有关政策 法令 条例以及自然保护区有关规章制 度的宣传和各种科普知识的宣传 不断提高自然保护意识 把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环境和珍稀濒危物种 及其生境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并且把宣传工作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 不断扩大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 7 的影响 发挥保护区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 6 根据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范围的要求 在合理 精简 灵活 高效的原则下设置保护区组织 机构 协调处理好保护区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群众的关系 在全面保护好区内的热带森林生物资源 确 保以亚洲象 印支虎 爪哇野牛 印度野牛 鼷鹿 白颊长臂猿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 自然环境不遭受破坏 完整地 长久地保护区内生物物种的自然性 多样性和典型性的前提下 兼顾 各方利益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开展多种经营 生态旅游等活动 增强保护区自身经济实力 促进 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更新资源的再生繁殖 达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 实现保护区生态 经济 社会 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3 动植物保护效果 动植物保护效果 坚持向社区开展法律 法规的宣传教育 社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有所增强 主动制止猎杀 盗伐 行为 积极举报不法行为 协助我区执法人员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在查处几起严重猎杀珍稀动物的大 案中 保护区内居民无人涉及 历年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盗伐 偷猎 毁林开荒 蚕食保护区等 案件的查处率达 85 以上 有效的打击了犯罪 教育了群众 有效的维护了保护区资源的安全 各种保护措施的开展 取得明显效果 在西双版纳州考察 直观地给人们的印象是 保护区内外 的景观截然不同 生物资源不仅得到了保护 而且不同程度地在增长 如保护区内天然林面积 由 1975 年的 19 8 万公顷 1995 年提高为 24 3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20 年就上升了 3 98 主要大型野生 动物种群有所增加 如亚洲象由 70 年代初的 100 余头 目前已有 200 以上头 活动范围也在扩展 森 林火灾 毁林盗伐 野生动物猎杀等现象 在保护区内得到有效遏制和及时查处 但仍存在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等问题 普法宣传教育仍须深入持久地开展 人们的法制观念需要 进一步增强 执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亟需提高 4 保护区森林防火 保护区森林防火措施及效果 措施及效果 在保护区各乡 镇 村 办 设森林防火领导小组 298 个计 2008 人 组建快速扑火队 59 支计 923 人 专业扑火队 140 支计 2169 人 在区内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 设固定巡山代管员 80 人 形成全区 防火网络 注 各年数据有变化 火险期内不定期在各村寨召开会议进行公众教育 印发户主通知书 明确各户行动职责 张贴护 林防火标语 扩大公众教育面 建立管护员责任制度 明确各片区的管理目标和行动计划 曼稿 勐仑子保护区从 1990 年以来未发生林火 勐养 勐腊 尚勇子保护区从 1994 年以来未发 生大的林火危害 但发生林火的隐患仍存在 设施设备落后 对林火的监控 扑救能力薄弱 不能有 效防范林火危害 5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1 研究历史 研究历史 西双版纳州科学研究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 对植物进行考察 标本采集 20 世 纪 50 年代以后对动植物区系进行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昆明动物所 云南水产研究所 思茅地区林业 局等单位对鼠类 鱼类等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983 年 云南省林业厅组织大专院校 和科研设计单位首次对 西双版纳保护区 进行了地质 土壤 气象 动植物 人文等大型综合科学 考察 近年来 云南大学 西南林学院 云南省林科院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 带植物园等在西双版纳保护区开展过一系列的专项研究 8 2 科研现状 科研现状 1988 年以来 保护区先后以独立或合作方式开展热带林树冠生态研究 亚洲象 种群数量 绿孔雀调查 混农林业试验 蝴蝶资源调查 植物区系 鼷鹿生境选择 地理信息系统等 项研究 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1998 年由保护区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大学生物系 中科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 在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 完成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生物与环境的本底调查 重点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对保护 区内陆生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消长状况做出了统计 三 热带雨林保护面临保护与发展的茅盾及当前管理工作的困难及问题三 热带雨林保护面临保护与发展的茅盾及当前管理工作的困难及问题 一 资源保护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 资源保护存在困难和问题 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一直存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一直存在 如大通道建设及各级公路建设 水利 电力 通信等经济发展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都给保护区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2 自然保护区建立和管理与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矛盾较为突出 自然保护区建立和管理与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矛盾较为突出 自然保护区内村民较多 并地处边 远 交通不便 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由于人口素质低 科技落后 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原 始低水平利用 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低于保护区外社区 处于贫困的村寨 人口相对较多 因此 社 区群众特别渴望找到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 目前全州民营橡胶事业 茶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保护区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致富路 子 产业发展解决了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 但这同时也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工作 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资源保护与社区 群众发展的诉求产生了更大的矛盾 如何帮助 扶持保护区周 边社区及群众 以发展与保护和谐共进的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 是资源保护工作当前乃至将来所面临 的重大课题和急需缓解 解决的主要矛盾 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由互不相连的五个保护区组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由互不相连的五个保护区组成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 护区周边都被开发为发展用地 保护区的孤岛现象更为明显 虽然 2005 年 总规 规划了生物走廊带 但走廊带规划的实施需要管理体制的调整和经费的支撑 否则孤岛化现象难以解决 维持完整的生态 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有难度 4 多年的保护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多年的保护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野生动物伤害人畜 损害农作物 经济林木现象与 日俱增 据多年对野生动物肇事的调查统计 损失数量按市场价格计算 每年需要补偿费在 1500 万元 以上 但现在省 州 县三级筹集到的补偿金仍达不到这个标准 兑现给受损 受害者的补偿标准偏 低 重灾区群众反映强烈 此问题如得不到合理解决 将对我州的生物多样保护带来严重影响 5 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受到以下因素制约限制 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受到以下因素制约限制 热带雨林分散 地域跨度大 管理不方便 目前发展迅速的民营橡胶 茶叶 砂仁种植及部份林地的无序流转给自然保护区造成了相当 大的管理压力 管理保护资金不足 现有机构能力有限 基础设施不足 缺乏必要的保护设备 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 没有针对热带雨林的管理计划 缺乏最新的生物调查数据资料和信 息系统 没有建立有效的定位监测了解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 缺少生物 生态 经济管理 自然保护 9 等专业的高级人才 缺乏对社区 县 乡 村各级干部的法律法规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的培训 6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人象矛盾问题人象矛盾问题 由于保护区植被的恢复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森林面积逐年增加 适宜亚洲象生存的环境及其食 物源 如野生芭蕉 王草 构树等 范围正在不断缩小 与此同时 大象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大 象为寻觅食物 经常到社区群众的农田 垦地内觅食 不仅破坏庄稼 有时还伤害家畜和人员 而由 此造成损失的补偿办法等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主要涉及如何有效地解决亚洲象的食物供给 群 众所损失作物补偿的标准和范围 以及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等 社区群众收入低社区群众收入低 保护区境内及周边社区群众 由于交通闭塞 文化水平低 产业结构单一 99 的经济收入来源 于种养殖业 人均纯收入普遍低于全州农民的平均水平 应引起保护区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 由于 群众收入低 而引发社区群众到保护区内种植砂仁 种花卉 采摘药材 竹笋 砍倒树木采摘野果等 毁坏资源 低效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来求发展 这样的发展方式长期下去必定形成恶性循环 应通过 政府与非政府渠道 开展社区培训 提高群众文化科技水平 通过调整社区产业结构 逐步增加林区 内社区群众收入水平 逐步减少其对林区资源的依赖性和压力 这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不可忽视的工作 运行经费问题运行经费问题 西双版纳保护区人员工资由云南省财政转移支付结算 而保护区的科研经费 设备维修费 资源 监测 护林防火和扶持社区发展的经费等目前还没有稳定的资金渠道 使保护区开展相关的保护活动 受到制约 资源保护工作性质决定了保护区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日在野外 据统计 保护区每个巡护 人员每年在野外巡护的天数在 160 天以上 需足够的资金支持野外巡护工作 目前 保护区仅能维持 基本的工资 缺少其他经费的支持 设备问题设备问题 由于设备经费没有保障 致使部分设备老化 科研及监测设备严重不足 具体有如下问题 1 交通工具应在核定的基础上 把到期应予报废的车辆停用 以减少维修费开支和防止发生安 全事故 并在此基础上添置必要的车辆 2 缺乏必要的科研设备仪器 3 缺乏科技图书资料档案室和必要设备 4 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尚未起步 数字化管理难以实现 5 缺乏巡护人员所需要的仪器装备 旅游景点面临萧条的局面旅游景点面临萧条的局面 西双版纳是驰名中外 也是我国有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保护区境内的野象谷 绿石林 望天树 勐远石灰岩岩洞等景点更是西双版纳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然而现在却一改前几年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的热闹景象 变得冷清起来 由于经营上收不保支 绿石林已倒闭 野象谷也由于游客减少而亏损较 大 出现上述情况 不是景区的景观缺乏吸引力 而是景区的经营者缺乏经营的科学理念 缺乏经营 10 上的科学策划 盲目的认为 到云南不到西双版纳就等于没到云南 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旅游产 品的更新 橡胶种植及种砂仁的问题橡胶种植及种砂仁的问题 除曼稿子保护区外 各子保护区内及周边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内均有橡胶和砂仁种植 发展高价值 的种植业有利于推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 在未经保护区批准的情况下 擅自进 入保护区开展种植砂仁破坏了林下物种结构 同时还影响林内动物交流 毁坏了动物食源 对保护区 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威胁 长此下去 上层雨林树种得不到更新 待老一代林木失去结实能力后 将出现无幼树接替的严重后果 橡胶种植业虽然在保护区周边发展 但也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造成了 不小的压力 据调查分析 鼷鹿大多生活在海拔 700 900m 之间的热带季节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 其次生林下 砂仁种植地面积的扩大 侵占并破坏了鼷鹿的适宜生境 严重影响其种群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 在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范围内 应采取严格的措施 取缔砂仁种植 在实验区内应规范管理砂 仁种植面积 严禁未经批准任意扩大种植面积 其它问题其它问题 1 缺乏信息管理系统 2 缺少有效的和固定的监测线路 3 缺少生物多样性 生态 经济管理 自然保护等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4 缺乏对社区 县 乡 村各级的法律 法规和保护知识的培训 5 缺乏对社区群众科技知识 改变农村产业结构 提高收入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 6 缺乏系统的公众宣传教育计划 7 缺乏有效的社区协调机制和手段 四 需完善的保护设备缺口四 需完善的保护设备缺口 科研监测设备 科研监测设备 目前 我保护区正在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对于我区的科研监测和巡护管理有着重要 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后 各种科研和管理数据收集更加完善 为今后热带雨林的研究和保护提 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促使我区的科研和管理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但目前 此项工作所需的 各种设备由于缺乏资金不能配到各管理所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使得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基本设备包括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扫描仪 投影仪 GPS 数码摄影机 数码相机及各种监测仪器 交通设备 交通设备 各管理所及一线管理站的车辆严重不足 已影响到巡护管理工作的开展 目前各所的车辆老化严 重修理费高 而且不安全因素日趋严重 增加和更新巡护车辆充实各管理所站及业务部门已势在必行 景洪电站建成后 对沿岸保护区的巡护管理工作必须得到加强 因此 需增加水上巡逻艇 1 至 2 艘 巡护设备 巡护设备 各所需配齐 包括睡袋 帐篷 防潮垫 背囊 攀登绳 砍刀 巡护迷彩服 登山鞋 GPS 望 远镜 计步器 海拔仪 便携电台等野外装备和工具 11 五 当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所需的科研 管理项目及工程 设施的规划五 当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所需的科研 管理项目及工程 设施的规划 一 野生动植物保护 一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工程 就地保护工程规划就地保护工程规划 1 亚洲象保护亚洲象保护 亚洲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级野生动物 云南省是全国唯一有亚洲象分布的省 而 90 以上的种群分 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境内 西双版纳保护区以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自保护区建立 以来 保护成绩显著 野生亚洲象已从 70 年代的 170 头左右增长到现在的 250 头左右 活动区域也在 不断扩大 本次规划如下 1 建立亚洲象区外保护站 3 处 勐仑到易武 曼腊 2 开展亚洲象物种资源调查 进一步查清亚洲象与保护区内外的种群数量和活动区域 3 新建硝塘 82 个 4 防象工程 为保护群众爱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减少林区人畜遭受大象伤害 解决人象冲突 而建设该项工程 包括生物隔离林带 150km 太阳能电围栏 100km 防象沟道 100km 5 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工程 设大象监测站 2 个 2 老虎保护老虎保护 云南省分布有印支虎 孟加拉虎 华南虎三个亚种 都已处在极度濒危状态 急需了解其种群现 状 规划 1 在保护区建立监测点 1 处 2 开展三个亚种虎物种调查 查清在西双版纳的种群分布和数量 建立资源档案 以提出保护 对策 3 白颊长臂猿保护白颊长臂猿保护 西双版纳的白颊长臂猿 是我国唯一的分布地域 目前数量已极为稀少 几近绝迹 应纳入重点 保护项目 1 开展白颊长臂猿种群调查 查清种群分布数量 了解其生境状况和受威胁程度 建立资源档 案 提出保护措施 2 建立监测点 2 处 景洪 1 处 勐腊 1 处 4 野生雉科鸟类保护野生雉科鸟类保护 绿孔雀和孔雀雉是国家保护的 35 种雉科鸟类的 I 级保护鸟类 西双版纳保护区有绿孔雀和孔雀雉 分布 1 开展雉科鸟类的物种调查 了解雉科鸟类分布和数量 2 建立档案 提出保护措施 5 兰科植物保护兰科植物保护 西双版纳是兰科植物较为集中的原产地之一 结合云南省建设 中华生物谷 的建设 规划以下 保护工程项目 1 在保护区 建立监测点 1 处 2 开展兰科植物物种及品种调查 12 6 苏铁科植物保护苏铁科植物保护 西双版纳保护区的篦齿苏铁 是重点保护对象 是此类苏铁的原生地 1 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 禁止乱采滥挖苏铁树苗 严禁野生苏铁的市场交易 2 建立苏铁监测点 1 处 7 鼷鹿保护鼷鹿保护 鼷鹿是国家 I 级保护动物 我国仅发现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勐腊子保护区一带 栖息于海拔 1 000m 以下的水边高草丛中 为已知反刍有蹄类中最原始 最古老的种类之一 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规划 1 开展鼷鹿物种调查 了解其种群数量和确切的分布区域范围 以制定保护措施 2 在勐腊 尚勇一带建立监测点 1 处 8 野牛保护野牛保护 保护区内分布着印度野牛 Bos gaurus 和爪哇野牛 Bos javanicus 是国家 I 级保护动物 规划 1 开展物种调查 查清野牛的分布数量 了解其生境和受威胁情况 建立资源档案 制定保护 措施 2 在勐仑子保护区 建立监测点 1 处 9 龙脑香科树种保护龙脑香科树种保护 龙脑香科树种是东南亚热带雨林标志性树种之一 保护区分布有望天树 羯布罗香 版纳青梅为 优势的热带雨林 应加强对此类森林的保护 规划在勐腊子保护区建立监测点 1 处 二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二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迁地保护规划迁地保护规划 1 完善蝶类繁育基地 完善蝶类繁育基地 原有蝴蝶园是我国人工养殖蝴蝶的基地 已具有成熟的养殖技术 是保护野生蝴蝶品种资源的重 要基地 列入 总规 工程中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项目应予以重视 使这一珍稀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规划 1 建园地面积 2 000m2 2 购置开发稀有 珍贵蝶种及其工艺品所需设备 3 构建必要的设施工程 4 开展蝴蝶物种资源调查 5 在管理中引入竞争上岗 承包管护 领导任期目标等激励机制 2 建设野生动物食源基地工程 建设野生动物食源基地工程 多年来 由于栖息地范围内食物资源的不足 大象等许多大型动物到附近村寨频繁肇事 给当地 社区和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解决这一矛盾迫在眉睫 为给野生动物 特别是象群 野 牛 创造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栖息地 以保护动物的生存和减少对村民和作物的危害 规划在大象 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林窗及周边的退耕地范围内 分别在三岔河 树林寨 大河边 半坡 勐 13 仑王子山 尚勇的南坪等地 人工种植芭蕉 竹子 甘蔗 玉米 牧草等 建立辅助食物源基地 为 野生动物提供足够的食物 规划面积 800hm2 估算投资 360 万元 三 濒危动物抢救站工程 三 濒危动物抢救站工程 在景洪 勐腊 勐养 尚勇 勐仑管理分局 各建一处野生动物抢救站 收容民间捕捉和市场非 法交易的保护动物活体 以及受伤和病危动物等 通过救治康复后 放归自然 估计投资 150 万元 四 巡护管理规划 四 巡护管理规划 1 保护区各管理分局应配备护林巡护车 用于各管理分局到各所 站 及所辖片区检查巡护 指导工作 2 保护区总面积 242 510 hm2 按每个护林员管护 1 000 hm2计 需护林员 243 人 3 巡护道按保护区 10km 万 hm2计算 除了原有修建的以外 在保护区的边缘需修建巡护道 150km 巡护道宽 3m 每千米投资补助 2 万元 计 300 万元 4 巡护用车规划 国产猎豹车 保护区管理局 保护科 5 个分局 7 个派出所 各一辆 共计 14 辆 估算投资 280 万元 北京吉普 20 个保护站点共配 20 辆 估算投资 152 万元 另配备其它相关工具 装备 5 巡护员培训 培训的目标是使巡护员能根据要求在巡护过程中开展巡护监测 及时了解巡护路线中野生动植物 发生的变化 并进行记录 及时输入各站点数据库 规划期安排 18 万元培训费 五 生境恢复工程 五 生境恢复工程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 目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局部地段 由于人为干扰 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一 定程度的破坏而亟待恢复 以稳定和发展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 规划选择在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区 域 除核心区域外 实施切实可行的封山育林措施 严禁放牧 减少人为干扰 消除一切不利于野生 动物生存的因素 使野生动植物不仅有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 而且使环境逐步向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种 群数量增长的方向转变 同时 积极贯彻社区共管 扶持社区发展经济 鼓励周边群众参与保护 减 少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 使野生动植物栖息 分布地得到较好的保护 使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 到恢复和发展 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增加 六 管理站和巡护哨卡的建设 六 管理站和巡护哨卡的建设 根据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范围的要求 在合理 精简 灵活 高效的原则下设置管理机构 五个 管理分局根据区内资源状况 村寨分布 人力物力和有效管理等需要 在原有 11 个管理站 1 个哨卡 和 7 个派出所的基础上 需新增 8 个管理站 1 个哨卡扩建为管理站 增至 20 个管理站 以每个管理 站 20 万元计算 共需 250 万元 七 森林防火了望台 塔 观察网络规划 七 森林防火了望台 塔 观察网络规划 加强森林防火了望台 塔 观察网络的建设 使林火得到及时发现并报警 及时扑救 是控制和 扑灭森林火灾 减少损失的关键 是森林防火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LYJ123 91 标准 了望台 塔 的了望半 14 径以 10 20km 为宜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中已建成了望台 2 座 为满足森林防火和 动物监测等多方面的需要 据保护区的现有情况和生物走廊带布局 应增设建了望台 塔 8 座 分 别建在 勐腊子保护区的补蚌村寨附近南腊河边的山头上 勐仑子保护区的绿石林景区东部边缘 易 武六公里公路边 勐养子保护区的野象谷景区西南边缘 普文吊井中寨东北面山头 小黑江片 茶王 树河片 设两座 增建了望台 8 座 估算投资 120 万元 另配防火微波监控台 投资 140 万元 六 对因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保护给当地群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和阻碍的解决六 对因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保护给当地群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和阻碍的解决 直观表现为野生动物肇事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害 目前对野生动物肇事所带来的损失 只能是补偿 达不到赔偿的标准并且补偿标准偏低 群众对此 虽然表示理解保护工作 但意见也很 大 很多靠近保护区的地方 有田不能种或越种损失越大 年年如此 造成的恶性循环已经严重的阻 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着党和国家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的理念 各级立法机关 各级政府 相关部门应尽快的出台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法规或政策 生态保护 资源保护 热带雨林保护是我 州发展相关产业 促进我州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 保护好这个根本是今后工作的不能动摇的 大方向 但不能再由保护区周边的人民群众来承担保护的代价 当地群众为保护事业作出了很大的付 出 社区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别的地区 他们的付出使保护区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理 应得到回报 如果说保护区当前发展最根本的茅盾是 最迫切要解决的难题什么 就是保护与发展的茅盾 就 是保护与发展的和谐共进的难题 这也将是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来工作的努力方向 自然保护区效益总体评价自然保护区效益总体评价 评价选用了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等效益物替代和货币置换法进行 产品 的转换和量纲统一 以 货币为准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有非常显著的生态效益 经计算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固土效益 为 292 32 万元 保肥效益为 58 268 86 万元 改良土壤效益为 168 332 28 万元 防洪效益为 3 158 74 万元 增加水资源效益为 187 09 万元 其年经济总量达 230 239 万元 占总效益值的 83 85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有较明显的社会效益 其可计算年经济总量为 855 万元 占总效益值的 0 3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其年经济效益总量为 43 499 万元 含理论经济效益 占 总效益值的 15 84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可计算的年总效益值为 274 593 万元 另附生态效益计算表 七 未来的资源保护工作七 未来的资源保护工作 保护原则保护原则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规定 全 面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系统 恢复已被破坏的自然植被与发展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