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定义超声波检测定义 使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 就反射 透射和散射的波进 行研究 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 几何特性测量 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 的检测和表征 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超声检测的优点超声检测的优点 1 适用于金属 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 检测 2 穿透能力强 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 如对 金属材料 可检测厚度为 1 2mm 的薄壁管材和板材 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 件 3 缺陷定位较准确 4 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5 灵敏度高 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6 检测成本低 速度快 设备轻便 对人 体及环境无害 现场使用较方便 超声检测的局限性超声检测的局限性 1 对试件中的缺陷进行精确的定性 定量仍须作 深入研究 2 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 3 缺 陷的位置 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4 材质 晶粒度等对检测有较 大影响 5 以常用的手工 A 型脉冲反射法检测时结果显示不直观 且检测结果 无直接见证记录 超声波检测的适用范围超声波检测的适用范围 从检测对象的材料来说 可用于金属 非金属和 复合材料 从检测对象的制造工艺来说 可用于锻件 铸件 焊接件 胶结件 等 从检测对象的形状来说 可用于板材 棒材 管材等 从检测对象的尺寸 来说 厚度可小至 1mm 也可大至几米 从缺陷部位来说 既可以是表面缺陷 也可以是内部缺陷 1 1 超声波检测的基础知识 1 1 1 超声波 声波 频率在 20 20KHz 之间 次声波 频率低于 20Hz 不容易衰减 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而次声波的波 长往往很长 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 2 至 3 周 某 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 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 对人 体有很强的伤害性 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超声波 频率大于 20KHz 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可用于测距 测速 清洗 焊接 碎石 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被应用于无损检测 主要是因为有以下特性 1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遇到界面会发生反射 2 超声波指向性 好 频率越高 指向性越好 3 超声波传播能量大 对各种材料穿透力强 1 1 2 超声场及介质的声参量 1 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 1 声压 超声场中某一点在某一瞬间所具有的压强 与没有超声场存在时同一点的 静态压强之差 称为该点的声压 单位为 Pa 1 1 01 ppp 2 声强 在超声波传播的方向上 单位时间内介质中单位截面积上的声能叫做声强 常用表示 单位为 I 2 W cm 1 2 3 分贝 引起听觉的最弱声强称为标准声强 将某一声强与标 216 0 10cmWI 准声强取常用对数得到二者相差的数量级 称为声强级 用 IL 表示 1 3 lg 0 IIIL 声强级的单位为贝尔 实际应用中 贝尔单位太大 常用分贝来表示声强级的 单位 dB 其为贝尔的十分之一 2 介质的声参量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是由其声学参量 包括声速 声阻抗 声衰减等 决 定的 因而深入研究介质的声参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声阻抗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任何一点的声压与该点速度振幅 V 之比称为声p 阻抗 常用 Z 表示 单位为 2 scmkg 2 m 222 2 11 2 1 2 1 cV c pcAI m 1 4 V p Z 声阻抗表示声场中介质对质点振动的阻碍作用 在同一声压下 介质的声 阻抗越大 质点的振动速度越小 介质不同 声阻抗不同 同一种介质 如果 波形不同 声阻抗也不同 当超声波由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 或者从介 质的界面反射时 主要取决于这两种介质的声阻抗 气体 液体 固体的声阻抗差别很大 实验测定 其声阻抗之比接近于 1 3000 8000 2 声速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 在同一种介质中 波形不同 其传播 速度也各不相同 超声波的声速还取决于介质的特性 如密度 弹性模量 声波分为相速度和群速度 相速度 是声波传播到介质的某一选定的相位点时 在传播方向上的声速 群速度 是指传播声速的包络上 具有某种特性的点上 声波在传播方向 上的速度 群速度是波群的能量传播速度 在非频散介质中 群速度等于相速 度 1 5 K c 1 1 3 超声波的传播 1 超声波的分类 脉冲波 连续波 按振动持续的时间分类 球面波 柱面波 平面波 按波面的形状分类 型 型 板波 表面波 横波 纵波 系分类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 A S 根据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声波的传播方向 超声波的波形可分为以下几种 1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形称为纵波 如图 1 1 所示 它能在固体 液体 气体中传播 在探伤中用于纵波探伤法 图 1 1 纵波 2 横波 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称为横波 如图 1 2 所示 它只能在固体中 传播 用于横波探伤法 图 1 2 横波 3 表面波 瑞利波 质点的振动介于纵波和横波之间 沿着固体表面传播 振幅随深度增加而迅速 衰减的波称为表面波 如图 1 3 所示 表面波质点振动轨迹为椭圆 质点位移 的长轴垂直于传播方向 短轴平行于传播方向 它用于表面波探伤法 图 1 3 表面波 4 兰姆波 板波 兰姆波只产生在有一定厚度的薄板内 在板的两表面和中部都有质点的振动 声场遍布整个板的厚度 沿着板的两表面及中部传播 所以又称为板波 如果 两表面质点振动的相位相反 中部质点以纵波的形式振动则称为对称性兰姆波 如果两表面质点振动的相位相同 中部质点以横波的形式振动 则称为非对称 性兰姆波 如图 1 4 所示 兰姆波可检测板厚及分层 裂纹等缺陷 还可以检 测材料的晶粒度和复合材料的粘合质量 图 1 4 兰姆波 超声波在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 纵波 横波 表面波的传播速度 取决于 介质的弹性常数和介质密度 兰姆波的传播速度除与介质的弹性常数有关外 还与介质的厚度和兰姆波的频率有关 在无限大的固体介质中 各种波的传播速度为 纵波 1 6 GK cL 3 4 横波 1 7 G cS 表面波 1 8 1 12 1 87 0 R c 通常认为 横波声速是纵波的一半 表面波声速约为横波的 90 兰姆波的声速对于每一介质而言 取决于薄板厚度 或缺陷深度 和频率的乘积 由于速度和频率有关 又有群速度和相速度之分 脉冲波是以群速度来传播的 连续波是以相速度来传播的 相速度是以声波 或电磁波 沿行进路线变更相位 的速度 群速度是声能 或电磁能 变更的速度 因为脉冲波不可能只包括一个 频率 而是包括一群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之和 它的传播速度是群速度 当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时 群速度等于相速度 2 平面波 柱面波 球面波 图 1 5 平面波 柱面波 球面波 3 连续波与脉冲波 连续波是介质中各质点振动时间为无穷时的波 脉冲波是质点振动时间很 短的波 超声检测中最常用的是脉冲波 对脉冲波进行频谱分析 可知它并非 单一频率 而是包括多种频率成分 其中人们关心的频谱特征量主要有峰值频 率 频带宽度和中心频率 图 1 6 连续波 图 1 7 脉冲波 1 1 4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1 1 4 1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超声波在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 将一直向前传播 并不改变方向 但遇到 异质界面时 会发生反射和透射现象 既有一部分超声波在界面上被反射回来 另一部分透过介质交界面进入第二介质 1 单一界面 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足够大的光滑平界面时 将在第一介质中产生一个与 入射波方向相反的反射波 在第二介质中产生应该与入射波方向相同的透射波 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声压按一定比例分配 这个分配比例由声压反射率 声强反 射率 和声压透射率 声强透射率 来表示 图 1 8 单一界面反射和透射 声压反射率 界面上反射波的声压与入射波的声压之比称为声压反r r p 0 p 射率 1 9 12 12 0 ZZ ZZ p p r r 声压透射率 界面上透射波声压与入射波的声压之比 t t p 0 p 1 10 12 2 0 2 ZZ Z p p t t 声强反射率 R 界面上反射波的声强与入射波的声强之比 r I 0 I 1 11 2 12 12 0 ZZ ZZ I I R r 声强透射率 T 界面上透射声强与入射波的声强之比 t I 0 I 1 12 2 12 12 0 4 ZZ ZZ I I T t 从以上可以看出 声压和声强的分配比例仅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有关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垂直入射时 介质两侧的声波必须满足两个边界条件 一是 一侧总声压等于另一侧总声压 二是两侧质点速度振幅相等 以保持波的连续 性 上述计算公式同样适合于横波入射情况 但必须注意 在固液 固气界面 上 横波将发生全反射 这是因为横波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 薄层界面 超声波由声阻抗为的第一介质 入射到和的交界面 然后通过声 1 Z 1 Z 2 Z 阻抗为的第二介质薄层射到和界面 最后进入声阻抗为的介质 2 Z 2 Z 3 Z 3 Z 图 1 9 薄层界面 超声波通过一定厚度的异质薄层时 反射和透射情况与单一的平界面不同 异质薄层很薄 进入薄层内的超声波会在薄层两侧界面引起多次反射和透射 形成一系列的反射和透射波 当超声波脉冲宽度相对于薄层较窄时 薄层两侧 的各次反射波 透射波就会相互干涉 由于上述原因 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的 计算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 超声波通过异质薄层时的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不仅与介质阻抗 和薄层声阻抗有关 而且与薄层厚度与其波长之比 有关 22 d 1 当第一 第三介质为同一介质时 1 13 2 22 2 2 22 2 2 sin 1 4 1 1 2 sin 1 4 1 d m m d m m r 1 14 2 22 2 2 sin 1 4 1 1 1 d m m t 式中 异质薄层的厚度 异质薄层的波长 2 d 2 两种介质的声阻抗之比 m 2 1 Z Z m 分析式 1 13 和 1 14 当 n 为正整数 时 2 2 2 nd 1 0 tr 当 n 为正整数 时 最高 4 12 2 2 ndr0 t 当时 即时 则薄层厚度越小 透射率越大 反射率越0 2 d 4 2 2 d 小 2 当时 即非均匀介质中的薄层 321 ZZZ 其声压往复透射率为 1 15 2 22 2 2 31 2 2 2 2 31 31 2 sin 2 cos 4 d Z ZZ Z d ZZ ZZ T 当当 n 为正整数 时 2 2 2 nd 1 16 2 31 31 4 ZZ ZZ T 即超声波垂直入射到两侧介质声阻抗不同的薄层时 若薄层厚度等于半 波长的整数倍时 通过薄层的声压往复透射率与薄层的性质无关 当 n 为正整数 时 且时 则有 4 12 2 2 nd 312 ZZZ 1 17 1 4 2 2 31 2 31 Z ZZ Z ZZ T 此为全透射情况 当时 则薄层厚度越小 声压往复透射率越大 4 2 2 d 1 1 4 2 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上 声波传输的几何性质与其它任何一种波的 传输性质相同 即斯涅耳定律有效 不过由于声波和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之间有所差异 当声波沿倾斜角到达固体介质的表面时 由于介质的界面作用 将改变其传输模式 例如从纵波转变成横波 传输模式的变换还导致传输速度 的变化 此时应以新的声波速度带入斯涅耳公式 1 斯涅耳定律 1 18 22111 sinsinsinsinsin S S L L S S L L L L ccccc 式中 为入射角 为折射角 为反射角 为横波 为纵波 LS s L s L 图 1 10 倾斜入射情况 当入射超声波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透射时 由于入射角的变化 使得在界 面上两侧的第一介质 第二介质及界面上产生波型转换的情况将会发生变 化 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透射波的波型取决于入射角大小 而这些引起波型 变化的入射角临界值分别称为第一临界角 第二临界角和第三临界 I II 角 III 2 临界角 第一临界角 当时 必然有 令横波透射角等于 90 12 LL cc SL L 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 当 第二介质 L 2 1 arcsin L L I c c IL 中不再有折射纵波 只有折射横波 第二临界角 如果 则有 令 C 得到 12 LS cc LS 90 S 当 第二介质中既没有折射纵波 也没有折射横 2 1 arcsin S L II c c IIL 波 这时会在介质表面产生表面波 第三临界角 当超声波横波倾斜入射到界面时 在第一介质中产生反射纵 波和反射横波 由于同一介质中 恒大于 所以恒大于 随着 1 L c 1 S c L S 增加 当 90 C 时 介质中只存在反射横波 令 C 则有 S L 90 L 1 1 arcsin L S IIIL c c 图 1 11 临界角 3 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 在斜入射情况下 各种类型的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 不 仅与界面两侧介质声阻抗有关 而且还与入射波的类型以及入射角的大小有关 由于其理论计算公式复杂 通常借助于实验得到的几种常见界面的声压反射率 和透射率图来确定检测方案 1 1 5 超声场的特征 1 超声场的指向性和扩散角 超声波从声源 晶片辐射器 集中成束向前传播 往往集中在与晶片轴线 成半扩散角的椎体范围内强烈辐射出去 称为超声场的指向性 图 1 12 指向性和扩散角 当晶片直径为 D 超声波波长为时 存在 D 22 1 arcsin 越小 指向性越好 图 1 13 声场结构 2 指向性与声源直径 D 和波长的关系 有上式可以看出 当一定时 频率一定 半扩散角与晶片直径成反比 直径 大 半扩散角小 则指向性好 当直径 D 一定时 越小 频率越高 半扩 散角越小 指向性越好 3 近场区 远场区和声压公式 超声场结构一般由主声束和副声束构成 主声束的截面大 能量集中 很 好的指向性好 副声束的截面小 能量弱 方向易变 图 1 14 圆盘源的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 近场 出现极大值与极小值这段声程称为超声波束的近场 近场长度 距探头最远的声压极大值点至探头表面的距离 对圆直探头纵波 其可以表示为 4 2 D N 远场 近场以外的部分 探伤时 一般利用远场中的声学特性来发现缺陷 声压公式 1 19 kxtxx D pp sin 4 sin2 2 2 0 1 2 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 超声波换能器通常称为探头 主要由压电晶片组成 可发射和接受超声波 探 头是超声波探伤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可以实现电信号与声讯号相互转换 又 能够控制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集中的程度 当改变探头入射角或改变超声 波的扩散角时 可使声波的主要能量按不同的角度射入介质内部或改变声波的 指向性 提高分辨率 探头因其结构和使用的波型不同可分为直探头 斜探头 表面波探头 兰姆波探头 可变角探头 聚焦探头 水浸探头等等 1 直探头 直探头可发射和接收纵波 直探头由插座 外壳 保护膜 压电晶片 吸声材料等组成 超声波的发射 接收均由压电晶片完成 其多为圆片形 其厚度与超声频率成反比 直径与 扩散角成反比 晶片两面敷有银层 作为导电极板 保护膜多采用高硬度刚玉片 耐磨损 吸收快用钨粉 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等浇注 可吸收声能 2 斜探头 可反射和接收横波 主要由压电晶片 吸收块和斜楔块组成 晶片产生纵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应用与品牌市场洞察分析报告
- 输电安全培训特色亮点课件
- 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局认可的特殊待遇劳动合同模板
- 多种担保保证方式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合同
- 个人股权变更及收益分配合同
- 智能家居系统个人委托研发与推广合同
- 互联网保险承债式股权收购及保险科技创新合同
- 住宅小区业主装修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协议
- 设备制造行业细分领域研究报告:2025年工业大数据分析设备市场前景展望
- 医分期合同(标准版)
- DGJ08-70-2021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标准
- 2025年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爱护公司财产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现金处理中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肺康复指南科普讲课件
- 重症肌无力中药治疗讲课件
- 景区游客接待管理制度
- 泡沫箱公司管理制度
- 内分泌疾病的健康教育
- 孩子眼睛受伤协议书
- 食品公司原辅料及包装材料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