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练习题(精华版)_第1页
沪科版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练习题(精华版)_第2页
沪科版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练习题(精华版)_第3页
沪科版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练习题(精华版)_第4页
沪科版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练习题(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部分练习题力学部分练习题 一 选择题部分一 选择题部分 1 甲 乙 丙三辆小车同时 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 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 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的速度最大 B 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 C 乙车的速度最少 D 经过 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 2 图所示的用具中 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3 小明同学对 2010 年广州亚运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 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 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 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 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 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4 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 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 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 5 对如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图 a 中 下滑时通过做功增加了人的重力势能 B 图 b 中 硬币 跳杆 说明了硬币上方的气体流速减小 压强增大 C 图 c 中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图 d 中 表明锤头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 钳子 B 镊子 C 天平 D 筷子 a 下滑梯 b硬币跳杆 c 推船 d 套紧锤头 6 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硬币越过 栏杆 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B 铁锁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D 物体被小球撞击得越远则原来滚动的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 7 据报道 我国已制造出 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如图 运行速度可达 380km h 这种列 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 吸 向火车的事故发生 站台上的 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 气流速度更大 压强更小 B 气流速度更大 压强更大 C 气流速度更小 压强更大 D 气流速度更小 压强更小 8 2010 年 4 月 14 日 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后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对灾区投放物 品 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A 动能增加 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减少 C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增加 9 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通过动手动脑 学习物理知识 揭 示物理规律 下面的实验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10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 11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 B C D 12 下列几种估测中 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小明午餐大约吃 4kg 米饭 B 日光灯的长度大约是 1 2m C 湛汪市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50 D 空调的功率大约是 100W 13 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 50g 的是 A 一个乒乓球B 一只母鸡 C 一只鸡蛋D 一张课桌 14 如图 7 所示 小明用手使劲捏玻璃瓶 细玻璃管内的水面就会上升 通过观察细玻璃 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就能判断玻璃瓶受压后发生了微小形变 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 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 微小量放大法 图 8 各实验中应用了与此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15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 当要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时 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则下列哪个 实验研究不是应用控制变量法 16 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 20N 的是 A 一个学生 B 一辆汽车 C 一支铅笔 D 一只公鸡 用吸管吸饮料 饮料上升 吸盘上挂毛巾 吸盘不掉 用滴管吸取液 体 帕斯卡 裂 桶实验 17 两个相同的容器中 分别盛有甲 乙两种液体 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 容器中 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 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 甲 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大小分别为 P甲 P乙 两球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分别为 F甲 F乙 则它们 的大小关系是 A P甲 P乙 F甲 F乙 B P甲 P乙 F甲 F乙 C P甲 P乙 F甲 F乙 D P甲 P乙 F甲 F乙 二 填空题部分二 填空题部分 1 如图为运载 渣土 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 为保证交通安全 交管部门规定 渣土车 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 30km h 在遵守 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渣土车 行驶 3000m 至少需要 h 图中的 6 轮 渣土车 装载渣土后总质量为 12t 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 N 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 7 105 Pa 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 0 02m2 则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力不得超过 N 2 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装甲飞车 飞行悍马 如图所示 它是汽车和直升飞机的结 合体 飞行悍马 飞行时与地面联系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 飞行悍马 5s 内通过 125m 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 3 5 l05J 发动机的功率是 W 三 作图题部分三 作图题部分 1 画出图中各图的力臂 四 计算部分四 计算部分 1 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6 104W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 1800N 在额定功率下 当汽车匀速行驶时 求 l 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 行驶速度的大小 3 行驶 5min 牵引力所做的功 2 湛江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 1l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 80 kg 的货物 所用的拉力 F 为 500N 绳子自由端在 50s 内被匀速拉下 4m 求 g 取 10N kg 1 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 04m2 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2 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3 拉力 F 的功率 4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海宝 是 2010 年世博会的吉祥物 其形状如图所示 为迎接世博会 某公园大门口的 水平地面上安放一个大型 海宝 雕塑 其重力为 3 6 104 N 与水平地面间的接触面 积为 1 2 m2 g 取 10N kg 求 1 该雕塑的质量是多少 2 雕塑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 在搬运过程中 起重机在 20s 内将该雕塑匀速抬高了 2m 则起重机对雕塑所做功的 功率是多少 4 海峡号 高速客滚船从平潭澳前码头起航 首次穿越台湾海峡 试航台湾基隆港 该轮 船速度极大 最大航速可达 72km h 排水量达到 260 吨 在试航平潭至台湾基隆航行时间 约 3 5 小时 其发动机牵引力功率是 2 94 107W 有三个 法宝 第一是船体由铝合金制 成 第二是船尾四个喷水器 第三点是船底独特的构造和特殊的推进系统相配合 问 在 试航过程中 1 平潭至台湾基隆距离有多少 km 轮船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N 2 该轮船匀速航行时牵引力所做功是多少 J 3 该船三个 法宝 中第二个 法宝 船尾四个喷水器的作用是什么 5 中国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 如图所示 它的总质量 22 吨 配备发动机的功率 420kW 水上最大速度 14km h 陆地最大速度 54km h 请你根据短文中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g 10N kg 1 水陆两用坦克在水面上航行时 所受的浮力约为多少 N 2 若该水陆两用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 5 5 104 Pa 求履带的着 地总面积为多少 m2 3 该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108km 发动机正常工作 行驶过程 中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6 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电热水壶 水壶底面积为 0 02m2 空热水壶质量是 0 5kg 其他有关 参数如表 将它放置于面积为 1 2m2的水平桌面上 当热水壶装最大容量水时 求 1 水的质量 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热水壶对桌面的压强 六 实验题部分六 实验题部分 1 在探究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实验中 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 棉布 玻璃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 在不同物体表 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HD4609 型电热水壶 壶高0 22m 最高水位0 20m 最低水位0 05m 最大容量1 5 10 3m3 最小容量0 5 10 3m3 1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 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 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 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小车滑到底端时具有 相同的速度 3 由图示可知 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4 根据这个实验推理 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 即小车不受任 何阻力作用 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2 小明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用如图甲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 数据如下表 I 分析表中数据 回答以下问题 表中有 次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 判断的理由是 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第 1 3 两次实验的结论是使用同样的滑轮组 滑轮组机械效率与 有关 II 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 如图乙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 目的是为了改变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它们的机械效 率 选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理由是 3 帕斯卡裂桶实验 的演示 激发了学生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 的兴趣 他们 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图 a b d 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实验测得几 种情况下压强计的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 h4 h1 h2 h3 1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 2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 2 比较图 a 和图 d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次 数 物重 G N 物体上升 的高度 h 有用 功 J 测力计 拉力 F 测力计移 动距离 s 总功 J 机械 效率 163cm0 182 5 N9 cm0 22580 266cm0 362 5 N14 cm0 35 3810cm3 2 N30 cm0 96 甲乙 4 小明同学利用 A B 两物体 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