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 12 师说师说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这句话体现了韩愈怎样的从师原则 2 文中为论证 学必有师 的论点 在确定 能者为师 的前提下 先后列举 师 的三种形式 请一一指出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中 韩愈所指的 君子 是什么 和 小人之交甘 若醴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中的 君子 一样吗 4 文中两处出现 圣人 的字眼 1 这两处所指的 圣人 含义一样吗 2 为什 么 1 2 5 作者是怎样论证 圣人无常师 的 6 古 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 像 古之学者 古之圣人 能行古 道 等等 那么 古 指什么历史时期 7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这一句 其智 的 其 字 有的课本注释为 巫医 乐师 百工之人 有的课本注释为 君子 1 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2 为什么 1 2 8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请指出主要有哪几组对比 综合练习 1 给下列加粗的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六艺经传 2 句读 之不知 3 无长 无少 4 或师焉 或不 焉 5 官盛则近 y 6 孔子师 ch ng 弘 老 d n 2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句读 d u 或不 f u 焉 B 官盛则近谀 y 针砭 bi n 时弊 C 郯 d n 子 苌 ch ng 弘 D 老聃 d n 授 sh u 业 3 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1 无贵无贱 古义 今义 2 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 3 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 4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 4 下面对 师 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不耻相师 或师焉 或不焉 A B C D 2 5 下列各句中 道 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C 从华容道步走 D 道中迷雾冰滑 6 下列各句中 传 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此世所以不传也 7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 圣 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圣益圣 愚益愚 C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D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8 文言中 名词和形容词在句子里活用作动词 除使动用法外 还有一种常见用法 如 吾从而师之 的 师 就有 以 为师 的意思 这叫做 意动用法 下面对意 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且庸人尚羞之 况于将相乎 登泰山而小天下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粪土当年万户侯 A B C D 9 下列选项中跟 传道 授业 解惑 中的 惑 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B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C 惑之不解 D 孰能无惑 10 翻译下面的 其 的意思 1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其皆出于此乎 4 其可怪也欤 11 解释下面 足 的意思 1 位卑则足羞 2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3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鼎足之形成矣 4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与 择师而教之 中的 之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郯子之徒 B 句读之不知 C 蚓无爪牙之利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3 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1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A 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 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 小的事情要学习 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我看不出他们的明智啊 B 不知句读 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 有人向老师请教 有人不向老师请教 小的事情 要学习 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C 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 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 小的事情要学习 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我看得出他们的明智啊 3 D 不知句读和疑难问题而不能解决 有人向老师请教 有人不向老师请教 小的事情 要学习 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2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A 喜好古文 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在学习 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 在业 余时间学习 B 喜好古文 六种经书和传注都通通学习 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 跟 我学习 C 喜好古文 六种经书和传注都通通学习 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 在 业余时间学习 D 喜好古文 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在学习 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 跟我 学习 14 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师说 选自 昌黎先生集 说 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 属议论文范围 一般为 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B 作者韩愈 字退之 自谓郡望昌黎 世称韩昌黎 著名文学家 哲学家 唐代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 C 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 宋代的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王安 石 曾巩 D 师说 用了六个字 传其道解其惑 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给概括出来了 15 阅读下面的文段 然后回答问题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聘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1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圣人无常师 常 经常的 B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其 指代郯子之徒 C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 由于这个缘故 相当于 因此 D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是 这样 指代上文 闻道有先后 术业 有专攻 2 把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三个人同行 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B 很多人同行 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C 如果 三个人同行 那么 其中 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D 如果 很多人同行 那么 其中 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3 把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听到道理有先有后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事业 B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 学术技能各有专长 C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事业 D 听到道理有先有后 学术技能各有专长 4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A 圣人无常师 B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C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D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4 5 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 举例论证 B 引言论证 C 对比论证 D 正反论证 16 选出译句正确的一项 A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译句 出生比我晚 的人 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 我 也要 跟从并学习他 B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句 做老师 的人 是用来传授道理 讲授学业 解释疑难的人 C 师道之不传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译句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想要人们没有疑难很难啊 D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译句 士大夫一类的人 说老师说弟子的那些人 往往就凑在一起讥笑从师学习的 人 17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选出下列各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吾师道也 名词 师 带宾语 道 用作动词 学习 B 吾从而师之 名词 师 由一般只连接动词而不连接名词的 而 与动词 从 连接 用作意动 以 为师 C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 愚 处于宾语的位置上 用作名词 圣人 愚人 D 位卑则足羞 形容词 卑 作省略了的介词 以 的宾语 用作名词 卑贱的人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的短文 回答问题 辱书云欲相师 仆道不笃 业甚浅近 环顾其中 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 为文章 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 假令有取 亦不敢为 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 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犯笑侮 收召后学 作 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 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 炊不 暇熟 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 邑犬群吠 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 恒雨少日 日出则犬吠 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 仆来南 二年冬 幸大雪逾岭 被南越 中数州 数州之犬 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 至无雪乃已 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 自以为蜀之日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不以病乎 非独见病 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 有过哉 顾吠者犬耳 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 而谁敢炫怪于群目 以召闹取怒乎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 对文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益 更 辄 就 犯 冒犯 B 暇 空闲 挈挈 孤独 东 到东边去 C 恒 常 仆 我 幸 庆幸 D 被 披 已 已经 吾子 我的儿子 2 下列句中的 以 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 有 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 B 愈以是得狂名 C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不以病乎 3 对 非独见病 亦以病吾子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仅仅 我 会遭到 世俗 责怪 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 不仅我会病的 你也会病的 C 不仅见到他会生病 也会见到你病的 D 不仅仅 他 会遭到 世俗 责怪 你也会遭到责怪 5 4 给加横线的文字 加上标点符号 孟 子 称 人 之 患 好为人师 由 魏 晋 氏 以下 人 益 不 事 师 今 之 世 不 闻 有 师 有 辄 哗 笑 之 以为 狂 人 5 翻译 为众人师且不敢 况敢为吾子师乎 6 从选文看 柳宗元认为 师道不传 从什么时候起变得更严重了 用原话为例证 7 本文的写作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 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 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 1 问经式 17 岁的李蟠 好古文 向韩愈请教 六艺经传 联系前文对所择 童子之师 愚妄做法的否定 便不难断认这是本文从师的主证形式 2 学艺式 巫 医 乐师 百工 各具专门技艺 只有师傅弟子 不耻相师 取长补短 才能使技 艺精益求精 渐臻佳境 有所发明创造 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一 3 交游式 文引 论语 述而 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话 就隐含交游 择善而从 之意 3 专指士大夫阶层 不一样 古籍中所谓 君子 西周 春秋时指贵族 做官的人 如 书无逸 言 君子所其无逸 孔颖达疏引郑玄曰 君子 止谓在官长者 春秋末年 以后 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如 荀子劝学 所引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而本文中所 提 君子 显然不属后者 连同前文 士大夫之族 众人 不含 巫 医 乐师 百工 者流 原不过是 耻于从师 的不同称呼而已 均指 世禄之家 世代相承的官僚地 主 4 1 不一样 2 第一处和 众人 对文的 圣人 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 的品德高尚 智慧高超的人 包括禹 汤 文武 周公 孔子 这源于作者在 原道 中 特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 道统 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 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 而作者对这 个道统中的 圣人 训为 帝之与王 其号虽殊 其所以为圣一也 第二处 圣人无常 师 的 圣人 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 乃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的特定称谓 5 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6 先秦两汉 韩愈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 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 倡导古文运动时自称 非三代 两汉之书不敢观 答李翊书 称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 之文 进学解 7 1 后者更好 2 理由是 一 作者无疑是站在 君子 的立场说话的 反不能及 才是他认为 可怪 这里 反 和 不能 分明是针对 君子 说的 如 果一定要把 其 作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那么 解释这一句时 乃 字之前仍须补上 君子 意思才能明确 关于作者立场的表现 下边引一例 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设规矩 陈绳墨 使备用 君子不如工人 荀子 儒效 说 君子不如工人 不说 工人胜于君子 这是因为荀子也自命为 君子 呀 二 巫医 乐师 百工之人 虽在语法上是主语 在逻辑上是 君子不齿 的宾语 其 承 君子 而言君子之智 从逻辑思路上看较顺 从句法上看离所代者则较近 8 1 今之众人 耻于从师 同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对比 2 为了择师而教 同自己耻于从师对比 3 巫医乐师 不耻相师 同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对比 综合练习 1 1 zhu n 2 d u 3 zh ng 4 f u 5 谀 6 苌 聃 2 C 应为 t n 6 3 1 古 无论 今 没有 2 古 小的方面学习 今 小学校 3 古 跟随并且 今 顺接连词 4 古 不一定 今 没有必要 不需要 4 B 糊涂 形容词 老 师 学习 动词 从师 5 CD 都是 道路 的意思 6 AD 都是 流传 的意思 7 AC 都是 圣明的 的意思 8 A 耻 奇 动词意动用法 师 宾客 粪土 名词的意动用法 羞 小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另附 耻 用作动词 是 以 为耻 的意思 师 用作动词 是 以 为师 的意思 羞 用作动词 是 以 为羞 的意思 小 用 作动词 是 以 为小 的意思 奇 用作动词 是 以 为奇 的意思 宾客 用 作动词 是 以 为宾客 的意思 粪土 用作动词 是 以 为粪土 的意思 9 B 糊涂 形容词 其他的意思都是疑难问题 10 1 那些 指示代词 2 他们 人称代词 3 大概 也许 语气副词 表揣测 4 难道 语气副词 表反问 11 1 足以 2 腿 脚 3 物体的脚 4 值得 12 A 都是代词 其他三项是结构助词 附 题目人称代词 代孩子 A 指示代词 那 那些 B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C 结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D 结构助词 放 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13 1 A 2 B 14 D 应该是 传道授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万千瓦风电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5财会类专技岗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病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殡仪协会考试真题及答案
- 游泳教练基本考试题
- 初中美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军医医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煤炭财务知识题库及答案
-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铁路信号基础继电器详解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等离子点火系统及暖风器系统培训
- 2024年金华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医学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案集(水平四)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介绍2
- 金华市金东区合同制教师管理办法
- 5.申恒梅-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评价及异常数据判定
- 智能安防系统维护与保养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