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污干管建设+生态河段方案_第1页
截污干管建设+生态河段方案_第2页
截污干管建设+生态河段方案_第3页
截污干管建设+生态河段方案_第4页
截污干管建设+生态河段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截污干管建设方案 3 1 截污干管建设必要性 河道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截污 同时 截污也是削减进入梁滩河污染物最直 接 最关键 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白市驿镇和含谷镇的污水收集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虽然在前期的治理 工作中 已经进行了污水厂配套管网 雨污分流等的建设 提高了该区域的污 水收集率 但是 根据实地踏勘 管道现状仍不容乐观 出现了管道局部未连 接 破损严重以及部分截留管道截留倍数过小等情况 梁滩河流域的点源污染可以进一步去除 梁滩河流域的污染源主要可分为 点源 面源及内源污染 点源是指污染物集中进入水体的污染源 通过截污干 管的建设 将各排污口的污水收集 输送至白含污水厂 避免重复投资 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其他生态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截污干管 工程与生态驳岸 水体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同步设计 施工 避免多次开挖 3 2 截污干管管位设计 3 2 1 管道敷设原则 在截污工程中 截污干管管位设计的合理性是其重点 直接影响整个工程 的施工难度 进度及投资费用 污水管道的敷设有以下原则 1 尽可能在管线较短 埋深较小的情况下 让最大区域上的污水自流排 出 2 要充分考虑地形 3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和数量要考虑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与数量 4 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 既要减少埋深 又可少建泵站 5 尽量减少与河流 山谷 铁路和各种地下构筑物的交叉 6 污水管通常设在人行道 绿化带或慢车道下 污水干管最好以排放大 量工业废水的工厂为起端 7 管线要简捷顺直 不要绕弯 8 近远期结合 结合梁滩河流域的实际情况 为减少建筑拆迁量和道路交通影响 本工程 截污干管沿河岸方向敷设 收集沿线排污口的污水 3 2 2 管位设计 对于不同的驳岸形式可以采取不同的管位设计 施工空间足够 可采 图 1 截污干管管位设计 施工难度小的岸上管位设计 建筑物密集 而河堤上管道施工空间足够时 则可采用堤上敷设 当建筑物临河而建时 建议采用水中管位设计 以减少拆 迁量 需注意的是 截污干管在堤上及水中敷设时 检查井应采用密闭井盖 以防止河水倒灌 3 3 管材选择及布设方案 排水管材的选用一般需考虑技术 经济 应用及市场供应等因素 也是工 程中的难点 本工程管线均为沿河布置 应综合考虑管材经济性 使用寿命 抗渗防腐性能及管径埋深 因此 本工程敷设管道宜综合各方面因素 采用经 济适用 使用寿命长的管道 综合以上因素 截污干管的布设方案如下 梁滩河上游 花都湖 南河汇入 处 敷设干管管径 DN600 800 长度 3km 南河 汪家沟段 于梁滩河左岸 敷 设干管管径 DN1000 长度 4 6km 汪家沟段 敷设干管管径 DN600 800 长 度 3km 汪家沟 宋家沟段 于梁滩河右岸 敷设干管管径 DN1200 长度 2 8km 宋家沟 白含污水厂 于梁滩河右岸 敷设干管管径 DN1350 长度 2 5km 钟家沟段 敷设干管管径 DN600 800 长度 5km 3 4 截污干管的污染物削减量 管道建设污染物削减量如下 白市驿和含谷常住人口约 12 万人 污水排放 量为 200L cap d 则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为 COD 3504t a TN 262 8t a 氨氮 219t a TP 43 8t a 污水收集率提升 15 且因为污水收集至白含污水厂 且 尾水回用 所以污染物削减量为 COD 525 6t a TN 39 42t a 氨氮 32 85t a TP 6 57t a 3 5 截污干管工程造价 管径工程量 km 造价 万元 DN800111760 DN10004 6920 DN12002 8672 DN13502 5675 合计20 94027 4 生态河段的构建方案 4 1 生态河段建设必要性 水体富营养化 导致水生植物覆盖 水流流速大幅减缓 梁滩河流域内沟 谷纵横 水流无序且曲折多弯 河床宽而浅变化明显 最宽可达 50m 一般为 20 30m 河床比降极为平缓 平均为 0 26 沿程除局部地段栽有少量竹子和 灌木外 多数河段为土质边坡县垮塌严重 稻田 荷塘与河岸无明显隔离带 致使水体交替循环 水质极富营养化 造成众多河段被水生植物覆盖 水流呈 静止状态 过度垦殖 流域内森林植被覆盖率不足 20 大量水土流失 造成河道淤 积十分严重 沿途多座中小型村建无闸堤坎 绝大多数因为防洪标准很低 配 套设施缺乏而废弃多年 也直接导致河水流速下降 由此造成梁滩河防排洪能 力极度降低 洪涝灾害频率发生 损失十分严重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工作 和生活 制约着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河道自然边坡破坏 泄洪能力降低 随着流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 养殖专业户的发展 大量的简易棚屋沿河而建 大量不合理构筑物严重压缩河 床 同时造成自然边坡的破坏 导致河道变形 边坡垮塌 淤积十分严重 泄 洪能力大幅降低 这也是造成梁滩河洪灾频率发生的原因之一 4 2 生态河道功能 4 2 1 生态河道概述 生态河道是指系统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平衡 和谐状态的河道生态系统 就城市河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就自然属性来说 就是河道水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指的是 自然内部的平衡 和谐 就社会属性来说 就是河道服务功能的多样性 主次功能 分明 搭配良好 符合区域发展对河道改造的要求 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平衡 和谐 同时 生态河道具备以下特征 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即对污 染能稀释 降解 对干扰能化解排除 能满足原生生态系统基本的水需求 如能满 足河流生态系统生物 河岸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基本需要 具有相对稳定性 河流 特征不出现重大改变 对邻近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没有大的危害 能够发挥正常的生 态功能 景观功能 旅游休闲功能 体现一定的水文化内涵 以上可以看出 生态河道的概念 很好的符合了综合治理的目标及需求 达到了对症下药的目 的 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原则 河道生态治 理不仅要满足防洪 排涝 引水等基本功能的需要 还要充分考虑河流生态 水质净化 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 同时兼顾人们亲水 赏水 玩水活动的安 全 二是整体协调原则 河道生态治理不能治河只看见河 应当看到与河道相 联系的周边区域环境 要与沿河整体风貌相协调 力求河道生态景观与周边景 观相统一 三是尊重自然原则 河道生态治理不能盲目地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自觉尊重河道自然生态平衡规律 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 人工修复为辅 因 地制宜 充分利 用现状自然河道的形态 地形 水文等条件 对物种的选择及 配置也应坚持以本 土种为主 构建符合自然河道发育的水生态系统 四是经济 适合原则 河道生态治理不是投资越多越好 而是应当治理措施与河道相适应 在河道形态规划上 与经济 社会发展同步 因地制宜 节能高效 在建材选 用上 尽可能就地取材 节省投资 降低成本 保证质量 在处理建设与管理 的关系上 要统筹前期建设与后期管护 自觉扭转重建轻管的倾向 实现河道 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除此之外 要避免以下问题的出现 防止降低泄洪能力 在推进城市化建 设的过程中 与河争地的问题比较突出 致使在河道治理中随意缩小断面 降 低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 给城市安全带来新的防洪隐患 治河一定要坚持以人 为本 兴利服从防洪 把防洪安全放在第一位 根据各河道实际情况 校核和 确定防洪标准 以满足河道不同设计断面情况下的泄洪能力 使河道在流量 宽度 深度等方面实现动态平衡 正确处理城市化建设与防洪安全的关系 不 可随意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 确保河道畅通和行洪安全 防止河道 渠道化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 人们往往以土地利用为由 裁弯取直现象比较普 遍 导致河长缩小 坡降加大 还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和敷衍环境 河道 的自然流势和弯曲 是经过千万年的行洪动态变化形成的 已经同流经地的地 质地貌构成一个稳定的统一体 人为改变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必然会加大了 洪水的流速和冲刷力 并对河道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 应当自觉防止河道渠道化 宜直则直 宜弯则弯 随弯就势 以保证河道行洪 与河道生态的稳定性 防止造景导致建筑河障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观建设 不能为造景而造景 应将河道安流放在首位 应与河道周边的环境相协调 岸 柳成行 水草丛生 芦苇摇荡 要在不影响河水畅流和河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在岸边园林中打造具有文化意义的景观 防止造景造成建筑河障 4 2 2 生态护岸带功能与建设类型 河道生态护岸带的功能包括 一保护堤防与岸线的安全 二控制河势变化 加强河道纵深冲刷以扩大泄洪能力 同时也增添河道两岸的自然景观 具有宽 而浓密植被的河流廊道可以控制来自景观基底的溶解物质 从而有效地减少来 自周围景观的各种溶解物污染 保证水质 可以为两岸内部物种提供足够的生境 和通道 同时不间断的河岸植被廊道能维持诸如水温低 含氧高的水生生境条件 有利于某些水生生物生存 沿河两岸的植被覆盖 可以减缓洪水影响 为水生食 物链提供有机质 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生存条件等等 护岸带的建设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 自然原型生态护岸 自然原型生态护 岸指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岸 保持自然河岸特性的护岸 通常以水生 湿生植 物为主 乔灌混交以充分发挥各种植被的生长特性 并利用高低错落的空间和光 照条件达到最佳郁闭效果 同时利用护岸植物舒展而发达的根系稳固堤岸 增强 其抵抗洪水 保护河堤的能力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 可以考虑采用自 然原型护岸来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 传统河工学生态护岸 传统河工学中 对 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 不仅种植植被 还采用天然石材 木材等具 有一定的强度的材料保护坡脚 使整个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大大提高 有助于充分 发挥护岸的防洪效应 此外 木桩 石块间的缝隙也为水生植物留下了生长的空 间 并为鱼 虾等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改良型重力式生态护岸 由于防 洪功能或水动力需要 许多河岸不得不采用非自然型护岸 同时 城市化建成区 河道的整治中最大困难在于土地的缺乏 征地拆迁成本过高也迫使许多河段收缩 边坡或者采用重力式护岸 4 3 生态河段构建方案 4 3 1 生态河段位置选择 为了改善河道防洪 排涝以及引水等基本功能 同时 充分考虑河流生态 水质净化 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 提出了在梁滩河流域构建生态河段 通过梁滩河流域的卫星地图以及实地踏勘 该流域的可建设范围有限 其 中上游白市驿场镇区新旧建筑交错纵横 岸线侵占严重 中游建设区弃土乱堆 下游含谷镇河道及两岸较自然 其次 含谷镇为西部新城第一阶段开发用地 为适应西部新城的建设次序 以及考虑到河道周围建筑物的密集程度 选择白 含污水厂 含谷场镇区段构建生态河段 河道两岸各预留 30m 的生态护岸带 4 3 2 生态河段临河护脚区 临河护脚区的主要作用是护岸 减缓水流对坡岸水位变动区的侵蚀 达到 对坡岸前期保护的目的 在该区域 可以采用石笼 天然石材等护岸措施稳固 坡岸 提高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4 3 3 生态河段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原生态植被保护和稳固河岸 同时 兼顾生 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既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 又能美化河岸景观 因此 在 该区域以植物的自然恢复为主 暂不开发 4 3 4 生态河段保护边界区 保护边界区的主要作用在于生态隔离 采用沿河道种植树木 灌木等方式 达到防护生态护岸带的目的 保护边界区不仅可以防止生态护岸带用地被侵占 还不妨碍居民的亲水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