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中文摘要十多年来,东北小品渐渐成为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道大菜,东北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东北歌曲,东北菜,东北方言也随之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东北文化缩影的二人转也是迅速火遍全国,成为当今文化市场的宠儿。图书、音像制品中随处可见二人转的身影。正所谓“树大招风”,伴随着二人转的火暴全国,关于二人转的“雅俗之争”是越来越多。2004年初央视喜剧小品大奖赛颁奖晚会上出现的赵本山“炮轰央视”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将这一争论推向高潮。本文从二人转的本质特点“俗”入题,参考了民间文学的相关著作,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二人转的资料和评论,来简要分析二人转三百多年来,从民间走到现在,一直为东北人民所钟爱的原因正是在于它的土俗性。并且指出,这种“俗”并非低俗、庸俗。本文还针对二人转的发展前景,从二人转自身队伍的建设,媒体舆论和法律、法规的督导,观众自身修养的提高三个方面提出拙见。目的在于尽量消除人们对二人转的误解,使人们能够渐渐喜欢上二人转。不仅希望借助二人转在全国的走红来宣传东北,促进东北的新发展,而且希冀二人转这“乡土奇葩”能开遍神州,走向世界。关键词: 二人转;土俗;雅俗之争;黄色二人转;The contents summary:More than ten in the last years, the northeast essay becomes a big vegetables of the social get-to-gather evening party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gradually, the northeast culture is pay attention to by the people more and more.The northeast song, the northeast vegetables, the northeast dialect also becomes a kind of vogue immediately. Two people who is the northeast culture to miniature turn is also a whole country of quick fire, become the cultural market to spoil the son nowadays.The book, sound is like to product medium everywhere it is thus clear that the figure that two people turn. Positive so-called the tree recruits the breeze greatly, the fire that accompanies with two people to turn is suddenly and violently national, concerning the refined and vulgar contend for that two people turn is more and more.2004 beginning of years central television station comedy essay big prize matches make awards the evening party up of emergence originally the mountain bombard with artillery the central television station affairs is also to make and have to make open very, push this issue toward high tide. This text ised vulgar to go into from the essence characteristics that two people turn, consulted the related work of the folks literature, and collected some data that concerning two people turn and comment on the network, coming to analytical two people of synopsis to turn more than 300 in the last years, walking from the folks till now, always is northeast people show affection for of reason lie in its soils vulgar exactly. And point out, this kind of is vulgar not cheap and vulgar. This text still aims at the development foreground that two people turn, tu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neself troops from two people, the councilor of the medium public opinion and law, laws, the audience oneself cultivate of raise three put forward the my opinion. The purpose lies in removing the people as far as possible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that two people turn, can make people like it gradually. Not only hoping to ask for help two people to turn to be popular to publicize the northeast in the whole country, promoting thing new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but also craving for two people to turn this agrestic and strange flower can open the absolute being state, heading for the world.Keyword: Two people turn The soil is vulgar The refined and vulgar contend for Yellow two people turn1 二人转的今昔近些年,各种流行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出现、风靡,而后消失。然而,有一种文化现象却像滚雪球般地在全国蔓延,这就是东北文化。到网上点击“东北”,一个个热门的关键词喷薄而出,长白山、松花江、长春电影制片厂、一汽、哈药六厂、大连实德、雪村、赵本山、酸菜、二人转,等等。当华夏大地刮起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文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我们必须提及东北文化缩影的二人转。1.1 何谓“二人转”二人转,俗称“蹦蹦”,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二人转,就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其表演形式,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二人表演的“双玩艺儿”(即二人转)和两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种。其中以“双玩艺儿”为主,两个演员(早期都是男性)一扮女(旦)角,俗称“上装”或“包头的”;一为男(丑)角,俗称“下装”。演出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分别饰演不同人物,即所谓“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靠咱俩”,因此称作“二人转”。12 二人转的形成因素一种地域性民间艺术的形成,是有着多元性、普及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渊源的。我是东北人的作者周铁钧就将二人转的形成因素概括为以下三点,我认为是可取的。首先是地域因素。东北是清朝的发祥地,清朝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后,为改变这块“龙兴之地”的荒芜,在顺治年间颁发了招民开垦例,鼓励中原人向东北移垦。而中原人当时正饱受清政府的“圈田”之苦,整村整屯的汉人被逐出家园,流离失所。开垦例使中原汉人鱼贯东北好景不长,东北人口成分复杂,汉、满、蒙、朝等各族部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局势骚乱。于是康熙九年废除开垦例,下令封闭通往东北的所有关隘,严格控制人员出入,违者“斩立决”。无疑这又使东北陷入了漫长的禁锢、封闭状态。无法了解,吸纳外界的文明与文化,也无法培植、普及尖端的,前卫的代表性艺术,只能在民间自我派生、土生土长。时值今日,东北最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就只有二人转和大秧歌。二是心理因素。世居东北的人,千百年来受外来人口和文化的影响,但实际上,带给他们的却是掠夺、纷争和共享。这使东北人在心理上对域外充满敌意和仇视,对于不属于自己的文化也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拒绝。如前些年有人依照二人转的曲调创编出一个新剧种:吉剧,可就是没火起来,东北人看不惯,也听不惯。东北人“对二人转的维护是不懈的拥护和倾情,保证不被同化、改良的分解。”三是性格因素。东北人豪爽、耿直、性子急,这让他们不愿意看绕圈子、埋伏笔的大戏,加之舞台上跑龙套的乱哄哄一堆人,让人分不清谁是谁。而二人转却清晰明了,“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另外,二人转的故事几乎都是开门见山,先说谜底,再讲缘由。不像其他剧种折腾半天到最后才弄明白原因,这种方式让东北人很不耐烦。2 二人转的独特魅力二人转扭扭唱唱三百多年,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他忠实的追随者,尤其在东北的农村,只要唢呐一吹、锣鼓一响,顿时掌声四起,男女老少立刻把临时的舞台围个紧实,里三层外三层,台上台下,一人唱众人和,那种胜似狂欢的场面,使每个初见二人转演出的人都会久久难忘。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这样形容二人转,“她好象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21 土俗是二人转的品格民间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间性存在与它的身上。二人转艺术以“土生土长,以俗见长”为特征,历来是俗文化的代表。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俗”是土俗的俗,亦即通俗、民俗的俗,绝非庸俗、低俗的俗。土俗性是二人转的品格,而土俗的具体外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发生变化,但惟一不变的是东北人骨子里的性格。东北三省地处东北平原,地域广阔,各地区间没有天然的屏障相隔,互相间同声连气,交流方便。加之东北曾为蛮荒之地,气候寒冷。长期以来,形成东北人豪放、粗鲁、热情、暴躁、率直、闲散、幽默诙谐的性格。“二人转通俗的唱腔任何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听懂,实际生活中少用的方言土语为东北人一种语言情结的回归。不拘一格的表演可以融会任何舞蹈动作,甚至现代的摇滚、霹雳,对白中既有相声的幽默,又有小品的诙谐,一块手帕就是天地乾坤,一把扇子可当刀枪剑戟”所有的这些都正好符合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情趣。二人转的装束大红大绿,土里土气,火火爆爆。“东北二人转土得掉渣,是下里巴人的下里巴人。它就像东北人一样,粗豪,拙重,可着嗓门大吼。让听惯了越剧和粤剧的南国人觉得闹得慌,让听惯了豫剧和晋剧的中原文化的正宗传人觉得少了些端庄。”二人转与“关外高朗的天,广远的地,人高马大的汉,泼辣诙谐的妻,以及那些随风刷刷起舞、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却是那样的般配。”22 二人转的“雅俗之争”二人转是东北的土特产,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发展成熟在民间。然而这“乡土奇葩”随时间的推移,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从田间地头到大江南北,成了文化市场的宠儿。由此,关于二人转的争论也多了起来,最为激烈的就是二人转的“雅俗之争”。2004年初央视喜剧小品大奖赛颁奖晚会上出现的赵本山“炮轰央视”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将这一争论推向高潮。二人转能不能雅俗共赏?能否登入“大雅之堂”?白庚胜在“雅俗”问题上,这样说:关于文艺的“雅”和“俗”,我们中国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古代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说,现在又有“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之说,所谓“阳春白雪”和“精英文化”被认为是雅的,所谓的“下里巴人”和“民间文化” 被认为是比较俗的,其实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里面,都有优秀的和糟粕的东西。所以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主要由人民来选择,由生活来选择。生活在不断地淘汰很多不应该存在的文化,又在产生新的文化,所以新的文化和旧的文化里,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里,都有优秀的东西,也有不健康的东西。所以人民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我们就应该弘扬什么样的艺术。但是人民是个很泛的概念,所以我们应该在民间文化里去扶持具有优秀性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的人和团体,来对民间文艺做一些相对的引导。一个是按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在走,一个是按生活的逻辑本来的选择,还要有民间艺术的管理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民间活动中去,对一些导向性的引导我们也不能放弃。其实,雅与俗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就有如大小这对概念一样,需要我们辨证的来看待。越是通俗易懂的,越是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大俗即大雅。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的小戏种,是集众家之所长的产物。雅的东西是从原始的俗脱胎出来,就像蝴蝶破茧而出一样。大雅大俗,大俗大雅。雅和俗完全可以找到契合点。俗气是平庸,没有新意,浅薄,让人厌,而“大俗”却是创造,是新意盎然,隽永,招人喜欢。但是俗得没了谱,失了分寸,难登大雅之堂为人诟病也就在所难免了。23 二人转的尴尬可以说二人转是现在最火爆的民间艺术之一,人们对它的争议颇多,很多人认为二人转是低级、庸俗的,对它嗤之以鼻。这不能怪人们对二人转了解少,只能怪二人转在宣传自身时没有严格把关,出现“黄色”演出,色情味越来越浓。面对如此的二人转,人们对它产生误解是必然的。需要说明,二人转(甚至是其它的艺术形式)中存在性描写是正常的。在二人转的老戏中确实存在对性的描写,但这种描写是率直的,或许它还带有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进行抨击的成分。展现了自由不羁,无遮无掩,充满了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乐观精神。在分析二人转中性描写产生的原因时,刘嘉陵的二人转档案记录有这样一段话:对于出现“黄色现象”,一本书这样写的:“闯关东以光棍汉居多,大量的光棍汉涌入东北,遂使东北地区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光棍们多为性饥渴所困扰,。当他们排遣、宣泄这种性饥渴心理,不满足于只讲一些与性爱有关的故事笑话,只在对哨时哨几句与性有关的哨口时,也将二人转作为排遣这种心理的载体。二人转中的性爱描写,过多的性撩拨,性挑逗,使二人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低级、粗俗和庸俗的一面,时至今日,亦未能完全剔除是有历史根源的。刘嘉陵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把二人转的性描写,完全归之于闯关东的光棍汉们对性饥渴的排遣、宣泄是不合理的。性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欲求,承认这一点,就该把有关性的一切正常行为,包括性爱本身、对性的礼赞(如生殖崇拜)、性观赏等视为正常。”东北地广人稀,片片荒芜带给人们的只能是原始欲望的满足,这其中自然包含性欲。追溯二人转的原始意象,杨朴在他的二人转与东北民俗一书中确信,“远古圣婚仪式(其实是生殖巫术)的原始意象就是二人转一男一女两个祭司模仿男女二神跳生殖仪式舞,“而东北牛河梁女神庙就是东北先民举行圣婚仪式的地方。因而,东北牛河梁女神庙圣婚仪式的二人转就是后世二人转的原型。”由此可知,二人转中关于性的描写不是什么低级的、粗俗的,这是与它自身的本源有关的。难道因为有性描写就是低级庸俗吗?诗经中野有蔓草就有关于性的描写,你能由此否认诗经的历史地位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有性描写,你也能说它低级吗?二人转中存在性描写是正常的,而且是与它的本源有关。但是,必须分清,现在的“黄色二人转”则不然,它是个别的,畸形的,甚至可以说它不是二人转。这种“黄色”的产生并不是二人转本身的问题。二人转本身是没有任何颜色的,有颜色的是大红大绿的戏服和演员手中的扇子和手绢。1959年和1964年吉林省文化局编印的两本二人转问题讨论集中,半数以上是在讨论净化舞台,严肃台风以及廓清“说口”与“脏口”。应该说,二人转的净化问题已被人们高度重视。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二人转存在的“不和谐”怎么会越演越烈?或许真该将目光定位在这个时代和人们的心态上。当下,演艺事业日渐步入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大有盖过对艺术品位的追求之势。一些二人转演员为了搞笑,为了吸引人,为了赚钱,取悦部分观众,迎合低级趣味,在台上荤话脏口满场飞,油腔滑调,穷耍恶逗,猥形亵态,严重玷污了二人转。但,这种迎合低级趣味的现象又何止存在于二人转中?当然,这绝不是我们放纵二人转中黄色势头的理由。尽管观众中有人有这种需求,提升所有观众的素养有难度,但我们也决不能放弃,要努力、多方面地营造一个健康的二人转氛围。面对“黄色二人转”凶猛势头,著名的影视笑星赵本山用通俗和直接的方式解释到:“我们不要丢掉二人转的本色,还要不断净化二人转市场。二人转就应该在夹缝中生存,好多艺术,比如电影、电视剧中都有亲吻问、裸露和床上镜头,家家不都在看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要完完全全把二人转离开性去说,那就不是二人转了。我的意思是说,大家不要回避这些,太假了,假得不得了,自己做不到还去骂别人,大家要保护二人转,它是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有什么东西发展了三百年还不变,老百姓的情感不变,只有二人转。”在他看来,二人转太干净了就不是二人转了,它就该是那样子,“说实话,二人转要是干净了,谁还看啊?但是我强调,我不是想让二人转黄下去,我是想让二人转在不失去它的本色,不失去它的母体,不失去它的大俗,不失去它土地上魅力的前提下发展。”针对二人转涉黄问题,赵本山提出了“绿色二人转”。他说:“所谓绿色就是纯正、传统、它和二人转内容干净与否无关。”“其实二人转就是东北人的精神,因此我觉得坚持二人转的路不变,就是坚持东北人的精神不变,这一点不管别人如何我都会继续下去。”二人转艺术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原因“即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东北百姓的精神品质之中,并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世界共通性。它乐曲的闹,舞姿的浪和语言的诙谐不羁,正是真实百姓赋予它朴素的灵性,是在白山黑水、大寒大暑里积淀下来的地域魅力。换一个国际的立足点来看,二人转不仅不土俗,它更带有一股民族的生命力和穿透力。”3 二人转怎样“转”下去东北文化火了,二人转逐渐被认可。它火暴热闹、俏皮滑稽,与观众紧密结合,三百年始终不曾退出民众的欣赏视野,不由人不叹服它与时俱进的适应和灵活性。二人转进京,进沪,连连造出票房奇迹,从表面上的受欢迎程度看,是否就能肯定,在终将成熟有序的演出市场中,二人转还能继续一路畅通地“转”下去?我们是不是也该考虑到这种文化消费现象一旦过热,就容易引起我们的“审美疲劳”,那时又该怎样面对?我认为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二人转继续“转”下去。31 二人转自身队伍的建设 二人转艺术要想步入“大雅之堂”,必须从自身做起。首先便是二人转内容的提升。二人转经典的段子有二三百个,如纲鉴,西厢,华容道,又有大批的新创曲目,如丰收桥,接新娘,柳春桃等深受欢迎。但是要想让其真正成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纯绿色艺术,我们就必须改变自身由于无奈而形成的与时代不相符的东西脏黄粉荤等。这需要有文化追求的艺人和像宫庆山等这样有素质的作者加入民间二人转的创作队伍中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保证作品的“绿色”,而且有利于提高民间二人转的艺术格调和美学品位。对于已经成名的二人转演员,如赵本山,黄晓娟,佟长江,闫学晶等来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其他演员提高专业水平,形成艺术悟性高和驾轻就熟的表演功力。除此之外,二人转还需要有识之士和二人转专家认真研究,认真思考,作些改革、探索,在理论上给予二人转有力的支持。其实,二人转的本质是乐观向上的,健康的。正如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肖复兴说:“只不过与城里人觉得无菌才是健康的观念相比,它是带着泥土的健康。”32 媒体舆论和法律、法规的督导针对二人转走在褒贬并存的大路上这种尴尬情境,媒体也要发挥正确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于民间的一些过分的东西要引导,但不是用强制的方式。从民间艺术团体中选择“雅”的人,“雅”的团体,“雅”的节目,进行宣传和扶持,本身这种做法就起到了对次的,不健康的节目的抵制作用。对文艺问题要有文艺的特殊方法:将自由的、民主的、讨论的和引导的方式结合起来。但面对那些影剧院、夜总会、桑拿浴等娱乐服务场所中组织淫秽表演等违法犯罪活动,政府机关和公安机关应按有关规定、法律对其进行处理,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33 观众要摆正心态观看二人转二人转脱胎与民间,除了土俗性是它的品格外,人民性是其永恒的魅力本质。脱离了群众的艺术都是不完整的。由于观众的文化水平不同,造成了艺术欣赏水平不同。审美取向的多元性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客观现实。这种多元性中有些是不健康的,是它助长了二人转表演中的黄色现象。不光要二人转专家,艺人努力,观众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汉离婚协议书
- 旧村复垦协议书
- 临时工劳务派遣合作协议
- 个人住房转让协议书
- 专业学术文献数据库共建协议
- 车辆购买合同协议范本
- 路面材料路沿石合同协议
- 法院成交协议书
- 路基施工方案合同协议
- 焦化企业员工岗前培训
- 5吨龙门吊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PKPM桁架、支架、排架建模设计
- 汛期巡视检查记录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三册课后答案
- (高职)东财出版社-人际沟通实训教程PPT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 港口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整套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
- 广东开放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专科)综合实践报告0
- 肾移植术后的护理查房供参考
- GB∕T 18998.2-2022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 心肺复苏后的亚低温治疗
- 武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