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专项 八八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1 下列验证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 的装置中 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图 g8 1 2 2018 舟山 在科学拓展课中 甲同学向两个充满 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 naoh 溶液和 ca oh 2溶液 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 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 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 可以判定 naoh 和 ca oh 2 均能与 co2发生反应 图 g8 2 1 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 他的理由是 2 两同学根据 b 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 判定 ca oh 2与 co2发生了反应 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 角度去判断 那么 若要判定 naoh 和 co2发生了反应 在排除了 1 中的干扰因素后 接下来的方法是 3 小金通过如图 g8 3 所示装置验证 co2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 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 co2的集气瓶中注入 过量 20 的 naoh 溶液 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图 g8 3 1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 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 所得溶液中除 cacl2外 还存在的溶质有 4 co2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 检查装置气密性 如图 g8 4 所示连接好装置 进行实验 图 g8 4 序号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 k1 关闭弹簧夹 k2 k3 k4 将 20 ml 水注入锥 形瓶甲中 关闭弹簧夹 k1 振荡锥形瓶甲 打开弹簧夹 k2 无明显现象 关闭弹簧夹 k2 打开弹簧夹 k4 将 20 ml naoh 溶液注入锥 形瓶丙中 关闭弹簧夹 k4 振荡锥形瓶丙 打开弹簧夹 k3 锥形瓶乙中的热水剧烈沸 腾 实验分析 锥形瓶乙中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 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 即可说明 co2与 naoh 发生反应 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 填 赞同 或 不赞同 理由是 5 2019 贵阳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 进行了如图 g8 5 所示实验 忽略空气中 co2对本 实验的影响 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实验 图 g8 5 图 g8 6 1 步骤一 关闭 k 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 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 并与m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 步骤二 打开 k 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 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 上述实验过程中 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 g8 6 所示 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可以不化简 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c段溶质总 质量下降的原因是 3 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 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搅拌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结 合图 g8 6 中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理由是 6 利用下列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情况 1 实验 1 为证明 co2和 naoh 能发生反应 小丁设计了图 g8 7 所示的方案 则方案中所加试剂 x 应该是 图 g8 7 2 实验 2 向饱和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已知 乙醇中溶解度 g naoh 20 17 3 na2co3 20 0 01 可观察到 的现象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 实验 3 将 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和 温度变化 结果如图 g8 8 中甲 乙所示 图 g8 8 图甲中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乙中 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a 解析 a 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b 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试管内气 压减小 液体压入试管 形成一段液柱 c 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气球膨胀 d 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水沿着导管进入锥形瓶内 2 1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应 2 取 a 中适量液体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稀盐酸 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合理即可 解析 1 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中都有水 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应 使压强变小 导致塑料瓶都变瘪 故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 2 要验证 naoh 和 co2发生了反应可 以从生成物碳酸钠入手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操作方法为 取 a 中适量液体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稀盐酸 或加入氯化钡溶液 如果产生气泡 或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证明二氧 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3 1 cacl2溶液沿导管进入左侧集气瓶 左侧集气瓶中的溶液变浑浊 2 nacl naoh ca oh 2 4 实验分析 naoh 能吸收 co2 锥形瓶乙内气体压强减小 水的沸点降低 实验反思不赞同 水也能吸收 co2 只做一个实验无法说明 co2是被水吸收还是与 naoh 反应 5 1 co2 2naohna2co3 h2o 增大接触面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2 106 0 1m 80 na2co3 ba oh 2baco3 2naoh 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每 171 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 197 份质量的碳酸钡 沉淀 溶质质量减少 26 份 3 naoh 和 ba oh 2 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点相等 都为 0 1m g 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 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乙中氢氧化钡有剩余 将甲 乙混 合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解析 1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甲中气体体积减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2naohna2co3 h2o 振荡可以使反应更充分 2 甲中二氧化碳和m g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 应 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生成碳酸钠的质量 图中b点对应的是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质量 设生成碳酸钠的质 量为x 则 2naoh co2na2co3 h2o 80106 0 1m gx 80 106 0 1mg x x g 106 0 1m 80 图中bc段表示乙中的氢氧化钡溶液进入甲中 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ba oh 2baco3 2naoh 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 由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可 知 每 171 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了 197 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 导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3 由图 可知 乙中的氢氧化钡溶液进入甲中后充分反应 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点相等 都为 0 1m g 说 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 束后 将甲 乙中的物质混合 白色沉淀还是碳酸钡 由于乙中氢氧化钡有剩余 所以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 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6 1 bacl2和 naoh 的混合溶液 2 有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互联网科技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激光条幅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商场冬季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岗位聘任协议书9篇
- 山东省202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宜昌市2025湖北宜昌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校园(华中师范大学站)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宁波市2025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监管中心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及安排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招聘高层次人才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物流园区规章制度模版(2篇)
- 《多能源耦合供热系统》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完整课件
- 京东方岗位胜任力测评题库
- 印刷包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二手车国庆节活动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必修3练透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要求-中考33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