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_第1页
《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_第2页
《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_第3页
《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_第4页
《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关注隐性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随笔这次的学习交流活动,让我看到了深圳先进的教育理念。其首要任务是栽培学生的人格品德,并启导学生懂得以主动、坚持的态度,终身学习。学生能掌握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及从新资讯中学会寻求创新和自我解难。但让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隐性课程设置。从学校的办学环境来看,深圳的小学在隐性课程设置方面非常注重,教学楼的栏杆处都张贴着学生的各种作品,很有学术氛围。突然想起我曾经看到的一段话“我心目中的学校,春夏秋冬四季如画。春天,春风用温柔的手摇醒大地。树木睁开朦胧的睡眼,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白的肚皮就像是穿了衬衫,四处亮出了春天的气息;夏天,绿树搭成大棚,树下的池塘鱼跃荷开,相映成趣,整个校园一片清爽,没有一丝夏季的燥热;秋天。书上的石榴挤作一团,熟透的小杏子落在小径上,铺成一层厚厚的“黄金路” ,樱桃害羞的露出了红晕,黄瓜吊在书上,结成一个个“绿灯笼” ;冬天,雪花铺天盖地,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银白当中,寒冷的冬天正在酝酿快乐的氛围,孕育完整的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命。 ”读罢这些优美的文字,我们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作者对于清净、优雅、自然,诗一般的校园环境的热烈期盼。但回归现实,与深圳学校相比,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更应该有完善的教学理念,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以及融人文性、道德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随着科学知识在教育活动中地位的日以增强,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实道德教育就开始成为学校、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愈来愈关注的一个问题。从现代学校的办学条件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及活动,包括各门课程、各项活动、各类隐性要素,都含有道德意义,具有道德价值。 “情感信箱”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让我们意识到有效实施学校德育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各种教育因素、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便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激活他们的道德需要、促进他们的道德学习。一、各科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利康纳认为“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中的巨人”这从侧面也就跟我们点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学校德育的把握及策略虽然有所差异,但普遍注重在各科课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却是他们的相通之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知识本身为善,传递或引发知识的过程蕴涵着善,教学活动本身蕴含着道德意义”这就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了之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的原因。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尽管在小学各科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德育渗透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贯彻和灵活把握。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育同样应讲究教育艺术,教育过程应不着痕迹、潜移默化,似春雨“润物细无声”进行德育渗透,尤其是在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好途径。因此在小学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应该:1 分析学科性质和特点;2 符合小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及生活实际;3 规范教学制度;4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只有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我们才能把各科课程的德育渗透落到实处。二、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德谟克里特论述到德育时,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 ,人的品德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他指出“从智慧中引出三种德性: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 ,显然德谟克里特就已经认识到知识教育过程中德育的核心意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但是在注重各科课程中的德育渗透时,同时也应该注重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德育渗透。(一)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 、 “儿童中心课程” ,是以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为基础,通过活动的形式,以兴趣小组、文娱活动、劳动、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来加以体现的正规课程。与分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有间接性、灵活性、实践性等显著特点。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型:学校活动、班级活动、学生自主活动。(二)把活动课程作为德育的主导课程。必须非常重视活动课程作为正规课程的德育意义。活动课程应当具有基本的课程指导纲要,具有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计划、方案;同时在课程编制上。活动课程应当遵循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自主参与原则、兴趣与需要原则等。并且努力做到:1 在指导思想上,将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统整,在统一的课程规划下进行统筹安排。2 在课程编制中,充分考虑活动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编制的计划性、完整性和积极性。3 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中,贯彻分类分级指导的原则。当然,在现代教育教学条件的影响下,我们在活动课程的设置上不能墨守成规,更应该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把活动课程的“神” 、 “形”充分结合,寓教于乐,提高活动课程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1 提高认识,重视主题活动的作用。2 高立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主题鲜明、有的放矢。3 适时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4善于点评、总结,巩固主题活动效果。(三)布鲁纳曾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我们的活动课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会展示自己,满足表现欲望。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我们在活动课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了自我教育,以自我管理为抓手,强调自我规范、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些策略的应用,也让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三、隐性课程中的德育渗透20 世纪 60 年代隐性课程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课程观,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不仅仅包括正规课程,还获得了正规课程以外的东西,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隐性课程和德育有着必然联系,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引导、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调控上。小学隐性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个原则。(一)随着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问题和危机,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弱化一直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在我国,在教育方式上偏重于道德规范和理论的灌输,不仅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过程中还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身心特点,最终导致的德育后果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行为上言行不统一。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德育隐性课程的几个特点:1 间接性、内隐形。2 范围的广泛性。3 影响的不确定性。4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交互作用。正因为有这些特点,从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来说,教育主体必须有目的、有意识的去刻画、去营造学校环境中的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使之朝向有利于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方向而发展。(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一般成为品德的行为特征。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灌输知识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已经显现出了众多弊端。隐性课程对学生道德行为发挥着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比如影响方式的潜隐性、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发挥作用的持久性等,把道德行为要求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因此我们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应该加强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将师生关系、学校文化与学校德育很好的结合起来。 “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乌申斯基也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代的最能用的阳光。 ”所以应加强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积极启迪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正从“做人” “做事” “做学问”上下功夫。在社会迅速转型的今天,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在这次观深圳教育之后,我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学校,不仅仅要有安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它更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很多学校忽视德育渗透这种局面下,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各科课程、学校活动以及隐性课程中注重德育渗透,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