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_第1页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_第2页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_第3页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_第4页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考题及要求 答案仅供参考 一 说出下列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 1 干燥器 2 电热套 3 蒸发皿 4 洗瓶 5 称量瓶 6 试剂瓶 7 锥形瓶 8 抽滤瓶 9 滴瓶 10 漏斗 11 量筒 12 1000 ml 容量瓶 13 量杯 14 分液漏斗 15 移液管 16 酸式滴定管 17 碱式滴定管 18 刺形分馏柱 19 直形冷凝柱 20 球形冷凝柱 21 布氏漏斗 22 烧瓶 23 蒸馏头 24 接引管 25 滴管 二 判断题 1 洗净的玻璃仪器如烧杯 试剂瓶等不能倒扣在实验台上 V 2 洗瓶尖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V 3 铬酸洗液不能重复使用 X 4 量筒洗净后应放在烘箱中烘干 X 5 用烘箱烘干玻璃仪器时 烘箱的温度可设定为 105 110 V 6 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 头不可伸入到通风厨中 V 7 分析纯 化学纯试剂的标签颜色分别为红色 蓝色 V 8 固体试剂装入广口试剂瓶 液体试剂装入细口试剂瓶 V 9 可以将鼻孔靠近试剂瓶口去感觉试剂的气味 X 10 在使用容量瓶 分液漏斗前 磨口玻璃塞要用橡皮筋系在瓶口 V 11 取用化学试剂时 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应按照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 l 2mL 固体只需盖满 试管底部 V 12 实验过程中 未用完的化学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 要将其丢弃 X 13 用胶头滴管往容器中加入较少量液体时 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 V 14 采用倾倒法取用液体试剂时 试剂瓶的标签要靠在手心 试剂瓶口不能与承接试剂的容器 口接触 X 15 为将粉末状固体试剂送入容器的底部 可以使用纸片折成的 V 型槽 V 16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时 砝码应放在右盘 V 17 称量称量 0 1200 0 1300g 药品时 要用加重法在分析天平上进行 药品时 要用加重法在分析天平上进行 X 18 带有刻度的烧杯可以作用量器使用 X 19 称量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而要用纸带套住称量瓶 V 20 要待分析天平的零点显示稳定后方可进行称量操作 V 21 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液体时 留在移液管尖嘴的少量液体要用洗耳球吹出 X 22 碱式滴定管通过玻璃珠和橡皮管间的缝隙大小来控制滴定速度 V 23 酸碱滴定管除可用于酸碱滴定外 也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酸碱滴定管除可用于酸碱滴定外 也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V 24 滴定用的锥形瓶在洗净后一定要烘干方可使用 X 25 量筒的刻度值为 上小下大 滴定管的刻度值为 上大下小 X 26 用移液管移取试剂瓶中的液体时 移液管要插入到试剂瓶的底部 X 27 从移液管中放出液体到容器中时 移液管的尖嘴口要接触容器内壁 V 28 在滴定开始前 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可以不予排出 X 29 滴定管使用完后 要洗净并倒置夹在滴定台的蝴蝶夹上 V 30 如果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处漏液 可以采用在旋塞上涂抹凡士林来处理 V 31 分液漏斗的旋塞操作方法和酸式滴定管相同 V 32 从分液漏斗中放出液体时 上下层液体均应从下口放出 X 33 普通常压过滤时 漏斗流出口的尖嘴端不能靠在烧杯的内壁 X 34 过滤时 要将待过滤液直接倒入漏斗中 X 35 布氏漏斗中不用放入滤纸 X 36 为了维持过滤时滤液较高的温度 应采用热过滤 热过滤又称保温过滤 V 37 分液漏斗使用前不用检查是否漏液 X 38 减压过滤时 吸滤瓶的支管口要通过橡皮管与真空泵相连 X 39 抽滤完成后 应先关闭真空泵再拨开抽滤瓶上的橡皮管 X 40 减压过滤简称为抽滤或吸滤 比常压过滤的速度更快 V 41 蒸馏时 圆底烧瓶中装入的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 2 3 V 42 蒸馏装置的安装应遵循 从下往上 从左往右 的顺序 拆卸顺序与安装顺利相同 X 43 蒸馏完成后 要先关闭冷凝水 再停止加热 X 44 蒸馏时 温度计从蒸馏头上口插入的深度没有明确要求 X 45 当液体的沸点差距小于 30 时 要使用分馏方法来进行分离 而不能使用蒸馏 V 46 安装分馏装置时 接引管应伸入到接收器中 但不能接触接收器内壁 V 47 当蒸汽温度超过 140 时 依然可以使用水冷凝管 X 48 蒸馏时 冷凝管的冷凝水应从 上口进 下口出 X 49 连接标准磨口仪器时 为保证连接严密 最好来回转动几下 V 50 蒸馏意外中断 要再次把液体加热至沸腾 此时要加入新的沸石 X 三 选择题 1 下列仪器中 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B A 锥形瓶B 容量瓶C 烧杯D 试管 2 铬酸洗液是由下列哪种酸配成的溶液 A A 浓硫酸B 浓硝酸C 浓盐酸D 高氯酸 3 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 A A 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B 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 C 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D 器壁无水 4 干燥烧杯时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B A 在火上烤B 用纸擦干 C 用酒精润洗后用电吹风吹干D 在烘箱中控温烘干 5 下列操作中 正确的是 B A 用绿色的铬酸洗液洗滴有油污的滴定管 B 清洗有油污的烧杯时先用去污粉刷洗 然后用水洗 C 用试管刷刷洗容量瓶 D 将洗净的烧杯倒扣在实验台上 6 不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 D A 给烧杯加热时 要垫上石棉网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时 药品应该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D 将含铬废液倒入水槽 7 从滴瓶中取少量试剂加入试管的正确操作是 C A 将试管倾斜 滴管口贴在试管壁 再缓慢滴入试剂 B 将试管倾斜 滴管口距试管口约半厘米处缓慢滴入试剂 C 将试管垂直 滴管口伸入试管内半厘米再缓慢滴入试剂 D 将试管垂直 滴管口贴在试管壁 再缓慢滴入试剂 8 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 值时 规范的操作是 D A 将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润湿后取出 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待测溶液倒在pH试纸上 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 用干燥洁净玻的璃棒蘸取待测溶液 滴在pH试纸上 立即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将pH试纸剪成小块 放在干燥清洁的表面皿上 再用璃棒蘸取待测溶液 滴在pH试纸上 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9 下列利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直接用手取放称量瓶 B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 天平门敞开 C 从称量瓶向烧杯中倾倒药品时 有药品洒在桌上 D 实验中常用差量法来称取待测样品和基准物 10 实验中正确配制 0 2 mol L 1的 Na2CO3溶液的方法是 C A 用托盘天平称取5 72g Na2CO3 10H2O于100mL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刻度 B 用托盘天平称取5 72g Na2CO3 10H2O于100mL烧杯中 加100mL蒸馏水 搅拌溶解 C 用托盘天平称取5 7g Na2CO3 10H2O于100mL烧杯中 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 先加少量蒸馏水于烧杯中 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剩余蒸馏水 D 用托盘天平称取5 7g Na2CO3 10H2O于100mL量筒中 先加少量蒸馏水 搅拌溶解完全后 加蒸馏水至刻度 11 欲配制欲配制 250mL NaOH 溶液 标定后作标准溶液 溶液 标定后作标准溶液 量取纯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量取纯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A A 100mL量筒 B 250mL烧杯C 250mL试剂瓶D 移液管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测量要求的是 A A 用托盘天平称量25 2g氯化钠B 用10mL量筒量取7 50mL稀硫酸 C 用25mL移液管量取14 8mL溶液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4 2 13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现的颜色为 C A 蓝色B 黄色C 粉红色D 绿色 14 取用试剂时 错误的说法是 D A 不能用手接触试剂 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 瓶塞应倒置桌面上 以免弄脏 取用试剂后 立即盖严 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标签朝外 C 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 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 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 避免浪费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打开干燥器盖子的方法是平面推动盖子 B 吸湿性大的试剂用固定质量称量法称量 C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 用尖嘴有破损的移液管移取溶液 16 滴定管准备顺序正确的是 A a关好旋塞 把操作液体装满到零刻度以上 b 将旋塞上下的气泡排出 c 用自来水冲洗后用自来水充满滴定管 检查是否漏水 d 用纯水淌洗三遍 e 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到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f 检查旋塞与旋塞套是否配合紧密 g 用操作溶液淌洗三遍 A f c d g a b e B f d b g a c e C c d g b a e f D c d g a e b f 17 使用碱式滴定管滴定的操作正确的是 A A 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球的近旁 B 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球的近旁 C 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球的近旁 D 右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球的近旁 18 用于滴定操作的锥形瓶需事先进行的处理是 D A 自来水洗后干燥B 用被滴定的溶液淌洗三次 C 用被滴定溶液淌洗三次后干燥 D 自来水洗后用纯水淌洗三次 19 下列器皿需要用待装液润洗的是 C A 锥形瓶 量筒 B 移液管 容量瓶 C 移液管 滴定管 D 容量瓶 滴定管 20 如果酸式滴定管的出口被涂旋塞的凡士林严重堵塞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或B 答案不定 A 用细铁丝疏通B 用热的石油醚浸泡溶化 C 用热的浓碱液浸泡溶化D 用铬酸洗涤液浸泡溶化 21 下列有关移液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D A 移液管移取溶液前用自来水冲洗 纯水淌洗 B 使用拇指控制移液管中的液面 C 若移液管中溶液流出的速度太慢 用洗耳球将溶液吹出 D 溶液从移液管中流出时 应保持移液管垂直 22 下列滴定操作中错误的是 A A 右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玻璃塞 左手摇动锥形瓶使锥形瓶中液体作圆周运动 边滴边摇 B 刚开始滴定时滴定速度较快 快到终点时 一滴一滴的慢慢滴定 C 滴定过程中溶液不能洒到锥形瓶外 D 读数时保持滴定管垂直 23 从滴定管上读出的体积读数小数点后有 A 数字 A 二位B 三位C 四位D 一位 24 滴定操作中 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C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 25 碱式滴定管内不宜装下列物质 A A 氧化剂B 还原剂C 水D 碱液 26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 25 0B 25C 25 00D 25 000 27 欲使滤纸紧贴于布氏漏斗内 滤纸的大小应为 C A 大于漏斗内径 B 与漏斗内径相同 C 略小于漏斗内径 D 前面三种均可 28 常压过滤细晶形沉淀 应选用 B A 快速滤纸 B 慢速滤纸 C 中速滤纸 D 前面三种都可以 29 用乙醇 水混合溶剂重结晶有机化合物 将重结晶所得固体抽滤后 须进行洗涤 以下哪种 洗涤方法是正确的 C A 用母液洗涤 B 用大量水洗涤 C 用适量冷却的与重结晶所用溶剂比列相同的混合液洗涤 D 先用水洗涤 再用少量冷乙醇洗涤 30 如果使用离心分离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B A 离心管必须对称放置 B 对称放置的离心管中必须放入等量的相同液体 C 必选将离心机盖盖好后 方可开启离心机 D 物质密度越大 其离心力也越大 3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B 萃取时 如果在震荡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 可以通过加入强电解质破乳 C 进行萃取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进行萃取操作时 应选择有机萃取剂 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32 下列各项操作中 错误的是 A A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 而后静置分液 B 若固体中的被提取物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很小 可用索氏提取器进行萃取 C 萃取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 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33 在蒸馏操作中 对温度计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A 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端与蒸馏头支管下侧相平 B 温度计水银球的中心处与蒸馏头支管口的中心位置一致 C 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端与蒸馏头支管口的中心位置一致 D 温度计水银球的中心处与蒸馏头支管口下侧相平 34 进行简单蒸馏操作时发现未加沸石 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C A 停止加热后 马上加入沸石 B 关闭冷却水后 加入沸石即可 C 停止加热后 待体系充分冷却 再加入沸石 D 不需停止加热和关闭冷却水 即可加入沸石 35 简单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C A 10 B 20 C 30 D 40 36 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 加热器具 圆底烧瓶 铁架台 冷凝管 接引管 接受瓶 温 度计等 B 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C 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 目的是防止暴沸 D 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 上口出 37 现有三组混合液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39 的乙醇溶液 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A 分液 蒸馏 萃取B 萃取 蒸发 分液 C 分液 萃取 蒸馏D 蒸馏 萃取 分液 第二部分 操作 1 用分析天平称取 1 2500g CuSO4 5H2O 在烧杯中用一定量的水溶解 然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配制成 250mL CuSO4溶液 该 CuSO4溶液的浓度为 0 02000mol L 1 最后将该溶液保存在试剂瓶中 考察点考察点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称量固体试剂取用方法 分析天平的操作方法是否规范 溶解纯水加入 玻棒搅拌使用动作是否规范熟练 配液 容量瓶的试漏 洗涤动作是否规范熟练 溶液转移时玻棒引流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定容时胶头滴管的使用是否规范熟练 对刻度的判断方法是否规范 准确 混匀时握持容量瓶的姿势 操作是否规范熟练 溶液的保存将溶液向试剂瓶转移过程中 动作是否规范熟练 其它站姿 操作动作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的安全卫生习惯 2 用移液管移取 25 00mL 0 1mol L 1的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 加入酚酞指示剂 2 3 滴 然后用 0 1mol L 1的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 记录 NaOH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考察点考察点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锥形瓶的准备是否有锥形瓶需要清洗的意识 清洗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 移液管的使用 是否有检查移液管完整性的意识 是否知道重点检查部位 是否有移液管需要清洗的意识 清洗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 移液管和洗耳球的握持方法是否正确 溶液转移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碱式滴定管的准 备 是否有检查碱式滴定管功能完备性意识 是否知道该检查什么 如何检查 是否有碱式滴定管需要清洗的意识 清洗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 是否有碱式滴定管需要试漏的意识 是否知道如何试漏 装液与排气程序与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滴定过程 指示剂何时加入 滴定速度的控制 滴定操作过程中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滴定终 点的准确判断 数据的记录初读数和终读数的读取过程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其它站姿 操作动作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的安全卫生习惯 3 用递减法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约 0 10g Na2CO3于洁净锥形瓶中 加入约 20mL 纯水使其完全 溶解 加入 2 滴甲基橙指示剂 用 0 1mol L 1的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记录 HCl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考察点考察点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锥形瓶的准备是否有锥形瓶需要清洗的意识 清洗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 分析天平的使用操作过程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酸式滴定管 的准备 是否有检查酸式滴定管功能完备性意识 是否知道该检查什么 如何检查 是否有酸式滴定管需要清洗的意识 清洗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 是否有酸式滴定管需要试漏的意识 是否知道如何试漏 装液与排气程序与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滴定过程 指示剂何时加入 滴定速度的控制 滴定操作过程中动作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滴定终 点的准确判断 数据的记录初读数和终读数的读取过程是否规范 熟练与准确 其它站姿 操作动作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的安全卫生习惯 4 用量筒量取 50mL5 的苯甲酸钠溶液倒入 100mL 烧杯中 加入 10 滴 0 1mol L 1的盐酸溶液 待苯甲酸晶体充分析出后进行常压过滤 并将过滤得到的苯甲酸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