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化指导优化指导 2013 2013 高中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总复习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1010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 与变化与变化 大气环境保护练习大气环境保护练习 人教版人教版 一 选择题 4 分 15 60 分 1 下图中横线为 20 纬线 A 处以东为海洋 B C之间和 D E 之间为陆地 其余为 海洋 则 A C E 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A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 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 C 受寒流影响降水少D 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解析 从所在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来看 A C E 三地在大陆东部 副热带高压受海 陆热力因素影响被破坏 A 不对 西风带在中纬地区 大陆东岸在中低纬度是暖流 沿岸 地区降水较多 答案 D 2012 济宁质检 读下面图表 完成 2 3 题 表 三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表 1 月4 月7 月全年 气温 21 32823 924 1 降水量 mm 132106905 气温 24 630 930 728 8 降水量 mm 27121211 541 气温 26 829 62627 5 降水量 mm 2847703 063 2 上表为图中甲 乙 丙三地的气候资料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 乙 丙 B 甲 乙 丙 C 甲 乙 丙 D 甲 乙 丙 解析 图示区域为印度半岛南部 属热带季风气候 表中 全年平均气温相对较低 降水也相对较少 对应的是地势较高 距海较远的乙地 年降水量最多 尤其是 7 月降 水高达 770 毫米 应是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的甲地 答案 D 3 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2 A 三地 7 月平均气温均高于 4 月 B 三地 4 月降水量均高于 7 月 C 甲 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 甲 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解析 甲地位于沿海平原 乙地位于高原 二者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甲 丙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 答案 C 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某季风的盛行风向 据图回答 4 5 题 4 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B E F 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 C A 地和 C 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 该季节 B D 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2012 黄冈模拟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在中国广州举行 亚运会的举办将 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 据此回答 6 7 题 6 读下图 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3 A B C D 7 广州亚运会选择在 11 月份举办 从气象的角度看 主要是因为 A 广州 11 月份秋高气爽 气候宜人 B 广州 11 月份降水较多 气候湿润 C 广州 11 月份严寒干燥 雷雨天气少 D 广州 11 月份温和多雨 气候宜人 解析 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上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季较长 11 月份广州受反气旋控制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气候宜人 答案 6 D 7 A 2012 盐城模拟 读下图 完成 8 9 题 8 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解析 结合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为温带季风气候 丙为 地中海气候 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戊为热带沙漠气候 己为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C 9 符合终年多雨 湿润 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甲 丙 戊 己 4 A B C D 11 下列行为方式与 地球一小时 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A 退耕还林还牧B 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C 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D 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解析 四项措施中只有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才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抑制全球 变暖 答案 C 下图为 某地年平均降水 pH 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 12 13 题 12 关于 a b c d 四地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四地都处在酸雨区B a 地较 b 地酸雨严重 C c 地较 d 地酸雨严重D a b 为重酸雨区 解析 目前人们把 pH 5 6 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 pH 4 5 的大气降水为重酸雨 据 图中 pH 等值线 a b 为酸雨 且酸性 a b 答案 B 13 该地 pH 等值线的弯曲受主导风的影响 该地主导风向应该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 C 西南风D 东北风 解析 据降水 pH 等值线凸向东北方 则主导盛行风即为西南风 答案 C 2011 上海高考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 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 据此回答 5 14 15 题 14 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 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 降低大气温度B 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 促进光化学反应D 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解析 大气中的臭氧能吸收 99 的太阳紫外线 就像一层天然屏障 保护着地球上的 万物生灵免受紫外线杀伤 因此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答案 B 15 据观测 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 青藏高原上空B 北极附件上空 C 南极附近上空D 北美大陆上空 解析 在南极地区上空出现全球臭氧含量最低值 大约低于全球平均值的 30 40 相对其他地区来说 就像一个洞 答案 C 二 综合题 40 分 16 2012 盐城调研 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 1 图中 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其成因分别是 2 图中 两地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相同 但气候不同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3 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 但面积大小不同 试从大气环流 地形两方面作 简要解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的成因 分布等 根据轮廓特点可判断两个大 洲分别为大洋洲和南美洲 地位于 25 35 的大陆东岸 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位于 30 40 的大陆西岸 应为地中海气候 两地同位于西风带 但由于地形 的阻挡 差别较大 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虽然同属热带雨林 气候 面积相差悬殊 从大气环流上看 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 从地形上看 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 平地小 位于亚马孙平原上 面积广阔 答案 1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气压带 6 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2 地形的阻挡 3 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 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 平地狭小 地常年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 处于亚马孙平原 面积广阔 17 新华网伊尔库茨克 2011 年 10 月 4 日报道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森林大火持续蔓 延 截至 4 日早晨 已发现 59 处火源 过火面积达 2 600 公顷 环境专家称此次森林火 灾可能加速北极冰川的融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1 请分析俄罗斯森林大火有可能加速北极冰川融化的原因 2 在过去 25 年中 北冰洋冰川一直处在缓慢融化过程中 面积不断缩小 试分析造 成近几十年北冰洋冰川不断融化的主要原因 3 随着北冰洋冰川的不断融化 海平面有可能上升 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 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危害 上述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针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第 1 题 北极冰川融化加速与森林大火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导致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有关 第 2 题 北冰洋冰川不断融化与全球变暖有关 全球变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 即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毁林减少了对 二氧化碳的吸收 第 3 题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会使沿海地区洪水排放受阻 加剧 内涝 海水入侵 风暴潮加剧等 为此要加强城市规划 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整修河道 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 答案 1 俄罗斯森林大火释放出大量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计算应用方案及云平台搭建方案
- 跨境贸易实战手册中级
- 产品迭代升级的流程与时间规划
- 迈向专业中级健康照护师技能提升与安排
- 植保飞手面试常见问题
- 游戏市场策略研究及实践案例分析
- 树葬场地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
- 软件测试员初级的测试计划与执行
- 二手车交易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总结
- 广州云城东路停电通知书
- 2025年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点详细梳理】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 公路冬季施工安全培训
- 洁净室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 TDT 1083-2023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
- 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