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2 页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议书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 贵州多彩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编制单位 贵州多彩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编制时间 20142014 年年 4 4 月月 第 2 页 共 52 页 目录目录 第一章 旅游市场分析 1 国内旅游发展状况 2 我国旅游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趋势 3 旅游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4 近年中国旅游发展状况 5 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发展 6 未来旅游市场发展判断 7 贵州旅游情况概述 8 贵州旅游现状 9 贵阳在贵州旅游业中地位 10 未来贵州旅游市场分析 11 小结 第二章 旅游集散中心行业市场研判 1 旅游集散中心定义 2 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背景分析 3 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历程分析 4 国家旅游局集散中心行业标准综述 5 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6 国内知名旅游集散中心案例分析 7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 8 贵州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的必要性 9 现代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分析 第 3 页 共 52 页 第三章 项目分析 1 项目开发背景及现状分析 1 多彩贵州城项目分析 2 多彩贵州城对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支持 2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对多彩城的意义 第四章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定位 1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定位 2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3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构成 4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思路 5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 总站 项目营运思路 第五章 集散中心项目建议 1 旅游集散中心规模 投资预估 2 集散中心建议方案 第 6 章 社会经济效益 1 社会效益 2 经济效益 第 4 页 共 52 页 第第 1 1 章章 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市场分析 1 1 国内旅游发展状况国内旅游发展状况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对交通 住宿 餐 饮 娱乐 会展 博览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对金融 物流 信息 影视和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具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 根据国家旅游卫星账户测算 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 80 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 50 对 商品和餐饮的贡献率超过 40 大力发展旅游业 可以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拉长旅游产业链 优化产业结构 2 2 我国旅游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趋势我国旅游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趋势 我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 西班牙 法国等旅游强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增多 将推动我国旅游需求以较高速度增长 我国是人口大国 有着世界上其他 任何国家都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同时 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 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 享受型 发展型的方向发展 这些都为我国旅游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动力 第 5 页 共 52 页 3 3 旅游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旅游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1 旅游产业是无烟产业 可以带动运输 住宿 餐饮 工业 农业 渔业 文化等产业发展 旅游是对国民 生产总值 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值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 且保持平稳增长 旅游占国民生产及三产比值 年度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 值增幅 国内旅游收入 国际旅游收入 美元 当年人民币兑美 元 合计 旅游收入增 幅 三产总值 旅游占国民 生产值 旅游占三 产比 2006216314 46229 7339 49 1 7 83318746 7888554 90 4 04 9 88 2007265810 322 88 7770 6419 19 1 7 414311054 1626 38 111351 90 4 16 9 93 2008314045 418 15 8749 3408 43 1 6 850511547 254 46 131340 00 3 68 8 79 2009340902 88 55 10183 7396 75 1 6 827912892 6711 65 148038 00 3 78 8 71 2010401512 817 78 12579 8458 14 1 6 596415601 8721 01 173596 00 3 89 8 99 2011473104 017 83 19305 4484 64 1 6 317222366 9743 36 205205 00 4 73 10 90 2012518942 19 69 22706 2500 28 1 6 232825824 3515 46 231406 50 4 98 11 16 20135688459 2 262765171 6 096929428 113 95 2622045 17 11 22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第 6 页 共 52 页 4 4 近年中国旅游发展状况近年中国旅游发展状况 1 近十年 中国旅游国内游前五年增度较快 后五年较趋缓 国际游客前五年保持平稳较缓增长 后五年平 稳缓慢下降 国内旅游收入保持较快平稳增长 国际旅游收入与游客增长步调相同 2 10 年来 中国旅游是自由行高速增长的时代 从国家旅游报统计 2012 年中国旅游团散比达到 1 31 散客 时代已完全来临 20032003至至20122012年旅游情况统计年旅游情况统计 指标指标20132013年年20122012年年20112011年年20102010年年20092009年年20082008年年20072007年年20062006年年20052005年年20042004年年20032003年年 入境游客 万人次 12 908 00 13 240 5313 542 35 13 376 2212 647 5913 002 7413 187 3312 494 2112 029 23 10 903 82 9 166 21 较上年增幅 2 5 2 23 1 24 5 76 2 73 1 40 5 55 3 87 10 32 18 96 国内游客 万人次 326 000 00 295 700 00 264 100 00 210 300 0 0 190 200 00171 200 00 161 000 00 139 400 00 121 200 00 110 200 0087 000 00 较上年增幅 10 3 11 97 25 58 10 57 11 10 6 34 15 49 15 02 9 98 26 6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百万美元 51 700 00 50 028 0848 463 86 45 814 0039 675 0040 843 0041 919 0033 949 0029 296 00 25 739 00 17 406 00 较上年增幅 3 3 3 23 5 78 15 47 2 86 2 57 23 48 15 88 13 82 47 87 国内旅游总花费 亿元 26 276 00 22 706 2219 305 39 12 579 7710 183 698 749 307 770 626 229 705 285 864 710 713 442 27 较上年增幅 15 7 17 62 53 46 23 53 16 39 12 59 24 74 17 86 12 21 36 85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第 7 页 共 52 页 散客 指没有预约 没有规律可循的零散顾客 他们在旅游消费中追求自主性 灵活性 多样性 在产品购买 上强调 点菜式 或 量体裁衣式 消费 传统旅游包团服务模式是不可满足散客自主 灵活 多样的消费需求的 挖掘该部分散客需要一个新的 整合 能力强 整合旅游要素多 选择灵活 价格透明的中间平台做该部分游客的服务工作 促进旅游要素通过除旅行 社以外的其它渠道快速与消费者建立消费和服务关系 2012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团散比年国内旅游人数团散比 单位 万人次 单位 万人次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团客比散客 城镇 9081734329515937530 报团 农村 2615295483781716 城市 47027435774636448843185810 散客 农村 39316197491923022308100604 1 31 团客 散客均以城市人口为主 城市游客 农村游客 1 89 1 第 8 页 共 52 页 2 1 中国自由行报告显示 2003 年 2012 年是中国自由行爆发的十年 统计数据显示 03 12 年间 中国自由 行线路从无到有 仅携程一家 到目前有上千条线路 覆盖全球 300 多个旅游目的地 而在 2003 年自由行起步阶 段 携程年接待量不足 100 人 目前国内旅游超过 90 选择自由行 出境旅游超过 70 的客源不由旅行社来服务 2012 年国内旅游跟团游比例不足 5 2 2 从 2013 中国旅行者志愿调查来看 57 的消费者都有增加旅游预算的计划 半数以上计划人均支出超过一 万元 其中只有 25 人愿意选择报团旅游 而在旅游时间安排上 49 的旅游者更愿选择带薪休假错峰出游 15 旅 游者选择周末和小长假出游 选择国庆 春节黄金周出行的仅有 14 而春节只占 2 在旅游服务预订上 86 选择通过网络和电话预订 11 将通过线下旅行社报名 3 选择手机客户端预订 其中机票 酒店 自由行产品预 订最高 比例分别是 21 20 20 2 3 1999 年 携程率先试水互联网代理旅游产品业务 网络预订酒店 至 2013 年 携程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 旅游综合服务网络代理商 2011 年 携程在三亚开通第一条旅游穿梭巴士 进入实业生产阶段 1999 年至 2013 年十二年间 中国网络旅游服务商数量倍增 分工明确 第 9 页 共 52 页 3 中国旅游受休假时间和交通成本等因素影响 目前仍以本地游方式为主 第 10 页 共 52 页 五 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发展五 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发展 1 国家层面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国发 2009 41 号文件特别强调旅游产业在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市场准入 企业改 制 宣传配套 管理规范 基础投资 产业打造 投融资政策 市场运作等多方面向中央以下各级政府 部门提 出了若干建议 20122012年国内旅游人群出游半径统计年国内旅游人群出游半径统计 城市 外地城市 本地 城市 本地 外地农村 外地农村 本地 农村 本地 外地 第一季 1 33 42 6 1 0 73 34 7 1 第二季 1 23 42 8 10 51 63 2 1 第三季 1 43 62 6 10 41 53 6 1 第四季 1 73 31 9 10 51 83 6 1 平均 1 41 43 43 42 12 10 530 532 052 053 9 13 9 1 第 11 页 共 52 页 2 国家对贵州旅游业的指导意见 发展的 2012 年 国家为促进贵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国发 2 号文件 中 将旅游产业定位为促进贵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四大 支柱产业之一 3 贵州省旅游规划 同年贵州省旅游局按照贵州省委 省政府部署 编印了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指导和推动 贵州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并于 2013 年初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六 未来旅游市场发展判断六 未来旅游市场发展判断 1 移动互联网时代冲破信息壁垒 上网工具手掌化 原被旅行社控制的旅游消费要素信息随时可查询 价格 透明 旅游相关配套要素资源可通过网络采购 目的地气候 习俗 居民生活习惯等可查询 自由旅游者圈子建 立 攻略共享等 加速了自由行群体的壮大 旅游服务机构的革新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网络旅游服务平台的密集 出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完全进入4G时代 携程 去哪儿等旅游网络服务商深耕市场 资源 价格 服务标准更透 第 12 页 共 52 页 明 旅行社靠倒卖景区及配套服务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旅游网络营销和与网络对接的整合平 台 服务平台将是下一轮竞争主流 2 近年 媒体不断曝光的旅游购物事件 将游客对旅行社和导游的信任一度推向低谷 2013年颁布并执行的 新 旅游法 虽对导游和旅行社的行为进行约束 但在自由行市场盛行大背景下 旅行社丧失的市场信心将难以 找回 随着各种网络社交平台 购物平台的出现 横向 纵向搜索引擎的发展 让消费者在选择旅游消费品时不 再怕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错位 更不怕被出现价格欺诈等行为发生 3 随着半自动化生产 自动化生产解放劳动力的深入 劳动者休闲 娱乐 学习时间增多 自动化生产创造 更多价值分配 旅游从奢侈消费逐渐转变成普通消费 随着国家 8 小时经济圈宏伟目标实现 旅游时间得以压缩 游客省域游现象将发生改变 年休假制度的落实 人口结构老龄化 未来错峰 节假日 旅游 中老年旅游等将 促进旅游产品设计向人性化倾斜 第 13 页 共 52 页 七 贵州旅游情况概述七 贵州旅游情况概述 1 贵州概况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核心 拥有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喀斯特地质景观 丰富浓郁的民族文化 保留较好 的传统农耕文化 保留较完整的古汉文化 贵州是地球同纬度上森林覆盖率最高 气候最温和 物种最多样的地 区 贵州年平均气温保持在 14 18 度之间 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 24 度 森林覆盖率 48 有受国家级保护 珍稀动植物资源 158 种 荔波 梵净山仍有大量新物种发现 第 14 页 共 52 页 2 贵州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旅游资源处于未被完全开发状态 目前开发的有 世界自然遗产两处 5A 级景区 3 家 4A 级景区 34 家 国家及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 50 余个 公园 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 140 余处 2 旅游对贵州 DGP 做出贡献 2005 年起 在 多彩贵州 品牌助推贵州旅游发展战略的助推下 贵州省旅游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在全国各 省市中保持增长排名靠前 为贵州省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旅游对贵州 GDP 贡献 年度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贵州 GDP 3333 43893 514593 975701 84 6802 20 8006 79 三产产值 1376 841865 162163 582641 60 3256 793734 04 贵州旅游收入 653 13805 231061 23 1429 00 1860 16 2370 00 旅游占三产百分比 47 44 43 17 49 05 54 10 57 12 63 47 旅游占 GDP 百分比 19 59 20 68 23 10 25 06 27 35 29 60 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年鉴 第 15 页 共 52 页 3 贵州旅游规划目标 本轮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中 贵州将建设以 100 个重点旅游区为核心 六大旅游走廊 七大旅游区 全省共 2000 余景点的旅游体系 第 16 页 共 52 页 八 贵州旅游现状八 贵州旅游现状 1 贵州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现状 贵州的民族文化 气候资源 自然资源 喀斯特地质等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过去因为交通 酒店 餐饮等配套资源限制 贵州优秀的旅游资源多数处于深闺无人识 被开发的资源因配套不足 留不住客 拉不高消费 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开发的体验游 气候资源 环境资源优势开发的度假游等未能达到目的 2 贵州旅游线路现状 具有竞争力的景区还数开发早 配套较成熟的黄果树 梵净山 荔波 西江等因近几年投入大 呈较快发展 目前贵州旅游线路多以黄果树 西江 遵义会议会址 梵净山 荔波为核心景区进行设计 其中黄果树一日游 西江一日游销售较火 其次为荔波 梵净山等二到三日游线路 涉及赤水游线路尚少 第 17 页 共 52 页 3 贵州游客结构 游客结构以本地为主 周边地区 长三角 北京等地区为补充 其中贵州本土游客占比 50 以上 贵阳由于地 理位置居中 受出游半径影响 贵州本地游客外 以长三角及北京为补充 贵阳接待贵州本土游客占比相较全省 下降较大 20052005 20102010 年贵州省国内客源市场统计表年贵州省国内客源市场统计表 指标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第 18 页 共 52 页 比重 人数 万人次 比重 人数 万人次 比重 人数 万人次 比重 人数 万人次 比重 人数 万人次 比重 人数 万人次 贵州 55 61723 357 012688 4556 863536 6356 974643 4555 03 5723 12546946 025 四川 5 4167 374 8226 364 2261 244 02327 664 10 426 46 6848 9587 重庆 3 5108 483 3155 623 89241 954 35354 563 89 404 567 5964 7258 广州 5 6173 575 1240 54 9304 774 85395 314 86 505 443 5450 2054 湖南 4 3133 283 9183 913 53219 563 22262 453 97 412 883 9501 6574 云南 3 299 182 9136 763 12194 062 65215 993 28 341 124 7604 5615 广西 2 783 692 6122 612 83176 022 75224 142 83 294 322 2282 9862 浙江 2 474 392 199 032 39148 662 12172 792 28 237 121 5192 9452 北京 261 992 199 032 2136 842 39194 82 41 250 641128 6301 上海 1 546 491 675 451 73107 62 15175 242 16 224 641 1141 4931 数据来源于贵州省旅游局生态旅游规划 贵阳市贵阳市20112011年旅行社接待游客前十统计年旅行社接待游客前十统计 单位 万人 单位 万人 地域贵州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湖北湖南重庆河南总计 人数 174189623316110757553236582343419939167691280111790463571 占比 37 58 13 45 13 18 12 42 5 10 5 06 4 30 3 62 2 76 2 54 数据来源 贵阳市旅委 第 19 页 共 52 页 九 贵阳在贵州旅游业中的地位九 贵阳在贵州旅游业中的地位 1 贵州旅游配套资源分配 贵州有已评定星际饭店 375 家 其中五星级 6 家 四星级 三星级 227 家 其它星级的 148 家 贵阳有五星 级酒店 4 家 四星级酒店 19 家 三星级酒店 33 家 二星级酒店 17 家 一星级酒店 5 家 其它非星级连锁 商务 酒店约 200 余家 按高星级规划 装修豪华未挂星酒店 8 家 贵州有旅行社 304 家 其中贵阳占 133 家 其余地 州总计 171 家 贵州省有旅游运输企业 38 家 贵阳占 17 家 且拥有全省旅游车辆总数的 70 且车型配比全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 景区资源方面虽不具竞争优势 但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具绝对竞争优势 在旅游市场中 扮演省外来贵州旅游中转的角色 近年随着地州景区的开发和成熟 贵阳占比全省旅游接待人次在逐年下降 但 增长速度仍保持在年 20 以上 但随着地州景区逐渐成熟 配套交通完善和市民消费旅游消费实力增长 对贵阳做 好中转服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贵阳接待旅游人数占比贵州省接待人数统计贵阳接待旅游人数占比贵州省接待人数统计 年度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平均 第 20 页 共 52 页 十 未来贵州旅游市场分析十 未来贵州旅游市场分析 1 政府规划目标 按照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 贵州省到 2020 年将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生态文明强省的 跨越 实现年接待量 4 5 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 6800 亿元的宏伟目标 随着 8 小时经济圈的打造 贵州 6 7 8 高 速路网建成 快进慢游战略将实施 贵州旅游停留天数将从目前的平均 1 7 天提升至 2 5 天 2 多元消费模式 随着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中 100 个重点景区的逐渐打造完成 特别是喀斯特户外运动基 贵阳接待人 数 1295 41853 752314 142625 853288 473946 915250 426344 216022 5 年递增 43 10 24 84 13 47 25 23 20 02 33 03 20 83 5 07 21 93 贵州接待人 数 3127 084747 896262 898190 2310439 9512913 02170002140026700 年递增 51 83 31 91 30 77 27 47 23 69 31 65 25 88 24 77 31 00 贵阳接待占 比贵州接待 41 43 39 04 36 95 32 06 31 50 30 57 30 88 29 65 22 56 第 21 页 共 52 页 地和民族文化旅游及其配套设施的建成 6 7 8 高速路网 贵阳龙洞堡机场国际航班的增开 落地签政策执行 贵省将迎来度假 体验 户外探险运动等高端游客 并长期保持增长 3 优势资源带动度假产业发展 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 相邻三大火炉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湘桂 贵渝等高速铁路建成后 避暑度假 养生游市场将进一步得到激活 贵广高铁建成 将提升贵州对珠三角地区旅游影响力 培育珠三角的贵州消暑游 市场 4 商旅接待持续增长 随着黔中经济区的崛起 商务旅游带动的观光体验游 会议考察游 会展贸易游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 持平稳增长 十一 小结 十一 小结 旅游业对当代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 贵州旅游从 2005 年起 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步入旅游发展快车道 近 五年 贵州接待和经济增长均占全国先例 在本轮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的推动下 贵州旅游 第 22 页 共 52 页 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分散广泛 但因基础配套设施不足 交通到达率低下 景区推广力度不够等 原因 贵州旅游资源多处于藏在深闺无人识阶段 旅游统计虽数据增长快 但仍以本土游客为主 外地市场开发 尚有很大空间可挖掘 网络信息传播和专业行业网站的兴起 信息细分向专业化 咨询化发展 横向 纵向等各类搜索引擎的出现 旅游信息趋透明度 价格不仅更公平 更可从中挑选出廉价适宜产品 使自由行市场需求得以爆棚式增长 旅游 消费的自主性 自由化完全被释放出来 也将促使传统旅游服务转型 产生新的旅游服务模式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新信息传播体系下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的指导下 贵州基础 设施快速建成条件下 贵州旅游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对外交通逐渐建成 贵州对省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亦 将增强 消费信息化要求贵州旅游需要跨越式发展 打造一体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贵州旅游高速发展的重要支 撑 第 23 页 共 52 页 第第 2 2 章章 旅游集散中心行业市场研判 旅游集散中心行业市场研判 1 1 旅游集散中心定义旅游集散中心定义 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主管部门为适应散客旅游需求 通过整合散客资源 规范散客旅游市场以及满足个性化 旅游需求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综合性平台 2 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背景分析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背景分析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是中国第一个旅游集散中心 成立于 1998 年 5 月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人口多 在上 世纪 90 年代 旅行社还主要以组团和地接业务为主 由于价格 目的地原因 部分有旅游需求 行程短 目的地 明确的游客多不能成为旅行社包团游的服务对象 这部分有需求的人 但受旅游运输工具 景区信息等限制不能 实现短期旅游的意图 所以 1998 年由上海市旅委牵头 设立了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专为这类旅游需求者 后来被 第 24 页 共 52 页 大家称为 散客 服务 3 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历程分析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历程分析 1 从项目业务开展方式来讲 集散中心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1 1 散客地接社阶段 以开发旅游线路 门市售票 经营旅游运输线路为主的模式 1 2 旅线路游运输阶段 开发线路 网络推广 联合经营 经营各种跨区旅游线路的模式 1 3 复合旅游运输线路阶段 开发线路 网络营销 门厅兑换 销售 经营各种游客自主 企业制定游线路 的模式 2 从集散中心经营方式来讲 集散中心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下 2 1 独立运营阶段 上海成立旅游集散中心至 2004 年 2 2 区域联盟阶段 2004 年到 2011 年 长三角小联盟时代 2 3 全国联盟阶段 2011 年 全国大联盟时代 第 25 页 共 52 页 4 4 国家旅游局集散中心行业标准综述国家旅游局集散中心行业标准综述 国家旅游局对集散中心标准分别从规模 功能 服务质量等三方面做了规定 现将标准关键摘录如下 1 建设 运营集散中心的基本条件要求 1 1 应设置在机场 车站或客运码头 主要景区及城市商业中心等 交通便捷 易到达 1 2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筑及运行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消防 安全 卫生 环境保护等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1 3 配备旅游专线交通工具 经过当地车辆监理部门年度检验合格 1 4 证照齐全 具备客运经营许可证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应有相关部门认可的旅游专用票证 所出售的旅游 套票应记载日期 班次 发车时间 座位号 乘车地点 到达站名及提供的服务内容等 旅游线路的设计应方便 安全 合理 2 各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要求及服务规范关键摘录 规模功能分区服务达标率 第 26 页 共 52 页 一级集散中心 候车厅面积应大于 300 m2 停车场总 面积不小于 5000 m2 40 条以上旅游线 路 日均客流量在 400 人次以上 中心大厅 售票区 停车场 公共厕 所等 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 十万分之三 游客满意率在 95 以上 正常情况下 发车准点率达到 98 以上 二级集散中心 候车厅面积应大于 150 m2 停车场总 面积不小于 2000 m2 20 条以上旅游线 路 日均客流量在 200 人次以上 中心大厅 售票区 停车场 公共厕 所等 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 十万分之五 游客满意率在 90 以上 正常情况下 发车准点率达到 95 以上 三级集散中心 候车厅面积应大于50 m2 提供旅游线 路 售票区 停车场 公共厕所等 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 十万分之七 游客满意率在 85 以上 五 旅游集散中心功能五 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1 旅游集散中心的整合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最开始被称为 旅游超市 或 散客旅行社 这两种叫法都是从其经营角度来命名的 旅游集 散中心对旅游的贡献是将散客旅游需要的相关环节资源整合 提供给散客选择的中间机构或系统 2 旅游集散中心的组织功能 第 27 页 共 52 页 旅游集散中心命名源自其 集 与 散 的功能 集 主要指 旅游相关环节资源的汇集 分类 整合形成 各种旅游产品的过程和依托开展的旅游运输业务 使游客汇集的过程 散 是指依靠集散中心运输系统 将游客 运送到景区的过程 3 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范围 旅游集散中心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的区别 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为促进散客消费 而设 立的以整合地区或城市周边各类型旅游吃 住 行 游 购 娱资源信息向旅行者推荐的公共服务平台 游客集 散中心是景区或景区的一部分为方便景区游客咨询 休息 购物 景区宣传 促销 门票销售等设立的接待性 经营型场所 六 国内知名旅游集散中心案例分析六 国内知名旅游集散中心案例分析 从1998年5月 中国第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后 中国旅游进入集散中心时代 在这十五年时间内 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从长三角开始 向全国辐射 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到旅游景区 逐级细分 到目前为止 全国已有旅游集散中心近60家 其中尤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 第 28 页 共 52 页 1 国内旅游集散中心选址分析 城市城市建成时间建成时间选址位置选址位置 上海1998年5月上海体育场 北京2005年9月天安门广场 厦门2007年9月湖滨南路长途汽车站 杭州2003年9月黄龙体育场 海口不详海口南站 成都2006年11月新南门车站 西安2010年5月大雁塔南广场 苏州2004年9月汽车北站 无锡2004年8月汽车西站 南京2003年8月中北客运站 广州2006年8月以太广场 第 29 页 共 52 页 珠海不详九蒗港客运站 沈阳2005年6月五里河体育场 宁波2002年4月汽车南站 武汉2000年8月武汉客运港 从上表统计得出 选址于广场 体育场 占统计的40 选址于车站港口的占比60 2 旅游集散中心个案分析 案例选址规模主营业务投运主体特点服务人群 上海旅游集 散中心 市区内 与车站 广场毗邻 主站建筑900 辅站建筑70 线路开发 旅游客运 含 火车 上海市旅委投资 设企业经营 区域联合 做优服务 做强线路 上海本地散客 杭州旅游集 散中心 西湖两侧 体育 场 广场 主站候车大厅 2000 停车场 10000 线路开发 旅游客运 旅 游咨询 投诉 杭州市政府投资 设企业经营 预约销售 市区接驳 乘车 景区一票通 杭州本地 外地有短 线 自由旅游的人 成都旅游集 散中心 汽车站内 景区 旁 市内广场 主站占地18200 广场 停车场 11700 四川境内旅游地接 四川 外出旅游组织 散客运输 政府指导 企业投 资 运营 经营范围涵盖旅游及 旅游衍生产业 拟在四川旅游的人 四川需外出旅游的人 西安旅游集 散中心 广场旁 车站旁不详曲江旅游交通运输 旅游 资源推广 旅游局指导 组建 机构运营 开设城市旅游观光巴 士串联城市景区 所有在曲江自由旅行 的游客 第 30 页 共 52 页 案例共性 1 以上集散中心均是在成熟城市基础上增建的 大城市除总站外 都设有辅站或接驳站 2 以上旅游集散中心都布局在城市车站 广场 商业中心周边交通便捷的地方 3 以上集散中心都是以旅游运输为基础 组织旅游配套 吃 住 行 游 购 娱 资源整合进行游线开发 4 以上集散中心主要服务人群都是旅游散客 服务资源整合范围多以本地及周边地区为主 七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七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 贵阳是贵州旅游接待的第一站 贵州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贵阳从市场 功能等方面都是最佳选址城市 从对 贵州市场调研看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尚处于市场空白阶段 贵阳市场曾出现过类似集散中心站或集散中心网 站等产品 但都未完全达到集散中心应承担的行业责任和社会属性 1 贵阳市旅委和贵州汽车运输三场曾于2009年在枣山路汽车三场后站合作经营过一个旅游集散中心 为游客 提供吃 住 行 游 购 娱的代理服务 但因发车以黔南为主 发往知名景区 大景区的班次少 发往黔南的 荔波 独山车辆多 但并未到达荔波景区和独山均到县城 现营业大厅已改作旅游咨询门店和旅游商品销售超市 第 31 页 共 52 页 2 贵州某些旅游网站自命名为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网站 从事旅游业务网络招揽活动 3 贵阳市旅委曾计划在小河片区寻地块建设贵阳市旅游集散中心 2013年初 目前暂无落实消息发布 八 贵州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的必要性八 贵州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的必要性 1 1 要素 要素 从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历程和建成旅游集散中心案例来看 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是依靠旅游六大要素中 行 这一关键要素设立 由于景点与游客之间的空间距离需要 行 进连接 行 这一要素未来依然存在很 强的竞争优势 2 2 消费形式 消费形式 虽然新的消费形式正在建立 但消费的内容还未改变 只是消费介质在做调整 这个调整过程 体现了游客对自由 自助消费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未来游客对产品的组合形式 服务形式等将呈 多样发展 未来成品线路和游客自由组合线路都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方式长期共存 3 3 一站式服务平台 一站式服务平台 旅游集散中心依靠关键要素 行 整合散客的优势仍将长期存在 集合旅游要素 建设 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 向游客提供各种满足个性需求产品是自由 自主市场旅游市场的核心需求 也是未来旅游 集散中心的核心竞争优势 第 32 页 共 52 页 九 现代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分析九 现代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分析 1 随着社会消费模式改变 新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建立 自驾游 自助游 自组团游 异地资源互换游等新 的旅游消费模式的出现 对传统旅游市场造成的稀释正不可避免地发生 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主要服务于散客的中 间平台 在未来旅游服务竞争中将与网络资源整合平台一样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2 现代的旅游集散中心应是一个以强大后台数据支撑 产品拼装灵活 以线上整合 线上组织销售为主 建 设实体兑换 监管 服务平台配合经营为辅的服务平台 该类平台能适应自由行游客选择消费产品自由的需求 通过建立服务规范标准 监管 投诉平台促进旅游服务规范化 标准化 可控化 提升区域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增强集散中心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第 33 页 共 52 页 第第 3 3 章章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 1 1 项目开发背景及现状分析项目开发背景及现状分析 1 1 多彩贵州城项目分析 多彩贵州城项目分析 1 1 多彩贵州城项目选址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的双龙新城 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空港核心区 毗邻龙洞堡国际 机场 贵阳客运东站 是贵阳市城市东大门 项目距市中心仅五分钟车程 距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入口三分钟车 程 贵阳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在项目内设三站 贵阳环城快铁在项目区设一站 项目区内有 三横 五纵 多彩条 城市干道路网与周边区域连接 第 34 页 共 52 页 1 2 多彩贵州城项目是贵州省旅游业 十二五 规划重点项目 是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中 的 100 个重点项目之一 获得省 市 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1 3 双龙新城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区之一 该区依托龙洞堡航空空规划了两个航空工业园 一个航空物流园 一个农业示范园 一个高新产业园和一个集临空商务 旅游休闲 会议度假 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示范区 其中示 范区的大部分功能将由多彩贵州城的空港总部基地 空港商贸中心 金融结算中心 节庆街 记忆贵阳 多彩民 族乐园 养生河谷 1958 文化创意园 温泉公园 集散中心 空港商务城 美酒河谷 河畔茶庄 五星级温泉酒 店等项目实现 2 2 多彩贵州城对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支持 多彩贵州城对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支持 2 1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拟选址于多彩贵州城 在于多彩贵州城项目的产品围绕旅游设计 可解决游客在黔中向 下游前的吃 住 游 购 娱消费要素 2 2 多彩贵州城业态优势 多彩贵州城项目旅游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复合性 促使项目在观光休闲游 商务会议游 度假体验接待等方面 第 35 页 共 52 页 均有竞争优势 集散中心选址于多彩贵州城将改善大型城市集散中心仅运输的功能 提升集散中心的综合服务能 力和品牌美誉度 2 3 多彩贵州城项目交通优势 多彩贵州城项目选址处于城市和外围结合点 区内交通发达 区外联系紧密 易于寻找 是游客进出贵州 进出贵阳最便捷的换乘地 旅游集散中心选址于此有利于游客的快进快出需求 2 4 多彩贵州城项目对旅游集散中心的促进作用 政府对项目重视度高 项目建设过程中基础配套设施将得到贵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促进项目快速成 熟 多彩贵州城项目产品体系对集散中心项目的支持 多彩贵州城项目的区位优势等综合分析 多彩贵州城建设 旅游集散中心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从贵阳市在旅游业功能的看 多彩贵州城产品体系看 多彩贵州城就是贵阳市 城市级 的旅游集散中心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亦将强化的多彩贵州城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 第 36 页 共 52 页 二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对多彩城的意义二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对多彩城的意义 1 集散中心的旅游运输功能 促进散客向多彩贵州城汇聚 可推进政府加大对集散中心周边城市配套设施的 投资力度 促进城市公交 城市医疗 治安管理等系列配套短期内快速形成 2 旅游人群汇集 增加游客在多彩贵州城住宿 就餐 娱乐 购物等的消费机会 为多彩贵州城部分项目定 向招商对象注入经营信心 提升多彩贵州城物业收益水平和物业出租率 3 旅游集散中心属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 游客信任度高 集散中心溶于多彩贵州城项目 支持多彩贵州城项 目品牌信任度提升 4 旅游集散中心是属于城市配套功能项目 将长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和重视 将多彩贵州城项目的酒店 餐饮 演艺 购物等整体打包进入集散中心 可长期获得政府支持 第 37 页 共 52 页 第第 4 4 章章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定位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定位 1 1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定位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定位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站 结合贵阳市景区资源少 旅游配套服务资源多 是西南及全省重要交通枢纽优势 多彩贵州城定位为贵州旅游 的母港 而落户于多彩贵州城的旅游集散中心就是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站 第 38 页 共 52 页 2 2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贵州信息集合 旅游服务管理 旅行要素交易综合平台 3 3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构成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构成 旅游集散中心是主要服务于散客的公共性平台 应结合散客旅游需求而设计 当前散客主要由自助游 自驾游 背包游三大类组成 其中自由行最多 出游范围广 自驾游出游范围多在 600 公里以内 时间安排紧凑 出游频率较高 背包游旅游时间较长 自由度最高 行程有远有近 自助游分为全助游 半助游两大形式 半助游形式因中间机构协助其进行线路制定 配套项目购买 票务预 订等可节约时间和费用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欢 类别特征自助项目 自助游从制定旅行计划到完成旅行全程完全由有 客自拟 自订旅游机票 车票 船票 自行收集景区信息 设计线路 自行办理旅游签证 护照 自行预订住宿酒店 购买旅途用餐 自行确定购物 娱乐项目 自行确定旅游向导 第 39 页 共 52 页 半自助游在代理机构协助下旅游 目的地前的签证 护照 赶赴目的地交通等由机构代理 目 的地之后的旅游项目由游客自理 自行确定旅游交通工具 在旅行社配合下自行确定旅游线路 酒店住 宿 就餐项目 自行确定娱乐 购物项目 在中间机构配合下确定导游 领队 自驾游通过信息渠道了解信息 事前制定周密旅 行计划 自驾车到达旅游目的地后再向下 旅游 自行确定旅游时间 旅游线路 预约就餐地点 住宿酒店 自行制定途中加油 加水 休息地点 自行确定购物 娱乐项目 背包游通过各信息渠道了解信息 事前制定周密 旅行计划 通过公共交通 骑行 步行等 多种方式到达旅游目旅行 自行确定旅游行程 中途补给 休整点 自行购买景区门票 按需沿途购买酒店住宿 就餐等服务 按需购物 娱乐购买等 根据上表可得 散客旅行前都有一段信息筛选整理的过程 且只有半自助游还需要中间机构服务 其余三种基 本由游客完全自行确定 结合散客消费信息需求 交通串接 自拟项目需求及集散中心整合 管理功能等设计贵 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如下 1 建设四大平台 做深旅游服务 1 1 贵州旅游信息数据库 1 2 贵州旅游运输 含物流 托运 平台 1 3 贵州旅游商品展示场馆及贵州旅游商品网上交易平台 1 4 贵州旅游监督投诉处理平台和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中心 第 40 页 共 52 页 2 八大功能 促进旅游发展 2 1 信息查询功能 2 2 旅游社交功能 2 3 旅游交易功能 2 4 旅游商品采购功能 2 5 休憩补给功能 2 6 旅游运输功能 2 7 景区营销功能 2 8 旅游调度功能 3 十六项服务 3 1 景区推荐 3 2 线路推荐 3 3 导游服务 3 4 票务预订 3 5 行程预约 3 6 攻略下载 3 7 软件下载 3 8 景区营销 3 9 商品销售 3 10 商品代购 3 11 休憩保养 3 12 投诉处理 3 13 自由组团 3 14 行李托运 3 15 汽车租赁 3 16 旅游运输 四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思路四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思路 建立服务网络 做细旅游集散服务 贵州旅游资源多分散于各地州 贵阳在景区资源占有率和知名度等方面均不占比较优势 但在配套资源 经 第 41 页 共 52 页 济总量 交通规划方面占绝对优势 结合贵阳城市规划 建议统筹考虑 在多彩贵州城建设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 站 在贵阳市金阳 小河等区建设集散中心副站 在地州市建设集散中心分站 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中型以上 城市市民广场 车站建集散中心上下客站 整体编织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服务网络 五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 总站 项目营运思路五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 总站 项目营运思路 1 多方合作 助推项目快速成熟 1 1 与贵阳市公交总公司合作 以贵州旅游集散中心作总站 开发城市旅游交通系统 将贵阳五城区旅游景点 及各区游客 市民集中地串联 1 2 与贵州省旅游局 交通厅合作 制定贵州导游服务规范 贵州旅游客运服务规范 贵州省旅游行业从业 者服务规范等 促进中心在贵州旅游业的话语权提升和对整合资源的管理力度 1 3 去哪儿网 携程网做网络旅游组织已很成熟 客户群体大 但贵州站暂未系统开发 通过与其合作将贵 州旅游集散中心网站内容作为其贵州站接入 联合经营 1 4 与一嗨 神州 新国线等全国租车连锁企业 全国旅游客运连锁企业合作 建设贵州旅游客运系统 第 42 页 共 52 页 1 5 与贵州省旅投合作 通过其政府平台优势 整合贵州省内旅游吃 住 行 游 购 娱信息进入网络服 务平台 2 深化整合资源 细化产业服务 2 1 建设贵州旅游运输移动查询终端 游客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可随时查询所在线路当下旅游运输情况 2 2 整合地州或其它运输资源参与旅游运输分点网络串接运输 将较规模的服务网点进行串接 串接区域间 景色较好景点设上下客接驳点 2 3 通过制定旅游商品品质规范 整合贵州两赛一会商品资源进行包装贴牌销售 在节庆街或集散中心周边 以集散中心或旅投名义建设大型贵州旅游购物展示旗舰店及地州名优土特产旗舰展示店 2 4 结合旅游运输 毗邻机场 贵州旅游商品旗舰展示等优势 建设贵州旅游物流服务站 开展旅游托运 旅游商品在线销售等业务 2 5 结合集散中心集的功能和集散中心网络营销平台 为新景区 需要促销景区做营销推广服务 通过集散中心服务网络系统的建设 旅游配套服务资源的整合 行业规范制定等逐步落实 服务深化等过程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将建成为贵州省最大的旅游地接服务企业和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企业 第 43 页 共 52 页 第第 5 5 章章 集散中心项目建议 集散中心项目建议 1 1 旅游集散中心规模 投资预估旅游集散中心规模 投资预估 结合集散中心项目属性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分析 集散中心可与多彩贵州城项目进行整体打造 把集散中心配 套服务项目外迁至多彩贵州城节庆节等开展 结合贵阳市在贵州省旅游中的地位和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 省外省 会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规模等分析 建议将本旅游集散中心总站定位为一级 参照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 第 44 页 共 52 页 评定 一级标准设计 方案一 方案一 参照传统集散中心建设交通驱动型集散中心 本方案总占地 5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520-2011 主动富氮文物保护系统 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 DB61 1227-2018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江苏省兴化市戴泽初中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上海市宝山区上海交大附中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2025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吉安市卫生学校公开招聘9名非编教师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植物雄性不育原因探究及应用讲课文档
-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讲课文档
- 2025年新乡辉县市特岗教师招聘递补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苏州教育知识与能力培训课件
- 《社交媒体的传播》课件
- DB33T 768.3-202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车客运站与客运码头
- 利用数字化工具改善医共体慢病管理水平
- 氧化铝工艺流程图解析
- 北京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医院医保培训
- 医院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课件
- 2025年新闻记者职业资格题库带分析
- 2025-2030中国电气火灾监控模块竞争战略规划与需求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构建企业ESG与可持续发展计划
- 枞阳县公共停车场智慧停车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