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匠心育人匠心育人 电话 电话 028 028 1 第二章综合能力测试第二章综合能力测试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Fe 56 Cu 64 Ag 108 第 卷 选择题 共 54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18 小题 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3 分 共 54 分 1 5 6 g 铁粉投入到足量的 100 mL 2 mol L 的稀硫酸中 2 min 时铁粉刚好溶解 下列表示这个 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 Fe 0 5 mol L min B H2SO4 1 mol L min C H2SO4 0 5 mol L min D FeSO4 1 mol L min 2 在 2A B3C 4D 中 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A 0 5 mol L s B B 0 3 mol L s C C 0 8 mol L s D D 1 mol L s 3 升高温度时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主要原因是 A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 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4 将 1 mol SO2和 1 mol O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 发生反 应 2SO2 g O2 g 2SO3 g 反应达到平衡时 SO3为 0 3 mol 若此时移走 0 5 mol O2和 0 5 mol SO2 则重新达到平衡后 SO3的物质的量 A 等于 0 3 mol B 等于 0 15 mol C 小于 0 15 mol D 大于 0 15 mol 小于 0 3 mol 5 可逆反应 2A g 3B g 3C g 在一定条件下 使一定量的 A 和 B 反应 且达到平衡状态 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混合物的体积是反应刚开始时的 3 5 B 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 2 3 3 C 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 a mol A 同时也消耗了 1 5a mol 的 C D 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6 在 2L 的密闭容器内充入 5 mol A 和 2 5 mol B 使之发生反应 3A g B g C g 2D g 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经 5 min 测定 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1 mol L 1 min 1 则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A 恢复至原温度 容器内压强增大 B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1 mol L 1 min 1 C 达到平衡时 B 比 A 的转化率小 D B 的平衡浓度为 0 25 mol L 1 7 2009 哈师大附中高二检测 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 X 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 标表示温度 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 Z 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X Y Z 均为气体 C X 和 Y 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Z 为气态 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 H 0 8 反应 N2O4 g 2NO2 g H 57 kJ mol 1 在温度为 T1 T2时 平衡体系中 NO2的体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匠心育人匠心育人 电话 电话 028 028 2 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的反应速率 A C B A C 两点气体的颜色 A 深 C 浅 C 由状态 B 到状态 A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 A C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C 9 一定温度下 反应 2SO2 O22SO3达到平衡时 n SO2 n O2 n SO3 2 3 4 缩小体 积 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 n O2 0 8 mol n SO3 1 4 mol 此时 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 0 4 mol B 0 6 mol C 0 8 mol D 1 2 mol 10 2008 肇庆模拟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B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SO2 g O2 g 2SO3 g H Q kJ mol 1 Q 0 则将 2 mol SO2 g 和 1 mol O2 g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 Q kJ 的热量 C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 D 1 mol NaOH 分别和 1 mol CH3COOH 1 mol HNO3反应 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11 2008 广东高考 将 H2 g 和 Br2 g 充入恒容密闭容器 恒温下发生反应 H2 g Br2 g 2HBr g H 0 平衡时 Br2 g 的转化率为 a 若初始条件相同 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 平衡时 Br2 g 的转化率为 b a 与 b 的关系是 A a b B a b C a b D 无法确定 12 2009 屯溪高二检测 在一定条件下 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 发生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 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 充入 1 mol SO3 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 充入 1 mol SO3 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 充入 1 mol O2 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 充入 1 mol Ar g 13 利用反应 2NO g 2CO g 2CO2 g N2 g H 746 8 kJ mol 1 可净化汽车尾气 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 NO 的转化率 采取的措施是 A 降低温度 B 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 N2 D 及时将 CO2和 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14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 A B C 三种气体 保持温度一定 在 t1 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 如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测定时刻 st1t2t3t4 c A mol L 1 6322 c B mol L 1 53 533 c C mol L 1 1 2 5 33 A 在 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 A 的转化率比 B 的转化率低 C 该温度下此可逆反应平衡常数 K 4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 g B g C g 15 反应 xA g yB g zC g 达到平衡时测得 A 气体的浓度为 0 5 mol L 1 当在恒温下 将该容器体积扩大一倍 再次达到平衡 测得 A 气体的浓度为 0 3 mol L 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y z B 平衡向右移动 C B 的转化率升高 D C 的体积分数降低 16 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 H 0 S 0 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匠心育人匠心育人 电话 电话 028 028 3 B 若 H 0 S 0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 若 H 0 S 0 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 若 H 0 S 0 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17 2008 汕头模拟 向恒温 恒容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一定量的 O2 发生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H 197 74 kJ mol 1 4 min 后达到平衡 这时 c SO2 0 2 mol L 1 且 SO2和 O2的转化率相等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A 2 min 时 c SO2 0 6 mol L 1 B 用 O2表示 4 min 内的反应速率为 0 1 mol L min 1 C 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SO3 达到新平衡 n SO2 n O2 2 1 D 4 min 后 若升高温度 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 K 减小 18 2009 潍坊模拟 现有下列两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像的是 A N2 g 3H2 g 2NH3 g H 0 B 2SO3 g 2SO2 g O2 g H 0 C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H 0 D H2 g CO g C s H2O g H 0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 共 46 分 19 8 分 1 向盛有 10 mL 0 01 mol L 的硫氰化钾溶液的小烧杯中 加入 10 mol 0 01 mol L 的 FeCl3溶液 混合液立即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以上溶液中再加 0 1 mol L NaOH 至过量 其现象是 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2 可逆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 达到平衡时 测得气体的总质量为 m g 混合气体的 物质的量为 n mol 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左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值 n x mol 且 m 12x n x 请回答下列问题 达到新的平衡时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达到新的平衡时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值为 M 20 10 分 150 时 向如图所示的容器 密封的隔板可自由滑动 整个过程中保持隔板上部压强 不变 中加入 4 L N2和 H2的混合气体 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 催化剂体积忽略不计 反应后恢复 到原温度 平衡后容器体积变为 3 4 L 容器内气体对相同条件的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5 1 反应前混合气体中 V N2 V H2 反应达平衡后 V NH3 L 该 反应中 N2转化率为 2 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 0 2 mol 的 NH3 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 恢复到 150 时测得 此过程中从外界吸收了 6 44 kJ 的热量 充入 NH3时 混合气体的密度将 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 混合气体的密度将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反应重新达平衡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将 5 填 或 下列哪些实验现象或数据能说明反应重新到达了平衡 A 容器不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 当 V N2 V H2 V NH3 1 3 2 时 D 当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时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 10 分 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X 和 1 mol Y 发生如下反应 2X g Y g a Z g W g H Q kJ mol 1 Q 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Q1 kJ 物质 X 的转化率为 平衡后再升高温度 混合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匠心育人匠心育人 电话 电话 028 028 4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则 1 温度升高 平衡常数 K 的值是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2 化学计量数 a 的值为 3 有同学认为 Q1一定小于 Q 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4 维持温度不变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 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 量仍为 Q1 kJ 的是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 2 mol X 1 mol Y 1 mol Ar B a mol Z 1 mol W C 1 mol X 0 5 mol Y 0 5a mol Z 0 5 mol W D 2 mol X 1 mol Y 1 mol Z 5 X 的转化率 用含 Q Q1的代数式表示 22 8 分 2005 广东 在密闭容器中 有一定起始浓度的氙 Xe 和 F2反应 可得到三种氟化物 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 比 1 420 K 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反应中消耗 1 mol Xe 则转移电子 mol 2 600 800 K 时 会发生反应 XeF6 g XeF4 g F2 g 其反应热 H 0 填 或 理由是 3 900 K 时 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 23 10 分 2005 上海卷 在某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内 加入 0 8 mol 的 H2和 0 6 mol 的 I2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网东北分部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东营众邦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绵州酒店有限公司招聘客户经理等勤杂岗位3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郑州招聘10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乘客安全认知培训课件
- 危险作业环境安全培训课件
- 地质野外安全培训课件
- 固定资产概述课件
- 回顾拓展七课件
- 回转窑煅烧操作课件
- 电缆沟及盖板作业指导书培训课件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三级教育考试卷(焊工)答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深圳低压电工作业-实际操作培训课件-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理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中控岗位培训课件
- 宾馆酒店前台责任书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勿忘国耻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