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单元检测_第1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单元检测_第2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单元检测_第3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单元检测_第4页
【志鸿优化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单元检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单元检测一单元检测一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 4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 6 分 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改变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始速度 m s 1 经过时间 s 末速度 m s 1 2311 036 0206 010020 A 的速度变化最大 加速度最大 B 的速度变化最慢 C 的速度变化最快 D 的末速度最大 但加速度最小 2 2011 江苏启东中学期末 如图所示 博尔特在男子 100 m 决赛和男子 200 m 决 赛中分别以 9 69 s 和 19 30 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 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 赛中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 100 m 决赛的两倍 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 36 m s 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 32 m s 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 20 64 m s 3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一段位移 x所用的时间为t1 紧接着通过下一 段位移 x所用的时间为t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2 x t1 t2 t1t2 t1 t2 x t1 t2 t1t2 t1 t2 C D 2 x t1 t2 t1t2 t1 t2 x t1 t2 t1t2 t1 t2 4 我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大国 节约能源刻不容缓 设有一架直升机以加速度a从地 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 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0 pa q p q均 为常数 若直升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 且耗油量最小 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A B p q q p C D p q p p q q 二 多项选择题 本题 4 小题 每小题 8 分 共 3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多个选项正确 全选对的得 8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4 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5 2012 湖北黄冈月考 奥运会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某运动员正在进 行 10 m 跳台跳水训练 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不能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看做质点 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 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2 C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 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 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6 一物体自t 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 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 0 6 s 内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 m B 在 0 6 s 内 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 m C 在 0 4 s 内 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 5 m s D 5 6 s 内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7 甲 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 其v t图象如图所示 图中 OPQ和 OQT 面积分别是x1和x2 x1 x2 初始时 甲车在乙车前方x0处 A 若x0 x1 x2 两车不会相遇 B 若x0 x1 两车相遇 2 次 C 若x0 x1 两车相遇 1 次 D 若x0 x2 两车相遇 1 次 8 2009 年 3 月 29 日 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如图所示 一冰壶以速度 v垂直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 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 则 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A v1 v2 v3 3 2 1 B v1 v2 v3 1 32 C t1 t2 t3 1 23 D t1 t2 t3 1 1 322 三 非选择题 共 44 分 9 12 分 某同学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时 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 如图所示的一条 每两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来 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 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 50 Hz 如果用s1 s2 s3 s4 s5 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由这些已知数据 计算 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其大小为a m s2 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 s 答案均要求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10 16 分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0 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 3 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 画出汽车在 0 60 s 内的v t图线 2 求这 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11 16 分 汽车以 25 m s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 在它后面有一辆摩托车 当两车相 距 1 000 m 时 摩托车从静止起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 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 30 m s 若使摩托车在 4 min 时刚好追上汽车 求 1 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 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 4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D 解析 解析 速度变化指末速度与初速度之差 由表知 最大为 20 m s 速度变化 的快慢指速度变化与发生这段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即加速度 由表知 的最大 为a1 m s2 3 m s2 的最小 为a4 m s2 0 2 m s2 11 2 3 20 0 100 2 C 解析 解析 由于 200 m 决赛的跑道有弯曲部分 100 m 决赛的跑道是直道 所以 200 m 决赛的位移不是 100 m 决赛的两倍 A 错误 由 可知 1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 v x tv m s 10 32 m s 200 m 决赛的位移不是 200 m 故平均速度 m s 10 36 100 9 69v 200 19 30 m s 故 C 正确 B 错误 因运动员的跑动过程不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故 200 m 决 赛的最大速度不等于 2 10 32 m s 20 64 m s 故 D 错误 3 A 解析 解析 设经过第一段位移 x的起始位置对应时刻记为零 则 vt1 2 v t1 t2 2 又v t1 t2 2 vt1 2 a t1 t2 2 t1 2 解得 x t1 x t2 a A 项对 2 x t1 t2 t1t2 t1 t2 4 B 解析 解析 由h at2得t 则飞机的耗油量为V V0t pa q p 1 2 2h a 2h a 当p 即a 时耗油量V最小 选项 B 正确 a q a2ha q a q p 5 AD 解析 解析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与他的肢体密切相关 因此 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选项 A 正确 运动员做加速运动 因此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 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 选项 B C 错误 D 正确 6 BC 解析 解析 第 5 s 末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5 m 第 6 s 内又反向运动了 5 m 故 6 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 m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在 0 4 s 内的路程为 30 m 故 平均速率为 7 5 m s 选项 C 正确 在 5 6 s 内 物体的动能在增加 故合外力做正功 选项 D 错误 7 ABC 解析 解析 若乙车追上甲车时 甲 乙两车速度相同 即此时t T 则x0 x1 此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全程甲 乙仅相遇一次 若甲 乙两车速度相同时 x0 x1 则此时乙车已在甲车的前面 以后甲还会追上乙 全程中甲 乙相遇 2 次 若甲 乙两车速度相同时 x0 x1 则此时甲车仍在乙车的前面 以后乙车不可能追上甲车了 全程中甲 乙都不会相遇 综上所述 选项 A B C 对 D 错 8 BD 解析 解析 因为冰壶做匀减速运动 且末速度为零 故可以看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 动来研究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1 1 故所求时间之比为 1 1 所以选项 C 232322 错 D 正确 由v2 v 2ax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之比为 2 0 1 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 1 故选项 A 错 B 正确 所以正确选项为 2332 B D 9 答案 答案 1 93 1 19 s4 s5 s6 s1 s2 s3 9T2 解析 解析 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把纸带分成时间相等的两段 s4 s5 s6 s1 s2 s3 a 3T 2 所以a 代入数值得 s4 s5 s6 s1 s2 s3 9T2 a 1 93 m s2 D点速度为CE段平均速度vD CE 1 19 m s v s5 s6 2T 10 答案 答案 1 见解析图 2 900 m 解析 解析 1 设t 10 s 40 s 60 s 时刻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 v2 v3 由图知 0 1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 2 m s2匀加速行驶 由运动学公式得 v1 2 10 m s 20 m s 5 由图知 10 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 因此 v2 20 m s 由图知 40 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 1 m s2匀减速行驶 由运动学公式得 v3 20 1 20 m s 0 根据 式 可画出汽车在 0 60 s 内的v t图线 如下图所示 2 由上图可知 在这 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 20 m 900 m 30 60 2 11 答案 答案 1 2 25 m s2 2 1 138 m 解析 解析 1 设汽车位移为x1 摩托车位移为x2 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 摩托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