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普世价值的方法_第1页
达成普世价值的方法_第2页
达成普世价值的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成普世价值的方法 龙跃国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在不同人群 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往日益增多且不断扩大的全球化背景下 为社会达成普世价值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应该说已是当下学术界的一项紧迫 且义不容辞的任务 事实上 如何达成普世价值的问题并非始于今日 而是自 古就有所涉及 只不过以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未像今天这样明确 迫切而令 人瞩目罢了 能够用于达成普世价值的有代表性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即金规则法 康德 的普遍法则立法法 哈贝马斯的交往对话法 罗尔斯的重叠共识法 1 金规则法 金规则存在于各大文化系统中 通常都有否定性表述和肯定 性表述两种形式 只不过其具体表述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有所不同 中国文化的 金规则是孔子的忠恕之道 被表述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和 己欲立而立 人 己欲达而达人 基督教文化的金规则被表述为 你不愿他人怎样待你 你 也不要那样待人 和 对待他人如像你愿他人待你一样 当代著名神学家 全球伦理 倡导者孔汉思起草的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提出 世界各大宗教 和文化传统 尽管对于对错 善恶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无疑都遵循着上述两条 黄金规则 宣言 还根据早已存在于人类各大宗教文化传统之中的 不可杀人 不可偷盗 不可撒谎 和 不可奸淫 这四条道德禁令 针对当今世界的 状况 提出了四项 不可取消的规则 不可杀人 不可偷盗 不可撒谎 不可奸淫 可见 中西方金规则虽用语不同 但后者简 直就像对前者的通俗解释 金规则法本是用于指导个人为人处世的 似与达成 普世价值无关 但倘若人人都认同这一原则 那么 从中推出的处事观念或行 为选择就是具有普世价值性的 金规则简单易行 但就达成普世价值而言 它 却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事务 因为对金规则的运用须以人的 同欲 为必要条件 例如 人们无法就 是该实行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 的问题达成普世价值 2 康德的普遍法则立法法 康德没有直接谈论如何达成普世价值的话题 但其伦理学关于如何制定 普遍法则 即不附加任何假设条件 能在任何时候 都普遍适用于每个人的道德规范或 绝对命令 的立法法 就可以被看做是一 种达成普世价值的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由三个命题构成 其一是 遵照你立意 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去行为 其二是 你的行为要把你自己或任何别人的人格 总是当作目的 而不是当作手段来对待 其三是 你的行为要使你的意志所遵 循的准则总能同时成为普遍的立法原理 1 这组命题的意思是 人是行为的目 的 而不只是行为的手段 在此前提之下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做 使自 身行为准备遵循的原则 同时也是一个所有人都这么做也行得通的普遍法则 只有这种能被所有人行得通的准则 才是普遍法则 绝对命令只是命令 应该 如此如此做 或 不应该如此如此做 绝对命令提供的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 标准 按照这一标准 要撒谎 不能成为普遍的规律 因为如果人人都撒谎的 话 将没有人会相信别人的话 撒谎将不再可能 再如 要自杀 也不能成为 1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第 35 40 页 普遍规律 因为如果人人都去自杀 人类将不复存在 这条规则也就失去了适 用对象 反之 不要撒谎 不要自杀 以及 不要杀人 不可奸淫 等 古训都是道德规则 因为它们都能够成为普遍行为规则 从康德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不能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与能成为普遍法则的 准则有一个根本区别 就是前者会在普遍化的过程中产生自相矛盾 而后者不 会 因而是否会产生自相矛盾也就成为一个准则能否通过普遍化检验的标准 例如 用撒谎解除个人困境作为普遍法则就会产生自相矛盾 因为如果人人都 这样做 最终就再也没有人会相信任何承诺 于是也就再也没有人能用撒谎摆 脱自己的困境 相反 任何时候都不做撒谎作为普遍法则却不会导致自相矛盾 就用于达成普世价值而言 这个方法同样存在很大的自身局限 不能适用于所 有事务 因为它只能在如下条件下确立普遍法则 对某事只能提出非此即彼的 两种准则 而其中的一种可以被证明存在自相矛盾 那么 另一种就是普遍法 则 但如果对某事可提出的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准则 且至少其中的两种无自 相矛盾呢 或者 即便在非此即彼的两种准则中 如果没有哪一种是自相矛盾 的呢 例如 在允许克隆人还是不允许克隆人等非此即彼的准则选择中 如何 知道其中的哪一个准则选项应作为普遍法则 3 哈贝马斯的交往对话法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认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 多元化的生活世界 传统规范已经坍塌 人人各有主张 自行其是 社会面临 整合危机 而解救的办法就是在交往中进行沟通 理解 形成共识 从而使社 会能重建规则与秩序 即 规范共识必须从一种由传统确定的共识转变为一种 通过交往或商谈而获得的共识 2 由于人的交往行为不过是一种语言行为 这 就决定了要达到相互理解和取得共识的目的 只能通过语言对话的方式 通过 多元价值体系的互动 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 对话和共同协商 建立 起不同人 不同族群间能够相互认同的价值体系 哈贝马斯认为 跨越个人主 义立场的唯一方法就是公开的讨论 在公共讨论空间中 人们承认不同观点的 存在 出于对所有参与者利益的关切进行协商和讨论 参与讨论的人们应当采 取一种开放的 反思的态度 并达成一种理性的共识 而这种共识反映了参与 者的普遍意志 也就会对这些参与者具有普遍性的规范意义 只有这种在相互 承认各有关参与者利益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参与各方都有约束力的实践规则 才 有可能作为共识而得到社会应用 哈贝马斯的交往对话法注重对话的主体间性 即对话主体的相互换位 相 互承认和相互协商 不过 即便所有对话参与者都普遍地进行换位思考 最终 还是无法达成任何共识 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本来就不一样 实际上 连哈贝 马斯自己都承认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交往对话同时也存在出现 异 议危机 的可能性 即越是理性地讨论 就越发增加分歧 结果理性对话变成 了无止境的论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他提出 交往对话要有某种被社 会全体人员都共同认可的规范标准来进行限制和化解分歧 然而 这套共同认 可的规范标准又从何而来 还是要经由交往对话吗 那么 这同样会出现 异 议危机 4 罗尔斯的重叠共识法 在罗尔斯看来 现代民主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或 理性多元的社会 存在诸多不可通约 不可调和的信念和完备性学说 它们中 的任何一种都不能期待将得到全体公民或几乎所有公民的认肯 但现实中的民 1 杨善华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主社会政体又必须得到多数公民的实质性支持 这就需要制定一种政治的正义 观念 在罗尔斯看来 正义的社会合作图式须具备三个要素 首先是参与者的 合作意愿 各参与者的个人计划必须能 相互共容 其次是合作必须公正有效 最后 必须建立稳定持久的社会秩序 罗尔斯认为 社会正义原则的合理选择 有三个特点 第一 所有选择者的原处选择都是处在 无知之幕 背后进行的 第二 正义原则的选择遵循 最低的最大限度原则 即 各参与者在最低限度 的基础上共同寻求具有最大普遍性的正义原则 第三 互无偏涉 的合理性 即相互间既能各自努力自为 又没有妒忌攀比 所谓重叠共识是指 这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是为各种理性的然而对立的宗 教 哲学和道德学说所支持的 而这些学说自身都拥有众多的拥护者 并且世 代相传 生生不息 3 罗尔斯的 重叠共识 与其说是一种如何达成政治共识 的方法 毋宁说是一种如何寻找政治共识的方法 因为 重叠共识 并不是由 不同的完备性学说中的不同的理念或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