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走过中学》第三课时《活到老 学到老》测试 湘师版_第1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走过中学》第三课时《活到老 学到老》测试 湘师版_第2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走过中学》第三课时《活到老 学到老》测试 湘师版_第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走过中学》第三课时《活到老 学到老》测试 湘师版_第4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第一节《走过中学》第三课时《活到老 学到老》测试 湘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一节第一节 走向新起点走向新起点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活到老活到老 学到老学到老 一 选择题 1 下例古语体现终生学习思想的有 1 活到老 学到老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殆 3 吾生而无涯 而知也无涯 4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乘烛之明 A 123 B 134 C 234 D 1234 2 中国当代工人的楷模许郑超说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 可以不进大学 却不能没有知 识 人要活出质量 就要孜孜不卷地学习 这样才不枉宝贵的一生 他告诉我们终身学 习要 只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只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以上都不是 3 不积硅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对我们学习上的启示是 A 学习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 B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均各有特点 C 学习在于积累 要 活到老 学到老 D 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以下为多项选择题 4 2011 年 4 月 5 日新华社报道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展开 在全社会形成 多 读书 读好书 的文明风尚 中宣部 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 阅读活动的通知 这样做 A 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 B 有助于引导人们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C 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举措 D 就能使人们有能力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5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包括 A 确立终身学习意识 B 培养学习方法 C 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D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谦虚的学习品质 6 下例几位同学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 阿红认为只要中学阶段努力学习 考上重点大学就可以摆脱学习的重压了 B 慧慧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幸福的 并能时时处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C 李阳为了让父母高兴 总是尽可能地在他们面前装出刻苦学习的样子 D 刘宇说 读书 学习是我生活的重要内容 我要活到老 学到老 7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就要大力提高全民科学 素质 没有热爱科学 关注科学 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公共群体 就不会形成人才辈出的 大好局面 自主创新也就失去了源泉和动力 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科学素质 我们应该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 应用 传播科学知识 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积极开展全民读书活动 A B C D 8 有人说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这启示我们为了适应现代社 会的发展 我们应该 A 自我学习方法 B 具有创新精神 C 具有团队精神 D 终身学习 9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那种一次 充电 终身 放电 的状况一去不复返 这是因为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门类激增 知识更新加快 社会在发展 学习无止境 我们已学会学习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0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十分重视学习 到了晚年他仍然坚持学习 每天都要看书 读 报 8 个小时以上 他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到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 罗庚学习的事例启迪我们 要养成主动学习 持续学习的习惯 晚年是刻苦学习大好时光 晚年时学习效果最佳 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A B C D 11 下列关于 终身学习 的说法正确的是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成就自己美好未来 成就祖国辉煌明天 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有利于个人可持续发展 A B C D 12 当今世界 终身学习逐渐成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3 A 生活方式 B 生活必需品 C 物质追求 D 时尚生活 13 毕业在即 某校 9 年级某班的 毕业感言 主题班会里 一位同学这样说道 3 年 的学习生活让我懂得了灵感 知识 汗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一些道理 这些道理蕴含的课本知识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A B C D 14 2011 年 3 月 18 日 济南第 25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市科技活动中心举行 同学们 的创新作品得到了专家与参观者的称赞 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 掌握科学方法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创新人才 会耽误学习时间 影响文化课学习 影响学习成绩 A B C D 15 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 从容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的使命 我们应该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顺利完成初中的学业就可以了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会上网 精通网上游戏 A B C D 16 下列说法体现终身学习的观念有 A 活到老 学到老 B 掌握美好生活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C 学无止境 D 只要大学毕业就不用学习知识了 17 51 岁的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孔祥瑞 光荣地站在 中华技能大奖 领奖台 上 接受国家对一名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嘉奖 他曾说 人可以没有文凭 不可以没有知 识 在平时 孔祥瑞总是带着书 如饥似渴地学习 这启示我们 A 知识有助于我们成长 B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C 终身学习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D 我们选择可以不学习 等参加工作后再学也不迟 二 非选择题 1 材料一 现代社会 文盲 不仅仅指 不识字的人 不会外语 计算机的人 不能 与人很好相处 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 情感缺失的人 都可能成为 21 世纪的 文盲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材料二 许振超 原本只有初中文化 却在十几个春秋中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 所有课程 掌握了需要大学本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担任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 并 带领他的团队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记录 根据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使自己不成为 21 世纪的 文盲 我们应该怎么办 2 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到 桥吊专家 靠的是什么 3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 材料一 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桂山在论坛中强调 伴随着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 和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 一次性正规学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有树立终 身学习理念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材料二 据考试网报道 08 年全国自考考生参考总数大约 1500 万人次 其中北京市约 30 万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自学考试或成人高考 由于大量在职人员纷纷报考 北京市的参考 比例比上年增加了近 5 万人 据说 历年来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已经达到 1 03 亿人次 1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 2 面对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第 3 课时 活到老 学到老 答案 一 选择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 B 2 3 C 4 ABC 5 ABCD 6 BD 7 A 8 D 9 B 10 A 11 D 12 A 13 D 14 A 15 B 16 ABC 17 ABC 二 非选择题 1 1 活到老 学到老 坚持终身学习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2 靠的是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学习 3 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支持 为此 我们要确 立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谦虚的学习 品质 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2 1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因为在当今社会 真是学习逐 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 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 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